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个别化训练纲要(内容清晰)

合集下载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个别化方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个别化方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个别化方案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其特征包括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

在幼儿园阶段,自闭症儿童需要特别的教育方案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展潜力。

个别化方案是关键,因为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有不同的需求和能力。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的个别化方案,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

1. 了解每个自闭症儿童的需求在幼儿园教育中,了解每个自闭症儿童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其个人喜好、特长、学习风格和沟通方式。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工作人员需要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孩子及其家长进行沟通,观察和记录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反应。

这将帮助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恰当的支持和指导。

2. 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中,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这可能包括降低噪音和刺激、提供清晰的规则和结构、以及提供特殊的学习工具和资源。

教师和工作人员需要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这样可以确保自闭症儿童在一个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中度过他们的幼儿园时光。

3. 鼓励社交互动和沟通技能自闭症儿童通常面临社交互动和沟通技能的挑战,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特别关注这一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结构化的社交活动、角色扮演游戏、以及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合作和交流来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这些技能。

每个孩子需要个别化的支持,确保他们逐渐改善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4. 倡导家庭与学校合作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对于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和生活导师,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并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协调的教育计划。

家长也需要在家中提供支持和延续学校中的教学和帮助孩子将学到的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5. 持续的评估和调整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案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一、背景介绍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沟通困难、社交不适、刻板行为等症状。

在幼儿园中,自闭症儿童需要获得更为个别化、情境化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实现发展目标。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个别化教育,帮助自闭症儿童:1.提高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独立自主。

3.促进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方案内容1.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水平、特殊需求和兴趣爱好,结合教学情境,制定个别化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2.社交技能训练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多种社交技能训练,包括:(1)引导自闭症儿童学习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提高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2)开展小组活动,鼓励自闭症儿童参与和分享,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通过游戏和情境教学,让自闭症儿童学会分享、合作、沟通、妥协等社交技能。

3.行为管理与自我控制训练(1)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给予自闭症儿童正向反馈,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进行记录和反馈,让他们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和造成的影响,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4.身心健康促进(1)提供有关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习惯的教育和训练,让自闭症儿童能够自理自己,增强独立生活能力。

(2)提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自闭症儿童管理症状,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压力等情绪问题。

四、方案实施1.确定专门的个别化教育师资在幼儿园内部选拔专门的个别化教育师资,具备相关的自闭症教育经验和技能,能够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个别化教育。

2.设立自闭症教育专门小组设立自闭症教育专门小组,定期开展自闭症教育研讨和交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闭症教育专业素养和能力。

3.家庭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家长作为自闭症儿童最亲密的依靠和支持者,需要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构建有利于儿童目标实现的教育环境和情境,促进自闭症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引言: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自闭症儿童通常面临与其他儿童不同的学习和发展困难。

针对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境,以发展其潜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教案,以提供有价值且高质量的指导。

1. 了解自闭症:1.1 自闭症的定义和特征自闭症是一种脑功能障碍,主要特征包括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受损,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的出现。

了解自闭症的定义和特征对于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至关重要。

1.2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体差异,包括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和感觉统合等。

通过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制定针对个别儿童的教育方案,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全面评估自闭症儿童的需求:2.1 学习和发展评估通过评估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可以确定他们的优势和困难。

这有助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2 兴趣和动机评估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是重要的,因为这可以作为教学策略的基础。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他们的兴趣相结合,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3.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针对每个自闭症儿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是关键。

这些目标应该符合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并且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到。

3.2 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自闭症儿童的学习需求。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社交故事和重复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3.3 提供支持和资源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需要考虑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支持和资源的方式。

这可以包括与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提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

4. 评估和调整计划:4.1 定期评估学习进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成功与否应该通过定期评估学习进展来衡量。

这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或目标,并及时进行干预。

对自闭症儿童如何进行个别化语言训练

对自闭症儿童如何进行个别化语言训练

对自闭症儿童如何进行个别化语言训练自闭症是一种由于大脑缺陷引起的精神发育障碍。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育存在很大障碍,这种障碍重者表现为没有语言,轻者表现为词汇少,语句短,语言理解差,发音不清,刻板重复他人的言语等。

而一对一个别化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一对一个别化语言训练对于语言障碍的孤独症儿童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训练方法。

