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4.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煤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然而,由于煤炭加工和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絮凝技术被引入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探讨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原理、工艺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1. 应用原理电絮凝技术是利用电解原理将直流电能转化为电化学反应能,通过电极产生负载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气泡或絮凝团体,然后通过离子间相互作用或气泡吸附悬浮物和溶解物,最终实现废水净化的过程。
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电絮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
2. 工艺优势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具有以下优势:2.1 高效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电絮凝技术通过电击悬浮物和有机物,形成絮凝团体,使其很容易沉降或被过滤,从而实现高效去除。
此外,电絮凝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废水,相比传统的物理净化方法更加有效。
2.2 快速反应速度电絮凝技术采用电解反应,反应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净化效果。
这对于煤化工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煤化工废水的处理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的伤害。
2.3 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处理煤化工废水中常常含有复杂的污染物组分,如有机物、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电絮凝技术可以同时处理这些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提高废水处理的综合效果。
2.4 低能耗和低污泥产生相比传统的化学净化方法,电絮凝技术能耗较低,因为它利用电能进行处理,不需要大量投入药剂和化学试剂。
此外,电絮凝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较少,降低了处理后的污泥处理成本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3. 发展前景电絮凝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3.1 技术改进目前,电絮凝技术在处理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废水时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电极材料和电流密度控制等关键技术。
电絮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行业

电絮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行业1. 电絮凝法的原理电絮凝法是一种物理化学方法,用于处理废水和污水中悬浮固体、胶体物质的去除。
该技术利用电解作用和固液分离原理,通过电极间的电场来将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絮凝体,达到废水的净化目的。
1.1 电絮凝法的基本原理在电絮凝法过程中,通常使用两个电极,即阳极和阴极。
当外加电压施加在这两个电极上时,阳极释放出阳极氧化物,而阴极释放出氢气。
这种物质的释放和气泡的形成导致了两个电场:带正电的阳极产生的电场和带负电的阴极产生的电场。
1.2 电极间电场的作用在电极间形成的电场下,水中的悬浮颗粒被吸引到极板表面。
同时,在极板表面的区域,由于相邻电极之间的电场差异,水中的离子产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促使水中的粒子和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絮凝体。
1.3 电絮凝法中的协同效应除了电极间电场的作用,电絮凝法中还存在协同效应。
这种效应是指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酸化和碱化等反应,可以调节溶液的pH值,进一步促进絮凝体的形成。
此外,由于电解时水的电解产生的气泡,还可以帮助将形成的絮凝体升至液体表面,从而更好地实现固液分离。
2. 电絮凝法的应用行业2.1 工业废水处理电絮凝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各种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电絮凝法通过将这些污染物聚结成絮凝体,从而实现对废水的净化。
该技术在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农田灌溉水处理传统的农田灌溉水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
而电絮凝法可以在灌溉前,将水中的污染物聚集成絮凝体,提高水质。
这在农田灌溉中防止土壤污染、促进土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 饮用水处理电絮凝法也可以用于饮用水处理,特别是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和胶体悬浮物的水源。
通过电絮凝法初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可以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2.4 矿山废水处理矿山废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电絮凝是一种对环境二次污染较小的废水处理技术。
电化学学科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使电絮凝用于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不断增强。
