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大 学 竺 可 桢 学 院 文 件
毛泽东与三位浙大名人

在旧中国的大学校长中,有两位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是担任过将近三年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另一位是担任过十三年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
由于竺可桢担任校长期间正处于战乱时期,其办校困难程度更大一些。
但他却把学校办得风生水起。
后来以《中国科学技术史》著称于世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曾于1944年两次到贵州遵义,访问了迫于战乱迁移到此处的浙江大学。
他褒誉浙大为“东方剑桥”。
竺可桢、苏步青和谈家桢是浙江大学的三位名人。
竺可桢于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从1936年到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解放后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74年逝世。
苏步青于1931年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浙大任数学教授并于1933年出任数学系主任。
1952年10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直至担任校长。
他被学界誉为“数学之王”。
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于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
这三位从浙大走出的名人,都为新中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工作,都受到了毛泽东的关注;而在他们各自的科教生涯中,都受到了毛泽东的深刻影响。
竺可桢赞誉毛泽东的英明领导竺可桢是享有盛誉的科学大师,他的学术水平和道德人格都可以说到了有口皆碑的地步,以致于有人称其为“伟人”,并说“竺可桢是本世纪在中国科学家中最值得敬仰的大师,这样的伟大人物100年中也不过七、八个人”。
1936年初,浙大校长出缺。
有人向蒋介石推荐竺可桢接任。
竺可桢在与蒋面谈后,几经考虑,同意接任。
在随后的十三年里,浙大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同时也成为了有名的“民主堡垒”。
在这段时间,他被诱迫加入国民党,后又被列名为中央委员。
浙江省杭州竺可桢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教师版)

浙江省杭州竺可桢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2023九上·杭州期中)积累与运用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①寥寥..__数行。
文人们或叙事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甲)yùn__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
读诗歌,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
在反复的吟诵中,②潜.__藏在诗词(乙)内yùn__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
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1.给语段①②处填写拼音:①寥寥..②潜.2.给语段(甲)(乙)处填写汉字:(甲)yùn__律(乙)内yùn__3.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顿号逗号B.逗号逗号C.逗号顿号D.顿号顿号【答案】1.liáo;qián2.韵|蕴3.B【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
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根据字词积累,“寥寥”读作“liáo liáo”,“潜藏”中的“潜”读作“qián”。
故答案为:liáo;qián2.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根据字词积累,“yùn律”写作“韵律”,“内yùn”写作“内蕴”。
竺可桢在广西的难忘岁月

文史春秋地方档案的行迹。
1938年6月底至7月底,往返泰和—南昌—长沙—汉口—桂林,8月底至12月底,多次往返泰和—桂林—宜山,12月,往返宜山—南宁—龙州—河内—昆明—重庆。
1939年1月,往返重庆—贵阳—河池—宜山;2月底至3月底,往返宜山—贵阳—遵义—重庆—昆明;5月至6月,往返宜山—桂林—贵阳—遵义—湄潭;7月至8月,多次往返宜山—柳州—桂林;8月至10月,往返宜山—桂林—重庆—北涪—乐山。
验馆筹备处,内分生物,冶金、物理、化学、矿物等五部,而地质研究所即在其内。
晤仲揆,遇张更、时昭涵等。
据仲揆云,骝先决辞职,傅孟真知为各所所长所不喜,遂荐三人于蔡先生,即吴政之(有训)、丁巽甫及任叔永。
余谓三人均佳,但吴、丁二人素与政府无往来,将来取款不免困难耳。
15点偕刚复至省政府晤黄旭初,适在开会,遇马君武及邱昌渭。
据马谓,灵川地方极好,余有时间当往一察勘。
出至文昌门内副爷巷中华职业学校晤杨卫玉,余等托其觅文史春秋1938年11月1日,浙江大学在桂北宜山标营大草棚餐厅举行开学典礼,竺可桢发表《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之演讲。
在演讲中,他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说他不仅是浙江的先贤,而且在吉安、宜山都曾停留讲学,可以说浙大正走着王阳明当年走过的路。
王阳明一生几次受到重大打击而处于危难环境中,但他能经受艰苦磨难而成就大业并成为大学问家,这也和浙大在日军侵扰下要在但押运学生坚持走三水。
为避敌机,学生弃船而走,任其漂泊,幸亏学校追寻职员及时赶到,才将货物运至肇庆脱险,几经周折,才将行李等运到宜山。
其他几批图书、仪器和行李,在竺可桢周密安排下,虽有周折,也最终运至宜山。
由于竺可桢指挥得法,师生员工亲密合作,绝大部分仪器设备、图书行李未有损失,物理系连玻璃器皿和米突尺都未损毁与丢失一件,这在迁校的几所高校文史春秋地方档案投弹118枚(其中1枚未炸),炸毁标营浙大宿舍8间、大礼堂1座、教室3座14间,办公室、体育室、阅览室等都被炸毁,唯一的一架钢琴也被毁。
竺可桢:气象大师与大师气象

