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第八册《海军将领邓世昌》版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军将领邓世昌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军将领邓世昌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军将领邓世昌一、教学目标:1.了解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并初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2.通过这一教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提升读懂语文教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爱国主义”这一概念,懂得爱国的含义,培养爱国情感。

2.掌握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鼓励学生向邓将军学习,学习遵纪守法的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用心聆听,并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讲故事法:通过简单生动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

2.阅读法: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语言的美感,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传统文化、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使命感等。

2. 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邓世昌,江苏省吴江县人,1913年生,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1950年7月23日,邓世昌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舰队,成功解救了少将杜聿明率领的部队。

因此,邓世昌将军被誉为“中国海军之父”。

3. 教材解析本教材为一篇叙事类文章,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

第二部分主要从邓世昌将军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事迹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

六、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手段向学生展示邓世昌将军的图片或视频,并简要说明其发挥的作用。

2.讲故事:运用“叙事”的方式,讲述邓世昌将军的成长历程,并运用“情绪化”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3.阅读教材:让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更好地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教材简析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那大义凛然的行为,那掷地有声的语言,那慷慨激昂的神情,无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第1段用简短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邓世昌。

第2段讲了甲午海战爆发的时间和地点。

第3~6段详细刻画了邓世昌带领“致远”舰英勇杀敌、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

第7段歌颂了邓世昌的英雄行为,表达了人民对他的敬佩之情。

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们的心随激战的变化与发展而被牵动着,无限的敬意涌动心间。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 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CAI课件(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谈话引入:(播放CAI课件)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 交流搜集资料:关于甲午海战,你了解哪些?3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4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5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1 读具体描写海战经过的3~6段,找出最受感动的情节。

2 用心读最受感动的情节,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从描写邓世昌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中去想象邓世昌和官兵们当时的内心活动。

3 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情节,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指导朗读,读中生情,在情中去悟。

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教案

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明白得“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惊惶失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通过品读重点文句及朗诵训练,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激发对爱国名将的仰慕之情。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得课文内容,感受邓世昌以死报国的英勇行为。

教学难点理清情形的发生通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进程一、导课同窗们,在咱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这些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英勇无畏、不怕流血捐躯。

清朝末年的爱国将领邓世昌确实是如此的英雄,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课文,熟悉这位爱国将领——邓世昌。

(板书课题:爱国将领邓世昌)学生齐读二、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此刻请同窗们轻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碰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两遍,边读边试探“课文讲了关于邓世昌的什么事?2.指名汇报,课文写了“关于邓世昌的什么事?”3.同桌合作再读课文,彼此纠正字音。

出示重点词语学生通过各类形式反复认读。

(二)品读课文、明白得感悟通过明白得“慷慨激昂”品读课文。

(1)找到重点句,明白得慷慨激昂。

邓世昌为了捍卫祖国是如何英勇作战的呢?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哪些语句使你感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窗们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

生快速默读。

(课件展现)你能结合“慷慨激昂”那个词说说这段话你是如何明白得的吗?通过“慷慨激昂”那个词,咱们明白了那时的邓世昌情绪兴奋、语调昂扬,充满正气。

邓世昌什么缘故要慷慨激昂地说这段话呢?咱们已经对这段话有了初步的明白得,文章不厌百遍读,只有通过认真阅读咱们才能深刻明白得这段话。

(2)通过2-5自然段具体明白得邓世昌“慷慨激昂”的缘故。

劈波斩浪,奋勇向前,猛烈开炮,屡中敌舰,为了爱惜旗舰,邓世昌指挥迎战来敌。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军将领邓世昌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军将领邓世昌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军将领邓世昌教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邓世昌这位海军将领的事迹和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2.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语文方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海军将领邓世昌》2.背诵文言文《出师表》中“关公”一段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邓世昌将军事迹的理解和解读2.学生对于文言文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展示军人的英雄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2.向学生介绍邓世昌将军的基本情况,强调其在海军建设和国防事业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学习课文《海军将领邓世昌》(35分钟)1.首先简单介绍课文的背景:邓世昌将军的事迹深受人们的敬仰和尊重,本文将为学生介绍这位伟大的海军将领。

2.分段阅读课文,并注重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意思。

3.提问,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4.讲解课文中一些经典语句的相关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学习文言文《出师表》(35分钟)1.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出师表”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