电絮凝法处理废水,一般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灵活,污泥量少,后续处理简单[1]。
电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阴离子,色度,有机物,悬浮固体甚至砷等有毒物质[2]。
近年来在国内外正逐步应用于电镀、化工、印染、制药、制革、造纸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给水净化等领域。
1电絮凝技术原理铝材和铁材由于价廉,易得和有效性而成为最常用的电絮凝极板材料[3]。
以铝做电极材料为例,说明电絮凝技术原理,电极反应如下[4]:阳极反应:Al-3e-→Al3 (1)Al3 nH2O→Al(OH)n3-n nH (2)阳极反应:3H2O 3e-→3/2H2(g)3OH-(3)可溶性阳极在通入电流作用下,溶解产生大量阳离子,阳离子经过水解、聚合形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这些产物吸附能力很强,起到凝聚、吸附等作用。
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上产生的氧气和氢气,黏附性能很强,在其上浮过程中将悬浮物带到水面上。
在电流作用下,还会发生电解氧化还原反应。
影响电絮凝对水的处理效果主要包括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反应时间,极板间距,原水pH值等。
2电絮凝用于水处理2.1电絮凝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电絮凝技术自20世纪初就已开始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近年来,国内外电絮凝正逐步应用于电镀、化工、印染、制药、制革、造纸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它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色度,有机物等。
2.1.1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当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中未被处理而直接排放时,容易被植物和鱼类吸收,这将通过食物链最终在人体内积累。
电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F.Akbal等[5]利用铁铝电极能有效处理电镀废水,反应时间为20min,电流密度为10mA/cm2,pH为3.0时,铜、铬和镍的去除率达到100%。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电絮凝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对环境二次污染较小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
因其具有去除污染物范围广、形成的絮体密实,澄清效果好、适用的ph范围广泛的独特优点,在水处理中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电絮凝的作用机理,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和不足的介绍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为其更好的应用于水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絮凝;水处理;应用abstract: electric flocculation is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a second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smaller environment friendly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because of its removal contaminants range, the body form flocculant close-grained, clarify effect is good, the applicable ph range of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water in the processing of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floccula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and inadequat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better used in water treatment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keywords: electric flocculation; 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些年,由于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工农业生产废水排入到河流等水体,导致很多水资源受到污染,使得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的考验,对这些污染的水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1.引言纺织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然而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染料废水是纺织废水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效果有限。
针对这一问题,电絮凝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电絮凝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实际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2.电絮凝技术原理电絮凝技术是利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电极腐蚀产生的金属离子和气体,通过电解液中的化学反应生成溶胶聚合体,从而实现废水中悬浮物的捕捉和过滤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的核心是利用金属电极在电解液中溶解产生的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共沉淀反应,并通过所产生的气泡带走废水中的悬浊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应用范围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电絮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颜料颗粒,使废水悬浮物浓度大幅下降,提高了废水的可处理性。
