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基层与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基层.底基层检测要点2011.3.20

试验项目 重型击实试验 承载比 抗压强度 延迟时间 目的 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 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所应该用 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确定制备承载比试件的材料含水量 求工地预期干密度下的承载比,确定材料是否适宜做基层或底基层 进行材料组成设计, 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或石灰稳定的土 (包括粒料) ; 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 对已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 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
颗粒分析
液限、 塑限
相对毛体 积密度、 吸 水率
压碎值 有机质和 硫酸盐含 量 有效钙、 氧 化镁 水泥标号 和终凝时 间 烧失量
砂砾、碎石等
集料压碎值试验
土
有机质含量试验, 易溶盐试验 石灰的化学分析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方法,水泥凝结时 间检验方法 烧失量试验
石灰
水泥 粉煤灰
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项目
(2)集料的压碎值 (3)集料的级配 (4)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 应选用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应在6h以上的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 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水泥。
一、半刚性基层
2.石灰工业废渣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过程 (以水泥稳定类为例)
(1)分别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5种。 (2)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 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他两个 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3)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 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少于规范的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 于规定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 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 5 )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温度 6d,浸水 24h 后,按《公路工程无机 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7)根据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 平均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述公式的要求: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一.概论1.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允许删减。
如果确实需要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线,原始记录集中保管保管期不少于两年。
2.工程试验检测原始记录一般不得用铅笔填写,3.原始记录经计算后的结果即检测结果必须有人校核,校核者必须在本领域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校核者必须在试验检测记录和报告中签字,以示负责。
校核者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数据,校和量不得少于所检测项目的5%。
4.重大或大事故发生后一周内,中心应向上级主管部门补交事故处理专题报告。
二.道路工程质量评定方法与检查项目1.依据现行部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此方法适用的范围:①公路工程施工单位。
②工程监理单位。
③建设单位。
④质量检测机构。
⑤质量监督部门。
目的:对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监控和检验评定。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交通部行业标准,其适用范围主要针对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重修和大修不能用﹚3.根据﹙划分目的﹚设计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4.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可划分为单位工程。
a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b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以每座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c特大桥、大桥、特长隧道、长隧道分为多个合同段施工时以每个合同段作为一个单位工程.d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按合同段纳入相应单位工程,桥梁工程按特大桥、大桥、中桥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5.路基土石方工程为分部工程,土方路基为分项工程,路肩也为分项工程。
6.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位,采用100分制进行。
7.施工单位应对各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所列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进行自检。
8.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
路面基层材料试验方法

路面基层材料试验方法
一、基层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1.密度试验:采用标准筒法或水浸法测定基层材料的干密度和湿密度,通过计算得到松散度和相对密度等参数。
2.水分特性试验:根据需求采用重量法或压力法测定基层材料的含水
率和水分含量,评价材料的含水性。
3.粒径分析试验:采用筛分法或激光粒度分析仪确定基层材料的颗粒
级配,反映材料中各种颗粒的比例。
二、基层材料强度性能试验方法
1.抗拉试验:采用拉伸试验仪对基层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其抗拉
强度和抗拉变形能力。
2.抗剪试验:采用扭剪或剪切试验仪对基层材料进行剪切试验,测定
其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能力。
3.抗压试验:采用压力试验仪对基层材料进行压力试验,测定其抗压
强度和变形能力。
1.动弹性模量试验:采用挠度仪等设备对基层材料进行动弹性模量试验,评估其抗变形能力和回弹性能。
2.稳定度试验:采用驻车摩擦试验仪测定基层材料的稳定度,反映材
料的结构稳定性。
3.动态剪切试验:采用剪切试验仪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剪切受力情况,评估基层材料的变形特性和疲劳性能。
4.硬度试验:采用洛氏硬度计等设备对基层材料进行硬度试验,评估其耐磨性和抗压强度。
