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实验五 中性粒细胞吞噬检测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PPT课件

(1)仔细消毒后,每个班取5ml静脉血于肝素抗凝管内(轻轻摇匀)。
合液”置于洁净载玻片上,用另一载玻片推片,制成血涂片。
(4)待血涂片自然凉干后,用瑞氏染液染色。
瑞氏染色
瑞氏染液数滴覆盖血涂片上 染色1min 再加等量的
PH6.8 PBS与染液混合,染色10~15minΒιβλιοθήκη 用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
(平持玻片,在一端加水,使染料“漂走” )
中性粒细胞:
A.在抗化脓性细菌感染中起重要防御作用;
B.引起感染部位急性炎症反应; C.参与超敏反应(如III型超敏反应),引 起机体免疫病理损伤。
细菌计数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小吞噬实验
将新鲜血液和细菌混合,经合适时间后涂片 染色,即能观察到被吞噬到中性粒细胞内但还未 被消化掉的细菌。
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油镜观察
首先寻找中性粒细胞——观察胞质中有无吞噬的细菌。如染
色正确,可见细胞核及被吞噬的细菌染成紫色,而中性粒细
胞胞浆染成淡红色。
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注意事项
(1) 人类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在 37 ℃时最好,温度过高过低均 会使其吞噬能力减低。 (2)个体差异、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其吞噬能力亦不同。 (3)掌握好细菌与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时间。 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吞噬5min 时吞噬率达45%,10min时接近80%,20min 即达平台。 (4)取“细菌-全血”涂片时,要混匀后再取;制作血涂片要 求推出尾部,过厚或过薄,均不利观察。
生命周期短,不能分裂,靠“造血”补充;
胞核呈多叶状;胞质内有多种颗粒;
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防御素、溶菌酶、组织蛋白酶、乳铁 蛋白、碱性磷酸酶等。 中性粒细胞特有,巨噬细胞没有这种酶, 为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化学上的标志。
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PPT课件

9
8.计数
吞噬指数:观察200个中性粒细胞, 计算其中被吞噬的细菌总数,平均 每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数即为 吞噬指数。
200个中性粒细胞中吞噬的细菌总数
吞噬指数=
200
参考值:1.01-1.11
10
2019/11/17
.
11
6
5.推片 6.瑞氏染色 7.镜检 油镜检查:寻找中性粒细胞,如果染
色结果正确,可见细胞核 及被吞噬的细菌染成紫色, 而粒细胞的细胞浆则为淡红色。
7
8
8.计数
吞噬百分率:观察200个中性粒细 胞,计算其中吞噬有细菌的中性粒 细胞数,计算出吞噬细胞百分率。
200个中性粒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细胞数数
X100%
实验六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临床微免教研室
1
2
实验目的
1.熟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原理 和方法。 2.通过本实验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 免疫机制。
3
实验原理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即小吞噬细胞, 通过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几个 步骤,能吞噬和消化衰老、死亡细胞 及病原微生物等异物,是机体非特异 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实验材料
1.白色葡萄球菌8h培养物 2.抗凝人血(肝素抗凝管)、瑞氏 染液、蒸馏水 3.试管、玻片、采血针、酒精棉球、 吸管、滴管、显微镜、香柏油
5
试验步骤 1.白色葡萄球菌培养物的准备 2.采血(2滴) 3.加菌液(用微量加样器取准备好的
菌液40ul加入肝素抗凝血试管内, 轻轻混匀) 4.37℃温育30min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_PPT幻灯片

熟悉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意义、观察 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现象
掌握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异物能力的 测定方法及用途
小吞噬细胞
即是中性粒细胞; 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60%~70%; 生命周期短,不能分裂;
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特性:
A、在抗化脓性细菌感染中起主要 防御作用
B、引起感染部位急性炎症反应 C、参与超敏反应(如Ⅲ型超敏反 应),引起机体免疫病理损伤。
细胞核呈多叶状,胞质内含多种颗 颗粒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防御素、溶菌酶、
组蛋白酶、乳铁蛋白、碱性磷酸酶等。
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巨噬细胞没有这种酶, 为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化学法上的标志。
实验原理
吞噬细胞可以通过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 步骤,能吞噬和消化衰老、损伤及病原微生物 等异物,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一定条件下,将白细胞悬液与细菌混合,保持 一段时间后,取样涂片染色镜检,可以测定中 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该实 验可助诊断吞噬细胞功能障碍的疾病。
That’s all. Thank you!
