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动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止动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止动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止动件(Stopper)是指安装在模具上用来夹紧和固定工件的一种零件,也被称为固定夹具。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指在冲压加工过程中,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设计出合适的冲压工艺和模具,以保证冲压加工的质量、效率和生产成本。
一、止动件冲压工艺设计:1.工件分析:通过对工件的结构、材料和加工要求的分析,确定冲压工艺的目标和要求。
2.工艺路线制定: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确定冲压的工艺路线,包括冲床的选择、模具的布置和冲压工序的顺序等。
3.材料选择:根据工件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冲压加工。
4.模具设计:根据工艺路线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包括上模、下模、引导柱、导向套等零件的设计。
5.切割工序设计:根据工件的形状特点,确定切割工序的位置和方式,包括剪切、冲孔、剪刈等。
6.成形工序设计:根据工件的形状特点和成形要求,确定成形工序的方式和参数,包括冲裁、剪断、拉伸、压缩等。
7.装配工序设计: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确定装配工序的顺序和方式,包括焊接、螺栓固定、粘接等。
8.设备选择:根据冲压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冲床和其他冲压设备,如送料装置、送料系统、压力系统等。
9.工艺参数确定:根据冲压工艺路线和工件的加工要求,确定冲床的加工速度、压力、温度等工艺参数。
10.工艺验证:通过冲压样件的试制和测试,验证冲压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时调整和改进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
二、止动件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下模、模架、导柱、导套、顶杆等零件的布置和尺寸。
2.材料选择: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模具制造,包括模架的材料、摩擦副材料和导向材料等。
3.模具加工工艺设计: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路线,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电火花等工艺。
4.零件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和加工工艺路线,制造模具的各个零件,如上模、下模、导柱、导套等。
止动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摘要冲压是一种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并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加工由冲压工艺、冲压模具以及冲压设备三个要素构成。
冲压工艺包括各种冲压工序是冲压加工过程和具体方法;冲压模具则是将板料加工成冲压零件的专用工艺装备。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发展和实现无切屑加工技术不可缺少工具,也是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设备之一。
本文根据止动件的形状、材料、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制定冲压加工方案,设计冲压模具,选着冲压设备。
全面的应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知识,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关键词:止动件;冲压模具;冲压工艺;模具设目录摘要 (1)绪论 (1)第一章止动件图的绘制 (2)第二章止动件的冲压工艺分析 (3)2.1 材料分析 (3)2.2 止动件形状分析 (3)2.3 止动件尺寸精度 (3)第三章冲压方案的确定 (4)3.1 冲压方案 (4)3.2 冲压方案的选择 (4)第四章模具类型 (5)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5)4.2 定位方式的选择 (5)4.3 导向方式的选择 (5)4.4 卸料、出料方式的选择 (5)4.5 推件装置的选择 (6)4.6送料方式的选择 (6)第五章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7)5.1 排样方式 (7)5.1.1 排样方式的选择 (7)5.1.2 确定搭边值和料宽 (7)5.1.3 排样方式图 (8)5.2 送料步距和利用率的计算 (8)5.2.1 送料步距的计算 (8)5.2.2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9)5.3 冲压力的计算 (9)5.3.1 冲裁力的计算 (9)5.3.2 卸料力、推件力的计算 (10)5.4 压力机的选择 (11)5.5 压力中心的确定 (11)5.6 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13)5.6.1冲裁间隙 (13)5.6.2 凸、凹制造公差的计算 (14)5.6.3 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4)5.6.4 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5)第六章模具设计 (18)6.1 冲孔凸模设计 (18)6.1落料凹模设计 (19)6.3 凹凸模设计 (20)6.4 其他模具零件结构 (21)6.5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方案如下 (21)第七章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23)第八章绘制模具总装图 (24)第九章设计总结 (25)参考文献 (26)绪论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冲压工艺与现在高新技术相结合,使得冲压工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冲压工艺是利用机械设备将金属板材冲压成所需形状的一种生产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电器、通信设备等工业产品中。
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冲压件的质量和成本。
下面将详细介绍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一、冲压工艺步骤:1.确定冲压工艺参数:包括材料的选择、厚度、韧性、硬化指数等;成形件的形状、尺寸、公差要求等;冲床的选型和工作速度等。
2.设计冲压模具:根据成形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合适的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冲子、顶针和导向装置等。
冲床是冲压操作的设备,通过上下模具的间隙来进行材料的冲压。
3.制作冲压模具:根据冲压模具设计的要求,进行模具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模具材料通常选择高硬度、高耐磨、高强度的工具钢。
4.进行冲压加工:根据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要求,将金属板材装夹在冲床上,通过冲床的动力系统进行冲压加工,将金属板材冲压成成形件。
5.进行后续加工:对冲压成形的零件进行必要的后续加工,如去毛刺、油污清洗、焊接等。
6.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对成形件进行尺寸、公差、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验。
根据质量控制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保证成形件的质量。
二、模具设计步骤:1.确定产品的设计要求:根据成形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结构、材料和工艺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到模具制造的成本和生产周期等因素。
2.进行产品结构的分析和仿真:运用CAD和CAM软件进行产品结构的分析和仿真,确定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通过仿真,可以预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3.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上下模板的大小和形状、导向装置的位置和尺寸、冲子的形状和尺寸等。