弯 ” 。
他则 极度 包容尊 重。 13 年 4 2 96 月 5日, 他到浙 大上任之初就在 演讲 中提 出:教 “
授 是大学的灵魂 , 一个 大学学风 的优 劣 ,
全视 教 授 人 选 为 转 移 。 ”
一
嘱 : 以女 儿 竺薪名 义存的一 笔钱 作 为 把 党费交给组 织。原 来, 9 6 自16 年起 , 竺可 桢便 以女 儿名义把每 月工资的三分之一
权, 不受政 党之 干涉” 。历 史学者傅 国涌
对 此 评 价 , 可 桢 “ 自 己 的 人 格 、 想 竺 以 理
取得赴 美 留学 资格 。他认 为 中国万事 以
农 为本 , 便进入 美 国伊利诺 大学农 学院 , 随后叉到哈 佛 大学地 学 系攻读其幼时 即
14 年 4月 , 民 解 放 军 渡 过 长 江 。 99 人
( 编辑
李衍梅 )
政府法制 2 1 年 02
一 可
嘲热讽 :我 们的 竺校长是 学 气象的 , “ 只
会 看 天 , 会 看 人 。 竺 可 桢 却 微 笑 不 不 ”
语 。后 来, 竺可桢不顾 “ 只有国民党 员才 能担 任训 导长 ” 的规 定 , 定 费巩 “ 认 资格 极好 , 于学问 、 道德 、 才能为 学生钦 仰而 能教 课 ” 顶住 政 治压力 , 费巩担 任训 , 请
病呻吟 , 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在任1年间, 3 他为 浙大建设倾 注 了
全 部 心 血 。 抗 战 期 间 , 大 为 避 免 陷入 浙 日寇 铁 蹄 之 下 而 向 山 区搬 迁 。 竺 可桢 为
作 为中国近现代科 学史上的一代 宗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的教育思想实践述评