工具/原料一次性卫生手套一双。

有时候需要掰着孩子的嘴矫正口型步骤/方法1 按摩腹肌:孤独症儿童的肌肉很紧张,肚子很硬。

而按摩能给与刺激,使腹部变得柔软,对气息的运用有作用。

2 逗孩子笑,和他玩,让他发出声音。

3 大动作模仿,如:拍手举手伸手跺脚踏步等。

4 小动作模仿,如:钩手指搭手指手指对捏指五官指身体部位等。

如孩子不模仿,训练者可握着孩子的手完成这些动作。

5 对视练习追视练习:对视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不会主动对视,当他不注意训练者的目光时,训练者可以主动追视他的目光,重新吸引他的注意力,把他的目光找回来。

6 口型模仿,如:抿嘴噘嘴吹气吸气打“哇哇”发“啊”的音叫名字答“哎”。

7 有节奏的拍手唱歌,说儿歌做游戏。

8 在语言训练中,如果儿童有一点点的模仿一事都要及时强化。

注意事项在对自闭症儿童做一对一的个别语言训练之前要注意,首先要具备几个条件:1大运动精细运动训练、2对孩子进行分析(孩子的表现不同,需求就不同)、3 制定训练目标,是训练成为有顺序的,有目的的系统训练4 建立亲情关系:在平常的生活中,训练中要时常抱抱亲亲孩子,和他做游戏,有需要是做一对一的运动和认知训练,让儿童和教师逐渐产生感情.、只有有了这些条件,对孩子训练才能起到最好德尔效果。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以下是初级训练计划纲要:一、参与能力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时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这里”时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1.操作动作模仿,例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例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粗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例如口型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1.听懂一步指令,例如过来开灯关门。

2.识别身体部位,例如手机、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例如睡觉、喝水、吃东西、走路、拍照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例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功能。

11.识别身体部位功能。

12.识别方位,例如上下、内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1.听到“你想要什么?”时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例如嘿、你好、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等。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这里、那里、内外、中间、旁边、高低等。

五、学业配备1.配对。

1) 完全相同的物品。

2) 完全相同的卡片。

3) 物体到卡片。

4) 卡片到物体。

5) 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 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 物体之间的联系,例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辨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8.点数。

六、精细能力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标题: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引言: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对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表现产生深远影响。

在幼儿园这个关键的学习和发展阶段,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个别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教案,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些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第一部分: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与需求(800字)1. 自闭症儿童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2. 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交互动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性行为等。

3. 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强调对每个孩子独特情况的理解和关注。

第二部分: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的原则与策略(1000字)1. 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即充分发展每个自闭症儿童的潜能和能力。

2. 理解、接纳和尊重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3.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策略,包括视觉辅助工具、结构化教学、社交技能训练和个别目标设定等。

4. 建立积极合作与沟通的教育团队,包括家长、教师、治疗师和学校管理层等。

第三部分:个别化教育教案的设计与实施(1000字)1. 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强调根据自闭症儿童的个体需求和能力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案内容的组织结构,包括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评估和反馈等。

3. 具体教案示例,以不同领域(如语言发展、社交技能、认知能力等)为基础,设计个别化教学目标和活动。

第四部分:总结与回顾(600字)1. 个别化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对自闭症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3.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支持和资源,以促进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的发展。

结论:幼儿园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教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特点、需求和能力,并采用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通过个别化教育,我们可以帮助这些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社交环境,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闭症早期训练指导纲要

