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操作规范共141页

合集下载

(优选)支气管镜操作规范详解.

(优选)支气管镜操作规范详解.
灌洗液: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37℃,室温温 度可用。每次25-50ml,总量100-250ml,不超 过300ml。
负压吸引:压力约为24-100mmHg。防止负压 过大过猛。
回收量:中叶或舌叶应回收40%以上。其他肺 叶30%以上。
回收的BALF无菌容器送细菌培养、找结核菌、 真菌培养和细胞学检查。连续几日送检可提高 标本检出阳性率。
a、前支 b、后支 a、外支 b、基支 a、外支 b、基支 a、后支 b、外支 c、内支
上叶
左肺
上部支气管
B1+2:尖后段 B3:前段
舌叶
B4:上舌段 B5:下舌段
下叶
B6:背段 B*:亚背段 B8:内前基底段 B9:外基底段
B10:后基底段
a、尖支 b、后支 c、外支 A、外支 b、内支 c、上支 a、外支 B、前支 a、上支 b、下支 a、上支 b、外支 c、内支
a、外支 b、基支 a、外支 b、基支 a、后支 b、外支 c、内支
(8)插入途径: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经口
(9)直视观察:顺序观察咽、声门、气管、隆 突、各段及亚段支气管。先健侧后患侧。
(10)止血: ①经纤支镜注入冰盐水。②经纤 支镜注入稀释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2 mg ,加入 生理盐水20 ml 内,每次可注入5~10 ml)。③经 纤支镜注入稀释的凝血酶(凝血酶200μg 加入生 理盐水20ml 内。④必要时同时经全身给止血药 物(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此外出血量大者尚进 行输血、输液等。⑤纤支镜的负压抽吸系统一 定要可靠有效,以保证及时将出血吸出,不使其 阻塞气道。
纤支镜检查现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使用禁忌 证范围亦日趋缩小,或仅属于相对禁忌。但在下 列情况下行纤支镜检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 高于一般人群,应慎重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 检查。

支气管镜操作规范

支气管镜操作规范
(2)插管过程中心跳骤停:立即拔出纤支镜,心 肺复苏。
(3)喉痉挛或喉头水肿:抗组胺药或静脉给糖皮 质激素。
(4)严重气管痉挛:拔出纤支镜,按哮喘大发作 处理。
(5)缺氧:检查时氧分压一般下降20mmHg左右。 应相应提高给氧条件。
(6)出血:少量出血吸引后可自行吸收,或肾上 腺素2 mg ,加入生理盐水20 ml 内,每次可注入5~ 10 ml
(8) 疑有主动脉瘤。
(9) 气管部分狭窄,估计纤支镜不易通过,且可导 致严重的通气受阻
编辑课件
6
检查步骤
(1)消毒:详见消毒步骤。 (2)术前检查:a、详细采集病史,过敏史,
测血压及心肺体检。b、影像学检查,胸片或 CT确定病变部位。c、DIC检查、血小板计数。 d、肝功能及乙肝五项检查。e、心电图检查。
编辑课件
16
呼吸机模式的选择:纤支镜检查时病人的心率 血压都有所升高。应用PCV较VCV气道峰压低, 潮气量高。
编辑课件
17
旁路法
口腔进入, 助手抽去气管造口导管气囊内的空 气,纤支镜经气管造口导管外侧旁路平行进入 总气管,待前端超过导管远端并到达隆突上方 约2cm处后,再向气囊内注气,注气量为原注 气量减去3-4ml,监测气道压至无漏气(旁路 法)。对呼吸力学影响小。直径5.7mm的纤支 镜进入直径7mm的气管插管产生35cmH2O的 PEEP,进入8mm的气管插管产生小于20 cmH2O的PEEP。故最小应8mm。气管插管内 径大于纤支镜外径2mm。
编辑课件
18
纤维支气管镜部位命名
编辑课件
19
纤维支气管镜远端放大图
编辑课件
20
(7)体位:多仰卧位,需要时可半卧位或坐 位。
(8)插入途径: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经 口