注意事项
1、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在37℃时最好,温度过 高或者过低均会使其吞噬能力减低;
2、个体差异、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其吞噬 能力不同;
3、掌握好中性粒细胞与细菌的作用时间(中性 粒细胞对细菌吞噬非常迅速,5min左右吞噬率 达45%,10min左右接近80%,20min左右即达平 台)。
4、制片之前要混匀,涂片过薄、过厚都会影响 观察。
实验结果
在油镜下可细胞核及被吞噬的细菌被染成紫色, 而中性粒细胞的胞浆被染成淡红色。
被 吞 入 细 菌
指标检测
1、吞噬百分率= 100个中性粒细胞中吞噬了细菌的细胞数 100
免疫学实验 ppt课件

【实验结果】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 数 吞噬百分率 100% 观察记录的吞噬细胞总 数
被吞噬的细菌总数 吞噬指数 观察记录的吞噬细胞总 数
医学课件
6
【实验思考】 1、在吞噬细胞中发现细菌时, 如何区别吞噬的细菌和粘附在吞噬 细胞表面的细菌? 2、简述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概 念及特点。
3.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 采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 用另一载玻片一端取适量血液加入抗抗A分型 试剂,并混匀;用另一端再取适量血液加入 抗抗B分型试剂,并混匀。用干棉签止血。 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 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 匀分散。判定结果后把玻片放入消毒液中。
医学课件 27
【实验结果】 将玻片对着强光源,先观察 AFP 阳性 血清孔与抗体孔之间的白色沉淀线,然 后再观察待检血清孔与抗体孔之间是否 也有沉淀线出现,如有沉淀线,则表示 AFP试验阳性,否则AFP试验为阴性。
医学课件
28
【注意事项】 1 .电泳时电流不宜过大,以免蛋白 变性。 2 .抗原和抗体的电极方向不能搞错。 3 .抗原和抗体的浓度要适当,抗原 太浓或太稀都不易出现沉淀线。 4 .电泳所需时间与孔间距离有关, 距离越大,电泳时间越长。
血红蛋白吸管凹玱片载玱片采血针微量加样器湿盒显微镜恒温培养箱75酒精棉签香柏油二甲实验方法1用微量加样器吸叏肝素20ul加入洁净凹玱片2用酒精棉签消毒手指后刺破皮肤以血红蛋白吸管叏血40ul立即放入盛有肝素癿凹玱片凹孔内并充分混匀
免疫学实验课件
生化与免疫学实验室
医学课件
1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实验目的】
医学课件
31
【实验原理】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包括淋 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单个核细胞的体积、 形态和比重与外周血其他细胞不同。因此 利用一种介于1.075~1.090之间而近于等 渗的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hypaque) 混合分离液作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不同 比重的血细胞在分离液中呈梯度分布。从 而分离出PBMC。
免疫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内容实验名称: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中性粒细胞吞噬金黄色色葡萄球菌实验的操作过程;瑞氏染色的基本步骤及吞噬百分率的计算实验仪器、试剂:葡萄球菌培养液抗凝剂载玻片瑞氏染液水浴箱离心机注射器止血带消毒药水实验动物及来源:无实验原理:中性粒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的吞噬功能操作方法:1.采血:取人静脉血2毫升,放入含肝素的小试管中,混匀,防止凝血。
2.菌液制备:取葡萄球菌液,加生理盐水离心洗涤2~3次(2000r/min, 5~10min),去上清,留沉淀加入生理盐水,用比浊法配制到适宜浓度(1×107个/ml)。
3.混合温浴:将制备好的菌液0.5毫升加入到抗凝的人静脉血中轻轻混匀,置于37℃水浴箱中水浴30分钟(每10分钟轻摇匀一次)。
4.吸取混合悬液点在玻片上,制成血涂片,干燥后进行瑞氏染色,油镜下观察。
实验现象与数据: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葡萄球菌呈蓝(紫)色,计数200个中性粒细胞,并计算吞噬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分析与结论:吞噬率=吞噬细菌中性粒细胞/200个中性粒细胞×100%注意事项:1.菌液配备时注意无菌操作。
2.注意静脉血和菌液应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血﹕菌=5﹕1思考与创新:实验课教案实验名称: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人T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T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方法。
实验仪器、试剂: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u)、1%绵羊红细胞、肝素抗凝人血、无钙镁Hanks液、水平离心机、0.8%戊二醛、37℃水浴箱、显微镜、其他。
实验动物及来源:无实验原理:体外测定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的方法有多种,以玫瑰花环试验最为简易常用,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关系。