竺 可 桢 , 藕 舫 , 8 0年 出生 于 浙 江 省 绍 兴 县 , 13 字 19 从 9 6年 起 , 出 任浙江大学校长 。 提起竺可桢 , 人们更加熟悉 的是他科普方面尤其是 气 象 学 方 面 的 成 就 , 在 他 担 任 浙 江 大 学 1 年 的校 长 期 间 , 而 3 教育 指 导 思想和实践经验却在高等教育 发展迅速、 高校竞争激烈的今天更具有 现 实 指 导意 义 。 浙 江 大学 任 职 期 间 主要 的 实践 活 动 和 教 育 思 想 竺 可桢于 13 9 6年 4月 2 5日到浙江大学工作, 一直到 14 9 9年 四 月底 杭 州 解 放 为止 , 期 间 正 是 中华 民族 遭 受 外 敌凌 辱 , 起 抵抗 , 这 奋 获 取 最 终胜 利 的 困苦 年 代 。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 可桢 领 导浙 江 大学 艰 难 在 竺 迁 校 , 沛 流 离长 达 九年 , 易 校 址 , 满 种种 困 难 , 颠 屡 充 磨砺 了 浙江 大 学 的全体师生。0 其主要 实践活 动有 :
一
朱福棠教过新生物理 , 蔡堡教过生物学, 谭其骧教过中国通史等。名 师授课 自然 很受欢迎 , 同时他们 的学 问造诣和人格魅力也对学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
竺可桢非常重视大学开展学术研究, 为教学与科研两者并重, 认 共 同提高 从 13 9 9年起相继建立了十个研 究所, 培养了相当一批研 究 生 ,取 得 了相 当 的研 究 成 果 。当 时 在 数 学 会 杂 志 上 发 表 的 论 文 有 四、 篇, 五 寄往 德 国 、 国、 英 意大 利 等 国 的 杂 志发 表 的有 二 十 多篇 ; 物 生 系、 物理系等也有丰 富的发展成果 , 大大提高 了浙大 的声誉 。 ( ) 四 营造 民 主管 理 氛 围 , 导 教 授 治 校 倡 竺可桢认为 民主和科学是互为条件的 , 来浙大后 , 他亲 自制定了 ( ) 出 明 确 的人 才培 养 目标 一 提 诸 多民主制度 。他认 为: 大学应具有学术 自由精神 , 大学最大的 目标 培 养 什 么 样 的 大 学 生 , 高 等 教育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 可桢 到浙 是 在 追 求 真 理 、 炼 思想 、 别 真 伪 , 毅 力 以攘 利 不 先 , 义 恐 后 。 是 竺 锻 辨 有 赴 大 后 , 出 : 学 问努 力 , 为 民族 奋 斗 , 研 学 术 不 忘 致 用 , 国效 在 浙 大 , 政 最 高权 利 机 构 是 校务 会 议 , 提 为 要 精 为 行 以校 长 , 院 院长 、 务长 、 各 教 总 劳 。 把 办 大 学 和 培 养 人 才 的 目的 与 拯 救 中华 、 移 国运 结合 起 来 , 转 强 务 长 、 导 长 为 当然 委 员, 训 专任 教授 中选 代 表 二 十余 人 及 ~ 年 级 主任 、
竺可桢个人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竺可桢个人先进事迹学习材料竺可桢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教育家。
在他的一生中,对气象、物候、地理、自然科学史等都作过研究,并且取得很大成就。
他坚持一辈子写日记,他写的日记,不仅有历史价值,而且有丰富的科学内容,是研究天气和物候的宝贵资料。
竺可桢为什么能坚持一辈子写日记呢?这得从他童年的故事说起。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东门外的东关镇。
父亲竺嘉祥很高兴,亲自给孩子起了个名儿,叫兆熊,小名阿熊。
又一想,孩子还应该有个学名才好啊。
于是,他找到镇上的私塾先生,商议了好久,才决定阿熊的学名用"可桢"。
先生解释说,"桢"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坚实的木头;二是古时候筑土墙立的木柱子称作桢干。
"可桢"就是将来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意思。
竺嘉祥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他寄希望于可桢。
可桢刚刚长到一岁半,父亲就用方纸块写字教他认。
一天,父亲要外出办事,临走前对可桢说∶"小熊,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竺可桢,立即松开奶头,硬缠着要父亲教他认了字再走。
这样,等到竺可桢满三周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认识许多单字,还能背诵好几首唐诗呢!竺可桢五岁进学堂,七岁开始写作文。
大哥可材比他大十四岁,是乡里的秀才先生,也是可桢的老师。
兄弟两个白天晚上在一起,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勤快,一天比一天长进。
有一天晚上,哥哥教弟弟写文章。
可桢写了一遍,自己觉得不好,又重新再写一遍,等到他认为满意了才停笔。
当他们上床睡觉时,大公鸡已经"喔,喔"地啼叫了。
嫂子埋怨可材,不该对弟弟要求这样严格,让他熬夜,累坏了身子怎么办。
哥哥解释说∶"是他写了一遍又一遍,一个句子造得不合适就不肯睡觉,哪里是我逼他熬夜呀!"竺可桢从小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
他的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沟里老是流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嗒嗒"的响声。
浙江大学学习报告