支气管镜操作规范

支气管镜操作规范
灌洗液: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37℃,室温温 度可用。每次25-50ml,总量100-250ml,不超 过300ml。
负压吸引:压力约为24-100mmHg。防止负压过 大过猛。
回收量:中叶或舌叶应回收40%以上。其他肺叶 30%以上。
回收的BALF无菌容器送细菌培养、找结核菌、 真菌培养和细胞学检查。连续几日送检可提高 标本检出阳性率。
(2)插管过程中心跳骤停:立即拔出纤支镜,心 肺复苏。
(3)喉痉挛或喉头水肿:抗组胺药或静脉给糖皮 质激素。
(4)严重气管痉挛:拔出纤支镜,按哮喘大发作 处理。
(5)缺氧:检查时氧分压一般下降20mmHg左右。 应相应提高给氧条件。
(6)出血:少量出血吸引后可自行吸收,或肾上 腺素2 mg ,加入生理盐水20 ml 内,每次可注入5~ 10 ml
合格的BALF要求:达到规定的回收量,不混有 血液,红细胞<10%。上皮细胞<3%。
(13)对可疑部位可刷检涂片送细胞学、抗酸 染色找结核菌,或应用保护性标本刷获取标本 做细菌培养。
(1)局麻药过敏或过量:应用血管活性药,抗抽 搐药物,心动过患者应用阿托品,心跳停止立即心 肺复苏,喉水肿阻塞气道立即气管切开。
(8) 疑有主动脉瘤。
(9) 气管部分狭窄,估计纤支镜不易通过,且可 导致严重的通气受阻
(1)消毒:详见消毒步骤。
(2)术前检查:a、详细采集病史,过敏史, 测血压及心肺体检。b、影像学检查,胸片或CT 确定病变部位。c、DIC检查、血小板计数。d、 肝功能及乙肝五项检查。e、心电图检查。
⑥疑有食道、气管瘘的确诊。
⑦清除气道内异常分泌物,包括痰液、脓栓、血 块等。
⑧引导气管插管,对插管困难者可通过支气管引 导进行气管插管。

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步骤

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步骤

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步骤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支气管相关疾病。

它通过将柔软的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可以直接观察和评估呼吸道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步骤。

1. 术前准备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之前,应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评估麻醉风险。

还需要告知患者需要空腹,并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2. 麻醉支气管镜检查通常需要局部麻醉。

在开始检查之前,医生会给患者喷洒一种含有局部麻醉剂的喷雾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3. 插入支气管镜插入支气管镜是支气管镜检查的关键步骤。

医生会先让患者用嘴巴含住支气管镜,然后缓慢地将其插入口腔,并通过喉咙进入气管。

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和压迫感,但通常这种感觉很轻微。

4. 观察和评估一旦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中,医生就可以开始观察和评估呼吸道的情况了。

支气管镜上配有光源和摄像头,可以实时传输图像到显示屏上。

医生会检查气道的通畅性、黏膜的颜色和纹理,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的病变或异物。

5. 取样和治疗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的组织,医生可以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取样和治疗。

通过支气管镜,医生可以使用一根细长的工具取下组织样本进行生物检查,或者进行其他治疗,如切除肿瘤、清除分泌物等。

6. 检查结束和后续护理支气管镜检查通常在几分钟内完成。

一旦检查结束,医生会缓慢地将支气管镜从气管中抽出,然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呼吸。

在检查结束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喉咙不适或咳嗽,这是正常的反应。

总结和回顾: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和处理支气管相关疾病。

它的操作步骤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插入支气管镜、观察和评估、取样和治疗,以及检查结束和后续护理。

这个技术对患者来说通常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或呼吸困难等。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气管镜制度

气管镜制度

支气管镜操作规程制度一、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人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

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

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

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

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

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

二、禁忌证:1.活动性大咯血。

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

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

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

7.疑有主动脉瘤。

8.多发性肺大疱。

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

三、术前准备:(1)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须书面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检查过程须有家属陪同,以便于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进行医患间的沟通。

(2)术前检查:①.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体检。

②.拍摄X线胸片,正和(或)侧位片,必要时拍常规断层片或CT片,以确定病变部位。

急诊专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标准

急诊专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标准

急诊专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标准
急诊专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标准如下:
1. 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雾化麻醉咽喉,或通过环甲膜穿刺注入2%
利多卡因5ml。

另外,鼻腔也使用2%利多卡因凝胶进行麻醉。

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肝功能或心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时可适当减量。

2. 患者体位:患者一般取仰卧位。

3. 器械准备:将纤支镜与吸引器及显像系统连接好,开启显像系统及冷光源。

4. 插镜:术者在窥视下由鼻孔(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看清声门,待声门开大时将支气管镜送入气管,徐徐前进。