人周围血液中T淋巴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与绵羊红细胞相遇时,在其周围形成花环样细胞团,凡能结合三个以上绵羊红细胞者称为E攻瑰花环形成细胞。
实验五 大吞噬实验(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大吞噬实验
【实验材料】
1.试剂:6%无菌淀粉肉汤液:取肉汤培养基100mL,加 入水溶性淀粉6g,混匀,高压灭菌; 无菌Hanks液、生理盐水、瑞氏染液,蒸馏水
2.器材:显微镜、无菌注射器、载玻片、烧杯、吸管、 解剖剪、镊、解剖板
3.材料:体重22~25克健康小鼠、 2%鸡红细胞悬液:以生理盐水按红细胞比容配制
噬碱性粒细胞
噬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将染色后的涂片置于显微镜油镜下观察,绘图记录。 未被吞噬的鸡红细胞
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吞 噬细胞
【检测指标】
随机观察100个巨噬细胞,分别计数吞噬有鸡 红细胞的细胞数和所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按下 述公式分别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 采用一种和玻片折光率相
接近的介质如香柏油,加于标本 与玻片之间,使光线不通过空气, 这样射入镜头的光线就较多,物 象就可看得清楚。
先用低倍镜找到视野:粗调、细调 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察 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 a.将光线调至最强程度(聚光器提高,光圈全部开放)。 b.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滴香柏油1小滴 (不要过多,不要涂开)于接物镜正下方标本上。 c.转动接物镜转换盘,使油镜头于镜筒下方。 d.俯身镜旁侧面在肉眼的观察下,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徐徐浸入香柏 油内,轻轻接触玻片为止。 e.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徐徐下降至见到标本的物象为止。 f.转动微调节器,使视野物象达到最清晰的程度。 g.左手徐徐移动推进器,并转动微调节器以观察标本。 h.标本观察完毕后,转动粗调节器将载物台下降,取下标本玻片。 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 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留的油, 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实验五 中性粒细胞吞噬检测

油镜观察
目 录 末页
肝素抗凝血:
外周血2ml + 肝素少量
目 录 末页
推血片:
1.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夹持载玻片的边缘,血滴 在离载玻片一端中4~5毫米处。
2.另取一边缘光滑平整的玻片作推片,将推片 一角置于血滴,向下使之接触到载玻片,使血液 均匀分散在推片与载片的接触处。
3.使推片与载玻片呈30~40°角,向另一端平 稳地推出。
目 录 末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吞噬细 菌的中 性粒细 胞
目 录 末页
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
一、油镜头的识别 镜头下缘有一圈白线,
并刻有100×、或oil字样。
目 录 末页
二、油镜的使用
检查染色标本时,光度宜强。 显微镜亮度开关调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集光器上升与载物台相平。
目 录 末页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天然免疫功能测定
检测机体天然免疫功能的状态,是评价机体 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 录 末页
天然免疫功能测定
常用方法: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溶菌酶的测定 补体参与的反应
目 录 末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现象称为小吞噬现 象,可以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其吞噬细菌的情 况并测定吞噬功能。
目 录 末页
四、显微镜的维护
1.精密仪器要注意爱护,勿随意拆卸和碰撞。 2.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的部分,不能往返 连续回转。 3.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老 师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检修。
目 录 末页
三、油镜的使用原理
光线通过玻片与油镜头之 间的空气时,因介质密度不 同发生折射,使物象显现不 清。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在体内发挥着各种重要的功能。
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白细胞,它们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我们进行了一项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过程,探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其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 中性粒细胞培养液2. 细菌培养液3. 显微镜4. 培养皿5. 移液器6. 培养箱实验步骤:1. 准备中性粒细胞培养液和细菌培养液。
