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提取
外泌体提取的方法

外泌体提取的方法外泌体是一种小型的胞外囊泡,它们由细胞释放出来,带有许多生物分子,如蛋白质、RNA和DNA等。
这些外泌体在很多生物体中都被发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而研究它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课题。
因此,外泌体提取方法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1. 已有的外泌体提取方法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几种外泌体提取方法,包括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和超滤等。
这些方法每一种都有其优点和限制。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
差速离心法这是当前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差速离心法利用一个多步骤的过滤和离心过程来提取外泌体。
此方法通过圆盘刷子离心除去大的细胞残留和细胞碎片,然后再通过速度梯度离心 Pellet 小径的微粒(包括外泌体)。
最终,被Pellet收集的微粒经过洗涤和再次离心以获得纯化的外泌体。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外泌体含量极小,容易堵塞过滤器,处理时间也较长等。
密度梯度离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梯度浓度离心的离心管来纯化和分离外泌体。
这种方法可以强制微粒沉降到其密度梯度离心中与之匹配的密度位置。
密度高的梯度位置收集纯化的外泌体。
但是,密度梯度离心法也存在一些限制,由于梯度的浓度特性,产生相当多的上清液需要处理。
超滤法超滤法可以使用聚酰胺膜筛,把自然和添加的物质、基质等从水或反向微乳液中移除。
超滤法是一种最新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此方法是通过微孔膜以外泌体大小排除液体中的大分子物质,而留下外泌体和其他小分子在膜上。
最后,外泌体可以从膜上收集。
但是此方法也存在缺陷,需要更昂贵的设备,如超滤膜和超滤器等。
2. 未来发展方向虽然以上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出现新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以更快捷、更准确、更方便的方式提取外泌体。
例如,利用氮氧化物处理方法,可以在不使用离心机和过滤器的情况下,快速提取外泌体。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少的研究时间内提取足够数量的外泌体。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外泌体的研究中,更广泛地使用这些方法,并更好地理解外泌体的分子机制。
外泌体提取方法

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对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对于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1. 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目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进行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细胞碎片,然后将上清液进行高速离心,将外泌体沉淀下来。
最后,用洗涤液洗涤沉淀物,得到纯净的外泌体。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提取外泌体。
2. 超滤法。
超滤法是利用超滤膜对细胞培养液进行过滤,将外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不需要离心步骤,操作简便,适用于小规模外泌体提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超滤膜孔径和分子量截留率,以确保外泌体能够有效地被提取出来。
3. 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利用不同密度的梯度液体将外泌体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开来。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加入密度梯度离心管中,然后进行超速离心,外泌体会沉淀在不同密度的梯度液体中。
通过调整离心参数,可以将外泌体从其他细胞成分中有效地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纯度较高,适用于对外泌体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
4. 免疫亲和法。
免疫亲和法是利用外泌体表面蛋白与特定抗体的结合来提取外泌体。
首先,将抗体固定在亲和树脂上,然后将细胞培养液与亲和树脂进行免疫反应,外泌体会与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洗涤等步骤将外泌体从亲和树脂上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选择特定的外泌体蛋白进行提取,适用于对外泌体特定蛋白的研究。
总结。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外泌体提取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外泌体的污染和损失。
同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外泌体的提取效率和纯度,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样品。
希望以上介绍的外泌体提取方法能够对您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外泌体提取鉴定

外泌体提取鉴定1. 介绍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小型膜囊泡,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它们主要通过胞吐(exocytosis)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可以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外泌体的提取鉴定是一项关键的研究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泌体的组成、功能以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2. 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尺寸排除柱法等。
2.1 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是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多次离心步骤,逐渐提高离心速度,使外泌体沉淀。
离心步骤通常包括低速离心、高速离心和超高速离心。
低速离心一般在300g-2000g的离心力下进行,用于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高速离心一般在10000g-20000g的离心力下进行,用于沉淀较大的外泌体。
超高速离心一般在100000g以上的离心力下进行,用于沉淀较小的外泌体。
2.2 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外泌体与离心液中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离心过程中的分层原理,实现外泌体的提取。
常用的密度梯度离心液包括葡萄糖、蔗糖和乳酸等。
离心过程中,外泌体会在离心液中沉淀到特定的密度层,然后可以通过离心收集到外泌体。
2.3 尺寸排除柱法尺寸排除柱法是一种基于外泌体粒径的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尺寸排除柱的特殊结构,可以将大颗粒物质和细胞碎片滞留在柱中,而将外泌体通过柱床,实现外泌体的提取。
尺寸排除柱法操作简便,提取效果较好,适用于小样本量的外泌体提取。
3. 外泌体鉴定方法外泌体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分析、核酸分析和功能鉴定等。
3.1 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是观察外泌体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工具。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外泌体的膜结构、大小和形状等特征。
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确认提取到的颗粒是否为外泌体。
3.2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分析是外泌体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外泌体提取方法比较

