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

它是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的状态。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

它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等。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粒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发生更容易。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发生。

因此,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的浓度较低时,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较少,因此反应速率较低。

二、化学平衡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转化速率等于生成物的转化速率。

化学平衡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判断式来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系数。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一直在进行,但是总的浓度不再改变。

平衡常数K用来描述平衡系统中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值将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节。

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反应的结果。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而化学平衡则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这两个概念在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但是,反应速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物理状态等。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温度升高会导致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也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它们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或降低反应活化能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此外,反应物的物理状态也会影响反应速率,例如,气体相反应速率通常比液体相反应速率快,因为气体分子更容易碰撞。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会转化为产物,但是反应并不会一直进行下去,而是会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而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的达成是通过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实现的。

正反应是指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而逆反应则是指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过程。

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比值。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当平衡常数大于1时,正反应占优势;当平衡常数小于1时,逆反应占优势。

化学平衡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反应在有利的方向上进行,从而提高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此外,理解化学平衡还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溶解度和配位化学等。

总结: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

高三化学一轮考点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高三化学一轮考点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c C c D K m c A cn(B )
3.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当外界条件改变 后若使v正≠v逆,引起各组分百分含量与原 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当v(正)>v(逆)时, 平衡向右(正向)移,当v(正)<v(逆)时,平 衡向左(逆向)移。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外界因素: ①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增大],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v(逆)减小],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 减小],或增大生成物浓度[v(逆)增大],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压强:对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缩小体积增大平衡混合物的压强,v(正)与 v(逆)都增大,v(缩)>v(扩),平衡向缩小 体积方向移动;减小压强,v(正)与v(逆)都 减小,v(缩)<v(扩),平衡向扩大体积的 方向移动。
②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时,反应没有停止,反应速率 不等于零。 ③等: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 应速率。 ④定: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百分含量保持一个定值。 ⑤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原平衡会被 破坏,通过平衡的移动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断化学平衡的方法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最根本标志 是v(正)=v(逆)。运用速率标志要注意: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 反应速率。若一个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 率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物质表示时,则这两者 的速率之比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时才标志达到化学平衡。
mol· (L· min)-1或 mol· (L· s)-1
注意: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 化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数值之比等于方 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对于方程式:aA+bB cC+dD,则有 v(A)∶v(B)∶v(C)∶v(D)=a∶b∶c∶d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两个问题:第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第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问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公式:v=△c/△t单位:mol/(L·s)或mol/(L·min)(3)注意事项:①由于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通常我们所指的反应速率是指平均速率而非瞬时速率。

②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意义相同。

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反应:m A+n B p C+q DV A∶V B∶V C∶V D=m∶n∶p∶q③一般不能用固体物质表示。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例1]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 + Y2Z___;反应开始至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0.05 mol/(L·min)__。

[例2]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A. V(A) = 0.5 mol/(L·s)B. V(B) = 0.3 mol/(L·s)C. V(C) = 0.8 mol/(L·s)D. V(D) = 1 mol/(L·s)练习1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速率是0.2mol/L·min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在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少的。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提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提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说明: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都减小。

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掌握其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还适用于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只要与平衡有关的事实均可用该原理解释。

应特别注意:⑴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

若压强改变但体系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如:在容积和温度均不变情况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此时压强改变了,但,反应体系浓度未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⑵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⑶改变压强对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几乎无影响。

因此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⑷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下面是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中几种典型曲线: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浓度,其图像变化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特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H2(气)+I2(气) 2HI(气),加压与减压其图像分别为:2、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求平衡时各组分含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反应物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

解这类试题时要用到下列方法或规律:(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始”、“变”、“平”三段分析法。

教资考试|高中化学知识点解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

教资考试|高中化学知识点解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特别提醒:
1.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要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看其数值的大小。

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
特别提醒:
1.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为原来的2~4倍。

5.从活化分子角度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而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停止的状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其一般表达式为:速率 = 反应物浓度变化量 / 时间变化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因为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反应速率。

除了浓度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1. 温度: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得分子碰撞的能量超过活化能,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2. 压力: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加压力会增加分子间的碰撞几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新的反应途径,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4.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之间的碰撞几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以上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但是具体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每个反应的特性来具体分析。

二、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时间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将保持一定的比例,反应停止。

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对于一个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 ([C]^c * [D]^d) / ([A]^a * [B]^b)其中,[A]、[B]、[C] 和 [D] 分别表示反应物 A、B 和生成物 C、D的浓度,a、b、c、d 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反应在特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当 Kc 的值大于 1 时,说明生成物的浓度相对较高;当 Kc 的值小于 1 时,说明反应物的浓度相对较高。

而当 Kc 的值接近于 1 时,说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对均衡。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与应用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停止。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和生成物出现的速率。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物质表面积和催化剂等因素密切相关。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和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反应物消失和生成物出现的快慢程度,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得到。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有关,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示:速率= ΔC / 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1.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增加,从而促进反应速率的增加。

