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练习课课件
十几减九说课稿

十几减九说课稿十几减九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2.教材简析: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十几减九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和九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九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九。
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教材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并理解十几减九的算法。
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说学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说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种智慧品质的方法。
”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
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创设情景,活跃气氛;引导参与,探究算法;自选算法,尝试练习;分层练习,在玩中学;总结体验,扩展延伸(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020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二单元-教学教案

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经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并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抢答17可以分成10和几? 19可以分成几和10?12可以分成10和几? 14可以分成几和10?15可以分成几和10?2、开火车9+2= 9+5= 9+7= 9+3= 9+8=9+6= 9+9= 9+4= 13-10= 15-10=18-10= 16-10= 17-10= 12-10=(二)探究新知1、周末了,许多小朋友都来到了游乐场玩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到气球)(1)你能不能根据气球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学生思考,教师点名回答。
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3)那么这个问题你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算式来解答呢?15-9=()(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十几减9。
2、教学第10页例1(1)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计算15-9。
如果我们没有小棒又可以怎样计算出15-9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方法一:用小棒一个一个的减方法二:破十法方法三:平十法方法四:想加法再算减法方法五:数手指头3、原来解决一个数学算式有这么多方法,那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解答下下面的问题吧!我有16个风车,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16-9=?学生举手讲解自己的做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第10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摘苹果。
(四)作业布置:完成第11、12页的练习题。
(五)课后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九?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板书设计:十几减9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15-9=?(1)一个一个减(2)破十法1 5- 9=65 10(3)平十法15- 9=65 4(4)想加法再减法9+6=15 15-9=6(5)数手指头十几减8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十几减9》20以内的退位减法PPT免费课件(第1课时)

5 10
-
1
+
平十法
?
15
想加算减法
想加算减法用到了 进位加法的知识。
1
原来有15个气 球,送出9个。
还剩几个气球? 15-9=6(个)
口 答 : 还 剩 6个 气 球 。
+1
10-9=1 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破十法
数一数
15 - 9 = 6
5 10
-
1
+
平十法
?
15
想加算减法
破十法用到了10以内 加、减法的知识。
15 - 9 =6
54
-
10
-
破十法
数一数
15 - 9 = 6
5 10
-
1
+
平十法
?
15
想加算减法
平十法用到了十几减几 和10以内减法的知识。
15 - 9 =6
54
-
10
-
破十法
数一数
15 - 9 = 6
你有什么发现?
每道算式的得数比被 减数个位数字多1。
想一想 下面计算正确吗? 16 - 9= 5
16 - 9= 7
6 10
-
1
-
6 10
-
1
+
把16分成1 0 和6 ,先算1 0 减9 等于1 ,6 应加上1 而不是减去1 。
课堂练习 1 用 摆一摆,算一算。
11-9= 2
16-9= 7
选自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
方法二:这几个算式减数相同,比较被减数大小, 被减数大,算式结果就大。
变式训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十几减9人教版

十几减9西丰县天德镇中心小学汪旭一、教学内容十几减9(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页的内容)二、教学内容分析“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7…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做好迁移准备。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会。
设计的情境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例首先结合小丑卖气球的生活情景,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引导学生列出了15-9的算式。
接着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算法,然后通过“想想做做”安排看图计算、题组比较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十几减9的算理。
三、学生分析学生已经能熟练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运动。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等探究活动,体验到十几减9算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探究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用“破十法”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用“破十法”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六、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十几减9算法的多样化,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八、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十几减9(1)【教案】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集体备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计算部分,教科书分三个部分进行编排,即十几减9,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共安排了4个计算例题,将十几减8和十几减7、6作为独立的例题进行教学,既延长了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认识、理解和训练,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
4个计算例题的编排中,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但是“破十法”是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
解决问题部分,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此之前解决的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是可以通过数数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数来解决。
本单元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因此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只通过数数来解决,还要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决。
学生已经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并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基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很多学生也会计算,但只是习惯性地知道计算结果,不一定理解其算理,算法也不一定很清楚。
这也是教学时的难点:一方面,看起来学生会算,事实上学生不会算,只是背答案;另一方面,学生以为自己会算而不认真学习,事实上也并不会算。
如果不清楚算理,没掌握算法,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计算学习。
《十几减9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预设2:从15个小方块中,先拿走5个,再从10个中拿走4个,还剩6个。
师: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为什么要先拿走5个,再拿走4个呢?
教师把5个的小方块和4个的小方块用不同颜色用虚线框起来。
预设:先拿走5个后,剩下的就是10个,从10里面拿走4个,这样算简单。
师:对,我们把15看成1个十和5个一,先从15里面取走5个,没取完的从10里面继续拿,这样我们可以把十几减9的减法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四、师:请同学们再回想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展示过程,说一说这种算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15-5=10 10-4=6。
通过分层、形式多样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品质和计算素养。
板书设计
预设:10-9=1 1+7=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师:为什么要先用10减9呢?
预设:个位不够减,所以用10减9。
师:对,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9,得到的1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预设:想加法算减法:9+(8)=17 17-9=(8)。
(三)小结
师: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我们研究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课 题
十几减9退位减法
课型
计算课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探究,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思维的灵活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流程
“教.学.评”的过程设计
一年级下以内退位减法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层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案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案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案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案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教案重难点:十几减9的计算和口算。
教案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1 9十( )=12 9十( )=139十( )=14 9十( )=15 9十( )=169十( )=17 9十( )=18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1《十几减九》(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

2.1《十几减九》(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十几减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加减法”的第二个小节,即“十几减九”。
具体内容包括:1. 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独立完成十几减九的计算题目。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入十几减九的计算。
2. 讲解: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十几减九的计算原理。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十几减九的计算题目,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1. 十几 9 =2. 从十几的十位减去9,得到个位上的数。
3. 从十几的个位减去1,得到最终答案。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目。
2. 自己设计一些十几减九的计算题目,与同学互相交换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十几减九的计算,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几十减九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