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怒吼吧黄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的仿写和创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2.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3. 采用模仿创作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怒吼吧黄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纸张和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黄河的了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怒吼吧黄河》的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题。
3. 重点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生跟读,巩固学习。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和拼写。
5.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七、课堂拓展:1.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
2. 学生发表自己对黄河的感受和认识。
八、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怒吼吧黄河》的主要内容。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黄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感受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内容介绍《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包括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象,引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好奇。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引入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黄河的关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怒吼吧黄河》的兴趣。
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学目标欣赏《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和舞蹈表演,理解其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2.2 教学内容观看《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和舞蹈表演片段,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和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和舞蹈表演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章:创作背景探究3.1 教学目标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包括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黄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深入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意义。
3.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探讨黄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分析《怒吼吧黄河》如何通过艺术表现来反映这些问题。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意义。
第四章:主题讨论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怒吼吧黄河》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反映。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4.2 教学内容分析《怒吼吧黄河》中所表达的主题,包括对黄河的描绘、对历史的反映等。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怒吼吧,黄河》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民族之魂”,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其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文章情绪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完成两篇拓展阅读,即《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的歌词和《吉鸿昌》,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与相关音乐、文字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2、谈话: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吗(生《黄河大合唱》)对,这首歌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这部音乐作品曾经鼓舞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斗志。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
我们先来学习第19课《怒吼吧,黄河》(板书课题)。
大家齐读课题。
(齐读)3、了解预习情况。
师:相信大家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生回答)4、师提问:再看这个课题,哪个字吸引了你的眼球(生答“怒”字)你怎么理解这个“怒”字谁在怒吼(生答“黄河”)课文单单只是写黄河在怒吼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精品细读,感悟理解1、自读课文,把握内容(1)提出要求。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9 怒吼吧,黄河 语文S版

听得准 确,才有 条件正 确模仿, 才能不 断地掌 握高一 级水平 的语言。 我在教 学中,注 意听说 结合,训 练幼儿 听的能 力,课堂 上,我特 别重视 教师的 语言,我 对幼儿 说话,注 意声音 清楚,高 低起伏, 抑扬有 致,富有 吸引力, 这样能 引起幼 儿的注 意。当我 发现有 的幼儿 不专心 听别人 发言时, 就随时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
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
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
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
教学目 标
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 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 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
第13页/共16页
句,接儿
歌下句
等,这样
幼儿学
得生动
活泼,轻
松愉快,
既训练
了听的
能力,强
化了记
忆,又发
展了思
维,为说
打下了
基础。教
学重点
教学难 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授课类 型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第 2 课时(新授课)
教学流程
安全教育: 1.讲卫生,勤洗手。 2.上下台阶不拥挤。
第8页/共16页
我就 舀一 盆水 往下 一 倒, 作比 较观 察, 让幼 儿掌 握 “倾 盆大 雨” 这个 词。 雨 后, 我又 带幼 儿观 察晴 朗的 天 空, 朗诵 自编 的一 首儿 歌: “蓝 天 高, 白云 飘, 鸟儿 飞,
第9页/共16页
树儿 摇, 太阳 公公 咪咪 笑。” 这样 抓住 特征 见景 生 情, 幼儿 不仅 印象 深 刻, 对雷 雨前 后气 象变 化的 词语 学得 快, 记得 牢, 而且 会应 用。 我还 在观 察的 基础 上, 引导 幼儿 联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怒吼吧黄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黄河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运用想象力,感受黄河的气势和伟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图表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气势。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2)全班交流:分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3.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交流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黄河相关知识的学习成果。
《怒吼吧黄河》教案

《怒吼吧黄河》教案
(一)激趣导入
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录音或演出实况录像,并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这首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展
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
你想知道《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巨作
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想一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组织学生进行读后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下面几个问题与文本对话,并受到感染:
1、诗人光未然为什么要写《黄河大合唱》歌词?
2、作曲家冼星海是怎样谱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全曲的?
3、《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和成功演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读后进行交流: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五)拓展阅读
读一读阅读链接《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六)巩固练习
1、读一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抄写本课生字。
3、读读写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及自己喜欢的词语。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
引发学生对黄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黄河的景象。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第二章:黄河的历史变迁2.1 教学目标了解黄河的历史变迁,包括其形成和演变过程。
2.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形成过程,包括地质时期的变迁和河流的演化。
讲述黄河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大禹治水、黄河改道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河的历史变迁图像和地图。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黄河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第三章:黄河的生态与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包括植被、水资源等。
探讨黄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河的生态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第四章:黄河的文化与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流域的重要文化遗产,如壶口瀑布、三门峡等。
讲述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怒吼吧,黄河》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熟练运用。
4.通过课文,培养学生对于黄河的敬畏之情,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的培养。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多媒体设备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文阅读(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课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的主题是什么?–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教师板书整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课文分析(10分钟)1.教师解读生词,让学生了解关键词的意义和用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语音语调读练(15分钟)1.教师模仿读课文,给学生展示正确的语音语调。
2.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3.学生小组内互相朗读,评价改进。
生字词学习(15分钟)1.教师分解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读音和意义。
2.学生跟读发音,并做相关练习,加深记忆。
情感体验(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音乐,再次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
2.引导学生表达对于黄河的敬畏之情和爱国情感。
课文默写(1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默写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课堂小结(2分钟)1.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对学习进行巩固。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怒吼吧,黄河》。
2.结合课文,写一篇对黄河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进行教学。
通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分析和理解。
通过语音语调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同时,对生字词的解释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
最后,通过情感体验和课文默写来巩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