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116-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13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稿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稿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课题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资料2017年7月14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重庆目录第一部分修编工作说明. (4)一、工作背景. (4)二、修编原则与思路. (4)三、修编依据. (5)四、主要内容. (6)五、工作过程. (8)第二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说明. (10)第三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正文. (11)1 城市总体规划. (11)1.1 总体规划 (11)1.2 城镇群规划 (13)1.3 城乡统筹规划 (13)1.4 多规合一 (13)2 分区规划. (14)3 详细规划. (15)3.1 控制性详细规划 (15)3.2 修建性详细规划 (16)4 风景区规划. (19)4.1 风景区规划大纲 (19)4.2 风景区总体规划 (19)4.3 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4.4 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1)5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1)6 城镇体系规划. (23)7 城市设计. (24)7.1 总体城市设计 (24)7.2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25)7.3 专项城市设计 (26)7.4 其它 (27)8 镇规划. (27)8.1 镇总体规划 (27)8.2 镇详细规划 (28)9 乡、村规划. (28)9.1 乡规划 (28)9.2 村庄规划 (29)1.5 村庄整治设计 (29)10 交通规划. (30)3.3 综合交通规划 (30)3.4 交通详细规划 (32)3.5 交通详细设计 (33)3.6 轨道交通规划 (35)3.7 交通专项规划 (42)3.8 交通改善规划 (44)3.9 交通影响评价 (44)3.10 交通量化分析 (45)11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6)4.5 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46)4.6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47)4.7 综合管线规划 (48)4.8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48)12 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9)7.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9)7.6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50)7.7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51)7.8 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52)7.9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整治规划 (54)13 其他类专项规划. (55)8.3 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 (55)8.4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57)8.5 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59)8.6 生态环境景观类专项规划 (59)8.7 更新改造类专项规划 (60)14 规划选址与规划设计条件. (61)9.3 规划选址、选线. (61)9.4 规划设计条件. (64)15 信息技术服务. (66)15.1 信息咨询服务 (66)15.2 信息加工处理 (67)15.3 信息系统开发. (67)15.4 智慧“城市规划” (69)16 研究型规划. (69)16.1 研究型规划—总体层面 (69)16.2 研究型规划—实施层面 (70)16.3 研究型规划—工程层面 (71)17 规划咨询. (72)17.1 顾问咨询服务 (72)17.2 开发策划 (73)18 编制标书. (74)19 规划标底. (75)第一部分修编工作说明一、工作背景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知》(计价格[2001]1218号)中取消了1993年由建设部、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放开了规划设计市场。

916119-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22城市规划管理

916119-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22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是对城市规划的整个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其中包 括了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以及经法定规划的 执行情况等所实行的监督检查。
在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行政监督检查 ② 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③ 社会监督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得以贯彻和落实的重要保障,城市规划能否 有效地实施,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关系十分密切。
➢ 建设项目协调
除了政府部门政策层面的相互协同之外,政府投资和各政府部门所承 担的各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相 关内容得以实现,而且能够带动和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开发行为.推 进地区整体的开发。
➢ 城市规划管理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行政法制原则也即是行政法基本原则.它是贯穿于行政法之中.指导行 政法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
城市规划行政行为有下列特征: ① 是规划行政主体的行为 ② 是规划行政主体对城市规划进行管理的行为 ③ 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 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合法条件
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行政行为,合法的行政行为才 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
合法的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 行为的主体合法 ② 行为的权限合法 ③ 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 ④ 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⑤ 行政行为符合法定形式
3. 行政效率原则
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基本建设的必要审批程序,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先 决条件。
4. 行政统一原则
① 行政权统一 ② 行政法制统一 ③ 行政行为统一
➢ 城市规划管理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5. 行政公开原则 行政公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原则在行政法上的体现。
我国行政公开的原则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种职权行为除法律特别规定 的外,应一律向社会公开。

916115-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11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916115-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11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2)滑坡与崩塌
崩塌 ——成因主要是由山坡岩层或土层的层面相对滑动,造成山 坡失去稳定而塌落。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3)冲沟 ——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所形成的沟槽。
分活动性冲沟及稳定性冲沟:
活动性冲沟——即冲沟还在继续发展。 稳定性冲沟——冲沟已经稳定了,不再发展。
大孔土
15~25
沿海地区淤泥
4~10
泥炭
1~5
自然基地类别与建筑物承载力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2)滑坡与崩塌
滑坡 ——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固体或岩体)在风化作用、地下
水、人为原因,特别是受重力的作用,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 动而造成的,常发生于山区或丘陵地带。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绿地 特殊用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
范围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 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 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及其他用地E 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 设施等用地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 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用 地等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包 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 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 特殊性质的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调整提案
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 城市用地的分类
3、城市用地分类体系的发展 城市用地分类体系的制定受到很大的制约:标准的制定滞

