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种,主要的8种微量元素有碘、铁、锌、铜、硒、钼、铬、钴等。
1、碘:碘在人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其生理功能主要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表现。
碘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对胚胎发育期和出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特别重要,碘缺乏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2、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
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氧的转运与组织呼吸,并且维持正常造血功能;
3、锌:锌是人体多种重要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
锌在维持正常食欲中起着重要作用;
4、铜:铜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促进铁代谢和红细胞生成。
铜能促进肠道铁转变成二价铁,增强铁的吸收;
5、硒:硒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机体抵抗力,硒的抗氧化作用可降低氧化损伤,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可以保护心血管、维护视器官健全功能;
6、钼:钼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组成氧化还原酶,抗铜贮铁,维持动脉弹性,主要在呼吸道以及消化道吸收;
7、铬:铬可以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调节胆固醇、糖和脂肪代谢,主要在回肠或十二指肠吸收;
8、钴: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造血,并且是维生素B12的成分,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必需微量元素对维持人的生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必需微量元素在食物
中广泛存在。
人体微量元素正常值

人体微量元素正常值人体微量元素是指生物体中所含量微小、但对于生命活动和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元素。
微量元素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对于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人体微量元素有锌、铁、铜、硒、钼、锰、铬、碘、氟等。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许多生理和生化过程。
锌在人体内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70-120微克/升。
锌是酶的组成部分,对于蛋白质合成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至关重要。
它在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持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抗体的合成和淋巴细胞发育。
锌还与视觉、味觉和嗅觉有关。
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参与氧气的输送和储藏。
铁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60-170微克/升。
体内的大部分铁是以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形式存在的。
铁不仅在血液中发挥作用,还在许多酶的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铁缺乏会导致贫血和免疫力下降。
硒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对于预防细胞氧化损伤和维护免疫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硒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50-120微克/升。
硒参与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钼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如氮代谢、蛋白质合成和DNA修复等。
钼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0.02-2.5微克/升。
钼参与了多种酶如过氧化物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生化反应起到关键作用。
锰是一种参与多种酶反应的微量元素,对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骨骼生长与结构的维持至关重要。
锰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10-40微克/升。
锰参与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脱氢酶的反应,对于体内的抗氧化和能量代谢有重要作用。
铬是一种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的微量元素,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胰岛素的作用以及胆固醇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
铬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0.1-0.3微克/升。
铬与胰岛素的合作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正常。
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对于维护甲状腺功能、促进正常生长和脑发育至关重要。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人体里那些"小而重要"和"多而必需"的元素们!这些元素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营养小超人",虽然有的量很少,有的量很多,但都是咱们离不开的好朋友。
