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

合集下载

简述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

简述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

简述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
中国服装史上有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分别是:
1. 胡服骑射: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推出的一项政策。

为了加强军事训练和战争需要,赵武灵王下令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以紧窄利落的装扮替代了中原人宽衣大带的着装。

2. 开放唐装:发生在唐朝时期,是当时中国文化的高峰之一。

唐装的特点是宽大、舒适、流畅,以刺绣和花鸟图案为主要装饰。

3. 华贵清装:发生在清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顶峰之一。

清装的特点是华丽、精致、严谨,以龙凤和珠宝为主要装饰。

4. 西服东进:发生在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和西方服装的一次融合。

西服的特点是贴身、简约、实用,以纽扣和领带为主要装饰。

5. 现代时装:发生在现代社会,是中国传统服装和现代时尚的一次融合。

现代时装的特点是创新、个性化、多样化,以设计师的创意和面料为主要装饰。

这五次服饰变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中国服装史——先秦到南北朝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先秦到南北朝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 —先秦到南北朝服装史
西周时期的服饰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 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 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天 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级制度日益严格。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 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 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装以小袖 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衣服的领、袖及边缘 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春 秋战国之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服饰, 它是一种连体服饰。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 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 礼服,且被用作祭服。
古朴端庄、等级严明的秦汉服饰
汉代服饰
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大体上仍承袭秦汉旧制。 南北朝各少数民族初建政权时,仍然按照本族的习俗 穿着,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穿着汉族的服 饰。
中原人民的服饰,特别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 基础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的形式适 体。六朝的服饰,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则穿 褂襦,杂裾双裙,甚是美观。这个时期的服饰,可以 参鉴《洛神赋》、《列女传》等图卷。
南朝服饰
北朝服饰
北朝的服饰,以合身的裤褶装、短袍衫, 各式的靴子为特点,服装窄短,裙腰略微高 提。妇女的服装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种花冠 为点缀,进而导致宋代的凤冠定制。
洒脱娟秀的魏晋风度
锦履立花纹,绣带同心苣—晋
谢谢观看
古朴端庄、等级严明的秦汉服饰
秦朝统治中国的十五年间里,秦始皇兼 收六国的车旗服御,创立了衣冠服饰制度。 秦朝的服饰仍然是连体式,宽袖、大袍,服 饰制度严禁。

古朴端庄、等级严明的秦汉服饰

中国服装史读后感

中国服装史读后感

中国服装史读后感中国服装史,就像一部华丽的视觉大片在我眼前播放了一遍又一遍,每一个朝代的服装都像是一个独特的角色,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故事。

先说说先秦时期吧,那时候的衣服感觉特别古朴神秘。

看着那些宽袍大袖的设计,我就想象着古人穿着它们走路的样子,一定是慢悠悠、文绉绉的,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儒雅劲儿。

而且衣服上那些简单却又富有深意的纹饰,就像是古人在和天地对话的密码,什么云纹啦,兽纹啦,感觉穿上这样的衣服,就像是把整个宇宙的神秘力量都披在了身上。

到了汉朝,服装变得更加大气端庄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曲裾深衣,那长长的衣角绕来绕去,就像一条优雅的河流在身上流淌。

感觉汉代的服装像是在告诉世人,咱大汉的子民就是要有一种内敛而深沉的美,就像他们的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又不张扬。

这时候的服装颜色也很有讲究,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感觉古人在穿衣打扮这件事上可真是充满了智慧,把社会等级都穿在了身上呢。

唐朝可就不一样啦,那简直就是服装界的狂欢派对!唐朝的服装就像一个热情奔放的舞者,色彩斑斓,款式多样。

女孩子们穿着袒胸露臂的襦裙,那小细腰一掐,再配上华丽的披帛,简直美到没朋友。

我都能想象到唐朝的大街上,那些穿着鲜艳服装的女子们,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

而且唐朝的服装还受到了很多西域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的交融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唐朝的服装变得更加独特和迷人。

宋朝的服装则像是一首淡雅的小夜曲。

它没有唐朝那么浓烈的色彩和夸张的款式,反而变得简洁质朴起来。

但这种简洁可不是简单,衣服上那些精致的刺绣、淡雅的配色,都透着一种低调的奢华。

就像宋朝的文人一样,看似平淡,却有着深厚的内涵。

我觉得宋朝的服装很符合那个时代的气质,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穿着这样的衣服,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宁静与和谐。

明清时期的服装又有了新的变化。

明朝的服装给人一种规规矩矩的感觉,就像一个严守纪律的士兵。

那些官服上的补子,什么飞禽走兽的图案,一看就知道谁是谁,等级制度在服装上体现得那叫一个明明白白。

中国服装发展史

中国服装发展史

第一章序论一、中国服装史中的五次变革(1)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求,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2)魏晋南北朝,“蛮夷入主中原”,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十分普遍,最终有些民族融入了汉族,各族服饰间的交流也是必然。

(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

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4)清朝,剃发、满装、蓄辫子,这次大规模的服饰变革使满族服饰形式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长辫、马褂、凉帽成为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服饰。

