WZG-48工程地震仪简介.pdf
现代模拟地震仪

展品功能与技术方案说明
其中展项包括: (一)地震模拟器 (二)镇江市地震背景 (三)地震次生灾害避险自救(北通道)
(四) 地震自救知识学习
地震平台体验
地震模拟器是通过振动平台发生模拟装置,真 实再现地震 “可怕场景”,模拟各级地震和震 中就在脚下时的直下型地震体验(伺服电机)等各 类地震,让体验者从直接体验地震中,提高体 验者防灾减灾意识。让参观者在体验“地震” 时地动山摇、前后左右晃动、人站立不稳的同 时,感受到“地震”发生时的视觉冲击,真实 地再现地震过程并使体验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 及了解地震。
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 • • • • • • • • • 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设法隔断火源。 毒气泄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乱拥挤;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现代模拟地震仪
目
录
• • • • • •
序言 展品功能与技术方案说明 设备解析 设备效果图 设备性能介绍 自救相关知识
序 言
本展馆以防震减灾自救 为核心主题,采用主题 展开的方式,以地震知 识科技普及和防震避险 体验训练内容为主线进 行全方位的设计,融地 震科普、防震减灾、避 震自救为一体,变观众 客观被动观看为主动参 与。全景式全方位、多 角度宣传地震知识,使 观众减少对地震的恐惧 、树立地震来临时与其 做斗争的信心。
三.在地震时的应急防震工作室内应急防震行动 • 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如果有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 告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 的应急行动,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应立即 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 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 三角形空间(可参考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要用 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 ;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 方容易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 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 公园等地,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 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 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也可躲在柜台、框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地震仪参数测定简介

童汪练
2003.10.20
内容
一.地震仪参数测定方法 1.参数测定内容:灵敏度、传递函数、噪声 2.振动台测定(一级校准) 3.电动式测定
二.参数测定(电动式)与传递函数特性 1.稳态正弦标定(二级校准)-灵敏度、幅频 2.脉冲(阶跃)标定-二阶传递函数 3.数据采集器-传递函数(FIR数字滤器) 4.系统辨识-系统传递函数 5.传递函特性 6.噪声测试
bn s n amsm
bn1sn1 b1s b0 am1sm1 a1s a0
地震计二阶传递函数(主导零极点)
H
(
s)
S
2
S2
2hS
2
=2f – 地震计自振周期;h – 阻尼系数
时域法和频域法:
时域测定地震计周期和阻尼
H (s)
S2
S2
2hS
二阶传递函数小结
二阶传递函数测定-实质 1.测定地震计的自振周期和阻尼 2.测定方法:
B.标定参数:地震计标定灵敏度(m/s2)/A *[单一参数] 地震计标定灵敏度(v/m/s)/A* 地震计折合摆长、转动惯量
地震计标定灵敏度(v/m/s)/A* 地震计摆锤质量(g) 注:带 * 号的均由振动台校准
二.参数测定(电动式)与传递函数特性
1.稳态正弦标定(二级校准)-灵敏度、幅频
幅频和静态灵敏度: A. 求等效地动速度Xv(μm/s)-力激励产生-正弦波 B.测量力激励响应输出值Yc(counts)-A/D数采输出 C. 计算地震仪速度响应灵敏度Sv(counts/μ m/s) D. 计算地震计速度输出电压灵敏度Ss(v·s/m)
连续的(S域)、离散的(Z域)
详细WZG系列介绍工程地震仪

详细WZG系列介绍工程地震仪
QC44--WZG-24A、48A、96A工程地震仪是在QC44-WZG-24、48工程地震仪基础上研制,并继承其所有优点,采用进口箱体及触摸屏技术,美观、牢固、操作极为便捷。
仪器利用锤击、电火花或爆炸等作为激发震源,勘探深度从几米到数百米,也可使用延时功能,获取更深部地层的地震资料。
非常适用于反射、折射、面波勘探、桩基检测、地脉动测量、地震映象、震动测量及波速(剪切波)测试等方面的地震工作,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铁路、桥梁、城建、交通等领域工程地质勘探方面,也能用于石油、煤田、铀矿及地下水等领域资源勘探方面。
主要特点及功能
一、主要功能
瞬态多点瑞雷波勘探
浅层反射测量
浅层折射测量
波速(剪切波)测量
多波高密度地震映像
桩基检测
土建工程质量检测
场地常时微动测量
震动爆破测量
二、应用范围
1.地基、路基与基础工程检测
地基、路基空洞调查和溶岩勘探
第四系覆盖层分层
地基土类型划分和病害地质体调查。
张恒的地震仪应用了什么原理

