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复习题集(含答案)[1]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题A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题A及参考答案

平顶山学院2006 ~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现代文学(上)》A 卷适用年级 06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10 (分钟)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⒈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是以1917年 发表的《》和 发表的《》为标志的。

⒉《呐喊》收入的第一篇小说是《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一问世就引起巨大的反响;《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 》则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⒊《野草·题词》第一段这样写到:“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 , 。

”开篇便表现出作者精神世 界中虚无的特点。

⒋胡适最早尝试写作白话新诗,出版有诗集《 》,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别集;其《 》则是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话剧剧本。

⒌《死水》的最后一节是:“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

//⒍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代表作是被合称为“三个叛逆女性”的《 》、《 》和《 》。

⒎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概括来说,约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 ;② ;③ ;④ 。

⒏ 被鲁迅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 。

⒐ 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 、 、 和冯雪峰等。

⒑ 1928年,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两社是指 和 。

⒒“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 ”口号的提出者与“ ”口号提出者之间的论争 。

⒓ 30年代小说繁荣的标志是:小说新人迭出,小说体式日益丰富, , 。

二、选择题(共20分)㈠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⒈郭沫若以爱情为题材的诗集是( )。

A.《星空》B.《瓶》C.《前茅》D.《恢复》⒉鲁迅认为,20年代取得成就最大的文体是( )。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剧⒊鲁迅的名言“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 )。

A.《明天》 B.《离婚》 C.《故乡》 D.《伤逝》⒋《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最后结局是( )。

A.愤然而前行 B. 颓废堕落 C.发疯 D. 自杀⒌《包氏父子》中的包国维是(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

该运动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革新为目标,对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鼓励人们摒弃旧有的封建观念和文化体制,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

这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在主题上更加多元和开放,不再局限于传统经典和古旧的文学形式,而是关注社会现实、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

其次,五四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倡导思想解放和个体意识的觉醒。

这种倡导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创作态度和风格,鼓励作家表达自我、追求真实和塑造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五四运动也激发了一批知识分子对社会不公与民权自由的揭露与抗争,这种批判精神也渗透到了很多文学作品中。

最后,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还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借鉴。

五四时期的学者们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作品,它们的思想和表现形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和交流。

同时,五四时期兴起的新诗运动,也受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极大地拓宽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视野。

2. 请简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无可忽视。

以下是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主要地位和影响:首先,鲁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他以尖锐的批判态度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关注人性的脆弱和命运的悲剧,用生动的语言和写实的手法刻画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掀起了中国现代小说和散文的热潮,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鲁迅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评论家,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通过文学作品和文章对封建主义、旧文化和腐败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倡科学、民主和人道主义思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新月派。

【新月派有成“新格律诗派”,指的是1923年成立于北京的新月社的一群诗人。

主要成员多是留学英美的文人。

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著名成员有以诗歌创作的闻一多、徐志摩、陈梦家,理论创作的胡适、梁实秋等人。

新月社主要致力于新诗和新戏剧的理论研究和创作,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带有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

新月诗派的创作活动大致可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31年随中坚人物徐志摩的去世而逐渐衰落。

】2.新感觉派。

【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海派文学的第二期,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主要受日本同名文学流派的影响(2分)。

代表人物有刘呐鸥、穆时英、施哲存等。

“新感觉派”是当时的左翼文人给他们戴上的(1分)。

新感觉派小说新在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都市,用一种新异的现代形式表达东方大都市城与人的神韵,突出运用意识流、心里分析和蒙太奇组接手法,强调感官印象、心理刺激】3.觉新。

【巴金《家》中的主要人物】4.《春蚕》。

【茅盾作品】5、“三突出”原则。

【A.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6、街头诗歌运动。

【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

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

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7、《人的文学》。

【周作人1918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理论文章,是周作人对五四文学的突出贡献之一。