(5)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第一次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冲击了中国传统服饰。

这是中国服装史上影响最深刻的一次变革,影响一直至今。

二、东西方服装的比较(1)东西方服饰形态在早年是相近的,中世纪之后欧洲采用窄衣文化,在裁剪上采用“省道”技术,使西方服饰越来越立体,而东方服饰一直采用平面剪裁的方法,保持东方服饰的宽松、飘逸。

(2)东西方文化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与审美观念的差异是导致东西服饰不同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服饰形制上注重突出人,强化性别,凸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张第二性征;东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长期的封建文化中忽视人的本体,在服饰中有意弱化人体,掩盖人体,模糊性别差异,这使东西服饰文化分道扬镳上千年。

(3)历史、地理、气候的差异是服装材料和实用功能倾向的客观原因。

思考题:1.中国传统服饰的哪些元素能够继续运用和发展?2.服饰的发展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对吗?3.简述东西方服饰的异同。

02年考试真题:论述题:中国服装史上,中国服装在何时、因何由开始吸纳西方(欧洲)服装样式?08年考试真题:简答题:胡服骑射04年考试真题:简答题:《史记六国表》记载:“赵武灵王十九年,初胡服。

中国服装史唐宋元明清近代

中国服装史唐宋元明清近代
满汉文化交融
在清代服饰中,既可以看到满族文化的影子,也可以看到 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交融体现了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06 近代服装
近代服饰变革背景
西方文化的传入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政治运动的推动
近代以来,一系列政治运动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对服饰变 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服饰与等级制度
唐代服饰严格遵循等级制度,不同等 级的人穿着不同的服饰,体现了尊卑 有序的社会观念。
服饰与审美观念
服饰与外来文化
唐代服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波 斯、印度等国家的服饰元素在唐代服 饰中有所体现,展现了唐代文化的包 容性。
唐代服饰注重表现人体美,追求华丽 、鲜艳的审美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审美观念。
服饰与礼仪
02
明代服饰在礼仪场合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场合穿着的服饰也
有所不同,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观念。
服饰与审美
03
明代服饰在审美上追求自然、和谐,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
,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
05 清代服装
清代服饰特点
服饰等级制度森严
清代服饰严格遵循等级制度,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穿着的服饰有 明显差异,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明代男女服饰
男子服饰
男子服饰以长袍为主,搭配马褂、直裰等。官员服饰根据品级不同,图案、颜 色等有所区别。
女子服饰
女子服饰丰富多样,包括袄裙、背子、比甲、霞帔等。发饰也极具特色,如发 髻、发簪等。
明代服饰与等级制度
服饰与身份
01
明代服饰是身份的象征,不同等级的人穿着的服饰在颜色、图
案、材质等方面有严格规定。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饰史: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

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1原始社会
2商周
3春秋战国
4秦汉
5魏晋南北朝
6隋唐
7宋元
8明清
9近现代
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

《鉴略.三皇纪》:“袭叶为衣裳”,《物原·衣原第十一》:“有巢始衣皮”,记载有巢氏最早教民用树叶、毛皮做成衣服。

中国服饰可以看作由此发端。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主要以汉服为主。

1 原始服饰:
▪追溯
▪山顶洞人
▪新石器时代
2 商周服饰:
▪商代
▪西周
3 春秋战国:
4 秦汉服饰:
5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
6 隋唐服饰:
7 宋辽夏金元: ▪宋朝
8 明代服饰:
9 清代服饰:
10 现代服饰:
11 对西方影响:▪历史描述
▪传统观念
▪与西方服饰
12 服饰分类。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明代罗颀《物原·衣原第十一》就有:“有巢始衣皮”的记载,说有巢氏最早教民用动物毛皮做成衣服。

中国服装史pdf

中国服装史pdf

中国服装史pdf
中国服装史是一部有形有色的中国文化史,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经历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在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

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骨针和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了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

有巢氏被记载为最早教民用动物毛皮做成衣服。

进入先秦时期,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开始初见端倪,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裳用间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服饰,它是一种连体服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深衣的出现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礼服,且被用作祭服。

秦汉时期,中国的服装制度基本确立,秦人将强悍之风凝聚成戎装,汉代的丝绸之路则使中国服装文化走向世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服饰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服饰风尚。

隋唐时期,服饰更加华丽多彩,唐代的丝绸之路使中国服装文化更加繁荣。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服装继续发展变化,各种配饰如簪、钗、耳环、项圈等逐渐普及。

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
的传入,中国的服装开始向现代化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各种时尚元素不断涌现。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史是一部展示中国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时代变迁的瑰宝。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中国服装发展历程