张恒的地震仪应用了什么原理1. 引言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准确预测和监测地震活动,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地震仪器。
本文将介绍张恒设计的一种地震仪,探讨该地震仪应用了什么原理。
2. 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地震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仪器。
它能够感知到地球的震动并将其转化为可观测的信号。
张恒的地震仪利用了以下原理进行工作:2.1 重力引力原理地震仪首先利用重力引力原理来测量地震的水平运动。
它包含一个重锤和一根悬挂的绳子。
当地震发生时,地面的震动会引起重锤在绳子上摆动。
根据重锤的摆动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出地震的水平运动。
2.2 斯特雷纳现象地震仪还应用了斯特雷纳现象来检测地震的垂直运动。
斯特雷纳现象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岩石会发生蠕动,使浅层地下水的含气量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导致水中的气泡数量和大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面上的光线。
地震仪利用光学传感器来监测这种光线变化,从而获取地震的垂直运动信息。
3. 地震仪的构造和工作流程3.1 构造张恒的地震仪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传感器:包括重锤和悬挂绳子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地震的水平运动,光学传感器用于监测地震的垂直运动。
•数据记录器:用于记录和存储地震仪采集到的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地震仪的运行和与数据记录器进行通信。
3.2 工作流程地震仪的工作流程概括如下:1.初始化:地震仪启动时进行自检,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
2.采集数据:地震仪开始采集地震活动的数据。
重锤传感器记录地震的水平运动,光学传感器记录地震的垂直运动。
3.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记录器,并经过一系列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4.结果输出:处理后的地震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屏或其他输出设备显示出来,供科学家和相关人员分析和应对地震活动。
4. 地震仪的应用张恒的地震仪应用了上述原理和构造,具有以下主要应用方面:4.1 地震预警系统地震仪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地震预警系统。
SK-MWD-GZ48使用手册

第一章SK-MWD 仪器概述1.1 前言SK-MWD随钻测斜仪是神开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测斜仪,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
井下仪器由脉冲发生器、电池筒、伽玛探管、定向探管及扶正器等组成。
地面软件操作简便,数据显示直观,适合现场工作需要,具有显示、储存和打印功能。
井下仪器为模块状并具有柔性,能满足短半径造斜需要。
仪器能耗低,电池寿命长。
整套井下仪器可打捞,避免卡钻引起的仪器落井损失。
1.2 SK-MWD 随钻测斜仪系统组成SK-MWD随钻测斜仪由地面设备和井下测量仪器两部分组成。
地面设备包括:立管压力传感器、悬重压力传感器、绞车传感器、地面控制箱、司钻显示器、计算机及有关连接电缆等。
井下测量仪器主要由伽玛探管、定向探管、脉冲发生器、电池筒、扶正器、打捞头以及安装仪器用的专用短节组成,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SK-MWD随钻测斜仪各部件间采用拥有专利技术的旋转插接方式,仪器使用方便可靠,同时能大大减少仪器在现场安装时出现损坏。
SK-MWD随钻测斜仪的定向探管采用高精度的固态传感器、高可靠性的外围电路,通过高水平的装配,专业的调校,使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得到保证。
同时也可选配伽玛探管,为随钻测量伽玛值提供解决方案。
SK-MWD随钻测斜仪的伽玛探管采用进口伽玛传感器,结合合理的编码方式,将地层的伽玛值准确的输出。
SK-MWD随钻测斜仪的脉冲发生器采用成熟的技术,利用正脉冲传输信号。
通过多重的检验,确保其正常工作于高温、高压、高振动的环境。
SK-MWD随钻测斜仪的电池筒采用高温锂电池,作为驱动仪器工作的动力源,在保证工作可靠的同时,还注重于提高更换与检测的操作性能,以及使用的安全性。
SK-MWD随钻测斜仪的扶正器采用可换式翼片结构,不需特殊工具就能更换替代,操作便捷。
媲美于其它类型扶正器的使用性能,翼片式扶正器使用成本远低于其它类型扶正器。
SK-MWD随钻测斜仪装配打捞头,方便井下仪器的装入或卸出,也可在在井下出现卡钻、落鱼等故障时,及时将井下仪器打捞出来,减小损失。
地震仪器设备简介

