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

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 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

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 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

2.生活在隋朝的老百姓如果想到都城去逛逛,应该前往()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北京

3.《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请问这是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两宋时期

4.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

5.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选项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①地动仪模型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魏征的故事②读李白的诗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

7.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于2018年4月27日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亚洲这两个巨人的携手,将为这个世界增加一份安稳和乐观。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9.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的精神风貌是()A.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B.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10.武则天时期,科举考试中新增加的科目是()

A.文科 B.武科 C.进土科 D.殿试

11.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几人工河是()

①广通渠②永济渠③通济渠④白渠⑤江南河⑥邗沟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12.下图反映了北宋()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宰相职权

D.改革科举制度

13.为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皇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提升文官的地位,这一“重文轻武”的政策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从最初目的看,产生的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大大加强了皇权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割除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

15.北宋初年,宋太祖将各地州镇士兵中的精锐选入禁军,拱卫京师,其目的是()A.控制军权 B.强化君权 C.集中财权 D.重武轻文

1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17.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应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19.“辽的国号的意思是镔铁,以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构

20.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故事。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剧中的“他”指的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孙悟空

21.武则天是山西文水人,郭沫若称她的统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的根据是武则天()

A.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重视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22.学习了隋唐的历史后,下面是某校七年级?阳光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隋唐史的总结,其中与历史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3.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悲”的是()

A.盘庚迁殷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巾起义

24.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的思维导图。你认为方框内“E”表示的“从根本

上动摇了唐朝腐朽统治”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D.五代十国的建立

25.(题文)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25分,其中26题13分,27题12分)

26.(本题13分)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述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选自七年级下册

(3)、试举两例唐朝时对外交往的事例。

(4)、以上材料表明了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什么?

(5)、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27.(本题12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______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

武则天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探究三文化篇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D 6.D 7.C 8.B 9.B 10.D 11.D 12.B 13.C 14.A 15.A 16.C 17.A 18.B 19.C 20.C 21.D 22.C 23.C 24.C 25.D 26.①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②藏族;文成公主。

③玄奘西行、鉴真东渡。④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⑤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融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任意两点即可)

27.(1)科举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2)曲辕犁、筒车。说明略。(3)唐诗。(4)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