自闭症早期训练指导纲要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早期训练指导纲要自理-社会能力发育一岁:1、能吸吮和吞咽2、能用手抓住脚或把手伸进嘴里3、能双手伸出做准备被抱起的姿势4、从抱着到放下有反应5、能玩一个玩具达三分钟6、穿衣服时没有反抗7、对接触有反应8、在帮助下能够用水杯喝水9、能咀嚼食物10、会用手抓东西吃11、能够敲着玩12、多数情况下,对“不”或“不动”的指令有反应二岁:1、能抬起双手来配合穿衣服2、当其他儿童在场玩时,有注视3、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很感兴趣4、能脱短袜子,但不会脱鞋子5、能独自用水杯喝水6、能遵从二、三种简单要求7、能自己使用勺子吃东西(可有一些漏洒)8、懂得亲吻玩具娃娃或玩具熊9、能帮助收拾玩具10、对捉迷藏有兴趣11、在熟悉的人那里可呆一会儿12、能脱衣服(不一定能解扣子)三岁: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1、可以回避简单的危险(如热炉子等)2、能用塑料管吸食3、能口头表达愿望4、能擦干双手5、按要求与他人分享东西6、使用勺子几乎不再漏洒7、懂得为了打瞌睡和休息而自愿地回家8、会用筷子吃饭9、上厕所时会自己脱裤子10、会洗手11、不管在白天或夜里要上厕所时会讲12、试着帮助做一些家务活儿四岁:1、会穿大衣(不一定会扣扣子或棉衣)2、懂得听短故事3、能自己从水龙头取水喝4、会独自上厕所(可以不会擦)5、会用筷子自己吃饭(可稍有沾污)6、和其他小孩一起玩,没有大的摩擦7、用吸管饮水,不会折断吸管8、脱鞋子和袜子(不一定会打结)9、会刷牙10、可以离开母亲(如上幼儿园)11、会自己洗脸12、会玩拼插搭的玩具,没有烦乱的行为五岁:1、晚上完全可以自己脱衣服睡觉2、能扣大的扣子3、能对别人表诉,如背诵诗歌或唱歌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4、能够区别衣服的前面和后面5、玩过之后能按照要求将一些东西收拾好6、能够扣中等大小的扣子7、能够完全自己上厕所,包括洗手和系好衣服8、能自己穿好衣服,不包括系鞋带9、会用刀子切苹果10、能做一些在外面的小差使(如帮忙送东西到邻居家)11、懂得胜、负、如能玩比赛的游戏12、能自己穿衣服并试图自己系鞋带子语言功能一岁:1、本能地啼哭,对不同的刺激有哭的反应2、对声音有微笑的反应3、能够确定声响的方向,并可以把头转向声音4、能够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5、见到食物有要吃的反应6、呀呀发音,能够发出多种声音7、能发双音(如:妈妈,大大)8、低声喃喃自语9、听音乐时显得很高兴10、对词语和手势有适当的反应(如:在讲再见时能招招手)11、能做一些简单的要求(如:抓住球)12、会用比划或手势来表达要求二岁:1、能够模仿周围的声音2、能够模仿两个简单的词3、在问他时,能够指出身体的一个部位4、能主动讲出两个字的简单的词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5、能够指出什么是鞋,衣服或玩具6、能讲五个词汇7、能够在画册上指出三种不同的东西8、能够讲出听到的个别的词9、当被问及有什么要求时能说出三个愿望10、在询问下可以讲出身边发生的三件事11、能讲出两个词的短语12、会翻着看画册三岁:1、能说出两种职业的名称(如妈妈是老师)2、能回答“你叫什么?”,说出自己的名字3、能说出面前的四、五个物品的名称4、知道“大”,“小”5、能够说三个词的句子6、能够重复说出二个数字7、能够说出四十个以上的用品8、能使用“我”或“我们”,“我的”9、能够听故事达五分钟时间10、能说出自己的名和姓11、能够复述出有五个音节的句子12、能够正确地认识十个以上的不同物品四岁:1、能够复述出三个数字2、能说得出名字和性别3、会认识五种动物4、会用“好多**”(如那里有好多球)5、能够按照“动物”“玩具”和“食品”将图片分类6、会唱简单的歌曲7、会询问“为什么”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8、能够自己简单地叙述发生过的事情9、能表达感觉(如我好冷)10、讲话悠然自得,能简短地与人交谈11、能够说出对应的词(如快、慢;冷、热)12、喜欢听故事五岁:1、能背诵简单的儿歌2、说话有90%能被理解3、能够拼出m、p、b的音4、按照顺序完成三项指令5、能够认识至少七种不同的颜色6、能自发的使用新词7、通过对使用特性描述来解释两个词(如“摇一摇”)8、以简单的形式来阐明三个词(如什么是球、床、衣服、钥匙、苹果)9、会讲五个词以上的句子10、会用“昨天……”,“刚才……”11、不再使用幼儿的语言形式(如叠语,我要吃糖糖等)12、会叙述想象性的故事思维和感知一岁:1、目光能跟随运动的物体2、认识熟识的人3、注视身边的物体4、目光跟随滚动的球5、对于面孔消失时有反应(如会玩藏猫猫的游戏)、6、主动地要得到一些东西7、当一个勺子从桌子上掉下时能用眼睛看着8、对镜子里的像有反应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9、能够拉起用绳子系住的玩具10