仪器中心
目录
一、仪器主机 二、采集站、电源站、交叉站部分 三、电缆及辅助部分 四、检波器部分
地球物理勘探设备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 地震仪器
采集设备
辅助设备 机械(震源)设备
中央记录系统 仪器
野外设备 (传输和采集)
爆炸机系统的编/译码器、震源 的扫描发生器/电子箱体
仪器车
大线、电台/检波器、采集站、 交差站
采集站的基本原理
• 前放
(放大模拟地震信号,提高抗干扰能力)、
前放增益:地震信号强度很弱,检波器输出的电信号一般为微伏级至
毫伏级左右,若这一信号直接送至A/D 转换,其结果将带来以下几个 问题: 由于信号幅度小、A/D转换精度低。 由于信号整体幅度较小,势必使A/D转换器的高位均为0,不能充分利用 24位A/D 转换器(实用20 位)资源。 也将损失相当部分的小信号,降低了信号的动态范围 采用线性提升整个信号幅度的方法,使A/D 转换器输入信号的最大幅度略 小于满标称幅度范围(目前仪器A/D转换器的参考电压一般为2.5V4.5V)。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号的转换精度和最大限度地保证所记录信号 的动态范围。 注意:一方面由于地震信号很微弱,在送到A/D转换以前,必须进行放大, 以满足仪器的最小输入,从仪器本身的噪声中提取出来;另一方面, 一些干扰波的幅度很大,当上面附加有有效信号时,如果放大的倍数 太大,则会超出A/D的最大值导致溢出。因此选择前放增益需要考虑 当时的施工情况。 另外为防止野外可能出现的雷击破坏情况,在前置放大器前端信号入口 处加入电压抑制放电管、共模滤波器等电路以保护采集电路。
地震数据采集流程 地震数据的采集过程从时序上看是一个开环链路数据 接力传输流程 ,即从炮点能量激发开始仪器便进入采集状 态 ,此时地震波经检波器输入到采集站 ,地震数据就经由每 一个相关环节源源不断地传到主机并记录磁带直到完成整 个记录长度 ,其基本流程关系如图1 所示。
地震勘探仪器介绍讲义

40GB
128MB
40dB
陷 波 器 :
72dB/
切 滤 波 器 陡 度 : 优 于
倍 频 程
截 滤 波 器 陡 度 : 软 件 滤 波
≥90dB
间 串 音 压 制 :
20K
入 阻 抗 :
0 9999ms
时 :
~
± 0.05%
真
度 :
±0.01ms
位 一 致 性 :
±0.2%
度 一 致 性 :
1μV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集中式逻辑控制型数字地震仪总框图
如SN338、DFS-V和MDS-10等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集中式数控地震仪框图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分布式遥测型数字地震仪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SK-1004遥测地震记录系统框图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分布式遥测系统布置模拟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10. 间 隔: 声波采样 :2.5μs~32000μs (以0.5μs为增量可选)。
1. 探测介质
1. 探测深度: 自动探测为100m以内,用户自定义探测深度不限。
2. 探测层数:≤5层;
2. 电 源
1. 供 电:内含有高能锂电池,可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
2. 数据保持:掉电情况下,可保证数据1000小时不丢失;
5℃-+40℃
267×457×533.4mm
● 几 何 尺 寸 : 。过 冲 击 和 振 动 试 验 ;。 全 封 闭 结 构 , 小 雨 中 可 工 作 ,● 工 作 环 境 : 启 动 温 度 , 工 作 温待 时 消 耗 电 为 , 外 接 电 源 供 电 ;● 电 源 : , 采 集 时 每 道 增 加 ,控 制 触 发 门 槛 值 ;● 触 发 : 正 , 负 触 发 或 接 触 式 闭 路 , 软括和英寸的连续热敏打印机;●绘图仪:可驱动各种兼容的打印机,或;接口存入磁带记录,数据格式有,●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在内置硬盘上或通外接各道的数据采集;的软件控制本机各道和●软件:平台操作系统,采,和格式;●数据格式:标准格式,同时具备户需要设计检测结果显示方式;●本机检测:内置或外带检测系统,根据置;,测量检波器故障同时指出大线短路或短路●大线测试:实时监测排列上检波器的噪动覆盖;●滚动:全部工作道可通过软件实现辅助道或数据道;● 辅 助 道 : 可 以 通 过 程 序 设 置 任 意 工 作 道● 延 迟 : 至 一 步 到 位 ;源 ;● 智 能 型 自 触 发 : 可 供 天 然 地 震 观 察 和 可● 延 时 触 发 : 最 大 样 点 ;样 点 ;● 记 录 长 度 : 标 准 样 点 , 也 可 选先 导 相 关 器 ;器 , 还 可 选 用 于 伪 随 机 震 源 ( )相 关 器 : 内 置 用 于 可 控 震 源 的 高 速 硬 件 相
地震勘探仪器-地震

