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XX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编制:总工程师:编制单位:XX煤业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O一七年五月文字目录前言11、矿井概况11.1煤矿基本情况11.2煤矿生产建设概况21.3煤矿以往水文地质勘查工作12、地质概况32.1矿井地质3可采煤层42.3矿井水文地质73、矿井水患分析84、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 154.1水害防治分区划分34.2分区防治措施45、结论与建议15附图目录1、井上下对照图2、综合水文柱状图3、水害防治分区图4、采掘工程平面图5、充水性图附件目录采矿许可证前言1、目的根据**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全面推行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的通知晋煤行发[2020]128号文件要求。
为全面提升矿井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水害治理能力,在去年资源整合矿井水患补充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晋煤行发[2020]42号)文件和以**省人民办公厅关于**省煤矿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规定的通知晋政办发[2020]36号文件规定。
搜集以有地质、水文地质等成果,为了有效的评价矿井充水条件变化的因素进行合理分区,提出针对性措施,更好的指导矿井生产建设。
2、本次编制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是:1、全面收集已有地质、水文地质、井巷揭露资料和补充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成果综合分析煤矿水患类型。
2、分析评价引起矿井充水条件变化的因素。
3、按要求科学合理划分区域(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
4、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5、提出报告的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3、本次编制报告的主要地质依据和资料来源为:1)2020年8月**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对该矿进行了物探电法,并编制完成了《XX煤业有限公司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报告》及评审意见书;2)2020年11月**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XX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及评审意见书;3)2020年10月**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及评审意见书;4)2020年11月,**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编制了《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该报告已由**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20]157号)文件批复通过;5)2020年2月**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XX煤业有限公司水患补充调查报告和设计》及评审意见书;6)在生产建设中实际揭露的地质成果4、本次编制报告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有关文件1)**省煤炭工业厅发《关于下发《全省煤矿分区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晋煤发[2020]128号)文件。
某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系统论证报告材料

XXXX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XXXX aaaa二〇一七年十月报告编号HZI-2017-10-28aaaa目录前言 (1)1 矿井概况 (2)1.1煤矿基本情况 (2)1.1.1 煤矿位置 (2)1.1.2 矿井围 (2)1.1.3 交通状况 (3)1.1.4 自然地理 (4)1.1.5 四邻关系 (5)1.2煤矿生产建设概况 (6)1.2.1 矿井开采历史 (6)1.2.2 矿井生产现状 (10)1.2.3 矿井未来五年采掘规划 (10)1.3煤矿以往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11)1.3.1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3)1.3.2 物探工作 (15)1.4矿井水文类型划分及煤矿水患补充调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16)1.4.1 矿井水文类型划分报告评述 (16)1.4.2 煤矿水患补充调查报告评述 (17)2 地质概况 (17)2.1矿井地质 (17)2.1.1 地层 (17)2.1.2 含煤地层 (19)2.1.3 构造 (20)2.2可采煤层 (24)2.3水文地质概况 (25)2.3.1 区域水文地质 (25)2.3.2 井田水文地质 (27)2.3.3 矿井充水因素 (29)3 矿井水患分析 (37)3.1地表水 (37)3.2老空水 (37)3.3煤层底板奥灰承压水 (38)3.4煤层顶板含水层水 (38)3.5隐伏构造 (39)3.6未封堵及封堵不良钻孔、废弃(关闭)井筒 (39)4 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 (40)4.1水害防治分区划分 (40)4.1.1 可采区 (40)4.1.2 缓采区 (44)4.2分区管理措施 (44)4.2.1 可采区防治措施 (45)4.2.2 缓采区 (48)4.2.3 禁采区 (48)5 结论及建议 (49)5.1结论 (49)5.2问题建议 (49)附图目录附件目录附件1:《XXXX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评审意见附件2:《XXXX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附件3:《XXXX地面瞬变电磁勘探工程成果报告》评审意见附件4: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文件皖北煤电秘发[2016]135号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关于《XX煤矿矿井水患补充调查报告》评审意见的批复及评审意见附件5:《XXXX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评审意见附件6: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文件皖北煤电生技[2017]89号关于《XXXX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意见的批复及评审意见附件7:《XXXX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评审意见附件8:矿方承诺书附件9:编制单位承诺书附件10:采矿许可证附件11:编制单位勘查资质证书前言1、目的、任务XXXX为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生产矿井,该矿井前身为岚县地方国营候家岩煤矿附属一矿,始建于1962年,1966年投产。
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编写提纲1 前言扼要叙述本次编制报告的目的、任务、编制依据。
2矿井概况2.1煤矿基本情况简述矿井的位置,所在行政辖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交通概况,四邻关系。