他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文章中,周作人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严肃认真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革命倡导者文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A、浪漫主义B、自然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2、五四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写的《荆生》是一篇()A、黑幕小说B、言情小说C、影射小说D、讽刺小说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4、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A、创造社B、新潮社C、新月社D、鸳鸯蝴蝶派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是()A、沈从文B、梁实秋C、朱光潜D、萧乾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是()A、茅盾B、周作人C、鲁迅D、朱自清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A、范爱农B、藤野先生C、作者“我”D、长妈妈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A、人物形象鲜明B、结构严谨C、现实主义D、主情主义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心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A、反对种族歧视B、反帝反封建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D、平民主义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A、《志摩的诗》、《云游》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A、《尝试集》B、《红烛》C、《微雨》D、《昨日之歌》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A、静女士B、方罗兰C、张曼青D、王仲昭18、符合虎妞性格的某一方面的正确表述是()A、愚昧无知B、粗俗刁泼、善玩心计C、固执凶悍D、自信、自尊19、《家》的情节主线是()A、觉慧与父辈(克字辈)的冲突B、觉新对高老太爷的妥协C、觉慧、觉新、觉民等年青人的命运与封建大家庭的矛盾D、觉慧与冯乐山的斗争20、曾树生这个人物出自于()A、《雾》B、《第四病室》C、《寒夜》D、《憩园》21、曹禺剧作《日出》的时代背景是()A、“五四”前后B、30年代初期C、抗战时期D、大革命时期22、1936年,被称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的作品是()A、夏衍《包身工》B、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C、丘东平《第七连》D、范长江《塞上行》23、1930年初,殷夫将他1929年以前的诗作65首编为诗集,题名为()A、《放脚时代的足印》B、《孩儿塔》C、《血字》D、《我们的诗》24、沙汀创作的长篇小说是()A、《淘金记》B、《故乡》C、《春明外史》D、《围城》25、鲁迅断言“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的小说是()A、萧军《八月的乡村》B、萧红《生死场》C、叶紫《丰收》D、吴组缃《鸭嘴崂》26、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A、《我的记忆》B、《望舒草》C、《灾难的岁月》D、《旧锦囊》27、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A、《丈夫》B、《长河》C、《边城》D、《湘西》28、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A、庐隐B、丁玲C、苏青D、张爱玲29、《种谷记》的作者是()A、欧阳山B、柳青C、孔厥、袁静D、马烽、西戎30、《漳河水》中克服了好逸恶劳等缺点的妇女是()A、荷荷B、苓苓C、紫金英D、荷荷与苓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1)

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1)

简答与论述 中国现代⽂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答:⼀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约30年的⽂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学史。

①1917-1927年,五四⽂学运动时期。

⽂学⾰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学⾰命论》、鲁迅《狂⼈⽇记》、郭沫若《⼥神》、胡适的⽩话新诗,戏剧、⼩品散⽂的出现,最早的⽂学社团:⽂学研究会(为⼈⽣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②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命⽂学运动的开始。

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命⽂学运动,⾰命⽂学标志现代⽂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

重要内容:左翼⾰命⽂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批⾰命⽂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

左翼之外,风格独⽴,卓有特⾊的艺术⼤家有:巴⾦、⽼舍、沈从⽂、曹禺等。

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成熟阶段,整个⽂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③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步深化的阶段。

特点: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艺运动,使现代⽂学⼜出现⼀次深刻的变化,抗⽇救亡成为压倒⼀切的主题,现代⽂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

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

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更复杂,流派更多。

关键字:抗战⽂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

五四新⽂学初期,在各种⽂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的成就? 答:其⼀,传统⽂学,传统观念的巨⼤⽽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以来的⽂学,以⽂为本,⽂章是正宗,这样⼀种⽂学主张,对五四散⽂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的作⽤。