西南交大规划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2

西南交大规划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2

原理名词解释2005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性质城市广场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日照间距2006路幅宽度: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是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主要采用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等运输方式。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在城市中的布置,对城市发展和规划布局有重要影响。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用地评定城市用地评价( land use assessment ),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作的评价。

一般分为三级。

一级指适宜于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二级指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方宜建设的用地;三级是不适于建设的用地。

城市用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经济性评价城市性质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雅典宪章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第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后来被称作《雅典宪章》。

《大纲》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的反映了“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916118-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21城市开发规划

916118-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21城市开发规划

➢ 城市开发概述
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1964年和2004年
泰国曼谷——1988年和2007年
➢ 城市开发概述 2. 城市开发的必要性
城市开发的意义在于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的互相调节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来临、发展瓶颈的突破、经济结构性调
整,城市原有结构对于维系城市功能缺乏充分的效用时,城市系统就 会出现紧张和困难。 通过对“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城市重新建构结构和功能,以达到新 的功能----结构平衡。
城市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先行原则;(2)规划先行原则;(3)立体开发原则; (4)整体原则
➢ 城市土地开发模式
城市土地开发的目的是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土地的使用功能。 城市土地开发实质上是对城市土地使用强度及位置的开发和利用并由
此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 在实际开发中,各种形式的开发不能单独进行。而一定是相互交错、
新开发是将土地从其他用途(如农业用途)转化为城市用途的开发过 程:再开发是城市空间的物质性置换过程.往往伴随功能变更的过程。
新开发又分为四种方式:外延式、跨越式、聚合式和内涵式。 外延式开发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俗称“摊大饼”:另一种是轴线发展。 跨越式开发亦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卫星城,一个母城带若干个小城;其
➢ 城市开发类型 2. 公共开发和商业性开发
商业性开发和非商业性开发取决于开发活动的目的。 公共开发一般是非商业性开发。 在非公共开发中。如果开发者是业主本身,以使用为主要目的,也属
于非商业性开发. 如果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出售或者出租不动产而获得利润。则称为商业
性开发。 为了实现城市开发的综合效益,公共开发在城市开发中必须发挥主导
大城市开发目标选择往往分成两个层面: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选择的原则有两个:①确保城市的永续发展:②确保城市开发

916117-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18城乡住区规划

916117-城市规划-西南交大城规原理18城乡住区规划

3、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
➢适应性 : ●标准:要符合国家和当地的标准要求 ●不同对象的适应性: ●户型的适应
➢ 经济性 :
➢便于施工:
A 层数
A 住宅类工
C 长度
D 层高
E 平面系数(K)
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
➢ 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住宅类型
5、小区
➢自由式布置 特点: ● 无明显成街成坊划分 ● 内部常采用尽端路 ● 适应地形变化
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一)基本原则、观念 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要点 1、整体性 2、经济性 3、科学性 4、生态性 5、地方性与时代性 6、超前性与灵活性
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
(二)住宅的规划布置 (1)、住宅群体的组合 (2)、住宅群组合对日照、通风及燥声的防治 (3)、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
(1)、住宅群体的组合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本章结构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居住区道路和交通规划布置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 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
一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1、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 舒适、方便、卫生、安宁、优美的环境。
2、居住区规划要求
(1)、满足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要求 (2)、考虑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作出 恰当、相应的安排 (3)、适应居民生活习惯

遂宁总体规划2013-2030正式版

遂宁总体规划2013-2030正式版

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草案1.城市发展目标1.1目标定位成渝合作和区域合作的连接点、承接现代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具有遂宁特色的现代产业高地、现代生态田园城市、丘陵地区全面小康示范。

1.2分阶段发展目标近期目标(2013-2015):加快集聚、重点突破。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核心增长极,全市实现GDP1200亿元。

中期目标(2016-2020):全面推进、跨越发展。

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影响力,成为具有较强实力与吸引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市实现GDP2200亿元。