其次,该技术还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染料的成分和化合物等。
此外,电絮凝技术还可用于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达到处理要求的范围。
总的来说,电絮凝技术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水。
4.实际应用案例4.1 纺织厂A的染料废水处理纺织厂A采用传统的物理方法处理废水,效果不佳,废水中的染料颗粒无法完全去除,导致废水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为了改善处理效果,纺织厂A引入了电絮凝技术。
该技术通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染料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有效去除染料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纺织厂A发现废水中染料颗粒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4.2 纺织厂B的染料废水处理纺织厂B在电絮凝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处理工艺,采用了连续式电絮凝技术。
该技术可实现废水的连续处理,提高了效率和稳定性。
水处理电絮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水处理电絮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006年第37卷第3期《浙江化工》一25一文章编号:1006—4184(2006)03--0025-03水处理电絮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余志,范跃华(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电絮凝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及给水处理中.本文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电絮凝;化学絮凝;水处理电絮凝法是利用铝或铁阳极在电流作用下溶解生成铝或铁的氢氧化物的凝聚性来凝聚水中的肢体物质从而使水获得净化的一种电化学方法.电絮凝主要包含三个过程:(1)"牺牲阳极"电解氧化产生混凝剂;(2)水中胶体颗粒的脱稳;(3)脱稳胶体形成絮凝体.其中,由于"牺牲阳极"氧化产生的离子间相互作用使得胶粒双电层被压缩,同时电解产生的反离子与水中的离子发生电中和作用使得静电斥力减小,范德华吸附力占主导而使胶体发生凝聚效应,并最终形成较粗大的絮凝体得以从水中分离去除渤.常用的电凝聚装置有板框式,穿孔平板式,同心圆管式等多种.电极的联结方式分为单级联结与双级联结,双级联结容易维护,使用较多.电絮凝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水处理工艺所没有的优势而得以在水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该工艺能同时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细菌,浊度,有毒重金属等物质.与化学絮凝相比,由于阴极可以析出氢气具有浮选作用,不须要添加化学药剂,因而不会产生sO,cr的大量聚集;与生物处理相比,电絮凝运行时间短,不需要培养微生物,只需要电子来实施水处理.因此电絮凝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并得以广泛应用. 1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尽管给水与废水处理工艺在今天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但是如何获得装备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水净化方法已成为2l世纪需要攻关的问题.电絮凝技术由于设备简单紧凑,有可能取代需要添加大量药剂和大容积容器的W~-rZ.收稿日期:2【x)5—12-02作者简介:余志(1981-),女,湖南长沙人,在读硕士. 1.1电絮凝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电絮凝技术自20世纪初应用于废水处理中.过去10年,这项技术已被欧美国家用于处理含有毒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的处理.美国采用这项技术处理纸浆废水,矿业废水以及金属加工工业废水.此外,电絮凝还被广泛用于处理食品废水,印染废水,油田污水,旅馆废水,厨房废水,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以及废水脱氟和含有毒重金属废水处理等等.电凝聚设计的物理化学参数主要是根据各种特定的ij染物废水通过试验研究,考虑能耗最低的最优化条件来确定.例如NafaaAdhoum,LoffiMonst~和Nizar BellakhM等人嘲采用铝作为牺牲阳极的电絮凝器处理含cu2+,zn2十,Cr6.的电镀废水,研究表明当pH值在8范围内,电流密度在O.8-4.8Mdm~,电解时间为20min时处理效果最佳.NihMBektas,SalimOncd和HiMY.Akbulut[~利用电絮凝法去除硼化物,结果表明硼的去除率主要取决于电流密度,当电流密度为30rnA/crn~时,去除率可达92%以上.i和ShengH+Lin用电絮凝处理含铜的化工废水做了试验研究,这种废水悬浮物浓度(ss)高,且COD浓度超过500mg/L,采用AL/Fe电极对电解30rain后,铜离子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和96.5%,处理水的COD浓度低于100mg/L.XuemingChen,GuohuaChentn等人对含油脂浓度高的旅馆废水做了研究,发现电絮凝法用于处理此类油脂浓度高,COD,BOD和ss浓度变化快的废水效果很好,实验表明进水pH,电导率和电流效率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最重要的运行参数是电荷一26一ZHEJIANGCHEMICALINDUSTRYV o1.37No.3(2006) 量的大小,所测废水的最佳运行参数为电荷量在1.67~9.95F/m3,电流密度在30~80A/m2之间,此时油脂去除率可达94%以上.SattrabhR.Pathakt~从电凝聚的原理,应用,电极联结方式等方面对电凝聚装置的设计与优化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各种参数如电解液浓度,染料浓度,电流密度,停留时间,电极材料,pH值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1.2电絮凝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电絮凝因其能同时去除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如有机物,细菌,COD以及有毒重金属等,因此用于给水净化也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一些地区饮用水中含过量氟而导致当地人群慢性中毒,引起骨骼变形或损坏等症状.