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到8课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案及课课练和答案

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教学目标:1.了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和伟大贡献。
2.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3.感受孙中山先生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走近孙中山先生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南京有个有名的景点叫—一中山陵。
每天去参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你们去过吗?谁能和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学生交流。
2、图文了解中山陵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中山陵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介绍孙中山教师:中山陵是人们纪念和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地方,为什么人们如此怀念他呢?指名学生交流。
教师做小结(揭示课题)4、了解人们对孙中山的怀念教师:除了中山陵,人们还以其他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课前我们已经以小队的形式进行了探究,下面就请他们派代表来介绍一下吧!活动二:了解孙中山的革命足迹1、分发资料,小组学习。
明确学习要求:一起学习材料,了解孙中山的革命足迹,说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
2、班级交流请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说说在小组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总结: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推翻帝制,推进民主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值待我们每个人的尊敬与怀念。
活动三: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一)学习名言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名言,指名学生朗读。
2、请学生来说说名言的含义。
3、老师帮助解读,引导学生体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4、请学生结合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说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启示。
5、齐读名言。
(二)学习链接资料1、出示课文中链接资料,学生默读资料。
2、讨论:说说我们国家目前的巨大变化,畅想祖国的美好未来。
3、教师小结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了解了他的革命事迹,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通过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参考答案(部编版)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第5课--草船借箭
自学站:
一、3(nǔ)
二、1.(1-2)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3-9)诸葛亮用计向曹军借箭(10)周瑜自叹比不过诸葛亮2.《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魏蜀吴
练功房:
三、妒忌都督委托穿插遮住水寨擂鼓呐喊
四、1. ② 2. ④ 3.①
五、1.诸葛亮说,他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他愿意立下军今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真比不上他
对话窗:
六、1.因为这样的天气曹操不敢贸然迎战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打鼓一边大声呐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这样做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箭够十万支
3.诸葛亮料事如神很了解曹操曹操生性多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2)赏析句子。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发现武松有什么样的性格?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①这句话写了________的情景,一系列的________描写,体现了石猴________的特点。
②用相同的描写方法写一个人,表现出这个人的某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①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寥寥几笔就写出了石猴出世后________的生活。
②仿照划线的部分写句子。
寒假里,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得充实极了。
3.课内阅读。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5课《草船借箭》(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幔.(mèn)子妒忌.(yǐjì)丞.(chéng )相B.都(dū)督.擂鼓(lèi)瑕不掩瑜.(yù)..C.水寨.(zhài)弓弩.(nǔ)手惩.罚(chéng )D.翎.毛(líng)擂.台(lèi)调.(tiáo )度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B.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C.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
D.他喊他出去玩。
3.下列哪些选项看不出诸葛亮“神机妙算”?()A.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二、书写4.看拼音,写词语。
zhōu yúdùjìshāng yìdūdu chéng fálíng máo jiāo qīyíhuòzhīyuán jièjiàn三、填空题5.比一比,再组词诸(_____)虚(_____)妙(_____)雷(_____)都(_____)虑(_____)沙(_____)擂(_____)6.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草船借(____)②大雾(____)天③船(____)水(____)④神机妙(____)(1)词语①,原为历史故事,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知道的历史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②描写的是天气,我知道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作业本五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语文作业本五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
基础在线
1.yún zhì qìng yī
2.昼夜尽力耕耘耕田
桑树堡垒晓得火烧
3.(1)玉磬:一种用玉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把冰块当作乐器轻轻藏打,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2)
陂:池岸。
漪:水中的波纹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满得几乎溢出了池岸。
远远的青山,像含着落日,淹没在水中的波纹里
4.