2.背诵文言文《出师表》中“关公”一段,并讲解一些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格式。

3.理解文言文中一些句子和词语的含义,以及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总结(5分钟)1.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2.强调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知识,为日后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鼓励学生向英雄学习,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课后作业1.家长朗读课文《海军将领邓世昌》,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加以理解。

2.家长帮助学生背诵文言文《出师表》中“关公”一段,并注重解释生词和句子的含义。

3.自己仿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讴歌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教学反思1.本节课以讲授人物故事为主,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拖延时间,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册):《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册):《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册):《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导读:【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独立的句子、词组。

2.预习课文。

课前把课文读熟,标段。

【教学重点】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

生齐读课题。

师:将领是什么意思?生:指挥作战的军官。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一个好将领?师:有智慧、会指挥、勇敢。

师:关于邓世昌,说说你想在课本里了解些什么?板书:邓世昌。

生提问。

二、初读感知师:那就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结合预习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邓世昌。

师:看着老师的卡片,咱们来读读这些生词。

舰队屡次仗义慷慨饲养衣袖一艘邓世昌太阳犬乘风破浪同归于尽手足无措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师:你认为“手足无措”是什么意思?“慷慨激昂”呢?“置之度外”?师: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又怎么理解呢?待会儿我们再来理解它。

课文哪几段具体描写了邓世昌?通过哪件事来表现的?三、品读、理解课文1.理解第3段。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场海战中去,请你朗读第3段,CAI出示第3段,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读。

师:想象画面和声音,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想不想去感受一下这硝烟滚滚的战场?师:请你闭上眼睛。

CAI充满枪炮声的音乐。

师读课文。

投影出句子。

战斗打响后……师:如果你就在这个战场上,在这个反抗侵略者的战场上,你能感受到什么?师:那你觉得邓世昌怎么样?师: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

《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爱国将领邓世昌》一、教学目标1.了解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认识他作为一位爱国将领的重要贡献和影响;2.培养学生对国家英雄的崇敬感和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2.邓世昌将军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3.邓世昌将军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和贡献。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爱国将领”这个词的理解,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爱国将领?”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邓世昌将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将领,邓世昌将军。

”并展示邓世昌将军的图片。

2.学习过程(30分钟)a.学生分组自主学习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包括早年教育经历、参加革命、抗战担任要职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查找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b.学生回顾学习过程,由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邓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并进行其他小组的补充。

3.深化理解(20分钟)a.教师出示邓世昌将军的名言:“忠于国家,为国家而生,为国家而死。

”学生进行解读和讨论,明白邓世昌将军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b.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邓世昌将军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列举其他伟大的爱国将领,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4.思考反思(15分钟)学生个人总结学习收获a.邓世昌将军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对你有何启示?b.你认为爱国将领在当今社会中是否仍然重要?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对邓世昌将军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表达能力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对邓世昌将军的理解和对爱国将领的认识。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进行评价,并给予建议和进一步引导。

六、拓展延伸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其他爱国将领,如陈赓、刘伯承等人的生平事迹,进行比较和分析,加深对爱国将领的认识。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培训班等形式,对爱国将领进行实地学习和体验。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海军将领邓世昌》是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爱国将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保卫祖国的海防而英勇牺牲的故事。

课文通过对主要人物邓世昌在关键时刻的言行、神态和敌人惊慌失措的表现,赞扬了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和他甘为祖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本课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质疑分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把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利用视频启发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2)体会课文中邓世昌言行、神态,感受邓世昌以死报国的英雄行为。

2.过程与方法(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把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师指点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借助视频,帮助理解课文,感悟邓世昌以死报国的英雄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对爱国名将的敬仰之情。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从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2.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简介人物,了解背景。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这些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清朝末年的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是这样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0课——《海军将领邓世昌》(板书课题)。

2.播放人物图片,了解人物。

现在让我们通过电脑来了解一下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号”巡洋舰将领。

二.播放课文视频朗读材料,整体感知1.同学边听边看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2.谁能用自己简短的话说说:邓世昌是一位怎样的人?三.合作探究,细读释1.默读质疑刚才,同学们说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不过,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初步的感觉上,接下来我们就对课文进一步研究。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及反思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及反思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刘婵娟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07期学习了《海军将领邓世昌》一课,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的行为。

在感动的片段中,使学生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中,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小树立为祖国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