因此N. Mameri,A.R.Yeddou等人唧对含氟超标的北非水进行了电凝聚脱氟处理,采用双极铝电极系统,氟的去除率达到80%,处理后氟的含量为O.5mg/L,且电解后对饮用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曾抗美等人IlO1用电絮凝法处理受污染的水源,研究了电流密度,pH值,停留时间对水中COD,细菌和浊度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发现细菌与浊度的去除效果显着,COD的去除效果也较显着,且增大电流密度能提高COD和细菌的去除率,但增加了电耗,pH值小于7和大于8时有利于COD的去除,而在7~8之间时其去除率有下降趋势,连续运行时出水水质稳定,但40min后COD的去除率基本不变,而细菌的去除率有所增加.高浊度水的处理一直是水质净化处理的一个难题,如果采用常规混凝工艺投药种类多,处理工序多,设备庞大因而不能用于小型净水装置中,故国内大部分小型净水装置的浊度一般低于3000NTU.王三反等人[1ll采用二级电絮凝,二级斜管沉淀,二级沉淀泥渣回流,三层滤料过滤等工艺组合的新工艺将浊度大于1万NTU的原水在42min内一次净化为小于3NTU的饮用水,该工艺采用的电絮凝装置操作简单,设备紧凑,缩短了制水时间,并能灵活控制投加量和间歇运行.除上述工艺外,肖继民等人采用压力式电凝聚ss滤料过滤除铁,发现除铁效果稳定,可靠,无须曝气氧化.2电絮凝技术的最新发展目前电絮凝技术的参数大都以经验为主.电凝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降低能耗,提高处理效果,或者深入研究反应机理以精确确定电絮凝装景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Jia—QianJiang.NigelGraham,CecileAndre等人采用铝电极的电絮凝一气浮混合工艺来处理废水, 并采用两种不同的电絮凝装置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单级联结或双级联结,其上向流式电絮凝装置比横向流式的效果要好,且两者均比化学絮凝效果好. rue,E.V orobiev,C.Vu等人【15对电絮凝和化学混凝处理微细悬浮颗粒进行了对比.两者均是通过铁盐达到混凝作用,研究表明经电絮凝处理后形成的絮体比采用氯化铁或硫酸铁形成的絮体大且密实些,沉降速度和滤速也寝陕些.C.Tsouris,D.W.DePaoli,J.T.Shor等人u日采用电凝聚与高梯度磁选过滤的混合工艺对代表性废水水样进行处理,废水经过电凝聚器处理后产生顺磁性胶体颗粒及絮凝物,然后由水泵提升到高梯度磁选过滤器中去除磁性颗粒.结果发现污染物离子的去除效果很好,且铁的浓度和顺磁性随着温度,电压和溶液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有其他阴离子和阳离子干扰时则会下降.此外,重金属经电凝聚处理形成顺磁固体后也能在磁选过滤器中得到有效去除.降低电絮凝处理成本的最重要因素是电压降,电压减小就能提高电流效率.阳极产生的氧气表示不必要的电流渗漏,降低了总的电流效率.可以选择极化电压比氧高的电极材料作为阳极,提高电流效率.为此许多学者研究用两种或三种以上的金属合金,石墨电极或涂有金属氧化物的钛作为阳极处理废水.陈雪明㈣从理论上分析了电絮凝装置的电耗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处理能耗的理论计算公式说明了电耗与电流密度,处理水电导率,极板间距以及电流泄漏率之问的关系.可通过降低电流密度,减小极板间距,电导率高时可降低电极区以上的水位并缩小电极区以下的空间减小电流的泄漏率,电导率低时可适当添加氯化钠来减小电压降等来降低能耗.此外,林辉等人[1采用脉冲电絮凝法对餐饮废水进行处理,发现脉冲电絮凝可消除铝阳极的钝化, 提高电流效率,在相同去除率条件下,脉冲式比直流式节能30%.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电絮凝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设备装置简单;(2)产泥量小,污泥易沉降;(3)其电场能迫使水中胶体定向移动,促进凝聚和絮凝,形成的絮体粗大而稳定,易于沉淀,过滤去除;(4)不需要使用化学药2006年第37卷第3期《浙江化工》一27一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6)易实现自动控制,操作和维护较简单.但电絮凝用于废水处理与给水净化的潜能尚未完全挖掘出来.该项技术还存在若干缺点:(1)阳极被消耗,需要定期更换;(2)耗电量较大,而许多地方的电费较高;(3)阴极上形成的钝化膜会使电絮凝装置效率下降;(4)溶液要保持一定的电导率;(5)氢氧化物的乳状液会在某些情况下重新溶解,降低其混凝效能.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1)为了使得电絮凝的水处理成本和处理效果达到最优化,需要对电絮凝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2)电耗是制约电絮凝技术应用的—个主要制约因素,今后应该从电极材料,极化方式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着手,寻找新的电极材料,深入研究其极化特征,并确定其最优化的特征值;(3)由于电凝聚技术本身包含有电化学机理,混凝过程以及气浮过程,应当系统地将这三者联系起来.研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考虑电凝聚装置的设计和确定运行参数时应当综合考虑这三种机理的影响,既要发挥电化学效应,又要考虑混凝剂的产生量以及产生气泡的尺寸分布以及产生速度,以便将这三种效应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4)电凝聚应与后续处理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原水经电凝聚处理后可考虑采用接触过滤工艺来作进一步处理㈤,为此电凝聚装置内部也需进行一些改造,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各种可以预期,随着电凝聚技术的进—步完善,特别是其电耗进一步降低,它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参考文献:[1】林辉,甘复兴.