(附交通位置图及四邻关系示意图)。
2.2煤矿生产建设概况矿井生产建设现状及近3-5年采掘规划。
2.3煤矿以往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简述以往煤矿水文地质工作,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煤矿水患补充调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煤矿水患补充调查是否覆盖全井田。
积水量5000m3以上采空区是否经过钻探验证。
勘查是否采用两种不同物探方法、利用钻探或其他方式验证是否满足要求。
勘查成果利用以前物探资料要进行重新评价。
带压开采矿井要通过专门水文地质勘查,分析评估矿井受承压水威胁程度,将全井田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
3地质概况3. 1矿井地质简述矿井地层、构造(附构造纲要示意图)。
3.2可采煤层简述各可采煤层特征(包括批采、开采情况)。
3.3 2.2矿井水文地质简述矿井水文地质,矿井充水因素。
4矿井水患分析叙述矿井水患类型,按危害程度对地表水、采空积水、承压水等分别进行分析论证。
采空积水要提供采空位置、范围和积水量确定依据;带压开采区域要提供勘查程度和评价结果。
5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对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进行分别论述,超前探测或地面勘查经采掘作业验证的情况要说明。
5.1水害防治分区划分按照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标准对煤矿全井田进行划分。
可分为“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
可采区:即达到水文地质条件清楚、水害防治措施到位的区域。
资源整合矿井通过水患补充调查达到老空积水分布的位置、范围、积水量(包括引起积水量动态变化的因素)清楚的区域。
缓采区:存在老空积水、承压水等水害隐患的区域,因资金、技术等原因还未达到水文地质条件清楚或水患有效治理的区域。
目前正在进行的勘查或治理工程要说明。
禁采区:经安全论证,通过现有技术、装备等难以达到安全开采的区域;因各种原因弃采区域要说明开采情况和水患查明情况。
关于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报告的批复

×××有限公司关于×××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报告》的批复×××煤矿:你矿呈报的《防治水分区管理报告》已收悉,经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安全生产相关部门会审,同意你矿所编制的《防治水分区管理报告》贯彻执行,现批复如下:1、在生产作业前必须认真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及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贯彻学习后组织实施,并严格落实执行。
2、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落实“探、防、堵、疏、排、截、监”综合治理措施。
3、矿井技术人员必须及时更新采掘工程平图、充水性图,深入现场指导安全生产,确保生产安全。
4、生产过程中接近可疑区时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加强采、掘工作面探放水管理,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原则,落实执行“两探”思想不动摇。
5、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实行查全、探清、放净、验准“四步工作法”消除水害,在未消除前严格按划定的“三线”进行管理到位。
6、缓采区经勘查、疏排、治理后达到规定的可采区划定标准时,由矿井组织编制转换报告,经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方可转换。
7、地测技术部门必须深入现场,检查钻孔方位、倾角、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时收集好探钻原始资料,钻探完工后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进行分析,并下发允掘通知单,并完善好允掘牌板及允掘起点标志。
8、《防治水分区管理报告》的编制是动态的。
当矿井“三区”范围或防治措施发生变化时,原划定的“可采区”因开采方法、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达不到“可采区”标准时,则转为“缓采区”或“禁采区”。
9、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的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矿安【2022】85号)要求与《防治水分区管理报告》严格执行。
×××矿业有限公司 2022年7月21日。
防治水论证报告

新安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论证报告大有能源新安煤矿2012年11月(盖章)新安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论证报告——会审记录【会审意见】目录一、矿井基本情况 ..........................................................................- 1 -二、矿井水害分析 ..........................................................................- 1 -三、现有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 3 -四、采掘面防治水措施及效果分析...................................................- 3 -五、组织保障措施 ..........................................................................- 5 -新安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论证报告为了认真落实10月24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10月26日集团公司扩大安全办公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安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按照义煤发〔2012〕377号文《关于对受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矿井采掘头面进行技术论证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矿立即开展了采掘工作面防治水自查技术论证工作。
现将防治水技术论证情况汇报如下:一、矿井基本情况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于1978年筹建,1988年建成投产,井田面积50.3km2,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80万吨/年,矿井开采单一煤层,即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煤种为贫瘦煤。
煤厚0-18.88m,平均煤厚4.22m,倾角5-15°,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某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某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某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一、背景说明某煤矿位于山西省某地,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煤矿企业。
该矿井的矿区地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为严峻。
