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流程及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流程及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流程及操作规范调配中药程序可分收方、审查处方、计算药价、调配、复核发药等六项。

一、收方包括从病人处接受处方,从病房医护人员处接受处方。

二、审查处方审方时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一定要审查无误后,方能进行调配。

审方内容包括:1.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及医师签名等。

2.药名、剂量、剂数书写的是否清楚,有无重开、错名或药味缺分量。

3.核查有无药味短缺,如有,则请求处方医师合理更换,或告知患者自行外购。

4.核实有无相反、相畏,过量、毒剧、麻醉及妊娠禁忌药。

如临床需要,应与医师联系,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三、计算药价计价是执行国家物价政策的体现,可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统一规定的方法和计价收费标准执行,要做到准确无误。

四、调配中药饮片调配是中药房工作的主要环节。

调配工作的质量,会影响病人的医疗和身心健康。

应做到以下几点操作规范:1.收到处方后,应详细审查有无相反、相畏、配伍禁忌及剧毒药品,同时要注意中药名称、并开及脚注。

经严密审方后,方可调配。

如有异议,应及时与处方医师联系,经修正或协调后经医师重新签字,再进行调配。

2.称量务求准确,不可主观估量,随便抓配。

对周岁以下小儿用药或毒性药品必须逐味称量。

3.称量后的各味药品,应间隔排放,不可混成一堆,以便复核。

4.严格按处方中的脚注要求进行调配。

凡需要先煎、后下、另煎、冲服、兑服、烊化的药品,均为另包并注明;需要临时捣碎的药品,应按医师的要求,用研钵等捣碎后方可调配。

5.调配完毕后,调配人员应自己仔细检查后签名,由复核人员检查。

五、复核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防止调配错误,对调配好的药剂,应有药师以上的技术人员对处方进行复核,复核具体要求如下:1.核对数量。

核对调配的药味是否齐全,分量和数量是否准确,有无多配漏配。

进行剂量抽查,每剂误差不得超过5%,贵细药品和毒剧药品不能超过1%。

2.核对质量。

检查有无虫蛀、发霉等变质现象;有无错配或掺混现象;炮制是否合格,有无以生代炙、生炙不分的现象;有无整药、籽药未捣的现象。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回复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回复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回复中药处方调配程序的步骤。

同时,文章也会介绍中药处方调配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处方调配程序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环节。

第一步:患者病情评估和辨证施治中药处方调配程序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辨证施治。

这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环节,也是中药处方调配的基础。

在这一步骤中,医生会通过问诊、望闻问切、脉诊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明确患者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进而确定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第二步:处方设计在患者病情评估和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中医医生会设计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中药组方,并确定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处方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中药的疗效、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的适宜性。

第三步:药材选择和采购中药处方调配的下一步是药材的选择和采购。

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在药材选择和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把关。

首先,药材必须符合国家药典的标准,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其次,应尽量选择新鲜的药材,以保证中药处方的疗效。

最后,在采购过程中应注意药材的保存和储存,避免受潮、霉变等问题。

第四步:配方计量和调剂药材选择和采购完成后,就需要进行配方计量和调剂。

在这一步骤中,中医药师根据处方设计的要求,将不同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以便制成中药剂型。

配方计量和调剂需要严格按照处方的要求,确保不同药材的比例准确无误,以充分发挥中药处方的疗效。

第五步:煎煮和提取配方计量和调剂完成后,就需要进行煎煮和提取。

中药煎煮是指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沸后继续煎煮一段时间,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煎煮方法和时间,因此,在煎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处方的要求和中药煎煮的标准操作。

第六步:包装和标签贴附煎煮和提取完成后,中药剂型就需要进行包装和标签贴附。

中药的包装和标签贴附是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溯源”,即避免药品被串换或乱用。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2篇)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2篇)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处方审核:首先针对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对中医处方进行审核。

审核工作可以由中医师或药剂师进行,确保处方药物的使用合理、安全。

2. 药材准备:根据处方所需的中药材种类和用量,药剂师需要准备相应的中药材。

此步骤需要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干燥程度和保存条件。

3. 压缩、浸泡、煮汁:根据处方要求,对中药材进行一系列制备过程,如压缩、浸泡、煮汁等。

这些过程需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时间进行。

4. 调配:根据处方的组方要求,将已准备好的中药材按比例混合,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或研磨。

