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1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

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

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古籍校注和训诂专书 (3)第三章文字 (10)第四章音韵 (13)第五章天文和历法 (19)*本文档的材料是在选取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内容的基础上,参以其它教材的相关内容,综合编辑而成。

本文材料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通论内容是不完整的,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出版。

第一章绪论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主要包括文言和古白话两种形式。

文言是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既包括先秦时期的文献语言,也包括后来历代作家摹仿的作品语言。

白话是魏晋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一种书面语言。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也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

古代汉语是研习古代经典的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研习古代经典创造条件。

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通常分为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其中通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语法:分实词、虚词、句子三大部分内容。

2、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及文字的结构,还包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六书”等理论等。

它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

3、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引申及同义词的辨析、解释词义的方法等。

4、音韵:主要涉及古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等的归纳探讨推测及通过声音解释意义等内容。

其中文字、音韵、词汇这三方面内容和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

5、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古代的典章制度、名物、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关知识等。

其中语法和词汇部分在古代汉语通论当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是从语言规律这一角度,来阐述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上的现象。

而本课程不注重语言学上的知识,并不打算将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来掌握,而只是要教给一种研习古代经典的方法,因此反而是传统训诂学的名号更符合开设本课程的要求。

古代汉语(一)通论

古代汉语(一)通论

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

二、汉语的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代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三、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1、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

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

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2、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古白话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如,唐代的禅宗语录、变文,话本小说,元代的戏曲道白、明清时期的小说等都属于古白话系统。

相对于文言文而言,古白话与现代汉语毕竟更为接近,如果有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基础,要读懂古白话还是比较容易些。

因此古白话一般不作为古代汉语这门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文言文古代汉语古白话-----------古白话文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白话: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1.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2.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3.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总的原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文选和常用词主要是感性认识,通论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属于理性认识。

在使用这样一部教材的时候,我们要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者并重,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除了理解以外,熟读背诵是重要的措施。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论-补充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论-补充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

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

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1、编排方式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

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

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

”“如、适、之、嫁、组、逝,往也。

”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

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

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

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

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

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

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

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

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

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

古代汉语 高小方 01 通论1:繁简字

古代汉语 高小方 01 通论1:繁简字

通論1:繁簡字一個字的筆畫較簡的形體,如果其合法地位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正式承認,這就是規範的簡化字。

那筆畫較繁的形體,就是它的繁體字。

我們學習古代漢語,既要掌握簡化字,又要掌握繁體字;因爲一般古書都是用的繁體字。

學習繁體字,要注意繁體字和簡化字之間的關係。

一、有少量簡化字是現代新造的,在用繁體字印刷的古書中,這些簡化字根本不會出現。

如:赵(趙)风(風)东(東)书(書)专(專)办(辦)這一種比較容易掌握。

二、有大量簡化字是古已有之的,它們跟繁體字的關係就有多種情况:1.原本是异體字。

如:礼=禮(禮字見《玉篇》。

)粮=糧(糧字見《墨子·非攻中》、漢張衡賦自注。

)2.原本是古今字。

如:舍——捨卷——捲3.古書上曾經借用過。

如:夸——誇(在“自大”的意義上借用過。

)4.在古書上原本是意義毫不相干的兩個字,現在把那筆畫較簡的一個,拉來充當那筆畫較繁的字的簡化字,以簡代繁,混爲一個了。

這種情况最值得注意。

這種代用,有的是同音代用。

如:丑——醜姜——薑谷——穀有的是音近代用。

如:斗——鬥還有的,雖然并無音同、音近關係,却也“代用”。

如:适(kuò)——適(shì)腊(xī乾肉)——臘(là陰曆十二月)上述2、3、4三種情况,都是屬於“在古書上原本是兩個不同的字,現在成了一組繁簡字”的。

這種值得特别注意的對應字,在繁簡字對照表中究竟有多少組呢?現在我們一總列在下面:B板木板闆老闆表外表錶鐘錶别(bié)分别彆(biè)彆扭卜(bǔ)占卜蔔(bó)蘿蔔C才才智纔方纔厂(ān)“庵”的异體字厰(chǎng)工厰冲(chōng)冲茶,冲天,大盈若冲,冲齡衝(chōng)要衝,衝擊(chòng)首衝南方,衝勁兒丑地支的第二位,子丑;文丑、武丑醜醜陋;比物醜類(比較)出進出齣一齣戲(傳奇之段落,同雜劇之“折”)D淀淺水的湖泊:白洋淀澱沉澱物;澱粉冬冬季鼕鼓聲鼕鼕斗(dǒu)升斗鬥(dòu)鬥争;姓F范姓範模範,範文丰丰采,丰姿豐豐富;姓G个(gè)正堂兩旁的側室:青陽左个個(gè)這個,個别,個中,今兒個(gě)自個兒谷(gǔ)山谷,谷風;姓(lù)谷蠡王(yù)吐谷渾穀(gǔ)五穀刮刮骨去毒,刮目相看颳颳大風广(yǎn)依山崖建成的房子:開廊架崖广廣(guǎng)廣大;姓H号(háo)呼嘯,大叫:八月秋高風怒号大聲哭:号慟號(hào)名號,號稱,號令,號音后君主,皇后;姓後前後,先後,後代伙伙食:包伙,搭伙夥合夥,夥計,夥同Δ多:晉地狹而人夥。

