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史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概述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概述引言城市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进。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发展的起源、演变以及未来的前景,并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概述。
城市发展的起源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如古巴比伦、尼尼微等。
这些城市以农业为基础,通过灌溉系统和农田耕作的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城市社会。
古代城市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技术和交通运输水平的制约。
随着农业技术和交通网络的改进,城市开始快速发展。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城市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古罗马帝国更是建立了一系列宏伟的城市,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和帝国扩张的关系。
城市发展的演变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工业革命将城市从农业中心转变为工业中心,吸引大量农民和工人来到城市寻求工作和生活机会。
例如,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曼彻斯特迅速崛起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更加迅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强,城市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多样性。
一方面,大城市继续扩张,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创新中心。
例如,纽约、东京和伦敦等世界大都市。
另一方面,中小型城市也在迅速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发展的演变也受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模式的转型,城市规划和建设逐渐从单一的工业和商业核心向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现代城市需要考虑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以创造更加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城市发展的前景概述未来城市发展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重要方面的概述:1. 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加,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
未来的城市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提倡低碳、节能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减少碳排放,城市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讲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与发展历程一、城市起源与早期文明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初的城市出现在河流流域和肥沃的河谷地带。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早期的聚落。
这些聚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防御设施、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城市。
早期的城市文明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进步,为后来的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城市发展古代的城市发展与统治者的意志、宗教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这些城市通常是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
随着贸易的发展,一些城市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例如,古代中国的长安、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三、中世纪城市演变中世纪时期,欧洲城市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
这些城市通常以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为主要产业,并形成了自治的市民社会。
中世纪城市的典型特征包括城墙、市集、教堂和市政厅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化也逐渐兴起,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这些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要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交通、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和社会问题等挑战。
五、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逐渐兴起。
城市规划师们开始关注城市的环境质量、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如区域规划、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旨在建设更美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六、城市文化与遗产保护城市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如建筑、艺术、音乐、文学和民俗等。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城市采取了各种措施,如修缮历史建筑、举办文化活动和推广当地特色文化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吸引游客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七、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时间的流逝 美丽的变迁 城市的发展历程

时间的流逝美丽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历程充满了美丽的变迁。
每一个繁荣的城市,都有着它自己的发展史和独特的风貌。
本文将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探索城市的发展历程,展示城市在经济、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与发展。
1. 城市的起源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起初,人们聚居在水源丰富的地方,以便获取生活所需。
农耕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在集市周围定居,这标志着城市的初步形成。
这些原始的城市往往由简单的土坯和木材建筑构成,但它们却为后来的城市奠定了基础。
2. 经济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变革密不可分。
在古代,农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但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城市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公共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商品交易和经济发展,手工业的繁荣使得城市成为了艺术和工艺品的中心。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迎来了大规模的工厂和制造业的发展,城市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3. 建筑的演变城市的建筑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从最初的土坯和木结构建筑到现代摩天大楼,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古代的城市墙和宫殿,中世纪的城堡和大教堂,都是城市建筑的重要代表。
而现代城市则以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公共建筑为标志,展现出了现代城市的繁荣与魅力。
4. 文化的繁荣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
从古代的文明古国到现代的多元文化社会,城市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