同时还要合理布置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形件的质量。
4.进行模具零件的设计:将模具结构划分为各个零件,并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各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包括上下模板、导向装置、冲子、顶针等。
止动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对给定的模具产品图进行冲压模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在综合考虑了经济性、零件的冲压工艺性以及复杂程度和精确度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冲压工艺分析与计算的,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方案和结构形式,介绍了模具设计中的排样与送料方式和卸料与导向方式,讨论了主要工作件间隙的确定和刃口尺寸及冲压力的计算,并选择合适的压力机,设计中主要对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进行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以及加工工艺的制定。
该模具提高了制件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模具成本,制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关键词:复合模工艺分析冲孔落料AbstractThis design is to the product chart which assigns carries on flushes the die mold design and mold design process analysis. In the overall evaluation efficiency, the components ramming technology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complex degree and accuracy and so on in many factor foundations carried on the ramming craft analysis and the computation, a reasonable process was proposed. The blanking layout and feeding styles, unloading way and guiding method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mold design and proc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learance between working part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punching and blanking compound die were expounded.This compound die improved product qualities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with lower costs. The reliable product quality is achieved.Key words: Compound Die; Process Analysis; Punching; Blanking目录引言 (1)1止动片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9)1.1设计题目设计一止动片,零件图如下: (9)1.2冲压件工艺分析 (9)1.3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9)1.4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0)1.5排样设计 (10)1.6冲压力的计算 (12)1.6.1冲压力 (12)1.6.2卸料力 (13)1.6.3顶件力 (13)1.6.4模具总冲压力为 (13)1.7压力中心的计算 (13)1.8初选压力机 (15)2模具总体设计 (16)2.1模具类型的选择 (16)2.2定位方式的选择 (16)2.3卸料方式的选择 (16)2.4出件方式 (17)2.5确定送料方式 (17)2.6导向方式的选择 (17)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8)3.1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8)3.1.1冲载间隙分析 (18)3.1.2 落料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8)3.1.3冲孔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9)3.2.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 (20)3.2.1 卸料块的设计 (20)3.2.2弹性元件橡胶的设计 (20)4主要零部件设计 (23)4.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23)4.1.1凸凹模 (23)4.1.2落料凹模 (24)4.1.3冲孔凸模 (27)4.2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 (29)4.2.1卸料板的设计 (29)4.2.2垫板设计 (30)4.2.3固定板设计 (32)4.3 模架的选用 (34)4.3.1上、下模座的设计 (34)4.3.2导柱、导套及模架的选用 (35)4.4其它标准零件的选用 (38)4.4.1模柄的选用 (38)4.4.2导料销 (39)4.4.3卸料螺钉的选用 (39)4.4.4定位零件 (39)4.4.4推件装置 (40)5压力机的校核 (43)6模具的装配总图 (44)7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 (45)7.1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45)7.2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46)7.3凹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47)7.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48)7.5凸凹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49)7.6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50)7.7凸凹模垫板加工工艺过程 (51)7.8冲孔垫板加工工艺过程 (51)8总结 (46)谢词 (47)参考文献 (48)引言(1)冲压与冷冲模概念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专业的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悉冲压工艺和模具的设计,制作及使用,具有较强的技术素养,能够胜任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
课程主要内容有:冲压工艺基础、冲压工艺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冲压机械组装、冲压操作及调试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冲压工艺的基础知识;2. 学会掌握冲压工艺设计;3. 学会掌握冲压模具设计;4. 掌握冲压机械组装、操作及调试;5. 培养学生抱着系统的、较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素养,能够胜任相关技术工作岗位。
三、教学内容1. 冲压工艺基础(1)原理:冲压原理、冲压件分类、制造工艺要求;(2)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控制技术。
2. 冲压工艺设计(1)工艺设计:材料分析、构型设计、加工工艺设计;(2)冲压工艺数据设计:冲压参数设计、加工参数设计、冲压缺口设计;(3)工艺过程设计:冲压过程设计、冲压加工组合设计。
3. 冲压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特性及原理:模具种类、模具结构特性、模具加工技术;(2)模具外形设计:模具尺寸设计、模具外形设计、模具开模方式设计;(3)模具细部设计:模具夹具设计、模具油道设计、模具放料口设计。
4. 冲压机械组装、操作及调试(1)机械组装:机床部件安装、工作台安装、冲程控制装置安装;(2)机械操作:调整冲程、挤压调节、调整冲头;(3)机械调试:机械功能调试、挤压参数调试、冲头快速调试。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为2学期,每周3个小时,36学时。