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批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教学难点:借助批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CAI课件(《甲午风云》)。

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标1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抽生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

(3-6自然段)4.抽读3-6自然段,勾画出让你最受感动的描写邓世昌语言、行为的语句,仔细读读,试着走进甲午军魂——邓世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高尚情操。

(三)达标检测1.选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同归于尽、惊恐万状、手足无措、弹孔累累、乘风破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海军将领邓世昌(西师版8册批读课文)教学目标:1 品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2 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愿望。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直揭课题1孩子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0《海军将领邓世昌》(齐读课题)2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眼中邓世昌是一位怎样的人呢?(邓世昌是一位英勇、勇敢、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是一位爱国将领。

)(板书:英勇……)二导读课文3自然段1 这样一位爱国将领,令人敬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这位海军将领。

2 快速浏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激烈的海战?(3-6自然段)想不想去感受这硝烟滚滚的战场?3快打开课本吧!自由地、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说说你的感受?战斗怎么样?邓世昌怎么样?(孩子自由地说说自己的感受)3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这就是当时海战的场面,(出示海战图图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孩子自由说想象到的画面)看,这就是当时海战的场面。

(出示图片,总结海战场面)回到课文第3自然段,课文那些词语、哪些句子能够体会当时海战很激烈,邓世昌很英勇?4 把你找到的句子、词语与大家分享,我们来听听。

(通过词句,体会海战激烈,邓世昌英勇)●战斗打响后,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开炮,屡中敌舰。

①你能从这个句中体会到什么?(海战激烈,邓世昌英勇)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这个句子中有哪些词语具体描写这场激战的呢?)(冒着纵横海面频频开炮屡中敌舰)③带上你的体会读读句子。

④“频频”是什么意思?(多次)“屡”:是什么意思?(多次)这些词语写出了这场战斗异常的激烈。

●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开足马力,抢到“定远”前面,迎战来敌。

(课文批注:“开足马力”、“抢”表现了邓世昌所在的“致远”号英勇杀敌。

)①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邓世昌很英勇?(开足马力、抢、迎)②为什么邓世昌的“致远”号要抢在“定远”号的前面?“定远”号是北洋水师的旗舰,也就是指挥舰,一旦被打沉,北洋舰队就会群龙无首,从而就会影响整场海战的胜败,邓世昌为了保护旗舰,才开足马力,抢着迎战来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邓世昌作战非常地英勇。

(指示板书内容)③齐读句子。

④看,课文旁边的批注,编者也有和我们同样的感受,齐读批注。

小结:刚刚我们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抓住了重点的句子和关键的词语,结合课文旁边的批注读懂了课文。

5我们接着用学习3自然段的方法,读课文4、5自然段,结合课文批注勾划出重点句、关键句,并把你的感受批注下来,也可以批注你的疑问。

(板书:读勾批)开始读课文。

三借助批注,自读课文45自然段。

1孩子们读的真认真,批注的真仔细,读了课文4、5自然段,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有哪些?(学生自由地说,根据学生说到的关键词句引导批读)●“邓世昌怒视着着在海面横冲直撞的“吉野”号,对大副说:“日本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它,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

”(课文批注:我从邓世昌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上,看到了他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指名读一读,①“怒视”是什么意思?(邓世昌非常生气,愤怒地看着)你们能从邓世昌这个神态中体会到什么?(对敌人的仇恨)他眼中是对敌人的仇恨,心中却是对祖国的爱。

面对敌人在中国领海上横冲直撞,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海军将领,你说他怎能不恨啊!②带上你的感受一起读这个句子。

(大声地、愤怒地)③看,课文旁边的批注,请同学来读一读。

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的确能让我们读懂课文。

这里描写了邓世昌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一起读课文批注。

这个孩子真不错,能够利用课文旁边的批注读懂课文。

此时,战舰即将沉没,他仍不退缩,豪不畏惧,他眼中是对敌人充满仇恨。

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战争的胜败。

他还说了些什么?●“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它同归于尽。

”①好一个邓世昌,他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板书: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②什么是置之度外?(不顾个人生死)对,此时的邓世昌已把生死抛在了脑后。

③结合课文第二幅插图,你能看出什么?(邓世昌慷慨激昂向全舰宣布,要与敌人同归于尽,将士们表示拥护)④同归于尽是什么意思?(共同走向死亡)和谁一起死亡?(敌人)⑤孩子们,我们和邓世昌都是中国人,我们身上留着同样的血液,让我们带着邓世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豪情,齐读这个句子。

