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热空气和冷空气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天气学》1-2考题答案

《天气学》1-2考题答案

一、填空(40空)1.表示大气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

2.(热力学能量)方程代表了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使得(太阳能)可以驱动大气运动。

3.因(准静力平衡)方程建立了气压和位势高度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两种坐标系可以互相转换。

4.热成风讨论(地转风)随高度变化与(温度)场关系。

因两等压面之间的厚度与该层(平均温度)成正比,故当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时有(冷)平流,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时有(暖)平流。

5.在同样风速的情况下,气旋等压线较(密),反气旋等压线较(稀疏)。

6.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称为地转偏差或偏差风。

7.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不变,(斜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量称为(热成风)。

8.地转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9.地转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10.热成风大小与平均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11.地转偏向力对运动气块不作功,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速度大小)。

12.在北半球摩擦层中,低压中的摩擦作用使空气水平(辐合),并引起(上升)运动。

13.暖输送带是一支既暖又湿的气流,它通常位于(冷锋前方)的边界层内。

14.锋生是指(密度)不连续性形成的一种过程,或是指已有的一条锋面,其温度/位温(水平梯度)加大的过程。

15.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对气团(形成)与(变性)具有重要作用。

16.构成我国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气团和(南方热带海洋)气团的交绥。

17.据统计,在我国南方锋面坡度约为(1/200~1/500),在北方锋面坡度约为(1/50~1/200)。

18.在没有降水发生的条件下,(露点温度)比温度更加保守。

19.有冷锋的时候,风向随高度(逆转),有暖锋的时候,风向随高度(顺转),20.输送带是指以天气系统为坐标系的(相对气流)。

21.地面图上,等压线互相平行,但(气压)梯度不同,而风场具有气旋性切变的气压场型式称为(隐槽)。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3 热空气和冷空气课课练课时练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3 热空气和冷空气课课练课时练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3 热空气和冷空气课课练课时练习3 热空气和冷空气基础达标练练全基础知识轻松实现达标1、填空题。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______。

(2)如图,把一条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纸蛇就会转动,这是因为烛焰上方的空气______后,体积______,质量变轻,就会上升。

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______。

(3)孔明灯和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4)地球表面___________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2、判断题。

(1)只有热空气才会上升。

节日里常看到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彩球,里面装的一定是热空气。

()(2)夏天的天气很热,气温很高,因此不需要加热孔明灯或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它们也能升上天空。

()(3)风是由于不同位置的空气冷热不同而形成的。

()(4)冷空气向下流动,所以空调要放在房间较高的位置。

()3、选择题。

(1)下列对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风可以抓得住B.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C.风就是空中飘动的烟(2)受热后的空气比冷的空气()。

A.重B.一样C.轻(3)空气流动会形成()。

A.气泡B.风C.云(4)烧水时,水壶中冒出的“白气”会()。

A.向上升B.向下沉C.向左右运动(5)将塑料瓶去底,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底一侧用垫片垫起,蜡烛持续燃烧,抽去垫片,火焰熄灭,这是因为()。

A.抽去垫片后空气不能流动,缺少支持燃烧的氧气B.蜡烛被风吹灭C.蜡烛火焰被冷空气压灭能力提升练练会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绩4.综合应用。

(能力指数★★★)解释地热管是怎样使室内变热的,并标出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

5、实验分析。

(能力指数★★★)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将装有冷空气的集气瓶放在装有热空气和烟的集气瓶上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烟雾能充满两个瓶子吗?为什么?(2)如图2所示,将冷集气瓶和热集气瓶上下对调,抽掉中间的玻璃板,会发生什现象?为什么?(3)分析发现,热空气会________,流动。

姓名二、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

姓名二、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

四年级1 班科学复习资料姓名二、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热空气会(),冷空气会()。

2、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总是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

4、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5、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

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

6、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三、空气中有什么一、填空: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和少量的()、()等。

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二氧化碳比空气();二氧化碳()。

二、实验回答:(一)、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二)、怎样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1、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盖住杯子,等几分钟;3、小水珠出现在杯子的外壁上。

四、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一、填空: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了。

2、()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和()。

4、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等。

5、森林有()、()、()、()等美誉。

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问答题: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

气象习题ch1-2

气象习题ch1-2

第1章大气概况一.简答题1、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并说明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的分布于作用。