远期目标(2021-2030):优化提升、持续发展。

建成功能完善、品质卓越、模式领先的宜居名城,全市实现GDP3600-4000亿元。

2.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构建“一核、两带、三片”的城镇空间结构。

其中“一核”指中心城区发展极核;“两带”指两大城镇发展带,包括成南高速城镇发展带、涪江沿岸城镇发展带;“三片”指三大重点发展片,包括大英蓬莱-隆盛片区、射洪太和-沱牌片区、蓬溪赤城-宝梵片区。

3.市域城镇规模和等级结构规划遂宁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次中心城市为支撑、重点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的四级城镇规模结构:表9 市域城镇人口等级和规模结构4.市域产业布局规划全市布局7工业集中发展区,共17个产业园区。

园区详细名称、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指引见下表:等级城镇人口规模座数名称中心城市145-160万人 1 遂宁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县城)50万人以上1 射洪县城20-30万人 2蓬溪县城、大英县城重点镇2-8万人10金华镇、沱牌镇、太乙镇、青岗镇、大石镇、蓬南镇、拦江镇、磨溪镇、卓筒井镇、象山镇一般镇<2万人36其它镇表 2 市域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产业及发展指引5.市域综合交通1.1 铁路交通规划加快推动绵遂内宜铁路规划建设。

规划新建双线由绵阳三台县接入,经射洪县并设站,接入遂宁西站后利用既有遂渝二线引入遂宁南站,经遂宁南站后新建双线引出,至安居设站联系内江、宜宾方向。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讲义课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讲义课件
(2)在交通枢纽运转的系统效益最优的前提下,对各种方式交通枢 纽的场站总体布局(数量、位置和规模)进行优化。并对交通枢纽中 不同子系统的构成、运营管理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
(3)在确定交通枢纽场站布局方案后,对交通枢纽建设的实施步骤 进行规划,以保证交通枢纽的建设适当超前于交通需求的发展,又避 免因交通枢纽建设过于缓慢或超前带来的经济损失。
Page 18
评价与优选
1.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 噪声与振动 水污染 固体废物管理 区域生态环境 施工期
2.经济效益评价 国民经济效益 社会评价
3.综合评价 如:模糊多目标决策 模糊系统理论是采用非确定的推理方法, 可以将评价指标的不
确定及主观信息结合起来, 采用模糊语言可以确定不同程度的等 级评语, 对规划方案的评价比较深入全面。
Page 23
个人认识与实例
对规划过程中基本问题的认识
2.枢纽的布局与选址问题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选址与布局是城市公共交通枢纽
系统的重要内容。枢纽的规伐日设计合理与否决定了单个交
通枢纽运作的好坏,公共交通枢纽选址与布局的合理与否决
定了整个枢纽系统乃至整个公共交通系统运作的好坏。所以, 对城市公共交通枢纽选址的研究,应当从更科学,更理性的
Page 7
规划内容
总体布局规划
1.关键问题: 交通枢纽与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的协调性、与城市布 局的协调性, 枢纽规划布局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是否合理紧 凑、各站点布局分工协作是否恰当, 旅客转运换乘、货物中转是否便利等。
Page 8
规划内容
总体布局规划
2.层次划分:
(1)分析规划区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衔接关系,确定交通枢纽 的主要功能、性质和不同方式交通枢纽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境城市
黑河、满洲里、丹东、广州
行政特区
香港、澳门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大连、黑河、绥芬河
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城市
城市。 区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从区域的角度,确定产业
布局、基础设施和人口布局等总体框架。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 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规划和
10年以上的长期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计划”自“十一
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城市建设指标
序号 1
2
3
某城市总体规划经济、 社会发展相关指标
主要分项目标
支撑指标
指数数值
人均GDP
>3000美元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50%
经济发达 恩格尔系数
<25%
R&D与GDP比重
>2.1%
商业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50%
决策科学化
有决策智囊团与专家顾问 团
行政高效 管理现代化
五”开始,首次将“计划”改为“规划”,使之从具体、微观、指标 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综合的规划转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是编制和调整 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3.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67
G
绿地 0.52 0.06 0.05% 55.02 5.09 4.67 366.76 16.70 15.04
8其 中
G1
公共绿地 0.52 0.06 0.05% 38.50 3.57
G2
生产防护绿

