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怒吼吧黄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的仿写和创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2.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3. 采用模仿创作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怒吼吧黄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纸张和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黄河的了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怒吼吧黄河》的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题。

3. 重点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生跟读,巩固学习。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和拼写。

5.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七、课堂拓展:1.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

2. 学生发表自己对黄河的感受和认识。

八、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怒吼吧黄河》的主要内容。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黄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感受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内容介绍《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包括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象,引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好奇。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引入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黄河的关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怒吼吧黄河》的兴趣。

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学目标欣赏《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和舞蹈表演,理解其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2.2 教学内容观看《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和舞蹈表演片段,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和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和舞蹈表演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章:创作背景探究3.1 教学目标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包括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黄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深入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意义。

3.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探讨黄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分析《怒吼吧黄河》如何通过艺术表现来反映这些问题。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意义。

第四章:主题讨论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怒吼吧黄河》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反映。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4.2 教学内容分析《怒吼吧黄河》中所表达的主题,包括对黄河的描绘、对历史的反映等。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怒吼吧黄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黄河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运用想象力,感受黄河的气势和伟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图表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气势。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2)全班交流:分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3.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交流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黄河相关知识的学习成果。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怒吼吧黄河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掌握《怒吼吧黄河》的基本情节和人物。

理解《怒吼吧黄河》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1.2 教学内容介绍《怒吼吧黄河》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分析《怒吼吧黄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探讨《怒吼吧黄河》的爱国主义主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怒吼吧黄河》的背景和情节。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爱国主义主题。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复述《怒吼吧黄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学生能理解《怒吼吧黄河》的爱国主义主题。

学生能分析《怒吼吧黄河》中的人物特点。

第二章:黄河的地理与文化2.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掌握黄河流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址。

理解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及其特点。

分析黄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如黄河文明、大禹治水等。

探讨黄河流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址,如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展示黄河的地理特点及文化遗址。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黄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河流域的重要历史事件。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黄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学生能列举黄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学生能了解黄河流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址。

第三章:黄河的开发与治理3.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历程及其重要性。

掌握黄河的主要水利工程和治理措施。

理解黄河治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历程,如古代治黄、近代水利建设等。

分析黄河的主要水利工程和治理措施,如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等。

探讨黄河治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历程及主要水利工程。

利用多媒体演示法展示黄河治理的成效和影响。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

引发学生对黄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黄河的景象。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第二章:黄河的历史变迁2.1 教学目标了解黄河的历史变迁,包括其形成和演变过程。

2.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形成过程,包括地质时期的变迁和河流的演化。

讲述黄河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大禹治水、黄河改道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河的历史变迁图像和地图。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黄河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第三章:黄河的生态与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包括植被、水资源等。

探讨黄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河的生态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第四章:黄河的文化与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流域的重要文化遗产,如壶口瀑布、三门峡等。

讲述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效果。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见解,作为后续教学的参考。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怒吼吧,黄河》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熟练运用。

4.通过课文,培养学生对于黄河的敬畏之情,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的培养。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多媒体设备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文阅读(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课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的主题是什么?–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教师板书整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课文分析(10分钟)1.教师解读生词,让学生了解关键词的意义和用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语音语调读练(15分钟)1.教师模仿读课文,给学生展示正确的语音语调。

2.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3.学生小组内互相朗读,评价改进。

生字词学习(15分钟)1.教师分解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读音和意义。

2.学生跟读发音,并做相关练习,加深记忆。

情感体验(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音乐,再次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

2.引导学生表达对于黄河的敬畏之情和爱国情感。

课文默写(1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默写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课堂小结(2分钟)1.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对学习进行巩固。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怒吼吧,黄河》。

2.结合课文,写一篇对黄河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进行教学。

通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分析和理解。

通过语音语调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同时,对生字词的解释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

最后,通过情感体验和课文默写来巩固学习效果。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怒吼吧黄河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2. 掌握《怒吼吧黄河》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分析《怒吼吧黄河》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简介《怒吼吧黄河》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概述《怒吼吧黄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怒吼吧黄河》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怒吼吧黄河》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怒吼吧黄河》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怒吼吧黄河》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讲述《怒吼吧黄河》的故事情节,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