田芳.脉冲电絮凝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3,49(6):720—724.[2】邓皓,王蓉沙.电絮凝浮选法处理含油废水实验[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16(1):62—65.[31MohammadY.A.Mollah,PaulMorkovsky,JewelA.G. GomesFundamentals.presentandfutureperspectivesofelec- trocoagnlation[J1.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4,Bl14: 199-210.[4]NafaaAdhoum,L0tfiMonser.NizarBellakhalet,TreatmentofelectmplatingwastewatercontainingCuzII"andCr(V~byelectrocoagulation[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 2004,Bl12:207-213.【5】NihalBektas,SalimOncel.HilalY.Akbulutet.Re—movalofboronbyelectrocoagulation【J】.Env~onChemLctt, 2004(2):51—54.[6]i,ShengH.Lin.Treatmentofchemicalme—chanicalpoUshingw~tewaterbyelecrocoagulation:systempe卜formances[J].Chemosphere,2004,54:235—242.[7】XuemingChen,GuohuaChen,PoLockYue.Separa- tionofpollutantsfromrestaurantwastewaterbyelectrocoagula- tion叨.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2000.19:65—76. [8】SaurabhR.Pathak,DesignandOptimizationofElec—lxocoagulationReactor.UNIIMicroform,1417361.[9】N.Mamer,A.R.YeddOU,H.Louniciet.Defluofidation ofseptentrionalSaharaWaterofNorthAfricabyElec~ocoagu—lationprocessusingbipolaraluminiumelectrodes叨.Wat.Res., 1998.32(5):16O4一l612.[10】曾抗美,史建福,杨志山,等.用电絮凝法制备给水【JJ.水处理技术,1997,23(3):169—175.【l1】王三反,李桂荣,于连群,等.高浊度水二级电凝聚处理工艺[J】.给水排水,1996,22(3):11—15.[12】肖继民,段晓军.压力式电絮ss滤料过滤除铁实验[J】_中国给水排水,1991,7(5):56—59.[131常青.水处理絮凝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 2002,206-209.[14】Jia-QianJiang,NigelGraha1]boratorystudy ofelecla'o-coagulation-Flotationforwatertreatment[J].Wat. Res.,2002:4064-4078.[15】me,E.V orobiev,C.Vuet.Electrocoa~,,dation andcoagulationbyironoflatexparticlesinaqueoussuspensions 哪.Sepam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2003,31:177—192. 【16】C.Tsouris,D.W.DePaoli,J.T.Shorel:.Elcctrocoagu—lationformagneticseedingofcolloidalparticles[J].Colloidsand SurfacesA:PhisicochemicalandEngineeringAspects,2001, (177):223—233.[17】陈雪明.电凝聚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明.水处理技术,1997,23(3).【l8】韩庆生.污水净化电化学技术口.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19】M.-F.Pouet,A.Grasmick,Urbanwastcwatertreat- mentbyelectrocoagulationandflotation【J】.Wat.Sci.Tech.. 1995,31(3):275-283.[2O]M.YousufA.Mollah,RobertSchenach.JoseR.Par-gaet.Electrocoagulation(EC)-scienceandapp~cations[J1. 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1.B84:29-41.[21】PemrK.Holt,GeoffreyW.Barton.CynthiaA.Mitehel1.Thefutureforelectroeoagulationasaloealizedwater treatmenttechnology.Chemosphere,2005,59:355—367. 【22】范跃华.电凝聚一接触过滤法净水经济性的实验研究[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89.6(3):49—54.【23】甘莉,甘光奉.电凝聚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工业水处理,22(5):5—7.(下转第4页)一4一z唧JlANGCHEMICALINDUSTRYV o1.37No.3(2006) 211.4233,7一二甲基一1,6一}二二烯一3-醇C0961.23311.746玫瑰醚C1o|ImO940.810.06415.3973,7一二甲基一6一辛烯一1一醇Cl0H∞O9758.70.17516.038反式香叶醇cloHl9213.40.56618.574香茅醇乙酸酯C:H:O2965.13718.772丁子香酚C,oH12O2972.61.58819.351咙牛儿醇乙酸酯C12HmO2972.421.06919.98l,2一二甲氧基-4一(2一丙基)一苯C1:HuO29651.12lO21.3531,2,3,4,4,5,6,8一八氢_7一甲基一4一亚甲基一l一(1一甲基乙苯)萘CH9oO.681.29ll21.589一荜澄茄油烯C15H2I910.570.62l222.1512一十三烷酮C13H蚯o961.48l322.3468一异丙烯基一l,5一二甲基一环葵-1,5一二烯Cld-IM890.670.45l422.477金合欢烯cl5H2'960.63l526.622双环榄香烯Cl*780.5749.9l629.746缬草醛c15H220813.0210.4l740.941=十一烷C21H*972.26参考文献:报,1985,(5):510—515.