总之,路面基层材料试验方法多种多样,根据需要选取适合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路面基层材料,保证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2013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培训课件(四)长沙理工大学

四、混合料技术要求
4)综合稳定 (1)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量大的 砂、砂砾时,宜掺入一定剂量石灰进行综合稳定, 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30%以上,应按水 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 (2)水泥稳定粒径较均匀,且不含或含细料很少 的砂砾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在集料中添加 20∽40%粉煤灰或添加剂量10∽12%的石灰土 进行综合稳定。
2、对基层的要求
1)基层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冰冻地 区还应具有一定抗冻性。 2)高级路面下的半刚性基层应具有较小的收缩(温缩 及干缩)变形和较强的抗冲刷能力。 3)具有足够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二、路面基层分类
二、路面基层分类
三、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无机结合料
1)水 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灿灰硅酸盐水泥作结合料,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水泥。 2)石 灰:石灰质量符合Ⅳ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 术指标。 3)粉煤灰: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 于70%烧失量不宜>20%。比表面积宜大于 2500 cm 2 / g 。
一、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材料技 术要求
(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概念
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 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 经拌和压实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及养生后, 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 泥稳定土。如果用石灰代替水泥掺入土中, 则称石灰稳定土。 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 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第二节 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一、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材料技 术要求
(一)用于路面基层材料土的一般定义:
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 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即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1、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且其 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 2、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 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3、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 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基层底基层

最大粒径小于 lOmm,且其中小于 2mm 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电石 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填水
的颗粒含量小少于 90%。(2)中粒土: 渣等,当其混合料的强度通过试验符合 泥稳定粒径较均匀且为不含或含细料
颗料的最大粒径小于 30mm,且其中小 表 6-5(或参考附表 6.5)的标准时,可 很少砂砾,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
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稳定细粒土及粒 石灰粉煤灰矿渣(二灰矿渣石灰钢渣) 类综合稳定类包括水泥石灰综合稳定
料含量少于 50%的碎(砾)石灰土不能 等。石灰石灰质量应符合表 6-2 规定的 类和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类等。采用水
用作高级路面的层。按照土中单个颗粒 III 级消石灰或 III 级生石灰的技术指 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量大的
刚性基层类包括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 进行混合料设计。也可通过试验按逐级 砾级配则宜符合表 6.4(或参考附表 6.
凝土基层以及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 填充的方法,并进行空隙体积的检验, 4)的级配要求。3.石灰稳定类基层、
层。半刚性材料、无粘结粒料类材料根 使细集料加水泥的压实体积等于或接 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石灰稳定
5%。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 (或 90%通过 0.3mm 筛孔,70%通过 0.07 及压实度标准半刚性材料配合比设计,
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类材料包括水泥稳 5mm 筛孔)。(3)煤渣煤渣的最大粒径不 应根据重型击实标准制件,在非冻区 2
定级配碎石、级配砂砾、未筛粉碎石、 应大于 30mm,颗粒组成宜有一定级配, 5℃条件下湿养 6d、浸水 1d,进行 7d
据性能要求和设计标准,可运用于各级 近粗集料的空隙体积。各级公路均可将 类材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石灰土)、天然
道路检测技术

道路检测技术⏹ 1 绪论⏹ 2 试验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3 集料试验检测技术⏹ 4 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5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试验检测⏹ 6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 1 概论⏹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性能。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试验检测工作细则、合理配置试验检测人员以及了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是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保障。
⏹本章着重介绍试验检测的目的和意义、试验检测规程和细则、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1.1 试验检测的目的和意义⏹1)提高工程质量;⏹2)加快工程进度;⏹3)降低工程造价;⏹4)推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进步。