2. 常量元素就像是身体里的"大将军",它们在体内含量都超过百分之零点零一。
钙啊、磷啊、钾啊、钠啊、镁啊、氯啊、硫啊,这些都是咱们的"常量元素大军"。
3. 说到钙,它可是咱们骨头的"建筑工程师"!没有钙,咱们的骨头就跟豆腐似的软绵绵的。
每天喝杯牛奶,补充钙质,让骨头结实得像钢筋混凝土一样。
4. 磷和钙就像是一对好搭档,它们合作无间,帮助咱们长骨头。
磷还是能量代谢的"总指挥",没有它,咱们走路都费劲。
5. 钾和钠这对"欢喜冤家"可有意思了。
它们一个在细胞里,一个在细胞外,互相较劲,维持着咱们身体的水平衡。
要是它们闹矛盾了,那可就要出大问题啦!6. 再说说那些微量元素,它们就像是身体里的"特种部队"。
铁啊、锌啊、铜啊、锰啊、碘啊、钴啊,虽然含量少得可怜,但个个都是能人!7. 铁元素是咱们血红蛋白的"主心骨",没有它,氧气就没法在身体里到处跑,人就会变得没精打采的。
所以啊,平时多吃点菠菜、猪肝这些富含铁的食物可重要啦!8. 锌元素可是免疫系统的"保镖队长",它还能帮助伤口愈合。
要是缺锌了,不光容易生病,连长个子都会受影响。
9. 碘元素就像是身体的"调速器",它帮助甲状腺制造激素,调节新陈代谢。
现在很多盐都加了碘,就是为了预防缺碘。
10. 铜元素是造血的"助手",跟铁元素配合得特别默契。
它还能帮助皮肤制造黑色素,让咱们的皮肤有健康的颜色。
11. 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可复杂了,就像一个大家庭。
25种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是什么

25种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是什么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是指人体中必需但只需要很少量的元素,它们对于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知的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有25种,它们分别是:铁、锌、碘、钼、硒、镉、铬、锰、镍、硅、钪、锶、钴、铜、钒、砷、锡、磷、硼、铟、砷、锡、磷、硼、铟。
1.铁(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氧的运输和储存,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活动。
2.锌(Zn):是人体内酶和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正常细胞生长和发育,调节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反应。
3.碘(I):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基础代谢率,维持神经和心血管功能正常。
4.钼(Mo):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氨基酸代谢、尿酸代谢和硫氨酸生物合成。
5.硒(Se):是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参与甲状腺功能调节。
6.镉(Cd):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会导致骨骼疾病和肾脏损害,尽量避免摄入。
7.铬(Cr):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微量元素,参与胰岛素的作用,维持血糖水平正常。
8.锰(Mn):是酶催化剂,参与骨骼发育、脂质代谢和抗氧化反应。
9.镍(Ni):催化剂,参与植物铁的转运和利用,但高浓度的镍对人体有毒性。
10.硅(Si):参与骨骼发育、结缔组织的形成和修复。
11.钪(Sc):对人体的作用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属于微量元素之一12.锶(Sr):与钙类似,在医学上有一定的应用,但人体对其需要程度不明确。
13.钴(Co):是维生素B12的组成部分,参与红细胞生成和神经系统功能。
14.铜(Cu):参与多种酶的活化和催化,包括负责血红素代谢和合成的酶。
15.钒(V):对人体的作用尚不明确,存在于多种植物和动物体内。
16.砷(As):一般存在于水、土壤和空气中,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尽量避免摄入。
17.锡(Sn):对人体的作用尚不明确,但存在于食物中的锡盐有毒性。
18.磷(P):是细胞核酸和磷脂的主要成分,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
16种生物微量元素是什么

16种生物微量元素是什么16种生物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又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量和超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需要的,缺乏时会导致死亡或严重功能不良,有15种:铁、碘、铜、锰、锌、钴、钼、硒、铬、锡、钒、氟、硅、镍、砷(其中砷稍有争议)。
非必需微量元素如汞、镉、铅、锶、铷等。
这类微量元素有些对人体有害(如汞、铍、铊、锑、碲等),有些作用不明(如铝、锶、银、钛、锆等),而锂、溴、铅、镉有希望列入必需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很难一言而概之,因为任何一种元素的生物学作用均与其在体内的浓度(或剂量)及价态有关。
元素的特性: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却起着重要作用;(1)锌和铁是微量元素,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如果刻意去补,可能会对身体有害。
硼能影响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硼将产生“花而不实”的现象。
(2)植物缺乏锌元素,会影响生长素(IAA)的生成;生长素缺乏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锌为微量元素。
(3)镁元素是构成植物叶绿素的主要元素。
(4)铁是构成动物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贫血。
(5)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成人缺碘会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小孩缺碘会患呆小症。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近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含有某些微量元素的食品也应时而生。
所谓微量元素是针对宏量元素而言的。
人体内的宏量元素又称为主要元素,共有11种,按需要量多少的顺序排列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
