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尿蛋白及本周氏电泳的意义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差异,通过电场作用将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带。
SDS-PAGE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SDS的作用: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蛋白质分子迅速与其结合,并赋予蛋白质大量的负电荷,使得蛋白质在电场中按照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
2.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聚合物,可以形成一种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孔隙,可以通过孔隙大小筛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蛋白质分子。
3.电场作用:在电泳槽中施加电场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会向阳极迁移,迁移速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质量和形状。
通过以上原理,可以将蛋白质样品加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隙中,然后施加电场,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最终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带。
2. 应用SDS-PAGE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以下是SDS-PAGE的几个主要应用:2.1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
通过SDS-PAGE,可以将混合蛋白质样品根据其分子量进行分离,得到纯化的蛋白质。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2 亚细胞结构研究通过SDS-PAGE,可以将细胞或亚细胞结构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内的定位、功能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揭示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功能机制。
2.3 蛋白质质量测定通过SDS-PAGE,可以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标准品进行比较,估计未知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4 蛋白质组学研究SDS-PAGE结合质谱技术可以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
sds page电泳的原理

sds page电泳的原理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电泳方法,用于分离和分析复杂蛋白质混合物。
它是基于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电荷和形态的不同,在电场作用下通过凝胶基质的孔隙来实现分离的。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蛋白质解聚的能力。
在SDS-PAGE中,将待测蛋白样品与SDS混合,并进行加热,使蛋白质完全解聚为单体。
此时,SDS与蛋白质按照1:1的比例结合,通过带负电荷的SDS包裹蛋白质,使蛋白质在电场中带有均一的负电荷。
因此,蛋白质分子在电泳过程中的迁移速率主要取决于其分子质量。
在SDS-PAGE中,通常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电泳介质。
凝胶状的聚丙烯酰胺由两种不同浓度的单体构成,一种是浓度较低的,称为分离凝胶(separating gel),另一种是浓度较高的,称为浓缩凝胶(stacking gel)。
分离凝胶具有较大的孔隙,用来分离蛋白质,浓缩凝胶则具有较小的孔隙,用来聚焦蛋白质在进样时形成匀称的小带。
在进行SDS-PAGE时,将待测蛋白样品与一个标准蛋白混合物加载到凝胶孔隙的顶部,并施加电场。
由于浓缩凝胶造成的聚焦效应,蛋白质在进样时被集中成窄而锐利的带。
之后,电场通过凝胶中的分离凝胶,蛋白质分子依据其分子质量的不同逐渐迁移。
较小的蛋白质分子能够顺利地通过分离凝胶,迁移较快;而较大的蛋白质分子由于孔隙的限制,迁移速率较慢。
最终,在分离凝胶上形成了分子质量递增的蛋白质带。
为了可视化分离的蛋白质,SDS-PAGE通常使用染色剂,如Coomassie Blue或银染液对蛋白质进行染色。
染色后,带状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测量带的相对强度和计算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总之,SDS-PAGE利用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不同,通过凝胶基质的孔隙大小,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尿蛋白电泳及尿本周蛋白检测在肾病中的应用

4• 浆细胞 合成抗体蛋白,即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5• 免疫球蛋白 在免疫系统中被用来识别和消 灭如细菌或病毒等外源物
正常浆细胞
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骨髓瘤或其他恶性浆细胞增生
Normal Immunoglobulin
• 电泳技术就是利用在电场的 作用下, 由于待分离样品中 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 本身大小, 形状等性质的差 异, 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 迁移速度, 从而对样品进行 分离, 鉴定或提纯的技术.
• 在生化检测中, 主要用于分 离各类蛋白分子.
