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 道路基层

路基路面工程 道路基层

理⑤养生及交通管制
4.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 概念: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 料(土)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 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路面结构层,当其抗压强度符 合规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基层。
分类:粉煤灰、煤渣、矿渣、钢渣、煤矸石等。
材料要求
(1)石灰 符合Ⅲ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有效钙含量 在20%以上的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电石渣等,应 通过试验,当混合料的强度符合要求时,方可应用。 (2)废渣 粉煤灰中SiO2、Al20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 失量不超过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 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Al203 ,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30mm,颗粒组成宜有一定级配,且不含有害物质。 (3)粒料 粒料应少含或不含有塑性的土,集料压碎值,最大粒径,级 配。
同一类半刚性材料:稳定细粒土>稳定粒料土>稳定粒料。
温缩特征
温缩:组成半刚性材料的三个相,即不同矿物颗粒组成的固
相、液相(水)和气相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半
刚性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收缩。 影响因素:含水量、集料或土的含量、土的矿物成分、环境 温度、龄期 温缩特性:石灰砂砾土>悬浮式石灰粉煤灰粒料>密实式石 灰粉煤灰粒和水泥砂砾。 修建初期:温缩+干缩→养生保护
石灰工业废渣基层施工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宜用厂拌法拌制混合料,
并用摊铺机摊铺。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用石灰工
业废渣做基层和底基层时,可用路拌法施工。 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的要求基本与石灰稳定土相同。
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干、温缩性质
干缩: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经拌和压实后,由于水分挥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模板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模板

4. 基层材料的分类§4-1稳定土拌和机作业特点1.定义稳定土拌和机是一种直接在施工现场将稳定剂与土壤或砂石均匀拌和的专用自行式机械。

2.应用范围○1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 稳定土拌和机用于修筑路面底基层;○2在中、低等级公路施工中, 用于修筑路面的基层或面层。

○3完成就地破碎再生作业。

一、稳定土拌和机分类1.按行走装置的类型分为履带式和轮式。

2.按移动的形式分为自行式、悬挂式和拖式三种。

3.按动力传动的形式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机械—液压传动三种形式。

4.按其工作装置( 即转子) 的配置分为后置式和中置式两种。

5.按切削土层的方向( 即转子旋转方向)2.工艺流程图4-1 稳定土厂拌设备工艺流程三、使用技术与要求1.厂拌设备的正确使用○1选好配套设备;○2熟练的操作人员: 2名;○3避免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皮带跑偏、供料不畅或中断、搅拌器叶桨脱落等。

2.成品料的生产技术○1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的质量、储存、数量足够○2搅拌混合料的管理§4-3稳定土摊铺机作业特点1、定义稳定土摊铺机: 在路面基层施工时, 按施工要求的宽度和厚度将稳定土厂拌设备生产的稳定土摊铺, 同时使摊铺层达到一定平整度、压实度的机械。

一、稳定土摊铺机的分类1.按行走装置的类型○1轮胎式稳定土摊铺机优点: 行驶速度快可自行转移工地现场, 费用低; 弯道摊铺质量好; 结构简单, 造价低。

缺点: 对路面平整度敏感性较强; 机内混合料的多少会改变轮胎的变形量, 影响摊铺质量。

10-1B410000(10)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10-1B410000(10)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嗨学网 | 职业价值点亮者1B412000 路面工程11B412021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1B412021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要求★★ P53一、粒料基层原材料的技术要求2. 填隙碎石➢1B412021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要求★★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水泥及外加剂〔1〕强度等级:32.5 或 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水泥初凝时间:大于 3h,终凝时间:大于 6h 且小于 10h。

〔3〕在水泥稳定材料中掺加缓凝剂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

22.石灰〔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

➢1B412021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要求★★3.粉煤灰等工业废渣〔2〕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使用的粉煤灰,应进行混合料强度试验。

〔3〕煤矸石、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及其他冶金矿渣等工业废渣宜通过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强度试验、模量试验、温度收缩试验、干湿收缩试验等。