(1)金盆彩丝宋杨万里《稚子弄冰》“稚"字充满稚气和快乐的样子。
(2)牛背短笛《村晚》宋雷震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
5.(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情桑阴学种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积累运用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9分)1.周瑜dù jì()诸葛亮的才能,想借造箭这件事来惩罚他。
谁知shén jī miào su àn()的诸葛亮运用jì móu()顺利完成了任务。
2.武松在店里解了jī kě(),不听店家的劝告,独自走上了jǐnɡ yánɡɡānɡ()。
一停下脚步,映入眼帘的qià hǎo()是官府贴的bǎnɡ wén()。
武松xún sī():我不能回去,免得让人chǐ xiào()。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擂.鼓(lěi)踉.跄(liànɡ)忌讳.(huì)B.宽敞.(chǎnɡ)楷.书(kǎi)弓弩.(nǔ)C.石窍.(qiào)抽屉.(tì)阻挠.(láo)D.迸.出(bìnɡ)猿.猴(yuán)咆哮.(xiào)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
(店老板)B.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顾客)C.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医生)D.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公章)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B.《草船借箭》是根据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改编的。
C.《红楼春趣》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
D.《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4.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
(填序号)A.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C.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D.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1)他这个人性格真豪爽,说话办事从来都是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第8课 红楼春趣(含答案)

8、红楼春趣一、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嚷.道(rāng)跺.脚(duǒ)竹梢.(shāo)B.恰.似(hé)敞.地(chǎng)响鞭.(biān)C.蝙.蝠(piān)咯噔.(dēng)窗.屉(chuān)D.晦.气(huì)嫣.红(yān)宝钗.(chāi)二、选字组词。
【讳诲悔】忌()教()懊()直言不()【铰较狡】比()()猾()辩()断三、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2.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3.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4.那风筝飘飘飘飘,只管往后退了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一会儿就不见了。
()四、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七手八脚”的意思是很多人一起动手的样子,也指动作忙乱的样子。
B.“剪子股、夔子、顶线”等都与放风筝有关。
C.《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D.“精致、精细、精巧、细致”都是近义词。
五、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2.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改为转述句:六、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
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
想起来把我这个也放去,教他两个作伴儿罢。
”这两句话都是对人物的描写。
这句话写出了宝玉的特点。
2.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复子的。
这句话是描写。
“巴不得”“七手八脚”等词体现了。
七、类文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练习题及答案屉(tìshì)子敞(cǎnɡchǎnɡ)开晦(huìměi)气宝钗(chāchāi)袭(xíxǐ)击纨(zhíwán)绔手帕(pòpà)姊(zǐjiě)妹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近义词。
(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
(__________)(2)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__________)(3)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__________)(4)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方散。
(__________)3.下面对《红楼春趣》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B.本文细致描写了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
C.本文主要写了众人在园中放风筝的情形。
D.故事主要发生在冬季。
4.名著我会连。
诸葛亮《猴王出世》《三国演义》施耐庵武松《草船借箭》《西游记》罗贯中孙悟空《景阳冈》《红楼梦》吴承恩贾宝玉《红楼春趣》《水游传》曹雪芹5.《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
《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面的句子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
(1)宝玉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_________)(2)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__________)7.名著阅读黛玉葬花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草船借箭班级姓名座号一、读拼音,写词语。
他dùjì()小亮的才干,sīzì()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ūn lìng zhuàng ()。
但小亮shén jīmiào suàn(),先他请来了cáo () 老师。
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二、把下面加点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
1.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2.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
()3.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三、比一比,再组词。
诸() 虚()妙()都()虑()沙()著( )虎()炒()四、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B.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C.一滴水虽然很小很小,但是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D.不管风浪再大,我就要把你送过河去。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B.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C.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D.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3.下面哪两句诗描写的不是儿童生活呢?()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B.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C.我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D.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B.《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C.通过努力,使我的作文大大进步了。