3. 分析《怒吼吧黄河》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掌握《怒吼吧黄河》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 分析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怒吼吧黄河》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 探讨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欣赏《怒吼吧黄河》中的人物描写,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怒吼吧黄河》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鉴赏法:培养学生欣赏《怒吼吧黄河》中的人物描写。

教学步骤:1. 回顾《怒吼吧黄河》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

2. 分析《怒吼吧黄河》中人物形象的特征,探讨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让学生举例欣赏《怒吼吧黄河》中的人物描写,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主题思想探讨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怒吼吧黄河》的主题思想。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探讨《怒吼吧黄河》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 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主题思想的能力。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为别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为大家的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壶、吕、涛、骇、啸、禹、铿、锵、窑、浊”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查阅《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2课时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壶、吕、涛、骇、啸、禹、铿、锵、窑、浊”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学习1——3自然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同学们,你们听,(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这部音乐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激发起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

你们想知道这样一部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今天让我们走进《怒吼吧,黄河》,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感受词、曲作家对祖国的深沉情感。

1、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19课《怒吼吧,黄河》。

我们先来看生字词。

①出示: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②自己读、指名读。

把生字变红。

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假设教师听写,哪个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词语的意思你不懂?③同学交流:字音:浊浪(zhuó)混浊、污浊字形:最容易写错的是:窑:易与窖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怒吼吧,黄河》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民族之魂”,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其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文章情绪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完成两篇拓展阅读,即《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的歌词和《吉鸿昌》,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与相关音乐、文字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2、谈话: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吗(生《黄河大合唱》)对,这首歌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这部音乐作品曾经鼓舞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斗志。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

我们先来学习第19课《怒吼吧,黄河》(板书课题)。

大家齐读课题。

(齐读)3、了解预习情况。

师:相信大家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生回答)4、师提问:再看这个课题,哪个字吸引了你的眼球(生答“怒”字)你怎么理解这个“怒”字谁在怒吼(生答“黄河”)课文单单只是写黄河在怒吼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精品细读,感悟理解1、自读课文,把握内容(1)提出要求。

师:(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谁来读一下“自读提示”(指名读)清楚了吗(生)那就开始读文吧。

(自读提示:①关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例呢②结合文中重点语句,想一想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学习建议:感受深的语句,勾画下来多读几遍,适当作以批注。

)(2)学生读文并思考。

(3)集体交流。

①关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例呢(生回答并板书:创作原因、朗诵歌词、创作曲谱、演出成功)②这四个具体事例,作者重点写了哪两个事例(生答:前两件事)③师过渡:好,那我们就重点研读前两个事例。

2、合作读文,感悟理解(1)师:各组从前两个事例中选择一件具体事例,进行品读。

(2)小组准备汇报。

(交流~板书~安排)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1)理解创作的原因a.了解创作背景,理解“相持阶段”的意思;b.黄河壶口瀑布的视频(图片);c.品析反问句的好处;(2)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a.提问:诗人的朗诵,让你们体会到了那些情感(激动、欢快、悲伤、愤怒)b.诗人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变化会在他的作品中写些什么呢(生猜测)c.请大家看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作品的内容(课件出示,师讲解),看看诗人的创作跟你想象的一样不;再把书翻到96页(课件),此时,你就是诗人光未然,请带着你的激动、欢快、你的悲伤、愤怒大声朗诵《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学生练习朗读);d.指名朗读《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e.阅读完《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相信大家对诗人的表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我们进行一分钟速读。

(生速读)我来了解一下读的情况(反馈)f.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配合读第四自然段,我读提示语,你们补充横线后边的内容(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并对文本补白);【1939年3月11日的晚上,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