中国服装发展历程

金 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黑龙江、松花 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一直到隋唐时期,还过着以渔猎为主的氏族部落 生活,古称“靺鞨”。公元 10世纪时,女真族在辽的统治之下。1115年, 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在按出虎水附近的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建立起奴 隶制政权,国号为“金”,后来逐渐摆脱随水草迁徙的穴居野外生活, 发展生产力,练兵牧马,终于在1125年将辽天祚帝俘获,彻底推翻辽的 统治。即年冬日,金太宗吴乞买(即完颜晟)派兵南下,直捣宋朝,要 挟黄金、白银、牛马、绸缎数千百万,并索割太原、中山、河间等镇。 面对腐朽的宋王朝,金兵认为有机可乘,不过半年又渡过黄河,包围北 宋首都汴京,掳走皇帝、后妃、百工,抢劫珍宝古器。与南宋对峙数年 之后,被蒙古军所灭。
眉宇之间,以金、银、羽翠制成的彩花子“花钿”是面妆中必不可少的。
另有流行一时的梅花妆,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行于含章殿下,额上误 落梅花而拂之不能去,引起宫女喜爱与效仿,因而,亦被称为寿阳妆。
太阳穴处以胭脂抹出两道,分在双眉外侧,谓之“斜红”,传说源起于魏 文帝曹丕妃薛夜来误撞水晶屏风所致。面颊两旁,以丹青朱砂点出圆点、 月形、钱样、小鸟等,两个唇角外酒涡处也可用红色点上圆点,这些谓之 妆靥,这还仅是唐代妇女一般的面妆,另有别出心裁者。
中国服装发展历程图
制作:267
一、原始社会 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
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 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二、 夏商周
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兴起、发展并走向鼎 盛的相对完整阶段。随着这三个朝代生产 力不断的发展,服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夏商通过穿着冠、冕、芾(黻, fèi音费)来变现礼仪之制,而在周朝这种 服饰制度日趋完善。夏代已用丝绸、麻布 作衣料,并用朱砂染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装史》是1999年04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梅。

本书按时代顺序,系统介绍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现代的服饰艺术发展演变史,包括服饰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饰纹样、首饰配饰等。

华梅同志编著的《中国服装史》,运用了大量古代服装资料,系统地揭示出我国历代服饰的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果。

“从艺术出发,从美学出发,分析了服饰的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把握服饰的发展规律,使我们从服饰艺术中看到了一个美的世界”。

本书特别注重考古科学的成果,与历史文献图籍相印证。

附有插图1036幅,内容丰富,史料确凿。

看看古代服装的大胆前卫,再看看今天人们着装色调与款式上的保守单调,阅读者必然会感慨万千。

目录:
第一章先秦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中国早期服饰
第3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
第4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
第5节小结
第二章秦汉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袍服与冠履
第3节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第4节军事服装第5节小结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汉族男子的衫、巾与漆纱笼冠
第3节汉族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第4节北方民族的裤褶与柄裆
第5节小结
第四章隋唐五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2节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第3节女子冠服与妆饰
第4节军事服装
第5节小结
第五章宋辽金元暇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汉族官服与民服
第3节契丹、女真、蒙古族服装
第4节小结
第六章明代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3节女子冠服与便服
第4节小结
第七章清代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3节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
第4节太平天国服装
第5节小结
第八章20世纪前半叶汉族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男子长袍与西服
第3节女子袄裙与旗袍
第4节小结
第九章20世纪前半叶少数民族服装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
一、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民族服装
(1)朝鲜族服装
(2)满族服装
(3)鄂伦春族服装
(4)迭斡尔族服装
(5)鄂温克族服装
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装
蒙古族服装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服装回族服装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服装
(1)维吾尔族服装
2)乌孜别克族服装
(3)柯尔克孜族服装
(4)塔塔尔族服装
(5)俄罗斯族服装
(6)哈萨克族服装
(7)塔吉克族服装
(8)锡伯族服装
五、甘肃省与青海省民族服装
(1)裕固族服装
(二)保安族服装
(3)东乡族服装
(4)撒拉族服装
(5)土族服装
六、西藏自治区民族服装
(1)藏族服装
(3)珞巴族服装
七、四川省与贵州省民族服装
(1)羌族服装
2彝族服装
(3)苗族服装
(4)水族服装
(5)侗族服装
(6)布依族服装
八、云南省民族服装
(1)佤族服装
(2)景颇族服装
(3)纳西族服装
(4)基诺族服装
(5)德昂族服装
(6)傣族服装
(7)白族服装
(8)独龙族服装
(9)阿昌族服装
(10)拉祜族服装
(11)布朗族服装
(12)僳僳族服装
(14)普米族服装
九、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服装
(1)壮族服装
(2)京族服装
(3)仫佬族服装
(4)毛南族服装
(5)瑶族服装
(6)仡佬族服装
十、福建、广东、台湾、湖南等省民族服装
(1)畲族服装
(2)黎族服装
(3)高山族服装
(4)土家族服装
第三节小结
第十章20世纪后半叶服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列宁服与花布棉袄
第3节全民着军便服
第4节时装的多元化
第5节职业装的兴起
第6节小结
第十一章21世纪初期服装第1节概述
第2节时尚的进程
第3节小结
结语
附录
一、历代服装沿革简表
二、服饰专用名词集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