—— —— ——
9
D
特殊用地 0.94 0.10 0.90%
10
E
水域及其他 用地
合计
城市建设用 地
977.48
106.25
某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100. 00
1179.36
109.2
3.26 292.63 13.30 145.09
——
131.86

2437.6 0
110.80
12.01 100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2. 战略重点 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所涉及的是影响城市长期发展和事关全局的关键 部门和地区问题。 战略重点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② 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 ③ 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④ 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
3.66
5
T
对外交通用 地
44.16
4.80
4.52%
54.32
5.03
4.61 53.01 2.41
2.17
6
S
道路广场用 地
116.28
12.64
11.70%
135.80
12.57
11.51 258.11 11.70
10.59
7
U
市政公共设 施用地
14.37
1.56
1.47%
22.14
2.05
1.88 40.77 1.87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 城市职能
1. 城市职能的概念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
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由专业化部
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三个要素组成。 分析城市的职能可以根据以下的职能构成来考虑 ① 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 ② 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③ 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
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 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联系,同时,一定的区域范围
内必然有其相应的地域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着眼,不应就城市论
的战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行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充分肯定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并要求在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必须开展战略研究工作。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新时期对总体规划的要求
当前我国总体规划正面临宏观发展环境,必须树立引导城市科学理性 发展的思想和理念。
(1)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 城市职能
2. 城市职能的分类 城市职能分类的研究是为确定城市性质而进行的。
有以下几类: ① 以各级行政中心职能划分:首都、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等 ② 以经济职能划分
a 综合性中心城市:具有经济方面和非经济方面的职能。
全国性中心城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 地方性中心城市 县城
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 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制定的土地用途的规划 和部署,其中保护耕地时一项重要任务。 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 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对土地用 途的控制保证城市的发展空间。
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 伊春、加格达奇、牙克石 以渔业为主的城市 北海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③ 以其它特殊职能划分的城市 科研教育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边贸城
市、经济特区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成都
革命历史城市 遵义、延安
风景旅游城市 杭州、苏州、蓬莱、张家界、青岛、肇庆
首都及直辖市 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 地级市 县城及县级市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b 以某种经济职能划分:工业城市、商贸城市、交通城市
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 - 一种工业 包钢、鞍山、克拉玛依 - 多种工业 上海、青岛、唐山
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 - 铁路枢纽 郑州、鹰潭、徐州 - 港口城市 上海、武汉、宜昌、重庆、广州、大连、青岛
信息化、微机处理
民主监督公开化
立法监督、民主监督
行政管理集中化
集中地点、统一行政
万人交通死亡人数(删除改 行)
<0.7人
人均道路面积

人均生活用电量 基础设施运行高
人均生活用水量 效、安全
煤气普及率
1000千瓦·时/年 /日
>100%
人均发信函
50件
序号
4
5
某城市总体规划经济、 社会发展相关6 指标
➢ 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
1. 战略性规划的特点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
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
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总体规划工作是以空间部署为核心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是推动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科 技等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1.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拟定的 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应选择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指标。 为更好的指导战略目标的实施,还需要对发展方向提出具体发展指标 的定量规定。 这些对应发展方向的具体指标一般包括:
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总体规划工作的要求 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和编制内容上需要适应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
要求。 在编制方法上,要加强区域研究、城市问题研究、城市政策研究、增
强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在编制内容上,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社会和谐要求、
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例如,2009年国务院 在批复上海建设“两个中 心”战略的文件中提出: “到2020年,将上海基 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 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 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 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 航运中心”。
这就是上海城市未来 10年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对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 必须从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住房、环境与土地资源、能
源结构与利用效率、消费模式、建筑节能、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科 技发展与教育发展等诸多领域谋划未来的协调发展。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新时期对总体规划的要求
(2)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 和谐城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城乡规划作为实现城乡经济和
主要分项目标
支撑指标
城市化率
婴儿死亡率
每万人律师数
万人刑事案件数
移动电话普及率
万人交通死亡人数
社会、文化、科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技进步 基尼系数
文化支出占生活支出比重
人均拥有图书量
劳动力文化指数
人口文盲率
每万劳动者中科技人员数
科技开发投入占GND比重
国际交流
定期、不定期举行国际性的 论坛、会议、展览
国际标识
汶川映秀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规划图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3. 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 重点加以具体化,使之可操作的过程。
通常包括: 基本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改变、空间开发的顺序、 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等。 其中,政策研究在战略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