此步骤需要确保混合和加工的准确性和卫生条件。

5. 包装:将调配好的中药材按照规定的数量和包装要求进行包装,以便于患者使用和储存。

6. 核对:在调配完成后,进行核对工作,以确保调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核对过程中需要仔细核对处方数量、药材种类和用量等信息。

7. 处方标签贴附:在中药饮片包装好后,标注相应的处方信息,如患者姓名、医生姓名、用药方法等,以便于患者使用时的参考和辨识。

8. 记录:对每一步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处方审核结果、药材准备过程、调配过程、核对结果等,以便于追溯和审查。

以上步骤是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的一般流程,具体操作过程可能还会根据医院或药房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二)一、目的本程序旨在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和核对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和核对操作的各个环节。

三、程序内容1. 处方审核操作程序:(1) 查看患者处方是否准确、完整,并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理解和确认处方内容。

(2) 判断处方是否存在病情不符、药物禁忌等问题,并向医生反馈,以便进行修正。

(3) 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或药物使用情况的处方,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并记录相关信息。

中药调剂的步骤流程

中药调剂的步骤流程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主要包括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步骤。

1. 审方:调剂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处方,对处方的各项内容进行逐项检查,对于不规范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2. 计价:计价时应准确计算药价,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3. 调配:调配时应按照处方的要求进行调配,注意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等,确保调配的药物符合处方要求。

4. 复核:调配完成后,应由另一名药师进行复核,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炮制、用法等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5. 包装:复核无误后,将调配好的药物进行包装,注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信息。

6. 发药:将包装好的药物发给患者,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中药调剂的一般步骤流程,不同地区和医院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中药调剂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调剂的药物质量和安全。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一、审方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或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划价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应在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2.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三、调配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 称量前检查定计量器,保证剂量准确。

3.一方多剂时的称量,每味药应逐剂称量,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复核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五、发药1.核对处方姓名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2.详细说明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对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另煎、布包煎等需向患者特别说明和提示。

3.耐心解释患者有关用药的各种疑问。

草药调剂流程

草药调剂流程

草药调剂流程目的:规范各门店中药调剂流程,保证顾客用药安全。

草药调剂流程:一、中药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1,审方--合格处方计价--付款--处方调配--查方核对--包装、发药。

2,不合格处方--退回修改二、中药处方的审查;1、处方用药:(1)、处方正文的药名字迹是否清楚。

(2)、注意药物的并开、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情况。

(3)、注脚等书写是否规范。

2、药物剂量、计量单位的审查。

3、药物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用药的审查:(1)、审查处方中有无“十八反”与“十九畏”或“妊娠禁忌”等用药的情况。

(2)、处方中有毒、麻、限、剧药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审核处方中有无缺味,有无特殊炮制品。

(4)、审核有无“单包”的药物,如有须在药物旁作出明显标记,调配时注意。

(5)、其它不合理用药的审查,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的审查。

4、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医师签字的审查。

三、中药处方的计价与付款:1、划价前:询问顾客是否有会员卡,如果没有会员可则向顾客推荐会员卡。

2、划价过程中:(1)、必须做到输入的中药饮片名称(别名)和数量与处方保持一致。

(2)、当系统显示库存不足时,不得私自更改处方和用其他饮片代替。

(3)、录入完毕,将处方中的品名(别名)、数量与电脑的品名(别名)、数量逐个核对。

(4)、确认无误后告知顾客单价,询问顾客购买的付数及付款方式。

四、中药处方的调配:1、中药处方调配的器具:(1)、中药调配的计量器具:电子称、天平、戥子。

(2)、中药调配的其它用具:草药纸、药筛、药匙、纱布袋、包装袋、计算器等。

戥称的操作方法:秤杆平放在左手中指和虎口和谷穴之上,用右手前三指抓药,靠左手中指合食指的伸屈活动来带动砣的进退移动。

每次配方前,都要核对戥子的定盘星,确定平衡度,保证剂量准确。

2、配方:(1)、应做到“三不抓”:A,处方中的剂量超过正常习惯用量的药品不抓。

B,对出现别名或字迹不清楚,无法辨认时不抓。

C,由国家规定禁止出售的毒麻药品、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的不抓。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一、接收处方
1. 药师从患者手中接收处方。

2. 药师应对处方进行完整性、清晰度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修改痕迹、涂改不清等状况。

如有问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澄清问题,确保处方无误。

二、审阅处方
1. 药师应仔细审阅处方,核对处方的药味、剂量、用法等是否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及临
床用药规范。