D.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五、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节选自《》,作者是()。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草船借箭准备是();草船借箭的过程是();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5.草船借箭答案一、妒忌私自军令状神机妙算曹二、1.推辞 2.拖延 3.援助三、诸位、都督、著作;虚心、考虑、老虎;绝妙、沙场、炒菜;四、选择题 1.D 2.A 3.D 4.C 5.D五、1.《三国演义》罗贯中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准备:请鲁肃帮忙准备好船只、草把子、青布幔子、士兵等。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6.景阳冈班级姓名座号一、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筷子(kuài)血泊(bó) B.踉跄(làng) 霹雳(lì)C.锤子(chuí) 咆哮(xiào) D.抡起(lún) 蹿出(cuàn)二、根据语境写词语。
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jīkě(),便进了一家酒店。
他端起一碗酒yīyǐn ér jìn(),qiàhǎo()吃了三碗酒,店家便不肯来筛。
武松执意吃了十八碗酒,提起哨棒要过景阳冈,店家劝他,他却以为是店家的ɡuǐjì(),想bàn yèsān ɡēnɡ()害他xìnɡmìnɡ()。
三、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1.快拿酒来吃。
()A.消灭B.喝C.感受2.再筛一碗酒。
()A.斟B.敲C.热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A.平常B.凡是C.有时4.武松提了哨棒,大踏步走上景阳冈来。
A.行路防身用的木棒。
B.装哨子的棒子。
四、读句子,选填人物性格。
A.勇猛无畏B.直率豪放C.身手敏捷D.倔强爱面子1.转身回店吧,一定会叫店家笑话,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3.武松从身边拿出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4.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不能动弹了。
()。
五、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一(),一(),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2)这句话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
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1)这句话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句子后,我发现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按文章叙述顺序,把小标题补充完整。
喝酒→()→()→()七、知识链接。
1.本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本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下列故事中,不是与《景阳冈》出自同一古典名著的是()。
A.《鲁智深大闹五台山》B.《林冲雪夜上梁山》C.《刘姥姥进大观园》八、请把关于“虎”的成语和俗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龙______虎______龙______虎______龙______虎______ 虎______熊______明知山有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焉得虎子。
及至看到庙门上的榜文,____________的武松才知道前面真的是____________。
可是武艺高强、豪放勇猛的他,毫不退缩,毅然选择了上冈,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丈夫气概。
6.景阳冈答案一、C二、饥渴一饮而尽恰如诡计半夜三更性命三、1.B 2.A 3.B 4.A四、1.D 2.C 3.B 4.A五、1.(1)扑掀剪(2)大虫抓人的样子 2.(1)武松与大虫之间的战斗(2)勇敢,力气很大六、上冈打虎下冈七、1.水浒传施耐庵武松 2.C八、腾跃潭穴盘踞背腰偏向虎山行不入虎穴虎背熊腰龙潭虎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7*猴王出世班级姓名座号一、下列带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楷书(kǎi)石碣(jiē)B.顽劣(liè) 迸出(bàng)C.獐子(zāng) 镌刻(juàn)D.山涧(jiàn) 猿猴(yuán)二、选词填空。
开辟开发开拓1.这种游戏可以()孩子的智力。
2.盖自()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
3.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大胆地()进取。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挈女喜不()()天造()()()()挠腮()()神疲伸头()()1.昨天,一位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我(),急忙拆信阅读起来。
2.漓江的象鼻山真是一个奇迹,大自然()地完成了这样一份杰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四、读句子,写出带点字词的意思。
1.石猴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2.耍子去耶!()3.一块仙石有二丈四尺围圆。
()4.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五、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3.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猴王出世》选自__________写的古典名著《__________》。
课文先写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石猴发现__________,然后写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被称为__________。
这体现了石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七、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
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
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盆______碗,______灶______床,______过来,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将下面动词选填到文中“____”上。
争夺占抢移搬2.“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等词写出了猴子________的性格特征。
3.“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表现了猴子们________的心情和________的个性。
7*猴王出世答案一、D二、1.开发 2.开辟 3.开拓三、拖男自胜地设抓耳力倦缩颈1.喜不自胜 2.天造地设四、1.运气 2.玩 3.围一圈的长度 4.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五、1.排比 2.比喻 3.反问六、吴承恩西游记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水帘洞带领群猴进水帘洞美猴王机智勇敢、敢为人先七、1.抢夺占争搬移 2.胆小 3.高兴顽劣8*红楼春趣班级姓名座号一、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晦气(huǐ)避讳(wěi)B.抽屉(tì) 袭击(xí)C.丫鬟(yuán) 手帕(pà)D.姊妹(zǐ) 绞刑(jiāo)二、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
”()2.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3.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4.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三、读句子,做练习。
1.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
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这句话是对黛玉的________描写,读完后我知道了古时候放风筝即是__________。
2.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籰子的。
这句话是________描写。
“巴不得”“七手八脚”等词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