〔4〕水泥稳定煤矸石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1B412021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要求★★5.粗集料〔1〕用作被稳定材料的粗集料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也可直接采用天然砾石。

粗集料应符合表 1B412021-8 中Ⅰ类规定。

用作级配碎石的粗集料应符合表 1B412021-8 中Ⅱ类的规定。

➢1B412021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要求★★〔5〕应选择适当的碎石加工工艺,用于破碎的原石粒径应为破碎后碎石公称最大粒径的 3 倍以上。

高速公路基层用碎石,应采用还击破碎的加工工艺。

〔8〕级配碎石或砾石用作基层粗集料➢1B412021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要求★★6.细集料〔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 1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细集料中小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 20%。

37.材料分档与掺配〔1〕材料分档应符合表 1B412021-12 的规定。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道路工程第四章-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4)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道路工程第四章-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4)

[单选题]1.水泥稳定材料用于极重、特重交通等级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为()。

A.5.0MPaB.4.0-6.0MPaC.6.0MPaD.5.0一7.OMPa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P13(JTG/TF20-2015)规定了水泥稳定材料用作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对于极重、特重交通,为5.0-7.OMPa;对于重交通,为4.0-6.0MPa;对于中、轻交通,为3.0-5.0MPa。

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底基层时,对于极重、特重交通,为3.0-5.0MPa;对于重交通,为2.5-4.5MPa;对于中、轻交通,为2.0-4.0MPa。

[单选题]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底基层,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弯拉强度的关系。

A.60dB.90dC.60d或90dD.90d或180d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P13(JTG/TF20-2015)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的关系。

[单选题]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规定:同一组试件试验中,采用3S法剔除异常值,并允许存在异常值的个数为小试件、中试件和大试件分别为()。

A.1,1-2,2-3B.1,2,3C.0,1-2,2-3D.1,1-2,1-2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JTGE51-2009T0805)试验结果整理规定,同一组试件试验中,采用3倍均方差法剔除异常值,小试件允许有1个异常值,中试件异常值1-2个,大试件异常值2-3个。

如异常值超出规定,试验重做。

[单选题]4.测定粉煤灰烧失量需要的仪器有()。

A.电炉,瓷坩埚,分析天平B.高温炉,瓷坩埚,电子天平C.高温炉,银坩埚,分析天平D.高温炉,瓷坩埚,分析天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测定粉煤灰烧失量(JTGE51-2009T0817),需要的仪器有:高温炉(应准确控制温度),瓷坩埚(容量15-30mL),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感量0.001g)。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道路工程-第4章-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1)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道路工程-第4章-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1)

(江南博哥)[单选题]1.基层和底基层现场施工中碾压后要及时检测压实度,测定含水率与规定含水率的误差应不大于()。

A.1%B.2%C.3%D.4%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62,8.4.6规定:应在现场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测压实度。

压实度检测中,测定的含水率与规定含水率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2%;不满足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釆取必要的措施。

[单选题]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试验的成型试件为()。

A.1:1的圆柱形试件B.1:1.5的圆柱形试件C.立方体试件D.1:1.5的长方体试件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13,条文说明:碾压贫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粗粒材料相同,均为1:1的圆柱形试件,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工地试验室的操作。

[单选题]4.基层抗冻性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平均质量损失率不应超过A.3%B.4%C.5%D.6%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参见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147,4.4的规定:如试件的平均质量损失率超过5%,即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

[单选题]5.对于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应由不少于()种规格的材料掺配而成。

A.3B.4C.5D.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参见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9,3.8.1规定:对一般工程科选择不少于3档备料,对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且强度要求较高时,为了保证级配的稳定,宜选择不少于4档备料。

[单选题]6.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无机稳定中、粗粒材料,其压实标准为()。

A.≥93%B.≥95%C.≥97%D.≥98%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31,表519底基层材料压实标准规定。