主要采取实验操作和讨论报告的方式,在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讨论中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五、教学考核及格考核和综合考核:成绩由实验操作50%、讨论报告50%组成。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金属板材或者其他形状的金属件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艺技术,以下将介绍其包括冲压工艺流程、模具设计原则、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构件选用等相关内容。
一、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分为单道冲压和多道冲压两种。
单道冲压是指在一个冲压过程中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多道冲压是指通过多次冲压工艺来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
下面将以多道冲压为例介绍冲压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板材材料,进行剪切、铺料等准备工作。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冲压模具。
3.上料:将材料板厚按照模具规格要求剪切成对应尺寸,然后放置在模具上。
4.开模: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模具上的凸模与凹模对压,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5.去杂及模具保养:在冲压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需要及时清理,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
二、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并且易于加工和调整。
2.稳定性原则:模具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冲压机的冲击力和振动。
3.高效原则:模具设计要考虑工作效率,设计出能够实现快速冲压的模具结构。
4.经济原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要较低,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三、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分段结构、导向结构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法:1.整体结构设计:将模具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段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模具分为多个部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3.导向结构设计:模具需要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避免材料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歪斜和偏移。
4.其他辅助结构设计:模具还需要考虑各种辅助结构,如剪断边缘结构、定位结构、脱模结构等。
止动件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止动件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引言止动件是一种在机械设备中起到阻挡或限制运动的零件,通常用于保持部件位置或防止意外运动。
止动件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确保止动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止动件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二、工艺规划1.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是确保零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止动件采用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并且能够耐受长期的使用和环境条件。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铝合金等。
2.工艺路线确定根据零件形状和要求,确定合适的工艺路线。
通常情况下,止动件的冲压工艺路线包括剪切、冲孔、折弯、拉伸等工序。
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生产成本,确定最佳的工艺路线。
3.工艺参数选取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是确保零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工艺参数包括冲床的压力、速度、冲头尺寸等。
通过试验和分析,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以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设计根据零件形状和要求,设计合适的模具结构。
通常情况下,止动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下模、冲头、导柱、导套等。
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
2.模具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是确保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模具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并且要能够耐受长期的使用和冲击。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合金钢、硬质合金等。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各个模具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要求,确定冲头的形状和尺寸,导柱、导套的尺寸,上下模的尺寸等。
设计模具零件时要考虑到零件加工和装配的便利性。
四、结论止动件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确保止动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规划和模具设计,可以提高止动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对止动件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优化,对于提高零件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冲压工艺是一种通过将金属板材置于压力机上,并利用压力机的挤压、拉伸、弯曲和剪切等作用,使金属板材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将其冲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而模具设计则是为了实现冲压工艺的目标,需要设计和制造出适用于金属板材冲压加工的模具。
冲压工艺的步骤主要包括:铺料、裁剪、冲孔、弯曲、成形、切割、整理和清洗等。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1.铺料:将金属板材按照模具的要求放置在工作台上,通常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定位和调整。
2.裁剪:根据零件的外形和尺寸,在金属板材上进行裁剪,通常使用剪板机等设备进行操作。
裁剪完成后,得到所需的板材。
3.冲孔:将板材放置在模具上,通过压力机的冲头对板材进行冲击,使其在特定位置形成孔洞或其他形状。
冲孔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进行精确控制。
4.弯曲:使用模具将板材进行弯曲加工,使其形成所需的角度和形状。
弯曲通常需要通过压力机上的模具,通过对板材的挤压和弯曲来完成。
5.成形:将板材放入模具中,并通过压力机的压力和模具的形状,使板材在模具内发生塑性变形,以形成所需的凸凹部件。
6.切割: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在压力机上使用切割模具对板材进行切割,得到最终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切割通常使用剪切机或冲床等设备。
7.整理:对成品零件进行矫正、清理和整形,以提高其质量和外观。
通常需要使用砂轮、研磨机等设备进行加工。
8.清洗:将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模具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产品要求、制定工艺方案、设计模具结构、制定模具工艺和制造模具等。
1.确定产品要求:包括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2.制定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冲压工艺和加工方法,并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