⏹§1.2 试验检测规程和细则⏹(1)试验检测标准和规程⏹1)检测方法分类:⏹按试验检测的目的分类,则试验检测方法可分为:⏹①作为学术研究手段进行的试验检测;⏹②作为设计依据参数进行的试验检测;⏹③作为工程质量控制检查或质量保证进行的试验检测;⏹④作为竣工验收评定进行的试验检测;⏹⑤作为积累技术资料进行的养护管理或后评估试验检测;⏹⑥作为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分析进行的试验检测⏹2)试验检测规程名称⏹①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②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③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④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⑤公路工程金属材料试验规程(JTJ055-83)⏹⑥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⑦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试验规程(JTG E60-2008)⏹⑩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2)试验检测工作细则⏹每项试验检测方法应根据有关国家或部颁现行最新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有关行业工作规范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一、检测目的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的目的是对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检验时间2022年5月1日三、检验人员主检人员:XXX协检人员:XXX、XXX四、检验项目及方法1. 外观质量检验:使用目测方法对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平整度、表面均匀性等。
2. 抗压强度检验:采用压力机进行检验,测定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抗压强度。
3. 含水率检验:采用称重法或重量法对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含水率进行检验。
4. 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成分进行检验,包括水泥、砂、石、水等成分的含量。
五、检验结果1. 外观质量检验结果:经过目测,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外观平整度良好,表面均匀无明显破损,符合相关要求。
2. 抗压强度检验结果:根据压力机测定,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抗压强度为XX MPa,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3. 含水率检验结果:采用称重法测定,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含水率为XX%,符合相关要求。
4. 成分检验结果:经化学分析,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中水泥的含量为XX%,砂的含量为XX%,石的含量为XX%,水的含量为XX%,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六、结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质量检验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施工质量良好。
七、存在问题与建议在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施工过程中,未发现明显质量问题。
建议在后续的施工中,继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的质量达到最优。
八、备注无以上是水泥稳定类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 试剂
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10%氯化铵溶液、1.8% 氢氧化钠溶液、钙红指示剂
• 原理
EDTA二钠与石灰(水泥)反应
• 关键
标准曲线
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
• 准备标准曲线
(1)取样:取工地水泥和集料,过筛(2.0mm);确定含水量。 (2)确定混合料的组成 确定土、水泥、水的组成。 (3)配制种5不同水泥剂量的试样:分别是2%、4%、6%、8%、10%的水 泥土混合料试样。 (4)取盛有试样的搪瓷杯,加入10%氯化铵溶液,搅拌,放置一段时间, 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 (5)取出部分澄清悬浮液,加入1.8%的氢氧化钠溶液、钙红指示剂,摇匀, 呈现玫瑰红色。加入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到纯蓝色,记录EDTA二钠标准液 的消耗量。 (6)依次作出不同剂量的试样消耗EDTA二钠标准液的数量。 (7)以水泥剂量为横坐标,以EDTA二钠标准液消耗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 曲线。
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公路工程路面试验辅导材料
概述
• 基层、底基层类型
• • 材料力学特性: 半刚性、柔性、刚性。 材料组成: 有结合料类(无机、有机)和无结合料类。
各类基层、底基层的种类
•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
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类及综合稳定类(石灰粉煤 灰、水泥石灰稳定类)
综合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 的技术要求
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30%以上时, 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 定类设计。
基层、底方法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 设计依据
根据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
• 设计内容
集料级配、结合料的最佳剂量、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主要应掌握的内容
❖ 三、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 1、一般规定 ❖ 2、原材料试验 ❖ 3、设计步骤:最后以强度为准判别
Ⅰ、主要应掌握的内容
❖ 四、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 1、原材料检测(1)水泥、石灰品质检测; ❖ (2)土或集料品质; ❖ 2、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 ❖ 3、混合料含水量测定; ❖ 4、击实试验; ❖ 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6、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 ❖ 7、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顶面法); ❖ 8、承载比CBR试验(室内本章学习,室外第十章学习)
(3)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熟悉:
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方法目的与适用 范围; 石灰或水泥剂量测定方法的原理; EDTA滴定法的目的与适用范围、所使用 的试剂、试验步骤;
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试 验目的、适用范围和试验步骤; 劈裂试验的目的、适用范围、试验步骤; 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步骤 。
❖ 《材料》考试科目包括:土工试验30%、集 料10%、岩石5%、水泥及水泥混凝土20%、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20%、无机结合稳定材料 5%、钢材5%、土工合成材料5%。