[1】李万英.我国玫瑰资源初探【J】.园艺学报,1983,(3):[5】王兴国,王亚平,等.GC/IR/MS方法对玫瑰精油化学215-219.成分的分析[J1.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79—83.[21金敬宏.玫瑰的综合开发【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6】吕晓华,张春玲,等.GC/MS 分析玫瑰花精油化学成[3】刘玉梅,刘奎钫.新疆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研究[J].精细分【J】_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4):69-71.化工.2002,19(7):388-389.[7】余珍,易元芬,等.几种玫瑰油的化学成分及香气比较[4】吴承顺等.玫瑰芳香油主要化学成分研究【J].植物学[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1):75--80.AnalysisOfComponentsOfEssentialO-lOfXinjiangRosebyGC/MSMethods×UJin—yu,DUJuan,ZHANGXiao—min,HURui—lan,FENGZuo—shan (DepartmentofFood,XinjiangAgricultureUniversity,Urumqi830052,China)Abstract:Thesamplesofthisarticlewasgmnedbyhydrodistillationandsolventertraction.se venteenand twelvecomponentsintheXinjiangroseessentialoilweredeterminedbythemethodsofGC订s.TI1esimilarities anddifferencesbetweentllesetwoessentialoilswerecompared.Keywords:rose;essentialoil;solventextraction;distillation;component(上接第27页) ApplicationanditsDevelopmentofEIectrOcOaguIatiOnforWaterTreatmentYUZhi.FANYue—hua (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JldT echno1ogy,Wul1an430074,China)Abstract:Electrocoagulation(EC)isakindoftechnologywhichisdevelopedfastinrecentvea rs.Ithas beenappnedInwastewatertreatmentandwaterpurificationwithpopularity. ThispapermainlyfocusedontllefundamentalsofEC,applicationsandperspectivesinfutureertreatment.'Theexistingquestionsoftlletechnologyhavealsobeendiscussed.'Keywords:Electrocoagulation;Chemicalcoagulation;Watertreannent。
电絮凝技术在电厂含煤废水处理中应用问题讨论(1)

电絮凝技术在电厂含煤废水处理中应用问题讨论一、电絮凝技术电絮凝是一种对环境二次污染较小的废水处理技术。
电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阴离子,色度,有机物,悬浮固体甚至砷等有毒物质。
近年来在国内外正逐步应用于电镀、化工、印染、制药、制革、造纸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给水净化等领域。
二、电絮凝技术在电厂含煤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近年来已有相关项目将电絮凝技术应用于电厂含煤废水处理上,考虑利用电絮凝设备不需要额外投加化学药剂等特性代替传统化学絮凝工艺,而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电絮凝设备无法稳定运行。
2.1、电厂含煤废水的水质特点根据工程的实际运行经验,含煤废水中悬浮物的浓度高达10000mg/l,色度高达400以上。
含煤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煤粉颗粒,煤粉密度接近水,比较难以自然沉降或沉降时间较长,一般通过化学絮凝方法以去除悬浮物后回用。
2.2、电絮凝技术处理含煤废水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厂含煤废水水质特点及其回用要求,考察实际应用电絮凝技术处理含煤废水的电厂后,主要发现如下问题:1)极板消耗电絮凝技术原理是利用溶解性金属为阳极,在电能的作用下,阳极被缓慢溶出,产生Al、Fe等离子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而含煤废水处理过程主要是去除其中悬浮物(煤粉),需要大量的Al离子形成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及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
因此,含煤废水处理中电絮凝极板消耗量很大,需要不定期更换极板。
答复:飞创科技的电厂废水电絮凝反应器采用铝板或铁板作为电极材料(部分厂家宣传永不消耗的电极是不现实的,即使是不溶解的、价格高昂、絮凝效果差的钛电极也会有使用寿命),在电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消耗。
飞创公司通过结构设计改进,工作的电流密度较低,确保长寿命工作。
设计寿命2年以上,实际使用寿命随着水质不同会有差异。
2)极板钝化电厂一般根据全厂水质、水量特性实现水的分级利用,往往电厂含煤废水补充水采用的循环冷缺水排水、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这些补充水会含有一些重金属离子如(如Cu),这些金属离子会慢慢在电极板表面析出;同时是由于电极板阴极产生氧气或氧化电极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膜,金属极板发生钝化,阻碍或停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降低电絮凝处理效率。
电絮凝处理技术介绍

废水电絮凝处理技术介绍1.电絮凝技术简介电絮凝是一种使用电能代替昂贵的化学试剂,能够同时祛除水中的重金属、悬浮固体、乳化有机物和其它多种污染物的电化学过程。