3.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形状和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模具结构,包括上下模的布局、导向机构、定位装置、脱模装置等。
4.制定模具工艺:根据模具结构和产品要求,制定模具的冲压顺序、冲头形状和尺寸、冲孔位置和尺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一: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方案二:该方案经计算可冲孔落料复合完成,只需要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教高,工件最小壁厚为7mm,模具强度较好,但模具制造比较复杂,调整维修较麻烦;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是制造精度不如复合模,模具制造比较复杂,调整维修较麻烦。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次设计的内容为止动片级进模的排样和模具设计,重点介绍了零件的排样、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等,最后画出零件图,及装配图。
具体步骤分为:
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与设计
2、冲裁件的排样
3、冲裁间隙的选用
4、冲压力的计算
5、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6、计算凸、凹模具的刃口尺寸
7、冲裁部分及零件的设计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1.主要依据
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具有生产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产品尺寸精度稳定,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特别适合于大量生产。但对冲压生产而言,单工位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零件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位模具才能实现。如果采用级进模进行冲压生产,就可以改变这些缺点。级进模的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占用的操作人员少,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8、绘制总装配图及零件图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次设计按照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
1)方案对比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模。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模,采用级进模生产。
3)方案确定
该零件的材料为Q235,较软的碳素钢,强度硬度很低,而韧性较高,有好的深冲、弯曲等冷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且该零件形状简单,大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级进模冲压的形式。该零件尺寸较小,因此加工精度不高,但一般冲压都能满足其尺寸精度的要求。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零件工艺性能较好,适于级进模进行冲压。
2.意义
本课题对级进模的应用进行研究,其研究意义如下:
通过对止动片零件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制定部分零件的制造工艺,通过课题让我们能够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一般方法,对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学会对模具设计资料的检索与整合以及对已有资料的充分合理的使用,该实践性课题是对学生理论学习水平的实践和检验,可对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意义,级进模是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本次设计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两个工序,由冲孔、落料组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级进模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产品生产日益复杂与多样化,产品性能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冲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压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了适应大批量高、高效率生产的需要,在冲压模具和设备上广泛应用了各种自动化的进、出料机构,对于大型冲压件,例如汽车覆盖件,专门配置了机械手或机器人,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冲压件的生产品质和生产率,而且也增加了冲压工作的安全性。在中、小件的大批量生产方面,现已广泛应用多工位级模、多工位压力机或高速压力机。在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面,正在发展柔性制造系统。为了适应多品种生产时不断更换模具的需要,已成功地开发出快速换模系统。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研究目标、主要特色:
通过对工件的工艺分析,确定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模具工作部分零件的设计(例凸模,凹模),各种固定板的设计和相关尺寸的计算和校核;设计前后工序的关联性以及模具的关联性,合理安排工序,尽量使模具的结构更紧密,同时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所设计的零件的课加工性,要尽量多的选用标准件,达到规范化设计的要求成为此毕业设计的难点;针对此次模具设计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特点,拟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pro/E等相关软件来完成模具的设计,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收集相关文献、期刊论文来加以辅助设计;针对自身理论方面的不足将更多的向卢老师请教学习,当然,具体的设计中也要不断的去实践设计的模具的实用性与经济性,使设计更趋于精确化,规范化,系统化。设计中所提供的止动片材料为厚度1.5mm的Q235,该零件冲孔落料成形,采用级进模冲压完成。
随着计算机的深入使用,我国不少企业已经在尝试或开展计算机辅助冲压工艺设计CAPP系统已从工艺设计发展到工艺信息的管理,设计方法也从派生式、混合式、创成式三种CAPP系统并举的局面向智能化的混合式方向发展。但很多地方仍需要设计人员的决策与经验,真正实用的基于知识的大型复杂冲压件CAPP系统尚未建立。由于冲压工艺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想要全面有效的决问题,需要一种新型智能型工程设计方法,即基于知识工程的KBE技术及信息管理技术综合应用到冲压件工艺设计中,建立智能优化的CAPP系统,并实现与CAD/CAE/CAM及管理的集成化,将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作进程:
第1周:研究设计任务,查阅文献,补充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知识,认真阅读10篇以上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文献资料。
第2周:5查阅文献,完成外文翻译。
第3~5周:确定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6周:编制冲压工艺规程。
第7~8周:初定模具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画出总装草图。
2.多工位级进模的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变化特点,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为适应市场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压模具设计也制造技术正由手工设计、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械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切削加工、数控电加工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