、拿开一块手帕,因为下面盖着一块木块11、用一根棍子敲敲12、为了取出倒扣杯子下面的东西会把杯子拿开二岁:1、敲打,碰击两个以上小木块2、试图模仿涂划3、会将不同形状的木块放入模板中适当的位置4、自己用笔涂涂画画5、能够说出玩具娃娃的四个以上的部位6、有开始使用家庭用品的迹象(如会拿勺或碗)7、按照要求指出两个人8、使用两个小棍子模仿击鼓动作9、能够认识身边或画书上的七件东西10、能够把三个大小不同的碗或杯子套叠起来11、能指出玩具娃娃的五个部分(眼睛、鼻子、手、腿、头发)12、有“多”的概念(想要更多的东西)三岁:1、有“所属”的表示(我的,……给我)2、会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放入模板中3、有“一”的数字概念4、能够指出三对一样的卡片5、能指出三件隐藏着的东西6、能够指出玩具娃娃的六个不同部分7、懂得介词“在上面”,“在下面”的意思8、知道不同物体的使用价值(说得出什么能吃,什么能穿)9、能把五块小木块排列成一行10、能够分拣出两种不同颜色(红、蓝)的积木块11、闭着眼睛能够说出身体被触摸的部分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12、按照要求指出红色、黄色和兰色四岁:1、知道画出的东西的的用处(勺子,梳子,杯子)2、认识数字1,23、能够拼由三、四块板组成的拼版4、分辨有方块和圆圈的卡片5、用三块木头搭一座桥6、懂得什么能够在天上飞,什么能够在地上跑,什么能够在水里游(认识鱼、鸟、汽车的图片)7、从声响中可以分辨出两种以上的铃声(电话铃声,打字机铃声,自行车铃声,汽车喇叭声……)8、有二的数字概念(这是几快木块?)9、懂得“较大”,“较小”10、能够将剪成三块的狗的图片拼起来11、能说出磁带录音机的声响是响了,还是轻了12、能够分辨四种几何图形(圆、方块、三角形、六边形)五岁:1、能够说出白天或黑夜里我们都做些什么2、能够计数到33、以形象描述“球”或“汽车”或以它们的用处来描述4、画一个人,至少有两个部分(头和躯体)5、能够做到:给我三部汽车,三块木头……6、能够表述:我们的眼睛或耳朵是做什么的7、按照要求用六块木块搭一个“金字塔”8、可以拼十二块的拼版玩具9、知道房子是用什么东西造的10、懂得:我们有书做什么(有房子做什么……)11、识别物质(如勺子、鞋、桌子是什么做的?)12、认识和讲得出流通货币(一角,一元……)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精细动作一岁:1、常常举起手或松开握着的拳头2、玩手和玩手指3、短时间地抓住拨浪鼓并注视它4、会用手抓握和松开5、能抓一臂之外的邻近的东西6、能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球7、会在桌子上扔开小木块并再拿起来8、会翻书二岁:1、会用食指准确地触摸小的东西2、有目的的拿画笔,但不很准确3、会模仿把小豆子(或小扣子)丢进瓶子里4、会打开盒子的盖子5、用三块小木块搭一座“塔”6、会剥开糖纸7、能一页一页地翻书8、能穿三个直径约为24cm的珠子三岁:1、用六块木块垒一座“塔”2、描画水平线和垂直的线3、四次中能三次接住滚动的球4、用塑料块做小的结构拼装5、至少能串四个12mm大小的珠子6、能照样子将纸张对折7、正确地用手指拿粉笔8、在桌子上用橡皮泥搓成“香肠”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 四岁:1、撕纸2、用剪刀剪东西,可以表现费力且不准确3、按照要求画圆(不一定精确)4、懂涂抹颜色5、能够使用剪刀,不按线剪6、能描画“十”字7、按照样子用粉笔画出H或V8、会敲打东西五岁:1、按照要求画出一个圆2、熟练地使用抹布3、使用笔描出菱形4、拧开(旋口的)瓶盖5、按照要求画出一个人,有头、躯干和腿6、照画一个方块7、按照线用剪刀剪东西8、试图结活扣粗大动作一岁:1、俯卧时能从床垫上抬起头来2、在坐着时能将头竖起来半分钟3、能自己坐几分钟4、会滚动和翻身5、用爬或拱使身体向前运动6、能爬着站立起来7、扶着床沿或扶着家具行走8、能直着坐在小椅子上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 二岁:1、不用扶自己坐一会儿2、自己跑一会儿3、扔球或踢球(不一定准确)4、不用扶着墙或家具,从坐在地上站起来5、独自跑动6、扶着上楼梯(得有人跟随着)7、走得很好,仅仅偶尔会跌倒8、蹲着玩,不用手扶三岁:1、站着不用扶,用脚踢球2、攀登家具和越过障碍物3、扶着东西上楼梯(单足踏台阶)4、扶着东西下楼梯(单足踏台阶)5、原地双脚跳跃6、按照别人的样子,用足尖行走7、不用扶单足站立片刻8、会骑三轮车四岁:1、曲臂接住大球2、用足尖行走3m远3、能持水杯行走3m远4、不用扶,上下楼梯(双脚跟进)5、不用扶,上楼梯(单足踏台阶)6、跨越跳20cm远7、从沙发上双脚跳下8、单脚原地跳五岁:1、单脚跳跃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2、上下楼梯不用扶(单足踏台阶)3、单脚站立4至8秒钟4、跟尖步态脚连脚行进5、向上抛球6、能仰卧起坐7、能按照音乐动作8、能将小皮球扔进纸篓大的筐中(站在3m外,四投两中)11。