其中氧、碳、氢、氮占人体质量的95%,其余约4%,此外,微量元素约占1%。
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共有14种,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占人体内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其余10种元素的含量很少。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
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中硅、锶、锌、硒、锂、碘、溴七种微量元素分别对人类的影响

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中硅、锶、锌、硒、锂、碘、溴七种微量元素分别对人类的影响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中列入了硅、锶、锌、硒、锂、碘、溴七种特征微量元素。
其中,硅属于肌体的基础元素,锶、锌、硒、碘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锂、溴已被证实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1、硅:是构成人体的基础元素之一,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
肌体的表皮组织以及一般的结缔组织中硅含量最高。
硅影响着胶原蛋白和骨组织的生物合成,对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发挥正常功能必不可少,形成交链桥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保持这些组织的弹性和强度。
此外,硅还对骨髓的钙化速度有积极的影响,防止人体主动脉的硬化,降低关节炎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这已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所证明。
我国大骨节病、克山病流行区中的敦化市玉泉屯、明川屯多年都未出现大骨节病、克山病患者,寿命较邻村高3—5岁。
调查结果发现,上述两村中人们所饮用的地下水,其偏硅酸含量为52—58.5mg,l,达到了偏硅酸矿泉水定名的界限指标。
在英国,发现饮水中偏硅酸含量高(47.2ml;,1)的地区较低(16.3mg/1)的地区死亡率要低。
芬兰发现饮用水中偏硅酸的含量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研究表明,硅是构成人体不可缺少营养素葡萄粉氨基多糖和多糖羧酸的主要成分。
动物试验表明,在低硅饲料中补充硅,动物生长速度可增加25%一50%。
饲养鸽子在饲料加石子砂粒,除因石子可增加鸽子食囊的摩擦作用外,也可能使鸽子从富含硅的石子中获取硅元素。
2、锶:人体含锶量平均为4.6mg/kg。
人体各种组织均含有锶,99%都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之中,特别富集于骨化旺盛的部位,起到加强骨骼和牙齿强度的作用。
临床上发现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锶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及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但机体代谢失调、摄入过量锶并在人体内积聚时,也会引起某些病理变化,如出现关节疼痛、骨骼变形、脆化等症状。
锶矿泉水中只含有适量的锶。
人体五种元素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增强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加速组织愈合,壮阳等作用。
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此外,锌能保护心肌免遭异丙肾素导致的心肌损害;锌与利尿剂合用能增强降压作用,有利于控制冠心病的发生。
人体缺锌,将引起锌酸活力减退而产生营养不良,嗅觉、味觉丧失,视力下降,贫血、肝脾肿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
同时,还可引起心血管疾病。
2、铜:它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造血、影响铁代谢、强壮骨骼、软化血管、增强防御机能功能。
铜在人体内(尤其是心脏中)主要以含铜蛋白酶和血浆细胞素存在,影响造血过程,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加速细胞成熟。
人体缺铜将引起心脏增大,血管变弱,心肌变性和肥厚,以及主动脉弹性组织变性,导致动脉病变,引起胆固醇增高,导致冠心病发生等。
4、锰:在人体内参与精氨酸酶等多种酶的合成作用,激活核米酶合成核酸,参与造血过程,并在胚胎的早期发挥作用,具有促生长发育、强壮骨骼、防治心血管病的功能。
它可促进维生素B1有集蓄,提高蛋白质代谢率。
人体缺锰时,会发生骨骼畸形和不育症,导致贫血、动脉硬化及癌肿。
5、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含量甚少,它是人体骨骼及牙齿的正常组成成分。
锶与心血管的功能及构造有关,锶在人体内有强壮骨骼、防治心血管疾病之功效,锶的聚集程度可以作为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人体缺乏锶,将会阻碍新陈代谢、产生牙齿和骨骼发育不正常等症状。
硒:硒的生理功能与维生素E、胱氨酸的作用相似,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必需成分;硒对高血压、心肌梗塞、肾脏损害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硒是心肌健康的必需物质,有改善线粒体的功能,对高血压、胃肠病有治疗作用。
硒具有预防克山病、心脏病、衰老、免疫力降低等有较好效果。
人体缺乏硒时,则增加人体对癌肿的易感性,导致癌症的发生,促进人体心、肝、肾、肌肉等多种组织产生病变,易患心肌病。
人体所需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人体所需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在人类营养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矿物质和微
量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素,是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的基础。
一般来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对人
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哪些呢?