2. 药师应特别注意是否有超剂量、超范围用药、配伍禁忌等潜在用药安全问题。

3. 如有疑问或发现错误,药师应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请医师进行修改或更正。

三、准备药物
1. 根据审阅无误的处方,药师开始准备药物。

2. 药师应按照处方上的药物顺序,将所需药物逐一取出。

3. 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等,药师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四、称量药物
1. 药师使用标准的天平或称量器具,对每种药物进行准确称量。

2. 称量时应注意保持准确性,确保每一种药物的剂量与处方要求一致。

五、调配药物
1. 药师将称量好的药物按照处方要求进行混合、搅拌等操作。

2. 在调配过程中,药师应注意防止药物污染,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3. 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研磨、混合等,药师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六、检查核对
1. 调配完毕后,药师应对已调配的药物进行最终检查核对。

核对的内容包括药物种类、数量、剂型等是否与处方要求一致。

2. 药师应特别注意检查是否存在遗漏或错误,确保调配的药物完全符合处方要求。

七、包装药物
1. 药师根据处方要求将调配好的药物包装在适当的容器中。

包装材料应符合药品包装管理规定。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一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1、首先查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就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就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瞧划价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工作宜由中药专业人员完成。

2、经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3、计价方法就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4、代煎药可加收煎药费。

三就是调配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

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就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就是检查复核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与剂数就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她药或异物等现象;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与超剂量等;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4、就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与毒性药不超过±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调剂是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及责任性很强的工作。

中药处方调剂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医院医疗水平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病患者的生命安危。

因此,调剂人员不仅要对医师负责,更应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

中药调配工作流程可分为审方、调配、复核、发药四个环节。

一、审查处方:调剂人员收到处方后,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将处方的全部内容彻底了解,然后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1)处方前记的审核: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婚否、单位或住址、处方日期、费用类别(是否医保及医保类别)。

(2)处方正文的审核,中药名书写是否清楚正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尤需注意。

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药物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有脚注;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3)审方人员无权涂改医师处方。

审核合格的处方由审方人签名,审方中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予以修订。

决不能药师随意处理。

二、调配处方
(1)调剂人员接方后,应再次进行审方:应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特殊管理的毒性药或麻醉药处方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特殊中药,剂量是否有误。

(2)调剂人员应随时清洁工作台面及器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有序;经常检查校对秤的剂量准确性,配方时,一定要精神集中,认真仔细,按处方药味顺序逐一称量,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以利检查核对。

(3)一方多剂量时,不得以手代秤,可一次称取总量,按等量递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调剂人员应熟练掌握地方规定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按规定合理给付不同炮制规格的饮片。

所调配的饮片应清洁、无杂质,符合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若发现有霉变、虫蛀、酸败、走油及假冒现象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并将问题上报有关负责人,予以处理。

(5)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不论有否脚注,都应按调剂规程的要求处理(应分单计量包,注明用法后与其它药一并装袋)。

(6)调剂称量时,首先要确认药名与药斗名称相符,取时要小心、仔细,避免饮片散落,造成前后药斗的串斗现象,用后应立即将药斗关好,以免其他药物撒落而造成混斗现象;瓶装药应立即将瓶塞盖好,以免张冠李戴。

(7)调剂时,一张处方未调配完决不允许调配第二张处方,以免混淆。

一张处方也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重配或漏配。

(8)含毒麻药处方的调配按《医疗用毒药、麻醉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9)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按处方要求,对所调配的品种
逐个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名,交复核人员再次核对。

四、复核
复核是调剂工作的把关环节,除对所调剂药品按处方要求逐一核对外,对处方的内容也要逐项审查,防止调配错误和遗漏,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1)调配完毕的饮片必须经富有经验的复核人员按处方要求逐一复核,若发现有错味、漏味、重味、重量有误、该临时炮制的未炮制等现象,应及时给与纠正。

(2)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是否按要求都作了特殊处理,是否做到另外包装,并注明处理要求。

若有未做到者,应及时纠正。


(3)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虫蛀、霉变和假冒饮片应及时更换。

(4)毒性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恰当。

(5)经核对无误后,即可分剂包装,并入药袋,药袋上注明病人姓名,中药剂数等信息。

复核合格后,复核人员签名,即可发药。

四、发药: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发药人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剂数等,做到详细交代,耐心解释,以保证患者服药的安全和有效。

(1)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

查外用药包装标志,
(2)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并答复患
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3)发药人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