在常年开采过程中,煤矿井下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水灾,特别是在矿井底部水分区,水文条件更加复杂。
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煤矿管理部门制定了防治水分区管理措施。
二、防治水分区管理目标1.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预防水灾事故的发生;2. 提高水文地质灾害预警能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3. 保护矿井环境,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4. 提高煤矿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三、防治水分区管理措施1. 水文地质勘查和监测:对矿井底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查和监测,包括水位、水质、水流速度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水文地质预警系统,实现对水文地质变化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2. 加强排水工程建设: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地下水抽排、引水、灌浆、隔离等,确保矿井底部水位的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 加强矿井工作面的环境管理:对矿井工作面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工作面的水平和垂直进度,确保矿井的安全开采。
4.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做好水灾事故的应对工作。
5. 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防治水分区管理措施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确保防治水分区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论证结果通过对防治水分区管理措施的实施和监测分析,取得了以下成效:1. 矿井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障,没有发生重大水灾事故;2. 水文地质灾害预警能力明显提高,事故处理及时有效;3. 地下水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避免了地下水外溢和污染;4. 煤矿生产效益显著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五、结论与建议防治水分区管理措施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某煤矿的防治水分区管理措施的论证,证明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亨元顺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修改

前言一、目的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文件关于《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以灵石县永吉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原山西天星西堡煤矿有限公司、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水牛沟煤矿有限公司、山西灵石孙家沟煤矿有限公司和灵石县坛镇乡镇威煤矿及部分新增区。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10]66号文件同意将该矿兼并重组整合主体变更为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
2016年3月17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6360),有效期限自2016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17日,批准开采2~11号煤层,根据采矿许可证批准井田面积19.3717km2, 生产规模90万t/a。
依据“晋煤行发〔2017〕128号《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全面推行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需要对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进行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并制定针对性水害防治措施。
2017年7月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田地质115勘察院编制了《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2018年7月份我矿对部分不合理区域委托山西省煤田地质115勘察院编制了《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分区转换论证报告》。
根据山西省晋煤行发【2018】64文的规定,我矿于2018年11月对整个井田编制了《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根据晋煤行发〔2017〕128号、晋煤行发【2018】64文对原报告进行了修编。
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以往开采煤层为2#、4#、10#煤层;2#、4#煤层大部已形成采空区,现修改部分为10#煤层。
二、任务1、收集整理以往地质报告、水文报告、水患补充调查报告、物探报告,尤其是近期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地质资料以及2、10号煤层最新采掘工程平面图、充水性图、未来五年采掘衔接计划图资料;2、分析矿井10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患因素,并评价水患威胁程度;3、按晋煤行发[2017]128号文件、晋煤行发[2018]164号文件要求,按照水文地质条件查明程度、防治水措施到位情况,对井田内上次“三区”划分的10号煤层“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重新划分;4、对10号煤层各分区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5、总结本次报告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

2019年第3期西部探矿工程*收稿日期:2018-12-23修回日期:2019-01-12作者简介:马红刚(1969-),男(汉族),山西翼城人,工程师,现从事煤矿地质防治水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马红刚*(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山西霍州031400)摘要: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井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受隐伏构造威胁严重,特别是隐伏导水构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深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
随着煤炭开采形式不断提速,所属矿区、地质条件日趋复杂。
本次工作将全井田划分为可采区、禁采区和缓采区。
确定1、2号煤层可采区范围为2017.7~2021.12的规划开采范围,可采区面积面积10.56km 2,禁采区范围为矿界煤柱,缓采区为除禁采区和可采区外的覆煤区域。