古汉语通论一

古汉语通论一

古汉语通论(一)古代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教学目的】本章是古代汉语的入门内容,主要介绍工具书的检索方法和几部学习古代汉语常用的工具书。

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这几部工具书的性质与作用,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书,为以后的古代汉语学习掌握学习的手段。

【基本概念】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基本理论】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那几种?2、反切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3、直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4、叶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重点难点】反切法注音叶音问题《康熙字典》《辞源》《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结合【所用课时】2学时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按一百零六韵排列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法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实践:让学生察看工具书中的汉字排列法。

可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毛——莫袍切m áo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让学生查看《康熙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利用教材中从《康熙字典》中所引的文字。

二、几种常用的工具书:1、查检字音字义:《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一)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一)

• 如“丁東”通“丁冬”,“彬彬”通 “份份”,又通“斌斌”“分分”,還 可以通“斑斑”,又如“綽約”下,列 有“婥約”“素卓約”“淖約”等三個 不同形體的詞,因爲從語源來看本是一 詞,形號異而音義同,這對我們掌握查 閱聯綿詞很有好處。
• 版本:開明書店1934年出版,現在通行 版本: 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上、下册。 • 查法:本按一百零六韻(《平認韻》 ) 查法: 排列,卷首有《辭通檢韻》,對一般讀 者不方便,上海古籍本卷末附有《四解 碼索引》和《筆畫索引》兩種,可以利 用。
• 版本和查法:舊的《說文解字》版本,大都 版本和查法: 是只寫篆字,下接解說,密行小字連貫而下, 不便閱讀,目前的通行本是南唐(宋)徐鉉校 定的,俗稱“大徐本”(鉉弟徐鍇撰《說文解 字繋傳》,世稱小徐本)。中華書局1963年 出版,於字頭篆字前加楷書,徐鉉的校註和反 切爲雙行小字,眉目清楚,便於閱讀,卷末附 有楷體筆劃《檢字表》,分《部首》、《正 文》、《別體字》三部分。凡是《說文》正文 收錄的字,按楷體筆畫多少查《正文》檢字表 即可找到。或者查到該字的部首頁碼,翻到該 部後再依篆頭的楷書來找也行。
• 現在新出的有《漢語大字典》,收字、義項 更全,湖北、四川辭書出版社。 • 查閱古代漢語的常用字的詞義,除了字典以 外還可以利用教材的《常用詞》部分。教材 的十四單元中,每一單元都附有《常用詞》 60-80個,常用詞部分的解說條例參看第一 册“凡例”12-25條,第四册附有《常用詞 音序檢字總表》和《筆畫檢字總表》,便於 查檢。
• 《辭源》三種查法:①每册前有該册的部首 目錄,第四册封面里有一——四册的部首目 錄,可以通過部首來查字,如果是難定部首 的字,每册還在部首目錄後列《難檢字表》, 以備查檢;②每册後附《四角號碼索引》, 第四册後并附有全部四册的四角號碼索引, 懂四角號碼的同學可以查;③第四册後附有 《單字漢語拼音索引》,可供知道被查字讀 音時使用最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查字典、辞典
一、正名:字典、词典、辞典、辞书
二、常见的字典、辞典
1、字典(查检字的形、音、义)
(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3)《中华大字典》(4)《新华字典》(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汉语大字典》
☆(7)《王力古汉语字典》
2、辞典(查检词语和典故)
☆(1)《辞源》(2)《辞海》
(3)《汉语大词典》
附1:《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特殊词语)附2:《孰煌变文字义通释》(唐五代口语词)3、文言虚词著作(查检虚词)
(1)《经传释词》(2)《词诠》☆(3)《古汉语虚词词典》
4、有关人名、地名的专用词典
(1)《中国人名大辞典》
(2)《中国地名大辞典》
5、集释方面的书
(1)《经籍籑诂》
(2)《故训汇纂》
三、查辞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经常使用(2)查什么?
(3)检字法问题
四、古代两种注音方法简介
(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2)反切法(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