正常的电泳图谱
经过毛细管电泳后, 血清蛋白将会被分离成6个条带并同时标注出检测结果
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如果血清中未见异常,建议 做尿本周氏蛋白检测
原因: 先天免疫缺陷, 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 游离轻链病)
通过对血清蛋白电泳结果中出现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 对免疫球蛋白疾病进行诊断
有症状型性免疫球蛋白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重链病 - 淀粉样病变
出现的单克隆M蛋白
正常免疫球蛋白 的电泳结果图谱 Normal Proteinogram
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的电泳图谱
Proteinogram showing Monoclonal peak
多发性骨髓瘤
人群分布:
多发性骨髓瘤仅次于白血病, 是目前发病率排第二位 的恶性血液肿瘤
占所有肿瘤的1% (每年超过15 000人死于该疾病) 欧洲目前有60 000患者, 世界范围有250 000 因浆细胞过度增殖,继而影响骨髓
蛋白胶中sds的作用

蛋白胶中sds的作用蛋白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试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
而其中的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是蛋白胶中的重要成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SDS在蛋白胶中的作用。
SDS在蛋白胶中的主要作用是将蛋白质样品进行变性。
SDS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其疏水尾部与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使蛋白质样品的三维结构变为线性结构。
这种线性结构使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凝胶中,从而保证了准确的分子量测定和分离效果。
SDS在凝胶电泳中还起到了界面活性剂的作用。
SDS的疏水性尾部与蛋白质样品中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使蛋白质样品溶于SDS溶液中,并在电泳过程中迁移至阳极。
由于SDS分子中的负电荷,使得蛋白质样品在电场中能够带负电荷,从而使蛋白质样品能够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在凝胶中进行分离。
SDS还可以使蛋白质样品保持在线性状态。
蛋白质的线性化有助于其在电泳过程中的迁移速度一致,从而使分离结果更加准确。
同时,SDS的存在还可以消除蛋白质样品之间的电荷排斥作用,使蛋白质样品在凝胶中迁移速度与分子量成正比。
除了以上几点作用外,SDS还可以增加蛋白质样品的溶解度。
由于SDS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可以使蛋白质样品与水更好地混合,从而提高了蛋白质样品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这对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和保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SDS在蛋白胶中起到了将蛋白质样品变性、增加蛋白质样品的溶解度、提高蛋白质样品在凝胶中的分离效果等作用。
它是蛋白胶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对于蛋白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SDS的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了解蛋白胶中SDS的作用有所帮助,并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中国药典》(2020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五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法)SDS-PAGE法是一种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本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大多数蛋白质都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按重量比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分子所带的负电荷远远超过天然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消除了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电荷效应,使蛋白质按分子大小分离。
本法用于蛋白质的定性鉴别、纯度和杂质控制以及定量测定。
1.仪器装置恒压或恒流电源、垂直板电泳槽和制胶模具。
2.试剂(1)水。
(2)分离胶缓冲液(4×,A液) 1.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8.15g,加适量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8.8,加水稀释至100mL。
(3)30%丙烯酰胺溶液(B液)称取丙烯酰胺58.0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0g,加温水溶解并稀释至200mL,滤纸过滤(避光保存)。
(4)10%SDS溶液(C液)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四甲基乙二胺溶液(TEMED,D液)商品化试剂。
(6)10%过硫酸铵溶液(E液)称取过硫酸铵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建议临用前配制,或分装于-20℃可贮存2周。
(7)浓缩胶缓冲液(4×,F液)0.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5g,加适量水使溶解,用盐酸调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mL。
(8)电极缓冲液(10×)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g、甘氨酸144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8.1~8.8之间,加水稀释至1000mL。
(9)非还原型供试品缓冲液(4×)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蓝20mg、十二烷基硫酸钠8.0g,量取甘油40m1,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mL。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_概述及解释说明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生物化学研究领域中,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子量测定、鉴定和纯化等方面。
准确绘制和使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对于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非常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展开详细阐述与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概述、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与步骤解释、建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的实验步骤和要点解说明、结论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和解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的概念、意义和用途。
同时,还将详细阐述如何进行样品制备与处理、凝胶制备与电泳条件的解释以及凝胶图谱分析方法的说明。
此外,本文还会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和要点,帮助读者建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目的、讨论研究结果的启示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并正确应用于相关实验中。
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概述2.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差异,利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作用,将蛋白质样品分离成不同迁移距离的条带。
2.2 标准曲线意义与用途标准曲线是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制备的一系列溶液,通过测定这些溶液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距离和色谱峰面积得到。
标准曲线可以在定量分析时用于确定未知蛋白质样品的浓度。
2.3 研究背景与重要性在生物学、医学和生化等领域中,了解蛋白质样品的浓度是很重要的。
使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曲线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计算样品中的蛋白质浓度。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功能、进行药物研发以及诊断和治疗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胶中sds的作用

蛋白胶中sds的作用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即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在蛋白质分析中,SDS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许多作用,包括溶解蛋白质、改变蛋白质的电荷、使蛋白质变性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SDS在蛋白胶中的作用。
SDS在蛋白胶中起到溶解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质,其溶解度常常较低。