关键词:分区管理;防治水;水文地质中图分类号:TD74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19)03-0159-03为全面提煤矿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水害治理能力,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颁布本煤行发[2017]128号文“本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全面推行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煤矿在矿井水患补充调查工作和“十排查十整治”为重点的煤矿防治水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实行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
要求各煤矿按照矿区水文地质查明程度和防治措施到位情况将全井田划分为“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并编制“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1研究内容(1)全面收集已有地质、水文地质、井巷揭露资料或者通过补充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成果综合分析煤矿水患类型。
(2)分析评价引起煤矿充水条件变化的因素。
(3)按要求科学合理划分区域(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
(4)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5)提出报告的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2生产概况生产建设情况:矿井为立井开拓方式,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各一个,矿井目前生产水平为+80m 水平,开采上组煤1号、2号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 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XXXX 有限公司aaaa二〇一七年十月报告编号HZI-2017-10-28aaaa目录前言 (1)1 矿井概况 (3)1.1煤矿基本情况 (3)1.1.1 煤矿位置 (3)1.1.2 矿井范围 (3)1.1.3 交通状况 (4)1.1.4 自然地理 (5)1.1.5 四邻关系 (6)1.2煤矿生产建设概况 (6)1.2.1 矿井开采历史 (6)1.2.2 矿井生产现状 (10)1.2.3 矿井未来五年采掘规划 (10)1.3煤矿以往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11)1.3.1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3)1.3.2 物探工作 (15)1.4矿井水文类型划分及煤矿水患补充调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17)1.4.1 矿井水文类型划分报告评述 (17)1.4.2 煤矿水患补充调查报告评述 (17)2 地质概况 (18)2.1矿井地质 (18)2.1.1 地层 (18)2.1.2 含煤地层 (19)2.1.3 构造 (20)2.2可采煤层 (24)2.3水文地质概况 (25)2.3.1 区域水文地质 (25)2.3.3 矿井充水因素 (29)3 矿井水患分析 (37)3.1地表水 (37)3.2老空水 (37)3.3煤层底板奥灰承压水 (38)3.4煤层顶板含水层水 (38)3.5隐伏构造 (39)3.6未封堵及封堵不良钻孔、废弃(关闭)井筒 (39)4 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 (40)4.1水害防治分区划分 (40)4.1.1 可采区 (40)4.1.2 缓采区 (44)4.2分区管理措施 (44)4.2.1 可采区防治措施 (45)4.2.2 缓采区 (48)4.2.3 禁采区 (48)5 结论及建议 (49)5.1结论 (49)5.2问题建议 (49)附图目录附件目录附件1:《XXXX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评审意见附件2:《XXXX有限公司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附件3:《XXXX有限公司地面瞬变电磁勘探工程成果报告》评审意见附件4: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文件皖北煤电秘发[2016]135号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关于《XX煤矿矿井水患补充调查报告》评审意见的批复及评审意见附件5:《XXXX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评审意见附件6: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文件皖北煤电生技[2017]89号关于《XXXX有限公司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意见的批复及评审意见附件7:《XXXX有限公司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评审意见附件8:矿方承诺书附件9:编制单位承诺书附件10:采矿许可证附件11:编制单位勘查资质证书前言1、目的、任务XXXX有限公司为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生产矿井,该矿井前身为岚县地方国营候家岩煤矿附属一矿,始建于1962年,1966年投产。
2009年晋煤重组办以[2009]17号文件“关于吕梁市岚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核准该矿为兼并重组整合单独保留矿井,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该矿主体企业。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14年12月1日为XXXX有限公司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46512,有效期为2014年12月1日至2034年12月1日,井田面积为2.9978km2,批准开采4号~9号煤层,开采深度标高为1180m~860m,生产规模为90万t/a。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行发[2017]128号文,《关于全面推进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的通知》,按照水文地质查明程度和防治水措施到位情况将井田划分为“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按照防治水分区管理标准,对全矿井实行合理分区,制订针对性水害防治措施。
受山西省XXX煤焦有限公司委托,aaaa为其编制了《XXXX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
2、编制依据(1)依据的规程、规范1)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行发[2017]128号文,关于《全面推行防治水分区管理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的通知;2)《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12月1日;3)《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2013年12月31日;4)《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5)《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719-91,国家技术监督局;6)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安监总煤装【2017】66号)。