他的声音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

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

随即,——。

】g.(课件出示句子: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寂静。

随即,掌声响彻窑洞。

)师:“寂静”和“响彻”是一对反义词,放在这里不矛盾吗(生回答)h.师:的确,像你们理解的那样,诗人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完全倾注在歌词中。

这是诗人在怒吼(板书:诗人)。

他的朗诵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更感染了作曲家冼星海。

4、理解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

(1)师:冼星海回去以后,克服了重重地困难,仅用了六天就完成了谱曲工作。

大家想象一下,在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这部不朽的音作品(课件出示小练笔要求~指名读)清楚了吗那就动笔写吧。

(动笔写,配乐)(指名展示,评价)【小练笔要求:想象一下,在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这部不朽的音作品动笔写一段话,最好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学生可以想象体会“异常艰苦”:他趴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凝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吟,时而振臂高歌……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头发蓬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没有钢琴,他就想象着和声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反复吟唱,直到和谐、达到满意的效果……】师:你们生动地描写,仿佛让我看到了音乐家在呐喊,在怒吼!(板书:音乐家)4、体会《黄河大合唱》的影响。

(1)齐读最后一段师:4月13日晚上现在,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进行了首演。

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2)师总结:听着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的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

这是民众在怒吼。

(板书:民众)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质的呢(在具体事例中展现人物品质。

)学了这篇课文,在两位艺术家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民族魂(学生回答)三、拓展阅读,全面提升1、课件出示要求师:其实,像他们一样有着强烈爱国情感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就让我们再来阅读几篇文章。

【课件出示要求:阅读丛书第四册第组的三篇文章,思考:在每篇文章中,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2、学生阅读文章。

3、集体交流。

4、全面提升(1)师: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表现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完成了吗(完成了)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汇报)(2)师:最后,老师把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鲁迅)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朗诵词)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歌词)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伙伴啊,睁开眼!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哟!划哟-…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咳哟!咳哟!哈哈哈哈……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心啊安一安,气啊喘一喘.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咳!划哟……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 (朗诵词)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独唱)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朗诵词)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它震动着,跳跃着,像一条飞龙,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东海.虎口龙门,摆成天上的奇阵;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 象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它呻吟着,震荡着,发出十万万匹马力,爷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啊,黄河!河中之王!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 发起怒来,赛过千万条毒蟒,它要作浪兴波,冲破人间的堤防;于是黄河两岸,遭到可怕的灾殃: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 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 使千百万同胞扶老携幼,流亡他乡,挣扎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如今两岸的人民,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东方的海盗,在亚洲的原野,伸张着杀人的毒焰;于是饥饿和死亡,像黑热病一样,在黄河的两岸传染!啊,黄河!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 你亲眼看见,这五千年来的古国遭受过多少灾难!自古以来,在黄河边上展开了无数血战,让垒垒白骨堆满你的河身,殷殷鲜血染红你的河面!但你从没有看见敌人的残暴如同今天这般;也从来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啊,黄河!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般地壮烈!啊,黄河!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了胜利的凯歌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黄水谣 (朗诵词)是的,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地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合唱)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黄河大合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朗诵词)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们难道永远逃亡你听听吧,这是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对唱,合唱)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梁和小米.为什么,到此地,河边流浪受孤凄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无消息. 张老三,莫伤悲,我的命运不如你!为什么,王老七,你的家乡在何地在东北,做生意,家乡八年无消息.这么说,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仇和恨,在心里,奔腾如同黄河水!黄河边,定主意,咱们一同打回去!为国家,当兵去,太行山上打游击!从今后,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黄河大合唱第六乐章:黄河怨 (朗诵词)朋友!我们要打回老家去!老家已经太不成话了!谁没有妻子儿女,谁能忍受敌人的欺凌亲爱的同胞们!你听听一个妇人悲惨的歌声.(独唱)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我和你无仇又无冤,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狂风啊,你不要叫喊!乌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丈夫啊,在天边!地下啊,再团圆!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声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朗诵词)听啊:珠江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啊!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你战斗的警号吧!(合唱)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世界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啊----!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重复)受不了……!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你听,你听,你听: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啸;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