外泌体提取方法比较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膜囊泡,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细胞分泌机制,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
外泌体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产物等,对细胞间信息传递、免疫反应、炎症调节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外泌体的提取和分离成为研究其功能和应用的重要步骤。
目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包括差速离心、超滤、密度梯度离心、覆膜及抗体磁珠法等。
以下将对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
1.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它是通过逐步增加离心力,将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从上清液中分离出来,最后得到外泌体的方法。
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适用于大规模外泌体提取。
缺点是纯度较低,提取得到的外泌体中可能夹杂有其他细胞碎片和蛋白质聚集体。
2. 超滤法:超滤法是利用滤膜孔径选择性筛选颗粒物质的方法。
通常使用滤孔直径为20-100 nm的滤膜进行过滤,将大颗粒物质和细菌滤出,实现外泌体的提取。
优点是简便快速,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外泌体。
缺点是容易因滤膜堵塞导致提取效果不佳,并且只能得到一部分外泌体。
3.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根据物质密度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常使用等体积或等体积百分比的梯度溶液(如葡萄糖或蔗糖)进行离心,不同密度的物质会在梯度中分层沉淀。
外泌体的密度较低,往往在低密度梯度中聚集。
优点是可以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外泌体,并且可以细致分离不同类型的外泌体。
缺点是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4.覆膜法:覆膜法是指通过将培养基中的细胞和碎片离心去除后,直接在细胞上清液上方加入覆盖材料(如覆膜、多孔膜等),使外泌体通过覆盖材料进入上清液的方法。
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离心步骤。
缺点是提取得到的外泌体纯度较低,可能夹杂有其他颗粒物质。
5.抗体磁珠法:抗体磁珠法是利用表面覆盖特定抗体的磁性微珠,通过与外泌体表面标记物质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外泌体的提取。
优点是提取效果稳定,纯度较高,可以选择性地提取一些类型的外泌体。
外泌体提取方法

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其直径一般在30-1000纳米之间,可以带有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多种生物分子,是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载体。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对于研究其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将上清液进行超速离心,沉淀出外泌体。
最后,去除上清液,留下外泌体沉淀,即可得到外泌体。
二、超滤法。
超滤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经过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将上清液通过超滤膜进行过滤,截留外泌体。
最后,用PBS等缓冲液洗涤超滤膜上的外泌体,即可得到外泌体。
三、沉淀法。
沉淀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聚乙二醇或其他沉淀剂,使外泌体沉淀出来。
最后,用PBS等缓冲液洗涤外泌体沉淀,即可得到外泌体。
四、免疫磁珠法。
免疫磁珠法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经过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特异性抗体修饰的磁珠,使外泌体与磁珠结合。
最后,利用磁场将外泌体结合的磁珠吸附在管壁上,去除上清液,再用缓冲液洗涤磁珠,即可得到外泌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研究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外泌体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一种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一种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一、引言外泌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小颗粒,其直径一般在30-150纳米之间。
外泌体中富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并探讨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流程。
二、外泌体提取方法目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主要包括超速离心法、滤膜法、沉淀法和免疫亲和法等。
其中,超速离心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步骤如下:1.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或生物体体液,如血浆、尿液等。
2. 进行一系列离心步骤,以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一般先进行低速离心,去除大颗粒物质,然后再进行高速离心,沉淀外泌体。
3. 分离外泌体。
将高速离心上清液转移到新离心管中,再次进行超高速离心,将外泌体沉淀下来。
4. 去除上清液,将外泌体沉淀悬浮于适当的缓冲液中。
三、外泌体的应用与流程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间通讯介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介绍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流程。
1.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外泌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这些分子的组成和含量可以反映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
因此,外泌体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来寻找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2. 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外泌体具有天然的包裹和传递生物分子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
研究人员可以将药物封装在外泌体中,并通过改变外泌体的表面性质,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释放。
这种外泌体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于治疗肿瘤等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 疾病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外泌体中富含的生物分子可以提供重要的疾病机制信息。
通过分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研究人员可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完整版)外泌体提取方法总结

1、细胞培养上清:即在4℃下,首先300×g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然后2 000×g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后,10 000×g 高速离心30 min,吸取上清液;140000×g超速离心90 min;除去上清液,所获得的沉淀即为外泌体。
用PBS缓冲液洗涤沉淀并重悬后,140 000×g 再次离心90 min,100 μL PBS缓冲液重悬沉淀,冻存于-80℃备用。
2、将小鼠或人血收集在1.5mL管中,并使其在37℃下凝结1小时而不进行抗凝。
此后,将其以2,000×g离心持续10分钟获得血清。
接着将血清以3,000×g离心10分钟。
将上清液以无菌PBS 以1:1的比例稀释并离心再次以10,000×g保持30分钟,然后以200,000×g进行2小时超速离心。
将颗粒在a中洗涤大量PBS,通过0.2-μm注射器过滤器过滤,并以200,000×g离心1小时,然后收集沉淀并重悬于PBS或PBS中用于后期功能或生化测定的培养基。
3、为了从体液(例如尿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血浆,肿瘤腹水)中纯化外泌体,只需通过常规方法收集液体即可。
血浆用紫色的管子,EDTA抗凝,血清的话不抗凝直接离心。
在4°C下在玻璃瓶中储存长达5天,直至进行外泌体纯化。
外泌体纯化的原理与从组织培养条件培养基开始时的原理相同,但由于某些流体的粘度,必须稀释它们,并增加离心的速度和长度。
该方案已在作者的实验室中用于从人血浆中纯化外泌体(Caby等,2005)。
基本方案1中指出的所有预处理也适用于该方案。
材料液体(例如,血浆:通过Ficoll离心与血细胞分离;淋巴,血清,尿液,细支气管灌洗或肿瘤腹水)磷酸盐缓冲盐水(PBS;附录) 2A)冷冻离心机50毫升聚丙烯离心管0.22微米过滤装置(如Steritop,Millipore)超速离心机和固定角度或摆动式转子(见表3.22.1)适用于超速离心机转子的聚合物管或聚碳酸酯瓶(见表3.22) 0.1)注意:所有离心均应在4℃下进行。
外泌体提取步骤