名 师 风 范
苏德矿,男,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浙 江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国家 (网络) 精品课程《微积分》课程负责人、 浙江省精品课程《微积分》课程负责人、浙江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教 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微积分课程负责人,浙江省高校高等数学 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是清华大学萧树铁教授主持的前国家教 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主持国 家十五规划子课题“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项目;主持 多项浙江大学微积分课程建设项目。发表科研与教学研究论文20多篇; 主编教材7本、教辅书6本、共600万字,其中本人撰写300万字。7本教 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名 师 风 范
朱永平,男,汉族,1961年7月出生,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1982年12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1996年6月获医学 博士学位。1983年9-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三致”快速方法讲习班现任浙江 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人民 监督员、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联合会会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毒理专业 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从事毒理学教学、研究工作30余年,对药物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 究有较深的造诣
微课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 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 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 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 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 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 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 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 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 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 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 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 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竺可桢校长是怎样把浙大办成 东方剑桥 的

竺可桢校长是怎样把浙大办成东方剑桥的下篇:当年浙大是不是真的已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了作者:■文/杨竹亭我们浙大通过李约瑟在英国的宣传被誉为“东方剑桥”以后,当年的浙大师生并不感到惊奇。
谈家桢师曾告诉我说:那年李约瑟在湄潭几次对他说,浙大的学术成就像英国的剑桥与牛津,他都一笑了之,也没有感到是对我们的表扬。
事实上我们的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之地位,早已是举世公认的。
苏步青师也说:那时期的英伦三岛,整天在德国飞机的狂炸之中,他们哪里有我们浙大的教授们那样不怕艰苦,人人敬业钻研,并在破庙里作出辉煌的成绩来。
怎样的大学,才算得上是全球一流的大学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全球一流的大学,应该是:有一流的远见卓识的校长、一流的德才具备的教授、一流的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空间、能年年推出一流的、领先的科研成果、能教育培养出众多合格的人才和一些杰出的人才。
而不是看你大学里有多少幢大厦,也不是国际某权威机构排列的名次前后,不是有多少所谓“大师”,更不是有多少毕业的全国富豪和高官。
竺可桢校长从小跟随他大哥学古文。
他大哥竺可材与马一浮先生同榜进学,所以竺可桢从小就有深厚的国学基础。
中学毕业后考入山海关铁道学院读土木系,庚款留美时读伊利诺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进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地理与气象,是我国地理与气象二门科学之父。
他又是我国天文与科学历史的著名学者。
他除了把浙大办成一流大学之外,所著的《中华五千年气候的变迁》、《二十八星宿之考源》和《中国物候学》等著述,全是时代的力作,全球著名。
他原本不愿担任浙大校长,是在浙大驱逐郭任远校长时,学生们强烈要求:“我们要学者,不要党棍子”的要求下,他才出任浙大校长的。
在允任浙大校长以前,他先要蒋介石政府答应三个条件:一是校长有用人权,党部不得干预;二是经费必须及时保证;三是只干半年,在浙大情况安定以后,就回气象研究所去,继续研究气象科学。
结果,蒋介石政府答应了他前面的二个条件,他就可以放手干了。
那第三个条件是陈布雷劝他暂时不要提出,到以后需要时再提不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文件
浙大竺发〔2015〕1号
关于公布2014-2015学年春夏学期转出竺可桢学院
相关大类(专业)学习学生名单的通知
各学院(系),求是学院:
根据《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荣誉学籍确认实施细则》和求是科学班相关专业学院(系)遴选优秀学生等实施办法,经相关学院(系)考核、竺可桢学院审核,决定王旻昊等26人不再具有竺可桢学院荣誉学籍,其学籍和思政等由竺可桢学院相关大类(专业)转出,转入有关学院(系)或求是学院相关学园,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2014-2015学年春夏学期转出竺可桢学院相关大类(专业)学习学生名单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2015年3月18日
附件:2014-2015学年春夏学期转出竺可桢学院相关大类(专业)学习学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