它⽆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们。

其⼆,散⽂创作具有⽆形庞⼤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种⽂体不能⽐的,诗⼈不⼀定写⼩说,剧作家不⼀定写诗,但所有⼈都写散⽂,造成了队伍⽆形壮⼤,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b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1年2.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bA. 《京报副刊》B. 《晨报副刊》C. 《学灯》D. 《新青年》3. 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是下列哪一话剧团体?aA. 春柳社B. 民众戏剧社C. 戏剧协社D. 春阳社4.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c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5. 20年代中期出现了法对新文化运动的“甲寅派”,其主要代表是aA. 章士钊B. 胡适C. 吴宓D. 陈源6. 下列于1937年获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并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是aA. 《画梦录》B. 《包身工》C. 《名优之死》D. 《给战斗者》7. 张爱玲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bA. 1942年B. 1943年C. 1946年D. 1947年8.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下列哪一文学社的机关刊物aA. 文学研究会B. 创造社C. 语丝社D. 新月社9. 下列属于“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的是aA. 舒群B. 柔石C. 叶紫D. 丁玲10. 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是cA. 《超人》B. 《命命鸟》C. 《小雨点》D. 《小坡的生日》11. 1902年在日本横滨问世的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的创办者是aA. 梁启超B. 王国维C. 林纾D. 胡适12.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于哪一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aA. 1917年B. 1918年C. 1921年D. 1923年13. 倾向于法国象征派的三个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属于cA. 文学研究会B. 新月社C. 前期创造社D. 后期创造社14. 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bA. 冰心B. 冯至C. 徐志摩D. 闻一多15. 中国现代文坛首开“乡土小说”之风的作家是dA. 彭家煌B. 王鲁彦C. 许钦文D. 鲁迅16.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bA. 1928年B. 1930年C. 1937年D. 1942年17. 用话剧形式创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的作家是cA. 田汉B. 夏衍C. 洪深D. 李健吾18. 艾青第一本诗集诗集《大堰河》出版于bA. 1935年B. 1936年C. 1938年D. 1940年19. 代表郭沫若历史剧最高成就的剧作是cA.《高渐离》B. 《南冠草》C. 《屈原》D. 《孔雀胆》20. 长篇小说《财主底女儿们》的作者是bA. 张恨水B. 路翎C. 孙犁D. 胡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9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1)

2019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1)

2019《中国现代文学(一)》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发起“小说界革命”,竭力强调小说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的社会理论家是梁启超。

2、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

4、批驳林纾对新文化运动大本营北京大学的攻击,申述北大“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的是蔡元培。

5、陈独秀“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的主张出自《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6、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

7、被鲁迅称赞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冯至。

8、以翻译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的新文学社团是未名社。

被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的是沉钟社。

9、倡导“真正专心致志写情诗”的新文学社团为湖畔诗社。

10、提倡“问题小说”并创作最力的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

11、倡导“革命文学”,且全部由共产党员作家组成的文学社团是太阳社。

12、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短篇小说。

13、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呐喊》。

14、鲁迅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15、《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

16、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7、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是鲁迅。

18、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

19、茅盾说:“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是叶绍钧!”20、五四时期以创作“教育小说”知名的作家是叶绍钧。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第四、五、六章复习题(定)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第四、五、六章复习题(定)

第四章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号刊出的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初公开发表的新诗尝试之作。

1920年3月,胡适出版《尝试集》是现代第一部个人新诗集。

1919年2月,周作人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康白情的《草儿》借音乐一鸣惊人;刘半农的《瓦釜集》(1926年4月)是用江阴方言创作的民歌体新诗;刘大白《旧梦》(1924年3月)中的《卖布谣》、《田主来》具有古乐府民歌的特点。

“小诗”派代表诗人是冰心和宗白华。

冰心有“小诗”集《繁星》(1923年1月)、《春水》(1923年5月)。

宗白华有“小诗”集《流云》(1923年12月)1922年4月,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先后出版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等。

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指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新月诗派新格律诗的基本主张。

早期象征诗派发生于20年代中后期,代表诗人是李金发,重要诗人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蓬子、胡也频等。

20年代李金发相继出版诗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1926)、《食客与凶年》(1927)等。

由于诗风朦胧、晦涩与怪异,李金发因此被称为“诗怪”。

1925年1月,蒋光慈出版诗集《新梦》,是中国现代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放声歌唱的诗集。

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进入诗创作爆发期,《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炉中煤》等都是这一时期写成的。

1921年《女神》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1926年,郭沫若出版了包括《聂嫈》、《王昭君》、《卓文君》三个剧本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显示了历史剧创作的才华;抗战期间的代表作是《屈原》(1942)、《棠棣之花》(1942)和《虎符》(1942)等六部大型历史剧。

徐志摩一生的四本诗集是《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31)、《猛虎集》(1931)、《云游》(19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学期复习习题集一、填空题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鸳鸯蝴蝶派的主流是言情小说,还有一个坏的支流,就是黑幕小说。