2、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概况。

3、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二.选择题1.1 大气概述1.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B.在较长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C.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D.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2.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的气象术语称为:A.天气B.气候C.气象要素D.天气系统3.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C.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D.天气形势4.下列属于气象要素的是:A 风云雾霜沙尘暴B 气压高气压台风C 风云雨冷峰暖锋D 气温气压冷锋暖锋5.气象要素主要包括:I、气压、气温; II、雾、气团、锋面; III、相对湿度、沙尘暴; IV、风、云、能见度; V、温度、高压、低压;VI、雨、雪、雷暴A.I、III、IV、VI B. I、II、IV ~VI C.II~IV、VI D. II、IV~VI1.2 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主要成分为: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 B.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质粒C.氮气、氧气、二氧化、水汽 D.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水汽2.干洁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B. 氮气、氧气、氩气C.氩气、氧气、二氧化 D. 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3.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4.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5.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6.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7.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包括: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8.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A.臭氧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9.在大气成分中,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成分为:A.臭氧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10.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哪种大气成份能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互相转化(即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份)?A.氮气B.氧气C.水汽D.二氧化碳11.在下列大气成分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是:A.氧气 B.氮气 C.氩气 D.二氧化碳12.通常在90千米高度以下,可将干空气作为单一成分的理想气体处理,其平均分子量为:A.16摩尔B.18摩尔C.29摩尔D.32摩尔13.近地面层空气的平均密度为:A.1.01~1.03克/厘米3B.1.00克/厘米3C.1293克/厘米3D.0.86~0.92克/厘米314.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A.缓慢递减B.迅速递减C.缓慢递增D.迅速递增15.从高空到地面向下随着高度的减小,空气密度:A.缓慢递减B.迅速递减C.缓慢递增D.迅速递增16.在自然条件下能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分是:A.氧 B.氮 C.水汽 D.氩17.一般而言,大气中的水汽分布A 低空多于高空B 海洋多于陆地,低纬多于高纬C 夏季多于冬季,白天多于夜间D ABC都对18.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固体杂质可以充当:A.凝结核,不利于相变过程发生B.催化剂,不利于水汽凝结C.凝结核,有利于相变过程发生D.催化剂,有利于水汽凝结19.对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Ⅰ.氮气;Ⅱ.臭氧;Ⅲ.二氧化碳;Ⅳ.氧气;Ⅴ.水汽;Ⅵ.氢气。

1.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练习

1.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练习

《热空气和冷空气》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2.热空气会(),冷空气会()。

3.()、()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4.空气总是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

5.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准备材料:________、_________和垫纸。

二、判断1. 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下降的原理制成的。

()2.再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热空气的流动的实践中,纸蛇转动,是热空气向上运动的。

()3.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

()4.人们利用热气球进行气象观测。

()5.200多年前,发过的蒙特歌尔菲兄弟制成了热气球。

( )三、选择1.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

A.低处 B.高处 C .中间2.风是空气()形成的。

A .流动B .压缩 C.下降3.制造风的方法()。

A.扇扇子 B.孔明灯 C.热气球4.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

A.热空气向上升 B.冷空气向下降 C.冷热空气对流四、实验实验名称:做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放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盆中,过一会儿取出。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线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线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上。

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

4.重复步骤1-2,将冷瓶与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简答1. 在家里打开冰箱的门后白气会向哪里流动?2.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一、填空1. 热空气轻2. 上升下降3.热气球孔明灯4. 循环运动风5.短蜡烛美工刀二、判断题(打的打√,错的打×)1. (×)2. (√)3. (√)4. (√)5.(√)三、选择1.A2.A3.A4.B四、实验现象: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后,热瓶中的烟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再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复习题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局部第一单元第一课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等性质。

2.空气与水的一样点有:〔〕、〔〕、〔〕、〔〕;不同点有:〔〕、〔〕、〔〕、〔〕。

3.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喷气式飞机运用了空气的〔〕推进飞机飞行。

4.日常生活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地方有〔〕、〔〕。

5.空气具有〔〕,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

第一单元第二课热空气与冷空气1.冷空气〔〕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制冷空调应该挂在房间〔〕方,取暖器应该放在房间〔〕方。

3.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的原理创造了〔〕;1783年,法国人利用〔〕的原理成功制造出( )。

4.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冷空气总要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就形成了风。

5.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答:因为烟是受过热的空气即热空气,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烟总是向上升。

第一单元第三课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占空气体积的〔〕%,其他的主要是〔〕占空气体积的〔〕%,此外还有少量的〔〕〔〕等。

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石灰水外表出现了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

3.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

4.二氧化碳的性质①.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②.灭火。

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不支持燃烧与比空气重的原理来工作的。

第一单元第四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会危害( )与( )。

2.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甚至造成〔〕。

3.燃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与〔〕,燃烧塑料会产生〔〕,会严重损害人与动物的肝脏与脑4.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与〔〕。

5.森林有〔〕、“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等美誉。

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根本热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1-1 ),若a、b、c、d、e为不同温度A. 甲〉乙>丙>丁C. 甲〉乙>丁>丙6.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C.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B.D.正确的是()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压7.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应()A.与等压线平行B. 垂直于等压线C.与等压线斜交D. 无法确定8. 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B. 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C.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D. 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9. 观察图2-1-2,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强烈。

----------- d图2-1-1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季风环流B.热力环流C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辐射B.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D.4.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太阳辐射B.C.地面辐射D.大气环流 D. 三圈环流5.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图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乙〉甲>丁>丙乙〉甲>丙>丁B. 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D. 近地面受冷多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图 2-1-210•图2-1-3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示意图”,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 2-1-3(1) 图中近地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是高压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是低压区。

(2) 用“T”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3) 如果不考虑摩擦力, B 点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

1-3《热空气和冷空气》(表格式教案及反思)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3《热空气和冷空气》(表格式教案及反思)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认知: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科学探究: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不同之处,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4.科学态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1-3《热空气和冷空气》(表格式教案及反思)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热空气和冷空气》这一章节。主要涉及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和作用。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空气的性质和特点,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进一步拓展对空气的认识。
④设计一些相关的谜语或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
2.空气科学实验视频: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空气科学实验的视频,如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实验,这些视频直观地展示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
3、制冷空调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制冷空调安放在室内墙壁的上方,这样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答:取暖器安在窗户下面,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1-2、热空气和冷空气复习题
一、填空: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风二、实验回答:
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答:阳光温暖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的上方还是下方?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下沉。不断下沉的空气可以包住要冷却的食物,就能达到很快冷却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