我们引进的这种专利技术对电絮凝技术进行了关键性的改进。
这些改进使得该系统的设备可以在较大规模上、经济、洁净而可持续地处理废水。
通常,很难治理的废水需要多种不同的化学药剂和流程来处理,但是其效果仍远不如电絮凝技术在一个步骤之内就能达到的指标。
我们美国的合作伙伴使用这一具有创新性和改进过的技术来做自家电镀厂的废水处理。
在七年多的时间里,使用该技术使其电镀厂排除的废水一直都能满足美国国家环保署制定的可排放水中重金属祛除的严格标准。
其它的化学处理方法,例如氯化铁、硫酸铁、石灰、铬消除法等都很少能保持这样优秀的记录。
我们的电絮凝系统可靠地运行了多年,在处理废水方面有很多极为成功的经验。
一个建在南非的电絮凝系统可以治理含有63种特种化学物质的废水,这是用其它办法不可能完成的。
在欧洲的一个电絮凝系统使一个制革厂可以排放的废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洁净,并且还能够同时回收大量的高级铬。
设在加拿大的一个电絮凝系统可以在处理船燃料舱和船底的冷凝物的同时,处理回收油中的水。
墨西哥的一个电絮凝系统可以处理含有多种有害废物和材料的金属加工液体。
在美国安装的该系统可以处理拉模铸造、电镀、电子工业、飞机整修、电厂冷却塔中,以及其它许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和多种工业废水。
另外,我们引进的电絮凝技术还在美国国家环保署(EPA)的环保技术验证项目(ETV)中被认可为优良的技术。
电絮凝技术将电场施加在由铸铁或钢制成的消耗性电极上。
受电场作用产生的强大氧化和收缩的影响,发生了许多在常规状况下不会出现的反应。
例如:一个步骤之内就可以完成铬从6价到3价的化学还原。
由于不添加其它化学物质到废水中,因此许多金属都是可以回收的。
上方左侧的图是一个架在滑道上的系统,右侧是一个安全壳以及电极。
电絮凝技术的其它应用还包括将被污染的水源变成可饮用水,例如在农村地区被砷、重金属、甚至是未经处理的污水所污染的井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絮凝是水处理过程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操作过程之一,这一过程通常是脱稳和使小颗粒物凝聚成大颗粒。
目前,化学絮凝的可接受程度正逐渐变小,这主要是因为与化学试剂处理有关费用昂贵(如:产生污泥的体积大,产生有毒废物,昂贵化学药剂等),而絮凝过程可通过化学和电学途径即电絮凝技术而获得。
1 电絮凝的理论基础
电絮凝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电极产生阳离子在进入水体时包括许多物理化学现象,从离子的产生到形成絮体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
(1)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电子形成“微絮凝剂”——铁或铝的氢氧化物;(2)水中悬浮的颗粒、胶体污染物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失去稳定性;
(3)脱稳后的污染物颗粒和微絮凝剂之间相互碰撞,结合成肉眼可见的大絮体。
由于电絮凝过程中电解反应的产物只是离子,不需要投加任何氧化剂或还原剂,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被称为是一种环境友好水处理技术。
电絮凝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如:
(1)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设备维护简单;
(2)电絮凝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产生的污泥量少,且污泥的含水率低,易于处理;
(3)操作简单,只需要改变电场的外加电压就能控制运行条件的改变,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电絮凝法中常用的电极材料为铝和铁,在阳极和阴极之间通以直流电,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
铝阳极
Al-3e→Al3e+ (1)
在碱性条件下
Al3e++3OH-→Al(OH)3 (2)
在酸性条件下
Al3e++3H2O→Al(OH)3+3H+(3)
铁阳极
Fe-2e→Fe2e+ (4)
在碱性条件下
Fe2e++2OH-→Fe(OH)2 (5)
在酸性条件下
4Fe2e++O2+2H2O→4Fe3e++4OH-(6)
另外,水的电解还有氧气放出
2H2O-4e→O2+4H+(7)
在阴极发生如下反应
2H2O+2e→H2+2OH-(8)
电絮凝法在处理过程中具有多功能性,除了电絮凝作用之外还有电化学氧化和还原、电气浮等作用。
电絮凝法去除水中污染物过程见图1。
图1电絮凝去除污染物过程
2 电絮凝反应器中电极组合方式
在电絮凝器中,按照电极板两侧的电极极性分,电絮凝器可分为单极式、双极式和组合式三类,见图2。
对于单极式电絮凝器,电势高低交错,电流总是从某一阳极流向相邻的阴极,而不可能绕过几块极板流向其他阴极,每块极板表现出一种电性且相邻的电极表现为不同的电性,这类电絮凝器不存在电流的泄漏问题;双极式与组合式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部分电流可以绕过几块极板,从靠近电源正极的一些极板直接流向靠近电源负极的一些极板,除了与电源两极相连的极板外,每块极板表现出不同的电性,双极式和组合式都存在着电流泄漏的现象。
(a) (b) (c)
图2电絮凝器电极连接方式
(a) 单极式 (b) 双极式 (c) 组合式
3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目前很多废水处理领域都可应用,在高浓度、难生化降解、要求高氨氮去除率的废水的处理更具优势;在目前工艺不能满足的废水处理,电絮凝技术可在很低的投资条件下,实现原有废水处理工艺的出水达标,可将原工艺主要的耗费段放弃不用,见图3。
图3电絮凝可取代常规废水处理中的流程
1889年,英国人曾利用铁电极电絮凝法来处理城市污水。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化学法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近年来,电絮凝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水处理当中。
目前,电絮凝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金属的回收、处理有机染料、悬浮颗粒、从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去除油脂以及其它各种废水的处理。
Chen等[1]以铝作为电极材料,利用电絮凝技术处理高浓度油脂的餐饮废水,处理时间小于4.5min,油脂、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9%、88%和98%,每去除1kgCOD产生干泥0.20-0.37kg,能消耗为0.5kWh/(m3废水),处理后的出水满足排放要求,可有效减轻对城市公共水处理设施的负荷。