[单选题]7.水泥稳定材料的水泥剂量是指水泥质量占()的百分比。

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PPT

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PPT
• 2、底基层 :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 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铺筑的 辅助层。
一、术语和名词解释
一、术语和名词解释
• 面层:强度、抗变形能力、水温稳定性、
平整度和抗滑性,耐久性。
• 基层:强度和刚度,扩散荷载能力、水温
稳定性。
• 垫层: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
一、术语和名词解释
• 3、细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9.5mm,且 其中<2.36mm 的颗粒含量≥90%(如塑性指 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 砂和石屑等)。
• 5)级配碎石或砾石用作基层时,高速公路 和一级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 于31.5mm;用作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 应不大于37.5mm。
三、原材料要求
• 6、细集料 • 1)对于水泥稳定类,其中包括水泥石灰综
合稳定,要求塑性指数≤17,有机质含量< 2%,硫酸盐含量≤0.25%。 • 2)对于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细粒土 的液限≤40,塑限指数≤17。实际工作中, 宜选择均匀系数>10,塑性指数<12的土。
一、术语和名词解释
• 6、水泥稳定材料 :以水泥为结合料,通过加水 与被稳定材料共同拌和形成的混合料,包括水泥 稳定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级配砾石、水泥稳定石 屑、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砂。
• 7、综合稳定材料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为结 合料,通过加水与被稳定材料共同拌和形成的混 合料,包括水泥石灰稳定材料、水泥粉煤灰稳定 材料、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等。
定粒料。 • 温缩特性: • 石灰土砂砾(16.7×10-6)>悬浮式石灰粉煤灰粒
料(15.3×10-6)>密实式石灰粉煤灰粒料 (12.4×10-6)和水泥砂砾(5%~7%水泥剂量为 10~10-6~15×10-6)。

路面底基层及基层施工方案

路面底基层及基层施工方案

引言概述:在道路建设中,路面底基层是保证道路结构安全、稳定和耐久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对于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将从基层材料选择、基层设计、基层施工方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和基层施工安全等方面,详细阐述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

正文内容:一、基层材料选择1.路基土选择:根据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可塑性指标,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优质路基土。

2.砾石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粒径的均质砾石,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排水性能。

3.粉料材料选择:选择粒径合适的粉料,具有良好的填充性能和稳定性。

二、基层设计1.基层厚度设计:根据交通量、车速、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基层的厚度,以满足道路使用要求。

2.基层坡度设计:基层坡度的设计应使得水能够顺利排除,避免积水和泥浆渗入基层材料,影响道路使用寿命。

3.基层强度设计: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确保基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和外力作用。

三、基层施工方法1.复合施工法:采用不同材料的组合,层层压实,确保基层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2.再生材料利用:合理利用再生材料,如再生砾石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基层施工中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3.化学稳定剂应用:适当添加化学稳定剂,提高基层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四、基层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前检查:对基层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案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

2.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要求,对基层的压实度、平整度和密实性进行监测和控制。

3.施工质量检测:对施工现场进行取样和实地测试,检测基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基层施工安全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对施工现场进行周边围挡和警示标识设置,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

2.人员培训和防护措施:对参与基层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现场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

3.施工设备安全检查: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要点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要点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要点1施工前准备1)料场调查:施工单位首先应该了解料场的位置,经现场取样试验合格后,比较材料的价格、储量及运距等因素,确定备料方案。

2)试化验工作:包括单质材料试验和施工配合比试验,单质材料试验确定合格的路用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确定合格材料的合理组合,经过多方案比较,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混合料组成方案。

混合料组成设计首先要由施工单位的工地实验室完成,最后,经中心实验室验证合格后方能用于施工生产。

需要强调的是,当你的配合比设计方案与设计有出入时,要履行工程变更手续。

3)路基报验:路基工程作为单位工程必须履行报验手续,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然后,监理单位抽检,最后省公路质检站做中间验收检查,分标段进行质量评定。

检查的项目和评分标准祥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需要强调的是各施工单位对已完路基工程必须抓紧准备报验,只有报验达到优良的工程方能进行路面基层和底层的施工。