24/48 1024 16384 1M
USB
2048
PIII 500MHz
200μs 500μs 1ms
4096 8192
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
• • • •
•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 显 示: 采用640×200大屏幕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 ● 打 印: 标准并行接口,可外接常用打印机; ● 键 盘: 64键,由数字键、功能键和子母键等; ● 操作界面: 全中文界面,有字符、专(通)用库、拼音、五笔等输入法;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地震勘探仪器发展史
• 公元132年,东汉时期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张衡就创造了世 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seismoscope)。 • 第一阶段为“模拟光点”记录阶段(1927~1952),采用电 子管元件,把波变成光点的摆动,记录在照像纸上。克拉 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玉门油田等 • 第二阶段为“模拟磁带”记录阶段(1953~1963),这时把 磁带录音技术用于地震勘探,它由晶体管元件组装而成, 把接收的地震波录制在磁带上,在室内可以用模拟电子计 算机(基地回收仪),对资料进行处理,得到地震时间剖面, 使资料整理工作实现了半自动化,工作效率和精度也得到 了提高,资料也便于保存。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南阳油 田、中原油田和江苏油田等。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新型的数字地震仪器介绍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地面三维地震SN388仪器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矿井巷道超前探仪配套设备 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硬件组成
第一节 地震仪器主机
WZG-24A、48A工程地震仪
• • • • • • 256M U SEG-2 -10℃ 50℃ 90 RH -20℃ 60℃ DC12V 4A 48 5.5A 12Kg WZG-24A /15Kg WZG-48A 400mm×310mm×180mm 128MB 40GB 800×600 VGA TFT 体 重 电 储 工 数 移标接输显光硬内主 高 低 道 输 延 失 相 幅 噪 通 动 信 地 采 地样采 通 主 存 作 据 动准 入示 切截间入 位度 态号 脉 样 脉点样 道 要 机 真 频 、 转 一一 范 迭 动 、 动、点 技 积 量 源 温 温 格 存口口设屏驱盘存( 陷 滤 滤 串 阻 率测 数数术 时 音 度 度 式 储 备 波 波 音 抗 致 致 度 带围加换测 ::: : ::::工 波 :量 ::指 : : : : : : 双: 内不 器器压: :性性 ::增器量 器 业 标 强 : 为、、 串触 置小 控 : 陡 陡 制 ~ : : 全 频 样 : 于 制 度度: 一摸 样点 ( 状 屏 : : 并 点 样道 ~~ 电 级 位 态 ~ ~ 优软 、输 位 、、 若 点 微 于件 下 ( + + 子 双入点 干 、 机 为 阵 、 滤 盘 档 ) 道 精 波 : )时 多 、 口致 样 倍 档 为 % 、小液 点 频 可 鼠键晶 、 程 选 显 盘 标 ( ) 、 口、示 屏 光 、 样 键电( 点 盘鼠 、 、 口标 ) 等 真 彩 、 ) 50Hz 40dB 10μs 25μs 50μs 100μs 2ms 5ms 10ms 20ms 1ms 200ms A/D 24 32 144dB 0.1Hz • • • • • • • • • • • • • • • ±0.2% ±0.01ms ± 0.05% 0 9999ms 20K ≥90dB 4000Hz 1μV 72dB/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