专以揭露阴私、进行人身攻击为能,钱玄同、周作人曾撰文加以批判。

3."五四"时期是郭沫若的诗情爆发期,诗集《女神》便是它喷发出来的璀璨珠玉。

4.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升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5.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高潮期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6.湖畔诗社是1922年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

7.《昨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

8.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9.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0.在初期象征诗派诗人中,李金发是全面探索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全力创作、实验象征主义诗歌的探路者。

11.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2.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3.浅草(沉钟)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14、如果说《女神》是郭沫若诗歌的“呐喊”,那么写于1921、1922年间的《星空》就是郭沫若诗歌的“彷徨”。

15.《野草》中的《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鲁迅自语)。

16.冰心的散文比她的小说、诗歌更有成就。

1926年出版的《寄小读者》,为她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5年间发行了36版。

17.《弃妇》是李金发在国内最早发表的一首象征主义诗歌,为其代表作。

18.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19.“五四”时期,处于新文学对立面的有两股文学思潮,一为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一为封建复古主义思潮。

20.被“五四”的惊雷震上文坛的冰心,是以“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她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的。

23.郁达夫《沉沦》集中的小说都以留日学生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奏出了作家此后一系列类似之作的感伤抒情基调。

24.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5.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4-26年间,是鲁迅思想矛盾加剧,进行上下求索时候的作品。

26.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教育小说”的基调。

27.贯穿闻一多唯一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他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

28.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29、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30、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就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31、茅盾说:“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是叶绍钧!”32、与文学研究会并峙的著名文学社团是创造社,它于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33.湖畔诗社是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四人,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

34.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35、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36.废名是一位风格独特,以抒情见长的作家,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

37.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38.“五四”时期,封建复古主义思潮出现过两次,一是学衡派,一是甲寅派。

39、蹇先艾是文学研究会的后期青年作家,被鲁迅选中编入“新文学大系”的《水葬》最能代表他的贵州乡土题材特色。

40、鲁迅说:“小说家的侵入文坛,仅是开始‘文学革命’运动,即1917年以来的事。

自然,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

”41.在乡土小说作家群中,以王鲁彦、彭家煌的成就最大,他们分别写有《柚子》集和《怂恿》集等乡土小说。

.42.《狂人日记》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43.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美文”的倡导和创作,真正代表了他散文艺术风格因而影响更大,艺术成就更高的是那些以“冲淡平和”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

44.1915年,陈独秀任主编的《青年杂志》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45.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道‘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46.《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47.20世纪20年代,李金发连续出版《微雨》等三部诗集,在中国现代率先把法国象征诗派的手法介绍过来,并以其独特的创作引人注目,被称为“诗怪”。

48.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异域色彩、宗教氛围和爱情线索三要素上。

49.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50.鲁迅在30年代谈及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51.郭沫若反复强调:“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这些都反映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观。

52.1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以及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53.1917年,在《文学改良刍议》之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54.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新文学阵营先后击退了以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和以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等封建复古派的进攻。

55.鲁迅原名周树人,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56、1917——1927年间的中国文学一般称为“五四时期的文学”,就其性质来说,可称为“启蒙的文学”;相应的,1927——1937年间的中国文学一般称为“三十年代文学”,就其性质来说可称为“革命的文学”;1937——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一般称为“四十年代文学”,就其性质来说,可称为“战争的文学”。

57.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第三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58.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题为《美文》的文章,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59.《呐喊》《彷徨》的两大题材是农民和知识分子,这反映了鲁迅对这两类人命运的关注。

60.《呐喊》《彷徨》的两大情节结构模式是“看/被看”和“离去——归来——再离去”。

61.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62.《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的性格特征和现实处境用小说中的方言“独头茧”一词可以概括。

63.《伤逝》中子君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是五四时期青年人追求个性解放的最伟大宣言。

64.严家炎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这句话准确地反映了鲁迅小说的文学史价值和地位。

65.1921 年 10 月,郁达夫的《沉沦》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

66.“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出自小说《阿Q正传》。

67.《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68.鲁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二、单项选择题1.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 A )。