SDS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分子解离,并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以更好地在电泳中迁移。
SDS能够改变蛋白质的电荷。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不同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电荷性质。
在蛋白胶电泳中,SDS与蛋白质结合后,使蛋白质分子带有负电荷。
由于SDS与蛋白质的比例是恒定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会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以一定的速率向阳极迁移。
因此,SDS能够使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呈线性迁移,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SDS还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SDS与蛋白质结合后,通过破坏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使蛋白质分子变性。
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不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如温度、离子浓度等。
这种变性作用使得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保持线性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检测。
除了在蛋白质电泳中的应用外,SDS还广泛用于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
在蛋白质提取中,SDS可以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使蛋白质释放出来。
在蛋白质纯化中,SDS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电泳或其他分离方法将蛋白质与其他污染物分离开来。
总的来说,SDS在蛋白胶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溶解蛋白质、改变蛋白质的电荷和使蛋白质变性。
这些作用使得蛋白质能够在电泳过程中以线性方式迁移,并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检测。
此外,SDS还在蛋白质提取和纯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SDS在蛋白质分析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试剂。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1.1 电泳原理SDS-PAGE是一种基于凝胶电泳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其中SDS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的缩写,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使蛋白质样品中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带负电荷,同时也能够给蛋白质提供线性结构。
1.2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利用膠體凝膠將生物物质分开的电泳技术。
在SDS-PAGE中,常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作为电泳介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聚合物凝胶,通过调整聚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的比例,可以调整凝胶的孔径。
1.3 SDS-PAGE的步骤SDS-PAGE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添加SDS、还原剂和草酸,使蛋白质样品变性和解离。
•准备凝胶: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之倒入电泳槽中,插入电泳板。
•加载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加入凝胶双孔板中,注意标记样品位置。
•电泳:将准备好的样品盖在电泳槽上,接上电源进行电泳分离。
•显色染色:将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显色染色,以观察结果。
•图像分析:利用成像仪或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的凝胶图像进行定量分析。
2. SDS-PAGE电泳的应用2.1 蛋白质分析SDS-PAGE电泳是蛋白质分析的基础技术,通过对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分离,可以获得蛋白质的表观分子质量、纯度和组成信息。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2.2 分子生物学研究SDS-PAGE电泳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多种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分等。
此外,SDS-PAGE也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如核酸、小分子化合物等)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2.3 药物研发SDS-PAGE电泳在药物研发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药物候选化合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评估药物的结合能力和亲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多数骨髓瘤患者尿中有本周氏蛋白
本周氏蛋白
起因 结果
浆细胞增生症
血液中出现游离轻链 尿液中出现
影响
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CLL慢性白血病 MGUS .....
肾小管损伤 淀粉样病变 轻链沉淀病
本周氏蛋白阳性患者
• 多表现为肾脏损害 • 极易误诊为慢性肾炎 • 轻链有3种形式出现在血清或尿中
– 正常的轻链过剩
– 其他系统性疾病 (自动免 疫系统, 癌症,…)
– 中毒现象 (重金属, 药物 中毒,…)
• 此时, 我们可以在尿蛋白中发 现白蛋白和其他大分子量蛋白 (大于 67 kDa)。
肾小管的再次吸收功能
• 在肾小球中被过滤掉的小分子蛋白, 分子量小于 67 kDa, 将会在肾小管内被重新吸收 (内吞作用).
尿蛋白检测
初级分析是否有蛋白增加
-直接进行总尿蛋白浓度测定
进一步分析:
蛋白尿类型 本周氏蛋白类型 特异蛋白定量
定量分析蛋白尿
• 筛查
- 溴酚蓝试纸条检测(> 150 - 200 mg/L ):蛋白尿阳性变蓝, 本周氏蛋白时会产生假阴性
• 定量检测方法
- 比浊法(不建议使用) - 建议采用比色法(焦性没食子酚红,考马斯蓝)
99% 的在肾小球内被过滤的蛋白, 都将会被重新吸收利 用. 例如, 18 g/24-h 白蛋白将会被过滤掉;
30 mg/24-h 白蛋白在人的尿液中被发现.
肾小管损伤
• 肾小管损伤将会改变其对小蛋白 分子的重新吸收能力 (小于67 kDa 的蛋白)
• 产生原因
– 遗传原因 (Fanconi syndrome) –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草酸中毒) –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扩增(myeloma,
Waldenström) – 药物作用(氨基甙类抗生素 ) – 中毒 (金属中毒,氨基甙类)
• 白蛋白 (<30%) 及其它小分子蛋白 (小于 67 kDa) 都将会在尿液中被找 到。
> 67> 6k7Da
kDa
<<6677kDa
kDa
混合性损伤
• 混合性蛋白尿
> 67kDa
< 67kDa
• 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
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时而产生的蛋白尿。
• 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 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 一致。
尿液的收集和保存
•尿液收集:
- 24小时尿
- 晨尿中段
•要注意是否为间歇性蛋白尿 •保存
- 新鲜尿液 - 4°C保存最多一周 - 注意防腐,避免反复冻融(导致IgG浓度降低) - 检测前离心(10min 3000 rpm)
本周氏蛋白电泳检测对象
• 肾病 • 不明原因水肿 • 尿蛋白阳性 • 血清蛋白电泳提示“M蛋白” • 尿SDS蛋白电泳提示“轻链”存在 • 骨髓瘤患者 • 其他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
– 淋巴细胞白血病 – 浆细胞型白血病
kob-khun
寇布库恩
本周氏蛋白(Bence-Jones
• Henry Bence JPonreost于ei1n8s4,4B年JP在)一个骨髓瘤患者
尿中发现的一种具有特殊凝溶性质的蛋白
• 该种蛋白40-60℃发生沉淀,加热煮沸时溶解, 冷却后又沉淀。后被证明是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轻 链二聚体。
室温
90~100℃
50~60℃
参考泳道 重链 复合轻链
游离轻链
免疫球蛋白
•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成分
• 多克隆
• 分类
抗游离轻链抗血清结合位置,
不能与完整抗体的轻链结合
– 重链:IgG、IgA、IgM 、 IgD、IgE
– 轻链:κ、λ
– 10种类型
抗复合轻链抗血清结合位置
本周氏蛋白检测结果解析
游离kappa 复合kappa
r
r
肾小管性蛋白
( 67kDa<)
临床病例
MW
2 : Light chain myeloma轻链性骨髓瘤 4 : Macroscopic Hematuria肉眼血尿
5: Overload Proteinuria
with polymerised BJ 本周氏蛋白多聚体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的优点
本周氏Bence-Jones蛋白 检测
游离lambda
Lambda Bence Jones protein
(G, A or M) kappa kappa Bence Jones
2 different levels of polymerization
Bence Jones?