纺织印染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不容易生物降解的染料分子和很高的COD,若不经处理排放到水体中会严重污染环境。
利用电絮凝法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色度以及降低COD。
Bayramoglu[2] 等分别利用铁和铝作为电极进行了电絮凝处理
纺织废水的研究,在溶液呈酸性时,利用铝电极去除COD和浊度的处理效果要优于铁电极,但是溶液为中性或弱碱性时,利用铁电极则处理效果要比铝电极好。
在电絮凝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较高则运行的费用较低,在达到相同的去除COD 和浊度的去除效率,利用铁电极比铝电极需要更低的电流密度。
Alinsafi[3]等利用电絮凝技术处理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研究了pH、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去除色度和COD的影响,最佳反应105min,电流密度12mA/cm2,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0-95%,COD的去除率在30-36%之间。
电絮凝可用于处理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硼溶液,硼的去除效率主要取决于电流密度、初始溶液中硼的浓度以及处理时间,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处理20-30min后,硼的去除率约为90%(初始浓度为2.5g/L),能耗为
2.5-4.5kWh/m3废水。
在溶液中添加CaCl2,可提高电导率,降低能量的消耗。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钻探过程中,聚磺泥浆体系产生的钻井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其COD大、色度高、矿化度高、悬浮物高、含油量高,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该类废水采用常规絮凝工艺处理难以做到废水达标排放,其处理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马文臣[4]等采用电絮凝技术对聚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进行处理,废水经75min处理后,COD可由1511mg/L 下降到86.3mg/L,色度可从1500倍降到27倍,其主要水质指标可满足
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利用电絮凝处理造纸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为12V,电流为77.13mA,不论使用铁或铝电极,在2min内都能有效去除除NO 3-以外的所有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继续增加电絮凝处理的时间,对COD和BOD的去除率的影响不大。
电镀、冶金等工业生产通常排放含Cr 6+溶液,由于其对环境的严重危害,各国铬的排放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我国要求总铬的排放标准为0.5mg/L
(GB8978-1996),传统除铬的方法有沉淀、吸附、生物降解等,Gao[5]等对利用电絮凝法除废水中的铬,Cr 6+与阳极电解出的Fe 2+反应,被还原为Cr 3+后与阴极产生的OH-生成沉淀而去除,总铬浓度为3.0g/L的溶液经过电絮凝处理后浓度小于0.5mg/L,最佳运行条件为:电量2.5F/m3废水,pH5-8,电能消耗小于1kWh/m3废水。
废水中铬的去除率超过99%。
橄榄油厂排放的深红色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酚,排放到水体中或用于农业灌溉之前
必须进行处理。
Adhoum[6]等利用电絮凝法处理橄榄油厂废水,电絮凝处理25min 后,出水的COD、多元酚以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91%和95%,铝电极的消耗量为2.11kg/m3废水。
利用电絮凝和生物法结合处理橄榄油废水会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高浊度水处理被认为是水质净化处理的两大难题之一。
采用两级电絮凝、两级斜管沉淀、三层滤料过滤,并配合二级沉淀物回流的新工艺,可将浊度为10000
度的原水在42min内一次净化为浊度小于3度的饮用水。
通过对颗粒物沉淀和气浮的研究发现,在电絮凝过程中:低电流时颗粒物通过沉淀而去除,高电流时颗粒物通过气浮而去除。
电凝聚可同时除去水中有机物、细菌、有毒重金属和其他毒物,降低浊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给水净化方法。
饮用水中的砷主要以As(Ⅲ)和As(Ⅴ)两种形态存在,由于其高毒性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Kumar[7]等研究表明,利用电絮凝法去除水As(Ⅲ)和As(Ⅴ)的效率相近,在电絮凝过程中As(Ⅲ)首先被氧化成As(Ⅴ),然后通过吸附以及与金属氢氧化物形成配位化合物而去除。
利用该法除毒性更高的As(Ⅲ)的效率要优于传统的使用FeCl3絮凝剂。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水中铁含量不超过0.3mg/l。
在使用电机的压力式电絮凝SS滤料过滤除铁的装置中,原水中的Fe 2+经过Al(OH)3吸附,再经过SS滤料过滤后即可去除。
当原水中的铁含量小于30mg/L时,处理后的水均能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用铁作电极处理污染的河水时,细菌与浊度的去除效果都十分显著。
增大电流密度可提高COD和细菌的去除率与速率,但达到相同去除率的能耗将增大。
4 结语
电絮凝是一种水处理和净化技术。
深入研究电解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针对不同的废水选择恰当的处理工艺,通过改进电源技术、研究新型电极材料及电解槽结构,以进一步提高电凝聚气浮技术的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是当前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以及对电化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电絮凝在水处理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