A.《阿Q正传》 B.《风波》 C.《狂人日记》 D.《祝福》2.下列小说具有明显"自叙传"特点的是( D )A.《潘先生在难中》B.《断魂枪》C.《伤逝》D.《春风沉醉的晚上》3.鲁迅《阿Q正传》共有几个章节?( D )A.6个B.7个C.8个D.9个4.小说《迟桂花》的作者是( C )A.叶绍钧B.许地山C.郁达夫D.王统照3.《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 B )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21年4.鲁迅唯一的表现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 C )A.《离婚》B.《祝福》C.《伤逝》D.《风波》5.下列哪篇作品是历史题材的小说( D )A.《故乡》B.《鸭的喜剧》C.《社戏》D.《铸剑》6.《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下列哪一种杂志( B )A.《京报副刊》B.《晨报副刊》C.《新青年》D.《学灯》7.阿Q认为,他一生“行状”上的惟一的一个污点在于( C )。

A.被革命党剪了辫子 B.死前没能唱戏文 C.画圈画不圆 D.被抓进又抓出8.《女神》中的多数诗篇写于(B )A.“五四”前夕B.“五四”高潮时期C.“五四”退潮时期D.大革命时期9.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 C )A.针砭黑暗现实B.批判封建文明C.抒写内心矛盾D.歌颂光明理想10.“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A )A.郭沫若的《女神》B.朱自清的《踪迹》C.闻一多的《红烛》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11.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象征诗集是(A )A.《微雨》B.《毁灭》C.《昨日之歌》D.《为幸福而歌》12.提出诗歌“三美”主张的是 ( C )A.胡适 B.徐志摩 C.闻一多 D。

冯至13.1921年1月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 D )A.创造社B.语丝社C.新月社D.文学研究会14.《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创刊于( A )A.1915年B.1917年C.1919年D.1921年15.《祝福》收入鲁迅哪一部作品集( B )A. 《呐喊》B.《彷徨》C.《野草》D.《故事新编》1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现代意义的白话新诗集是( C )A.《尝试集》B.《死水》C.《女神》D.《红烛》17.下列哪部作品是朱自清的长诗?( B )A.《踪迹》B.《毁灭》C.《你我》D.《背影》18.下列哪位作家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C )A.朱自清B.冰心C.郁达夫D.王统照19.下列哪位诗人是“沉钟社”的重要成员?( C )A.李金发B.臧克家C.冯至D.冰心20.诗篇《沙扬娜拉》的作者是( D )A.殷夫B.艾青C.卞之琳D.徐志摩21.下列哪位作家在“五四”时期以“问题小说”的创作而步入文坛?( C )A.郭沫若B.田间C.冰心D.周作人22.冰心是下列哪一文学团体的成员?( A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新月社D.语丝社23.小说集《地之子》的作者是( C )A.冯文炳B.许钦文C.台静农D.鲁彦24.下列哪位作家以小品散文的创作而著称于现代文坛( B )A.鲁迅B.周作人C.许地山D.冰心25.诗集《微雨》的作者是( B )A.冯至B.李金发C.徐志摩D.闻一多26.《狂人日记》塑造的狂人形象,就其象征意义来说,是( B )A.一个吃人者的形象B.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C.一个精神异常者的形象D.一个卫道士的形象27.“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B.《小说月报》C.《创造》季刊D.《新青年》28.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 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D. 浪漫主义和诗情29.“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 C )A.美国文学B.中国古代文学C.俄国文学D.日本文学30.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 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B.性苦闷的情绪C.隐逸的思想D.追求革命的思想31.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B )A.《踪迹》B.《毁灭》C.《火把》D.《北游》32.与徐志摩诗集同名的作品是( D )A.《再别康桥》B.《红烛》C.《雪花的快乐》D.《翡冷翠的一夜》33.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个性特征是( A )A.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流丽B.自我写真、悲壮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流丽C.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严谨、文笔清新流丽D.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冲淡34.代表中国十四行诗最高水平,并以其作品标志了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这位诗人是(C)A.朱湘B.穆旦C.冯至D.闻一多35.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总主题是( C )A.反帝国主义B. 反对国民党统治C.反封建D.阶级斗争36.最早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的一批诗人是( B )A.胡适、鲁迅、郭沫若、钱玄同B.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C.胡适、沈尹默、周作人、郭沫若 D.周作人、钱玄同、郭沫若、胡适37.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出“三大主义”的人物是( C )A.吴虞B.钱玄同C.陈独秀D.刘半农38.“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