2. 取一块无菌培养皿,使用移液器将中性粒细胞培养液滴在培养皿中。
3. 添加适量的细菌培养液到培养皿中,使细菌均匀分布。
4. 将培养皿放入预热的培养箱中,以37摄氏度恒温培养。
5. 在各个时间点,取出培养皿,用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情况。
6.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非常强大。
在实验开始的几分钟内,中性粒细胞迅速聚集到细菌附近,并开始将细菌吞入细胞内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菌被吞噬,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在实验结束时,几乎所有的细菌都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实验分析: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吞噬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中性粒细胞能够清除体内的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健康。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迅速吞噬过程,这证实了中性粒细胞在免疫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的调控。
这些因子和分子能够引导中性粒细胞朝向病原体,并促使细胞对其进行吞噬。
在实验中,我们没有对这些调控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在中性粒细胞吞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激活可以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而某些疾病和病理状态则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氏染色:
血涂片干燥后,涂面上滴瑞 氏染液7~8滴,3分钟。
+勿使染液干涸
用水冲洗
平持玻片,在一端 加水,使染料“漂” 走。
待干,镜检。
目 录 末页
油镜观察结果:
可见中性粒细胞吞噬葡萄球菌。 如染色正确,可见细胞核及被吞噬细菌染成 紫色,而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浆则为淡红色。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天然免疫功能测定
检测机体天然免疫功能的状态,是评价机体 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 录 末页
天然免疫功能测定
常用方法: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溶菌酶的测定 补体参与的反应
目 录 末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现象称为小吞噬现 象,可以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其吞噬细菌的情 况并测定吞噬功能。
目 录 末页
四、显微镜的维护
1.精密仪器要注意爱护,勿随意拆卸和碰撞。 2.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的部分,不能往返 连续回转。 3.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老 师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检修。
目 录 末页
目 录 末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吞噬细 菌的中 性粒细 胞
目 录 末页
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
一、油镜头的识别 镜头下缘有一圈白线,
并刻有100×、或oil字样。
目 录 末页
二、油镜的使用
检查染色标本时,光度宜强。 显微镜亮度开关调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集光器上升与载物台相平。
目 录 末页
三、油镜的使用原理
光线通过玻片与油镜头之 间的空气时,因介质密度不 同发生折射,使物象显现不 清。
若在油镜与载玻片之间滴 香柏油,则物象明亮清晰。
目 录 末页
四、显微镜的维护
1.使用完毕,用擦镜纸1 拭去镜头的香柏油。 2.擦镜纸2 上滴乙酸乙酯,擦拭镜头。 3.干净的擦镜纸3 擦拭镜头的乙酸乙酯。
目 录 末页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目 录 末页
材料:
1.抗凝人血 2.葡萄球菌18小时肉汤培养物 3.其他 玻片、注射器、瑞氏染色液、
pH6.8PBS(缓冲液)。
目 录 末页
步骤:
取肝素抗凝血2滴(约0.2ml)
+
取葡萄球菌培养物1滴(0.1ml,12亿/ml)
混匀,37℃10分钟 取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推成薄血片,干燥。
瑞氏染色
油镜观察
目 录 末页
肝素抗凝血:
外周血2ml + 肝素少量
目 录 末页
推血片:
1.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夹持载玻片的边缘,血滴 在离载玻片一端中4~5毫米处。
2.另取一边缘光滑平整的玻片作推片,将推片 一角置于血滴,向下使之接触到载玻片,使血液 均匀分散在推片与载片的接触处。
3.使推片与载玻片呈30~40°角,向另一端平 稳地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