❖ 《公路》考试科目包括:公路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25%、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 20%、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20%、路基路面 现场试验检测35%。
❖ 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宜将骨架密实型 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用于基层或上基层。 骨架密实
型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用量应 控制在75%以上,2.36mm以下细料含量宜控制在 20%左右。当将悬浮密实型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用 于基层、底基层时,基层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 于31.5mm,底基层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
❖ 石灰稳定类材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石灰土)、天然 砂砾土(石灰砂砾土)、天然碎石土(石灰碎石土) 以及用石灰土稳定级配砂砾(砂砾中无土)、级配 碎石和矿渣等。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材料 用于基层或上基层,各级公路均可将悬浮密实型水 泥稳定类材料用于基层、底基层。基层材料的集料 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底基层最大粒径不大 于37.5mm。
材 料
6. 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技术要求 了解:
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 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常见类型、级配要求;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类型划分; 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 石灰稳定类半刚性材料的适用范围; 综合稳定类材料技术要求。 熟悉: 石灰、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类原材料(土、水泥、粒料)的 技术要求; 石灰稳定类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半刚性混合料的强度与压实度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道 路
掌握:
EDTA滴定法的测定方法;
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 量试验步骤;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步骤、 要点与计算;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与 养生。
第六章 基层与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 Ⅰ、主要应掌握的内容 ❖ 一、基层与底基层的类型 ❖ 1、按材料力学行为分 ❖ 2、按材料组成分
❖ 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 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是稳定细粒土 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 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和 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稳定细粒土及 粒料含量少于50%的碎(砾)石灰土不能用 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 综合稳定类包括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类和水泥粉煤灰 综合稳定类等。
❖ 水泥稳定类材料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砂砾、 未筛分碎石、石屑、土、碎石土、砂砾土等,以及 经过加工、性能稳定的钢渣和矿渣等。
❖ 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包括石灰粉煤灰碎石(二灰碎 石)、石灰粉煤灰砂砾(二灰砂砾)、石灰粉煤灰 土(二灰土)、石灰粉煤灰(二灰)、石灰粉煤灰 矿渣(二灰矿渣)、石灰钢渣等。
材 料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了解:
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 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一般规定; 原材料试验方法; 熟悉:
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 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内容; 掌握:
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 料、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设计步骤与要点。
材 料
Ⅰ、主要应掌握的内容
❖ 一、基层与底基层的类型 ❖ 1、其中半刚性类用于基层和底基层; ❖ 2、柔性类用于基层和底基层; ❖ 3、刚性类用于基层。 ❖ 本次课主要讲述半刚性类(无机结合料稳定
类)、无粘结粒料类(柔性类)。而有机结 合料稳定类在第八章讲解、刚性类在第七章 讲解
Ⅰ、主要应掌握的内容
❖ 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量大的砂、砂 砾时,宜掺入一定剂量的石灰进行综合稳定,当水 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30%以上时,应按水泥稳 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
❖ 水泥稳定粒径较均匀且为不含或含细料很少的砂砾、 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在集料中填加 20%~40%的粉煤灰,或填加剂量为10%~12%的石 灰土进行综合稳定。
熟悉: 基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
掌握: 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 压实度、强度等的检测方法。
道 路
(2)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检测
了解: 石灰或水泥剂量的测定方法; 石灰、粉煤灰无机结合料的试验方法; 柔性基层材料标准密度试验方法;
熟悉: EDTA滴定法的目的与适用范围; 烘干法测定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强度要求; 确定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 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的操作步骤。
材 料
掌握: 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步骤; EDTA滴定法标准曲线的制作; 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 量的计算; 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与计算;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
养生、强度测试及其要求。
道 路
3.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 (1)路面基层
了解: 基层检验评定的一般规定; 基层材料的类型、适用范围、级配要求; 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的石灰、粉煤灰、土 等技术要求; 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目的和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