艺术家、作家和学者们纷纷涌入城市,他们的创作和学术研究为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博物馆、剧院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立,进一步弘扬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5. 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外在形态,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从农耕生活过渡到了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便利设施,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污染等问题。
然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也积极响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导论
•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城市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逐渐增加,城市
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中心。
3
• 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古代城市之 多、规模之大是世界罕见的。
4
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2000多年中国城市建设的布局,即:突出 政治中心,强调中轴线以及前朝后市的规 划布局。城市中出现专门的交易中心—— 市。
38
• 3、建筑技术增强。高台宫殿较为普遍,如 赵国的邯郸城。
• 4、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文化发达。
39
第二章 秦汉的城市
•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 展的时期。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的建立,对中国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 而且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高度发 展,城市建筑也有着重大的进步,使中国 城市文明屹立于世界城市文明的前列。
32
殷墟特点
• 城市的中心是商朝的王宫建筑群,这时的 宫殿已由单体建筑发展为主从组合的建筑 群。王宫分为三区,北区是王室居住区, 中区是宗庙和处理政务的区域,南区是祭 祀区。三区的宫殿建筑大体上分布在纵轴 线上,初步形成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布 局方法。
• 殷墟未发现城墙。
33
34
周代的城市
周代的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较前增加不少,但城市规模小。 2、形成严格的城邑等级制度。 3、城市建设有一定的规划性。
拜占庭
建设年代 583年 493年 1421-1533年 1267年 605年 1366年 前220年 800年 300年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成松散状,广州、深圳 与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较高,佛山、东莞次之。 从经济隶属度分析,广州与珠三角各市的经济联系较强, 辐射强度高,深圳虽是核心城市,比较而言,对周边的 城市的影响力有限。后者主要是外向型经济,以大出大 进的加工贸易见长,与香港的联系较为密切。
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农转非”政策
“过低城市 化”的出现
城市建设方针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和“离土不离乡”
957 960 965 970 978 986 993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二、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各时期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
400 350 300(假) 化”与户口
城市化”
管制等政策
益紧张.饥荒开始出现。国 重点建设、
家开始制止农村劳动力进 稳步前进
入城市。1959年2月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制止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指
示》……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的政策因素
“一五”期间,广州“被撇在一边”。 “内地的一些中等城市作为工业中心发 展得到优先考虑”。“商业是资本主义 的,而工业则是社会主义的……广州的 每个人都希望广州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时任书记陶铸没有强调广州悠久的商业 中心和广州作为商业中心的重要性。市 长朱光所也指出“因为广州是国防前线 的沿海城市,它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点”。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公元五世纪至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公元9世纪初,巴黎、伊斯坦布尔、威尼斯、那不勒斯、热那亚(查理曼帝国建立) 公元10世纪末,制度变革(农奴)刺激了欧洲城市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发展,促成“自治市”、“自由城市” 的产生
[1]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
![[1]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b24689abed5b9f3f90f1cdd.png)
“对于一个想要探索欧洲文明的基础的人来说,了解中国的过去乃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城市发展史》的作者,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想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1938年他在《城市文化》中为世界呼吁城市规划的人文思想因素,几乎整个欧洲的城市设计规划,因他的思想而重新确定方向,而他没有到过中国。
1961年66岁的他写出了《城市发展史》的时候,坚持亲身经历与观察的研究方法,令他为自己仍然没有到过中国,无法描述东方城市文明而遗憾。
26年后,目光敏锐的中国学者把《城市发展史》引介中国的时候,92岁的芒福德先生已经谢绝笔墨了。
没有东方城市文明的城市历史,不能不说是一部缺憾的历史。
1990年芒福德先生逝世,《城市发展史》在中国正式出版。
1995年纪念芒福德的百周年诞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也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之时。
又过了10年,当75万字的中文版《城市发展史》再版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已然进入令世界震惊的40%以上发展速度,芒福德先生在67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竟然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
”在我们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重读芒福德对非理性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领会他倡导生态保护运动的思想,不禁慨叹。
20世纪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和创伤。
1914至1945年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大约有12亿人死于战争,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全部战争牺牲者之和。
现代技术一方面千方百计避免死亡,一方面又血腥杀戮,让人们苦苦思索人类和谐共处的文。
[1]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
![[1]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b24689abed5b9f3f90f1cdd.png)
“对于一个想要探索欧洲文明的基础的人来说,了解中国的过去乃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城市发展史》的作者,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想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1938年他在《城市文化》中为世界呼吁城市规划的人文思想因素,几乎整个欧洲的城市设计规划,因他的思想而重新确定方向,而他没有到过中国。
1961年66岁的他写出了《城市发展史》的时候,坚持亲身经历与观察的研究方法,令他为自己仍然没有到过中国,无法描述东方城市文明而遗憾。
26年后,目光敏锐的中国学者把《城市发展史》引介中国的时候,92岁的芒福德先生已经谢绝笔墨了。
没有东方城市文明的城市历史,不能不说是一部缺憾的历史。
1990年芒福德先生逝世,《城市发展史》在中国正式出版。
1995年纪念芒福德的百周年诞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也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之时。
又过了10年,当75万字的中文版《城市发展史》再版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已然进入令世界震惊的40%以上发展速度,芒福德先生在67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竟然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
”在我们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重读芒福德对非理性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领会他倡导生态保护运动的思想,不禁慨叹。