5. 观察:顺序观察声门、气管、隆突、左、右总支气管及其所属各叶段支气管管口。

原则先查健侧后查病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以上步骤供您参考,实际操作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判断进行。

支气管镜的使用流程

支气管镜的使用流程

支气管镜的使用流程一、准备工作1.确保设备完好: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等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无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2.消毒准备:将支气管镜和配件放入消毒器中进行消毒,确保消毒完全,并按规定时间取出。

3.物资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消毒纸巾、润滑剂等。

4.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保持患者的配合和放松。

二、操作步骤1.术前准备–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将支气管镜与气管插管连接好,确保连接紧固。

–将支气管镜的镜片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便更顺利地进入气道。

2.镜片插入–让患者坐直或卧床,头稍微向后仰。

–将支气管镜握住,选择适当的镜片尺寸,插入患者口腔中。

–缓慢推进镜片到患者的舌背后方,避免刺激患者的呕吐反射。

3.进入气道–通过对镜片的旋转和细微调整,使其进入患者的喉咙和气道。

–观察呼吸道的状况,检查有无异常,如分泌物或异物等。

–将支气管镜进一步推入气道,直到达到支气管的入口。

4.观察和操作–使用支气管镜观察和检查支气管的内部情况,包括黏液、异物、血液等。

–如需进行治疗,可使用支气管镜进行取样、刮吸、冲洗等操作。

5.拔出镜片–在检查或治疗结束后,将支气管镜缓慢地拔出患者的气道。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出血、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6.后续工作–将使用过的支气管镜和配件进行清洗和消毒。

–记录操作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治疗措施和处理情况。

–提醒患者注意术后护理和可能的不适反应。

三、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要轻柔,避免刺激患者的呕吐反射,注意患者的呼吸和舒适度。

2.注意支气管镜和气管插管的连接处,确保紧固,避免在操作过程中脱落或松动。

3.患者在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中,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操作过程,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4.使用过的支气管镜和配件应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是支气管镜使用流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正确操作和严格遵守消毒规程,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支气管镜操作技巧

支气管镜操作技巧

气管镜操作技巧(2014-12-11 11:33:27)转载▼分类:呼吸、肺炎、肺梗、机械通气标签:杂谈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准备:1、麻醉要好2、进鼻腔时要心细,看准鼻腔空间较大的地方进镜;3、看到声带后不要急于进气管,要用2%利多卡因4ml做一下表面麻醉,稍微停一下,看准声门,快速进镜;4、进入气管后,要使镜头不要碰到气管壁,延着气管中间向下进镜至隆突,进入左或右主支气管时,边进镜边给予2%利多卡因做一下表面麻醉,麻醉完成后,吸尽痰液及分泌物;5、先看正常的气管及支气管,最后看有病变的部位,做活检或刷检;6、整个过程动作要轻柔,不要急于求成,特别是进声门这一关,要看清楚后再进镜,争取一次成功;7、要胆大心细,特别是第一例病人要选择好,成功后能给自已增加信心。

插入要点a.术者左手握持纤支镜操作部,按需要做左右旋转,拇指拨动角度调节纽。

同时左手食指可按住吸引器管口做吸引。

右手扶镜身缓缓插入。

b.经鼻插入时,镜管要沿鼻道插入,调整其方向及目镜屈光度,看清其解剖结构,使镜体保持“中位”徐徐进入,不要使用暴力。

当视野出现完全红色而模糊时,有两种可能:一是镜面抵在组织上,退一下镜即可,另一种是血迹污染了镜面,此时可让病人咳嗽一下,或经钳道孔插入细塑料管注入生理盐水1-2ml冲洗,再换吸引器吸引,若仍无效,拔除镜体擦拭干净重新插入。

c.在镜子末端未抵达咽喉部时,首先要找到会厌,调整镜子的角度,把镜端从会厌后方绕过,即可看清声门,可嘱病人做深呼吸,在声带外展时,迅速插入气管,此步要轻巧敏捷,避免暴力撞击声带。

d.镜子进入气管后,拨动角度调节纽,使视野正对气管支气管腔继续插入,并认真观察气管隆突,各叶段支气管口及腔,一般先检查健侧,再检查患侧。

e.应避免镜子紧贴气管壁吸引以免出血,吸引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缺氧f.撤镜时,将调节杆完全放松,使其恢复自然位置,以便顺利撤出。

我们院纤支镜室采取经口鼻高压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ml表面麻醉,至患者口咽部发粘,吞咽唾液基本没有感觉,麻醉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