2.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根据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可以推导出速率定律方程:速率 = k[A]^m[B]^n其中,k为速率常数,m和n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A]和[B]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

3. 物质表面积的影响对于固体和液体反应物,物质表面积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因为表面积的增加会增大反应物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4.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但自身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永久改变。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了原始反应路径中的反应物粒子的能量要求,使反应速率得到增加。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和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

在化学平衡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1. 平衡常数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定义平衡常数K,它的值等于在平衡条件下各物质浓度的乘积积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乘积积累。

平衡常数表征了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必备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纲解读】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 t A c v A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

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b)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

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那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5)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v (A)a 与v (B)b ,若v (A)a>v (B)b,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外因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形晌(1)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减小物质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2)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数增多,因此有效碰搜次数增多,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因此,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注意事项:①对于纯液体和固体物质,可认为其浓度是一个常数,它们的里的改变不会形响化学反应速率。

②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能够影晌物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在固体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固体的颗粒越小,与物质的接触面积越大,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晌(1)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气体的压强,则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则使气体体积减小,气体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从而增加了有效碰撞的次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因此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当减小压强时,气体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减少,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⑶注意事项:①在讨论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a.恒温时,增加压强→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漫②由于压强改变时,固体、液体或溜液的体积影响很小,因而它们对浓度改变的影响也很小,可以认为改变压强时对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影晌。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2)理论解释: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湿度,可以增加物质分子的能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若降低温度,则减少了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里,有效碰撞改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3)注意事项:a.由于升高温度直接改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温度的改变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比浓度和压强的改变大,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4倍。

b.升高温度,可以增加所有分子的能量,所以温度对于所有的反应的有影响。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⑴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一般指正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⑵理论解释: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⑶注意事项: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质量以及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b.催化剂的活性往往因接触少量杂质而明显下降,甚至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叫做催化剂中毒,工业上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要把原料进行净化处理以除去杂质。

c.由于加入催化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加入催化剂可以成千上万倍的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其他因素的影响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因素也都能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形成原电池也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方法。

6.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变化与活化分子的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及反应速率的关系。

条件变化反应体系内变化注意点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由于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多,引起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多。

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总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无气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压强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

可逆反应中,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减小压强逆反应速率都减慢。

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能量升高,使反应速率增大。

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可逆反应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使用正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反应易于发生,使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使一部分原先的非活化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是工业生产中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手段。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以相同的幅度增大。

7.数形结合思想——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突破化学平衡概念速率—时间图像定性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平衡移动。

平衡体系条件变化速率变化平衡变化速率变化曲线任一平衡体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v逆均减小,且v逆′>v正′逆向移动任一平衡体系增大生成物的浓度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逆向移动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正向移动任意平衡或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和相等的平衡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v正、v逆同等倍数减小例1.(2013·四川理综化学·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 2 4 7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C三、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标志(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向右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向左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整个体系中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在反应结束后都不会消失。

(3)化学平衡的标志是:① V正=V逆: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含量保持不变。

2.速度与平衡的关系(1) 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 V正=V逆,平衡不移动。

(3) 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化学平衡的特点①“动”:化学平衡属于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

②“等”: V正=V逆> 0平衡的玉要原因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③“定”:平衡时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整个体系中都含有,但是它们的百分含量一定,不再改变。

(4)“变”:若条件改变,则化学平衡破坏,并在新条件下继续建立新的平衡。

当改变条件,使v(正)≠v(逆)时,平衡不再存在,反应继续向平衡方向进行。

依理可逆反应总是向建立平衡的方向进行的。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单位时音内任一物质生成多少,就消耗多少.表现在外部的特点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也不变,每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也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变,每种物质的浓度也不变,如温度、体积固定,反应容器内的总压,也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但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就不能用总压、平均分子质量是否随时间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了平衡。

)(1)直接(特征)标志:①V正=V逆:指反应体系中的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对不同物质而言,速率不一定相等。

现以N 2(g)+3H2(g)2NH3(g)为例,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a.若有1mol: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1molN:生成(代表V逆)。

同种物质只需考虑量是否相同,所以有1mo1N2消耗必然同时有1mo1N2生成,即V正(N2)= V逆(N2).b.若有1molN2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3molH:生成(代表V逆).不同种物质要考虑化学计量数,由化学方程式知N2和H2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3:所以有1molN2消耗必然同时有3mol H2生成,即V正(H2) =3 V逆(N2),由此可见两者数值不相等.c.同理可得以下关系:若有lmo1N2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2mol NH3消耗(代表V逆),若有nmolN2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2nmol NH3消耗(代表V逆)……d.同时还可以推出:若有lmo1N=N健断裂,则有6molN-H键断裂.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