外泌体提取步骤外泌体提取是一种从细胞外分泌物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外泌体提取的步骤。
1. 细胞培养需要选择感兴趣的细胞系进行培养。
将细胞种植在培养皿中,并提供适当的培养基和条件,使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和分裂。
2. 收集细胞上清液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收集细胞上清液。
将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转移至离心管中,并使用低速离心(约300-500×g)离心10-20分钟,以去除细胞和细胞碎片。
3. 高速离心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并使用高速离心(约10,000-20,000×g)离心30-60分钟,以沉淀外泌体。
4. 洗涤外泌体将外泌体沉淀用冷PBS(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以去除杂质和未结合的蛋白质。
洗涤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离心和上清液的去除。
5. 再次离心将洗涤后的外泌体沉淀用PBS再次离心,以获得更纯净的外泌体样品。
6. 纯化外泌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泌体的纯度,可以使用浓缩、超滤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纯化处理。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残余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提高外泌体的纯度和浓度。
7. 确认外泌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结构,确认提取到的颗粒为外泌体。
此外,还可以使用Western blot、质谱等技术对外泌体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验证。
8. 外泌体的应用提取到的外泌体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外泌体中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可以用于疾病诊断、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领域。
总结:外泌体提取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操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
通过细胞培养、离心、洗涤和纯化等步骤,可以从细胞上清液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
外泌体提取的纯度和质量对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外泌体的提取和研究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osome 分离需知注意: 分离 exosome 前的样品不能加入任何 RNA 保护剂(如 Trizol,RNA later);已经分离好的外泌体样本如果需要进行电镜观察, 只能冰上或4℃保存,存放时间不超过两天,注意不可冷冻保存,否则可能会影响电镜观察效果。 1. 血清样品(不能加抗凝剂) (1)干燥管采血后,轻轻将全血滴入洁净的 EP 管或者离心管; (2)4 度下静置 3~4 小时,可见血块析出(也可放置 4 度冰箱过夜); (3)5000 rpm,4 度离心 10min,可见淡黄色血清,取出上清后可再 3000rpm 4度离心 10min,以最大程度保证血清质量。 (4)将血清分装,送样前可冻存于-80 度。 提示:一般高通量测序或者蛋白质组学需要 4mL (全血10ml)以上 2. 血浆样品(不能用肝素抗凝) 1) 用采血针和抗凝管(含 EDTA)抽取全血,混匀; 2) 4 度下静置 3~4 小时(也可放置 4 度冰箱过夜),5000 rpm,4 度离心 5min,取上清即为血浆; 3) 可将血浆分装,送样前可冻存于-80 度。 提示:一般高通量测序或者蛋白质组学需要 4mL (全血10ml)以上 3. 细胞上清需要提前预备的实验材料:去除 exosome 的血清(自己制备或购买) 1) 培养皿的细胞汇合率达到 80%~90%时; 2) 把原有培养基吸掉,加适当的胰蛋白酶(能覆盖细胞就行)进行消化; 3) 细胞变圆后加入等体积的含正常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 4) 用移液枪吹打细胞,把细胞都悬浮起来; 5) 1100rpm,离心 5 分钟; 6) 吸掉上清液,用无 exosome 血清的培养基清洗细胞一次; 7) 1100rpm,离心 5 分钟; 8) 吸掉上清液,加入无 exosome 血清的培养基,悬浮细胞; 9) 根据细胞种类把细胞传到几个培养皿中( 收集上清时细胞汇合率为60%~80%),继续培养; 10) 培养 48h~72h 后,收集细胞上清; 11) 2000 rpm,离心 10min,然后 10000 rpm, 离心 30min, 去除细胞或者细胞碎片,取上清即可。
提示:送样量最好 20mL 以上
外泌体鉴定
Nanosight(NTA) 测粒径大小
电镜
测颗粒形态
有风险!
因为标本各异பைடு நூலகம்提 取出外泌体进行电 镜检测可能无法得 到典型的图片
外泌体组学检测
芯片
miRNA、lncRNA、circRNA
二代测序
miRNA、lncRNA、circRNA
蛋白质组
Lable free、iTRAQ、SW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