个别化训练计划

个别化训练计划
二、训练目标
康复目标:
1、长期目标:1.各单脚独立稳定站立5秒(不借助借助外部力量,保持稳定,不左右晃动。)
2.蹲跳2下质量,手不扶地面。
3.右手:2分钟内手指抓物,手腕反转50次
左手:3分钟内手指抓物,手腕反转50次
4.5分钟内穿珠20颗
2、6月目标:1.左脚单脚站3秒,不左右晃动,右脚单脚站立4秒,不左右晃动。
本节课目标:1.在五次蹲跳中,有两次不扶地
2.单脚站能保持3秒,不左右晃动
3..倒数10~1,正确率达到80%,倒数5到1,正确率达90%
三、训练内容
设计意图
1、热身活动(小猪操)
2、蹲跳并倒数10到1
3、交替半跪起
4、蒙氏教具倒数10到1
1、进入上课状态
2、游戏增加活动趣味性,训练下肢力量
4、训练学生腿部肌肉,并倒数10到1
游戏增加活动趣性,训练下肢力量。
训练学生腿部肌肉,并倒数5~1
训练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并倒数10到1
5、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倒数10~1
四、训练过程
设计意图
一、热身运动:
“小猪小猪睡觉,呼噜呼噜(下肢运动);小猪小猪醒来,伸个懒腰(上肢运动);小猪小猪玩玩,扭扭小屁股(腰腹运动);小猪小猪跳跳,一起出去玩(跳跃运动)。”
二、蹲跳
老师与学生接力蹲跳。
1.老师蹲跳5下,同时根据蹲跳个数倒数从10到5,然后学生蹲跳并倒数5到1;
2.老师,学生交换:学生倒数10到5,老师倒数5到1
三、交替半跪起
学生手拿小球交替半跪起五次并各保持单脚站3秒,放下。倒数5到1,然后投球。
四、蒙氏教具倒数10~1
将方块按10~1的顺序排好;
按数取物:按10~1的顺序按数取物(先套好10个,再9个,依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儿童个别化训练纲要
初级训练纲要(一)
(一)参与能力
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着我”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
1、操作动作模仿.(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精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如口型的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
1、听懂一步性指令.(如:过来、开灯、关门等.)
2、识别身体部位.(如:手、脚、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如:睡觉、喝水、吃、走、拍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的功能.
11、识别身体部位的功能.
12、识别方位.(如:上下、里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
1、听到“你想要什么?”能用手指出相应的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
(五)学业预备能力
1、1、配对
(1)2、完全相同的物品.
(2)3、完全相同的卡片.
(3)4、物体到卡片.
(4)5、卡片到物体.
(5)6、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7、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8、物体之间的联系.(如:牙刷和牙膏、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9、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10、识别颜色.
4、11、识别形状.
5、12、识别拼音.
6、13、识别数字.
7、14、唱数1-10.
8、15、点数.
(六)精细能力
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品.
2、把10件不同大小的物品放入碗内.
3、穿5个大孔的珠子.
4、仿搭3块积木.
5、正确握笔乱写乱画。