(2)资料依据1) 2015年7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XXXX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2) 2016年4月,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XXXX有限公司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工程成果报告》。
煤矿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查,形成了评审意见。
3) 2016年11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提交的《XXXX有限公司煤矿9号煤补充勘探地质报告》;4) 2016年11月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XXX有限公司矿井水患补充调查报告》;5) 2017年1月XXXX有限公司编制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6) 2017年8月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提交的《XXXX有限公司(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7) 2017年9月安徽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XXXX有限公司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8) 2017年10月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XXX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9) 2017年10月安徽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带压开采安全评价报告》;10) 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未来5年生产规划图及其他相关生产技术资料。
1 矿井概况1.1 煤矿基本情况1.1.1 煤矿位置XXXX有限公司(煤矿)位于山西省岚县县城东南8km的社科乡下会村附近,行政区划属岚县梁家庄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2′38″~111°43′34″,北纬38°11′57″~38°14′05″。
1.1.2 矿井范围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2月1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46512),其井田范围由下列12个坐标点连线圈定而成。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1点号1980西安坐标系(3度带)1954北京坐标系(6度带)X(m)Y(m)X(m)Y(m)1 4233851.92 37562829.80 4233900 195629002 4233651.92 37563429.80 4233700 195635003 4233551.91 37563529.81 4232600 195636004 42311151.9 37563529.81 4231200 195636005 4231105.9 37563418.81 4231154 195634896 4229901.9 37563489.82 4229950 195635607 4221901.89 37562399.81 4229950 195624708 4230371.89 37562169.81 4230420 195622799 4230521.9 37562169.81 4230570 1956224010 4230901.9 37562979.81 4230950 1956305011 4231201.9 37562979.81 4231250 1956305012 4231201.9 37562779.81 4231250 19562850井田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井田东西最长 1.2km,南北最长 4.0km,面积为2.9978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生产规模为90万t/a。
开采标高为1180m至860m。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14年12月1日至2034年12月1日。
1.1.3 交通状况本井田交通方便,太佳高速公路自井田南部10km经过,省级公路白会线从井田西部南北穿过,井田的北西部有209国道和碛口~忻州的S313省道通过,此外在本区的南和东均有县级公路通过,煤炭外运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1.1.4 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本井田属于吕梁山脉的芦芽山南端低山黄土丘陵区,地形复杂,沟谷纵横,井田总体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的南部梁上,标高为1318.20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东部沟谷中,标高1166.00m,相对高差152.20m。
2、河流水系井田的北东部有岚河流经,发源于岚县西白龙山,全长约25km,河水流量受季节影响很大,雨季山洪爆发,河水泛滥,旱季水量极小,年平均流量 2.82m3/s,在静游镇汇入汾河,为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井田内无大的河流,只有一些河谷,雨季有短暂流水,平时干涸无水。
3、气象及地震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
年降水量一般为510mm,蒸发量2000mm左右,蒸发量约是降水量的4倍,降水多集中在7~9月。
平均气温6.8℃,一月均温8℃,七月均温22℃。
无霜期130天,霜冻期在当年的10月底至次年的4月中旬,冻土深度85~117cm。
风向多为西北,次为东南,最大风速16m/s ,年平均风速1.7~2.6m/s。
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地震,邻县静乐曾在1583年9月发生过4.8 级地震,本地有震感。
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三组。
4、社会经济状况岚县现有耕地50.50万亩,农作物以谷子、莜麦、土豆、豆类、油料为主。
该县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煤、石灰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等。
其中以铁矿为最,总储量约13亿吨,均为露天矿体,易于开采;硅石矿储量约1100万吨,矿质良好,含硅量达99%;另外,石灰石、白云岩、煤炭、锰矿、大理石、花岗岩、麦饭石、长石、白云母、蛭石、铜、绿柱石、页岩、铝矾土等均有相当规模的储量。
目前,全县工业主要有煤炭、炼铁、水泵、节能变压器、水泥、玻璃器、矿车、大理石开采与加工。
1.1.5 四邻关系井田西邻山西吕梁岚县龙达煤业有限公司,南邻大同煤矿集团同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北为空白区。
1、大同煤矿集团同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南部为岚县地方国营侯家岩煤矿现被同安煤业整合,一对斜井开拓,开采4、9号煤层,现设计规模90万t/a,属低瓦斯矿井。
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145 m3/d,最大涌水量180 m3/d。
现处停产建设阶段。
2、山西吕梁岚县龙达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龙达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黑龙洼煤矿有限公司、山西岚县毕家坡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岚县侯家岩通达煤业有限公司三座煤矿兼并重组而成,矿区面积5.2532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