过渡:与其等待沉没,不如做最后的一搏,他是这么说的,接下来他又是怎么做的呢?●“邓世昌登上驾驶台,两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猛冲过去。

”(课文批注:“紧握”“开足马力”“猛冲”表现了邓世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①能中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能够体现邓世昌的勇猛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

带上感受,读读这个句子。

②身为将领,一舰之长,他没有在将士后面指挥,而是亲自驾驶,冲向敌人,以实际行动再次证明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

齐读句子。

③“开足马力”在课文中第几自然段还出现过的?两次“开足马力”有什么不同?(前一次“开足马力”是加快速度赶去掩护我军的旗舰,把危险置之脑后,这次却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这更体现了邓世昌——(指示板书内容: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③课文旁边的批注,和我们的感受一样吗?过渡:邓世昌和他的“致远”号,英勇杀敌,但是此时的“致远”号的甲板起火了,但是它继续前进,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冲向“吉野”。

此时,“吉野”上的敌人有什么样的反应?(惊恐万状、纷纷跳水、就连舰长也吓得手足无措)齐读批注,(课文批注:“惊恐万状”“纷纷跳水”“手足无措”写出了敌人落荒而逃的狼狈情景。

)这是对敌人神态、动作的描写,敌人的狼狈神态与邓世昌的英勇形成了强烈的(学生接)——对比。

更突出了邓世昌和将士们英勇作战。

(指示板书内容)过渡:但,不幸的事发生了,“致远”被一颗鱼雷击中,爆炸,沉没了。

落水以后的邓世昌,又有怎样的举动呢?(拒绝随从丢下的救生圈、拒绝爱犬“太阳”的救援)拒绝两次救援,就失去了两次生的希望啊!最后,邓世昌忍痛杀死爱犬,自己也沉海身亡,以死殉国。

齐读批注。

(课文批注:“仍然高呼杀敌不止”,“拒绝”救生,表现了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必死决心。

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啊!)(沉重地)邓世昌落水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全船俱漫,义不独生。

”(出示小黑板)作为一舰之长,与舰共存亡,与士兵同生死,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啊!让我们带着对邓世昌的崇敬之情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四总结拓展1 拓展,批注写话:学到这里,老师已经被邓世昌的豪言和壮举深深感动,孩子们,你们心中也有很多的话想说吧,把它用一两句话写下来,批注在课文旁边。

(孩子们反馈对邓世昌说的话)(适时评价,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邓世昌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你们。

)的确,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出示小黑板)邓世昌的壮举让中国海军名震天下,邓世昌是北洋水师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他,不愧为海上英魂。

(板书:海上英魂)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 思考:中国北洋水师有这样一群英勇的海军将士,有这样一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将领——邓世昌,为什么这场战斗会失败呢?结合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你的观点?(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落后)3邓世昌的英勇牺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孩子们,少年强,则中国强。

让邓世昌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让中国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永远记住这位英魂——《海军将领邓世昌》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英勇顽强20海军将领邓世昌海上英魂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海军将领邓世昌》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现在我将刚刚所上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20课《海军将领邓世昌》进行简单的说课。

说教材、目标、重难点: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通过对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大义凛然的行为,掷地有声的语言和慷慨激昂的神情的描写,表象了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

本课是一篇批读课文,结合批读课文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借助课文批注读懂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 总结全文,激发孩子报效祖国的愿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邓世昌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说教学过程:一直揭课题通过谈话,你眼中的邓世昌是一位怎样的人,回顾上课时学生对邓世昌的了解谈起,顺利导入新课。

二导读课文3自然段通过指导,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旁边的批注,抓文中词、句体会海战激烈,邓世昌作战英勇。

孩子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要领,学会读书,以课文旁批为主导,孩子为主体,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借助批注,自读课文4、5自然段在这一部分指导学生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结合课文的批注,勾重点句、关键词,然后汇报交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邓世昌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并指导孩子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深化对邓世昌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

四总结拓展让孩子将自己感受到的,想说的批注在课文旁边,学会给课文写批注。

最后,让孩子结合课前收集资料,结合时代背景说说战争失败的原因,激发孩子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愿望。

我教学还很稚嫩,还有欠缺,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让自己更快速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