1. Bence Jones suspected 1. Bence Jones lambda (polymeri 2. No Bence Jones suspected 2. No Bence Jones 3. Bence Jones suspected 3. Bence Jones lambda 4. Bences Jones suspected 4. Bences Jones kappa (polymeri
溢出性蛋白尿
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 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
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 吸收能力 形成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 正常。
> 67kDa
< 67 kDa
肾前性(溢出)蛋白尿
常见蛋白种类及疾病
游离轻链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ß2微球蛋白 见于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
溶菌酶 见于部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注 : (Cystatin C),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5 PROTEINURIE
14.3 KDa 26.6 KDa
67 KDa 150 KDa
肾小球性蛋白尿
血清
Glomerular proteins ( > 67kDa) 肾小球性蛋白
肾小管性蛋白尿
Se
Se
Tubular proteins
尿蛋白电泳 提供更全面的蛋白信息
在 HYDRAGEL 5 PROTEINURIE 凝胶上 主要的尿蛋白 电泳条带区域分析
起源于肾小管 的各类蛋白
(分子量 < 67 kDa)
白蛋白(分子量 : 67 kDa)
起源于肾小球 的各类蛋白
(分子量 > 67 kDa)
Cystatin (MW : 11 kDda) b2-微球蛋白 (MW :12 kDa) 溶菌酶 (MW : 15 kDa)
血红蛋白 溶血性疾病,血型不合输血
α1酸性糖蛋白 见于支气管肺癌
肌红蛋白
……
挤压伤,心肌梗死
7
肾后性蛋白尿
• 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
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 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
肾性蛋白尿
•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
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 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肾小球过滤
• 大分子量蛋白(主要为>67kDa)无法透过肾小球进入 肾小管
• 其他决定各种蛋白被过滤的因素 : 分析形状, 带电量, 血 浆浓度.
• 还有一些血液动力学因素可影响蛋白的过滤.
肾小球损伤
• 原因
– 糖尿病
– 感染性损伤 (细菌感染, 乙肝患者, 水痘, 梅毒, 单 核白血球增多症 ,…)
(1)选择性蛋白尿(selective proteinuria):相对分子质量 中等的清蛋白为主
(2)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以相对 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反映肾小球毛细 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 •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 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 白为主的蛋白尿。
• 慢性肝病、红斑狼疮等多克隆增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疾病
– 伴随轻链 – 单一轻链
本周氏蛋白免疫固定电泳方法
仪器: Sebia 琼脂糖凝胶电泳仪 试剂:本周氏蛋白电泳试剂
方法: 点样,电泳,加抗体反应, 条带检测
ELP 泳道: 固定液 GAM 泳道: 抗IgG .A.M重链抗血清 K 泳道: 抗 轻链抗血清 L 泳道: 抗 轻链抗血清 Kfree 泳道: 抗游离 轻链抗血清 L free 泳道: 抗 游离轻链抗血清
视黄醇结合蛋白(MW : 21 kDa)
游离轻链 (MW 25 kDa) a1-微球蛋白 (MW : 33 kDa) 游离轻链的二聚体
(MW 50 kDa)
转铁蛋白 (MW : 80 kDa)
Ig G (MW : 160 kDa) Ig A (MW : 165 kDa) 结合珠蛋白
a2-巨球蛋白 (MW :900 kDa) 加样位置
尿中总蛋白的定量分析 无法检测到
低浓度的本周氏蛋白
特异蛋白测定
•免疫法定量测定
▪ 肾小球性标志蛋白:
Albumin, IgG, Transferrin
▪ 肾小管性标志蛋白:
b 2 microglobulin, RBP, a1 microglobulin
如果需要更多的特异蛋白信息,需要 更多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