路基报验的一个最主要指标是路基的强度,通常使用路基弯沉指标,这一指标与路基回弹模量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2技术准备1)材料要求:石灰本身是一种气硬性胶结材料,必须满足Ⅲ级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要求;水泥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水泥;粉煤灰中SiO2、Al2O3及Fe2O3总含量不小于70%,烧失量不超过15%,比表面积大于2500 cm2/g,SO3含量≤3%。

干排灰、湿排灰均可使用。

施工时注意粉煤灰含水量不得超过15%;凡人或牲畜引用的天然洁净水均可使用。

当水含有相当的杂质时,对拌和物会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先进行试验鉴定。

砂砾的砾石最大粒径控制不大于3cm,同时通过4.75mm筛孔的砾石不得大于40%,砾石的压碎值不得大于30%,液限不超过25%,塑性指数小于6,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同时限制通过0.07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砂砾要有良好的级配,其级配范围如表所示:筛孔(mm)圆孔筛100 90-100 60-80 30-50 15-30 10-20 0-7 碎石为采用各种坚硬岩石轧制的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同时要有较好的级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稳定土拌和机作业特点
1.定义
稳定土拌和机是一种直接在施工现场将稳定剂与土壤或砂石均匀拌和的专用自行式机械。

2.应用范围
错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稳定土拌和机用于修筑路面底基层;
错误!在中、低等级公路施工中,用于修筑路面的基层或面层。

错误!完成就地破碎再生作业。

一、稳定土拌和机分类
1.按行走装置的类型
分为履带式和轮式。

2.按移动的形式
分为自行式、悬挂式和拖式三种。

3.按动力传动的形式
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机械—液压传动三种形式。

4.按其工作装置(即转子)的配置
分为后置式和中置式两种。

5.按切削土层的方向(即转子旋转方向)
可分为正转和反转两种。

2.工艺流程
图4-1 稳定土厂拌设备工艺流程
三、使用技术与要求
1.厂拌设备的正确使用
错误!选好配套设备;
错误!熟练的操作人员:2名;
3避免容易出现的问题:如皮带跑偏、供料不畅或中断、搅拌器叶桨脱落○
等。

2.成品料的生产技术
○1原材料的管理
原材料的质量、储存、数量足够
错误!搅拌混合料的管理
§4-3稳定土摊铺机作业特点
1、定义
稳定土摊铺机:在路面基层施工时,按施工要求的宽度和厚度将稳定土厂拌设备生产的稳定土摊铺,同时使摊铺层达到一定平整度、压实度的机械。

一、稳定土摊铺机的分类
1.按行走装置的类型
错误!轮胎式稳定土摊铺机
优点:行驶速度快可自行转移工地现场,费用低;弯道摊铺质量好;结构简单,造价低。

缺点:对路面平整度敏感性较强;机内混合料的多少会改变轮胎的变形量,影响摊铺质量。

二、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
1.级配碎、砾石基层(底基层)施工
○1路拌法施工
图4-2级配碎石、砾石基层(底基层)施工流程
a-级配碎石;b一级配砾石
○2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10材料
宜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机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

20拌制
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30摊铺
二、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
1.石灰稳定土基层
\o\ac(○,1)路拌法施工
图4-3 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流程○2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10备料
20拌制
30运输
40摊铺及碾压
50横向接缝处理
60纵向接缝
70养生及路线处理
2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
错误!分类
10路拌法施工
图4-4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20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备料→拌制→运输→摊铺碾压→横向接缝处理→纵向接缝处理→养生及路线处理。

30石灰稳定土与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区别
●石灰+土+水→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凝固在一起
●石灰+水→不产生化学反应
●水泥+水→水化反应→水化产物→凝固在一起
3养生及路线处理
○1养生
10水泥稳定土基层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
20水泥稳定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过一天就可以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土,不需经过7天养生期;
30在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
40为增加上下层之间的粘结性,在铺筑上层稳定土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错误!水泥稳定土基层养生方法:
10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