20世纪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和创伤。
1914至1945年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大约有12亿人死于战争,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全部战争牺牲者之和。
现代技术一方面千方百计避免死亡,一方面又血腥杀戮,让人们苦苦思索人类和谐共处的文。
(完整版)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城市发展史》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著,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
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
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一、城市的起源“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
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
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
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
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
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
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
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
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
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芒福德用磁体来比喻聚居的精神性本质。古人类定期返回一些礼仪性 的聚会地点(墓地、洞穴)进行一些神圣活动,因此,“这些地点是先具备 磁体功能,然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显然,如果把容器隐喻主要当做一 种物质形态意义上的城市隐喻的话,那么磁体隐喻则是纯精神意义上的了。 将磁体功能置于容器功能之上,使得这里的容器隐喻脱离了具体的形态学 特征,而进入一个更符合人类聚居点特性的双重隐喻:磁体—容器隐喻。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芒福德
• 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 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内为之阔”。“市”则是指进 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
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 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城市形态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为宏观区域内城镇群的分布形态;
• 第二层次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即城市的平面型式和立面形态;
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 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力。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改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 的三个基本的使命。
在这全部发展过程中,古老的村庄文化便逐步向城市“文明”退让,这 种城市文明是创造与控制的奇异综合,是扬抑、张弛的奇异综合,专门用来 贮存并流传人类的文明成果。人类能力的发展,自我的扩大,首次把人类职 业的不同分化从原始村落社区的直接束缚中分离出来。
• 城市是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的世界。城市从无到有,从简 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 同样的发展历程。然而我们从未探究过,它是从何而产生,最初是 怎样的形态,是如何逐渐走到了今天这样的面貌,又是如何与人类 自身息息相关。
• 起源
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即各方人口朝觐的目标,就是 城市发展最初的胚盘。
图1 古埃及金字塔 图2 雅典卫城复原图
图3 乌尔山岳台
由此可见,在城市成为人类永久 性固定居住点之前,它最初只是古人 类聚会的地点。
Hale Waihona Puke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形式延续化、永久化,并以能预见和控制某种 规律,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村落形式。较之一些小型人口聚落形成的松散的、游 动性的联合形式,它能为人类的繁衍、哺育和防御提供最方便的条件。出身和 住处的基本联系,血统和土地的基本联系,这就是村庄生活方式的主要基础。 而人类改造大地正是后来形成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先于城市进行 的。
芒福德说,远在活人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对于古代人类来说,祭祀 先人的确是将它们聚集起来的一大重要活动,从旧石器时代的窑洞到后来的教堂等 宗教建筑,这些固定的地面目标和纪念性汇聚地点逐渐把有共同祭祀礼俗或宗教信 仰的人们,定期地或永久地聚集到一起。正是在古代社会的社会性和宗教性的协同 作用之下,最终形成了城市。而这些特性正是古代城市支配中枢的主要组成部分。
——刘易斯•芒福德
游动和定居是原始人类生活的两种极端形式。然而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渊源是 使其得以安定、延续的一大重要因素。繁衍基地是人类最早的永久性聚落的雏形。 远古人类为求生存而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便选择水草丰美之地定居下来。人们 为了抵御野兽侵袭围篱设防,捕猎劳作。然而又因为不同劳动能力等级而自行划 分群体。弱势群体势必依赖强者生存,彼此将自己所得与他人的进行交换。这便 是“城市”的雏形。
城市职能随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而变化。现代化大城市常具有多种职能, 小城镇或不发达地区城镇职能则相对简单。城市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行政、 文化、教育、科学等企事业是城市职能形成的基础。
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由专业化部门、智 能化强度、职能规模三个要素组成。
• 城市性质
• 演变 城 市
城城城城城城主发交空文 历文市 市市市市市市导展通间化资史化政 定规形文职性产目网布遗源地教体 位模态化能质业标络局产 位育系
• 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是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等及其动态变化,在全面深刻 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筛选 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其含 义是通过分析城市的主要职能,揭示某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本质的差别,创新个 性化的城市形象,抓住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 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的定位和目标既决定了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一个城市 发展的水平。
• 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 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但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 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 第三层次是城市内部的分区形态。通过城市形态的研究,可从纵向和
横
向两方面的比较探讨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解释城市发展中的多种现象,并预测
城市未来发展。
城市在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在它发展的具体过程中, 总是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一面是王权的意志,一面是生活的自然需求-文化和商业,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王权的介入触发了远古村落的细胞分裂,生成城市这个新的生命有机体,并 且象基因一样主导着城市机体的生长过程及功能和形态特征,构成城市的第一个 起步台阶。 •商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商人在城市居住下来,并发展成一个新生物,成为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独特 成分。 •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承载了太多的文明和历史,即使一个国家已经灭亡了,但是城市作为不 变的基点依然存在在城市物质形态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起着不可忽视 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