6、把橡皮泥撮尖搓圆压扁做成球状。

7、正确撕纸。

8、把一张纸延着折痕对折。

(七)大肌肉运动能力
1、独立行走。

2、从站立的姿势蹲下,再站起来。

3、扶着一只手上下楼梯约两次。

4、在原地双脚跳。

5、独立向后倒退着走3米左右。

6、单脚站立3秒。

7、举手过肩抛球1 5米。

8、踢静止的大球。

9、在协助下做前滚翻。

(八)生活自理能力
1、用杯子喝水
2、用勺子吃饭
3、脱鞋
4、脱袜子
5、脱内衣、裤
6、脱T恤衫
7、使用餐巾纸
8、大、小便训练
中级训练纲要(二)
(一)、参与能力
1、叫名字时有5秒钟的目光对视.
2、在玩耍过程中叫名字有目光对视.
3、在一段距离的情况下对叫名字有目光对视.
4、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后,答应“哎”
(二)、模仿能力
1、模仿站立姿势的粗大动作.(如:踢腿、叉腰、手臂上举、手臂平举等)
2、按顺序模仿粗大动作.(二步以上)
3、模仿同时带有声音的动作.(如:拿起电话说“喂”,推动汽车说嘀嘀等)
4、模仿搭积木.(从局部仿搭到整体仿搭)
5、模仿画线.
(三)、语言理解能力
1、识别房间.(如:卧室、卫生间、餐厅等)
2、识别情绪.(如:笑、哭、生气等)
3、识别地方.(如:学校、超市、公园等)
4、听懂两步性指令.
5、给出两个物品.
6、拿出不在视线内的物品.
7、区分形容词.(从物品属性开始如:大小、长短、粗细、厚薄、高矮、轻重、新旧等)
8、区分社会工作人员.(如:医生、教师、工人、农民、警察、消防员等)
9、假装演戏.
10、识别类别.
11、识别人称代词.
12、在听到描述后能识别视线范围内相应的物品.
13、按顺序摆放卡片.
14、识别性别
15、别出已经拿走什么.
16、回答特殊问句(使用物品和卡片).
17、用“是”或“不是”回答有关物品和活动的问题.
18、摸一个物品时能说出名称.
(四)、语言表达能力
1、模仿2到3个字的词组.
2、在听到“你想要什么东西?”时,能用一句话说出想要的东西.
3、在想要东西时能自发的说出要求.
4、在一段距离外叫父母.
5、以功能为基础叫出一个物体的名称.
6、说出身体部位的功能.
7、说出地方.
8、说出情绪.
9、说出类别.
10、使用简单句:
(1)“这是.......”.
(2)“我看见.......”.
(3)社会信息.
11、交流信息.
(1)、“我有.......”.
(2)、“我看见.......”.
(3)、社会信息
14、在被12、问到不认识的东西时用“我不知道”回答问题.
13、在不能做到某事时,用“爸爸(妈妈)帮助我”寻求帮助.
14、用“这是什么?”,“.......在哪里?”指出问题.
15、说出介词.
16、说出人称代词.
17、回答一般常识问题.
18、说出性别.
19、用一句话描述图片.
20、用几个形容词描述物品.
21、回忆刚刚发生过的事情.
22、回答“...在哪里?”.
23、说出房间中物品的名称.
24、说出房间的功能.
25、说出社区工作人员的作用.
26、回答“什么时候....”.
27、描述卡片的顺序.
28、用娃娃做角色游戏.
29、提供帮助.
(五)学业预备能力
1、在一个类别中比较物品.
2、说出物品的数量.
3、匹配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