矿物质是指以水溶性的无机物质,如钠、钙、镁、磷、锌、铁等。
这
些无机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机能都有重要作用。
钠对于维持体液电解
质的平衡极为重要,钙是帮助血液凝结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参与骨骼的发育,而镁则具有调节肠胃蠕动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磷则是机体能量新
陈代谢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参与维护机体免疫力的过程;锌是一种强健免
疫力的元素,可以帮助机体抵御病毒,而铁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含量,帮助
血液转运氧气。
总之,矿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保证人体健康的不
可或缺的营养素。
微量元素是指铁、锌、硒、钼、碘等,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但其含
量非常低,只有微量元素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也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致
病因素的侵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些?无机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属于六大营养素之一。
人体必需的无机盐元素有20余种,最主要的有钙、磷、铁、钠、钾、碘等。
现已发现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有60多种,其中的铁、铜、钴、锌、锰、铬、镍、钼、硒、碘、硅、氟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或组成成分。
由于这些元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一旦含量减少或所缺乏,人体的新陈代谢,造血成骨,精神及神经功能,智力发育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就会发生障碍,疾病滋生,健康自然也就失去了基础。
微量元素在各种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米面豆薯中都有一定的含量,有的还相当丰富。
总之,微量元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多少种简介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6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钥、钒、锡、硅、锶、硼,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
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国外曾有报告: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抗病能力,有助于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分布极不均匀,例如碘集中在甲状腺,铁集中在红细胞内,钒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于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等。
微量元素的代谢情况可以通过分析血液、头发、尿液或组织中的浓度来判断。
人体内大多数酶含有一个或多个微量元素,有的微量元素是酶反应中不可缺少的活化剂或抑制剂。
微量元素可参与激素的合成,如锌维持胰岛素的结构和功能,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
核酸含有V、Cr、Mn、Co、Cu、Zn、Ni等元素,试管内试验发现这些元素可影响核酸的代谢。
一、铁(一)铁的生理作用铁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0.004% ,微乎其微。
但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
人体中的铁,有72%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
它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血液运送氧气的重大使命,就是由血红蛋白承担的。
铁是一种变价元素。
当铁从一种价态转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
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呼吸作用吸进来的新鲜氧气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它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由高价被还原为低价,并释放出氧气,供组织进行氧化反应。
1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个Fe2+,因此可同4个氧分子可逆结合。
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67000,因此64000—67000g 血红蛋白可结合22.4×4=89.6L氧,即1g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6ml氧。
其实,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不限于运送氧气,还有运送二氧化碳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这些功能也是与铁分不开的。
(二)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g,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
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
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
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
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
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成年男子约为0.9mg,女子约为0.7mg。
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1mg的铁,以资补充。
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异,通常为10% 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数,从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铁的摄取量成年男子为12mg,女子为18mg,孕妇、乳母为28mg。
女子、孕妇、乳母因月经出血、胎儿成长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应摄取铁的数量较多。
当每日摄取的铁量,少于损失(应补充)的铁量时,经过一段时间,贮备铁用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不同程度地出现贫血症状。
医学上常采用红细胞计数的方法,来作为确定贫血的标准。
一般红细胞在400万个/mm3,血红蛋白在12g%以上者为正常。
红细胞数在300--400、200--300、100--200、100万个/mm3以下,血红蛋白在9--11、6--9、3--6、3g%以下,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
一般足月胎儿肝内贮存的铁,可以供应6个月,早产儿仅够供应3--4个月;同时婴幼儿生长迅速,5个月时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又婴幼儿的排泄量比成年人高出数倍,因而在出生后9--34个月期间,往往容易缺铁。
如不能及时添加含铁多的辅食,贫血症状还会延续很长时间。
其它如大量出血或慢性出血者,患慢性疾病、发热性疾病者,以及病理情况下铁代谢异常者等,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三)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是:⑴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的脏器;而通向暂时影响不大的皮肤、粘膜的血管开始收缩,因而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变白;特别是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⑵由于无法供给细胞足够的氧气,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以及嗜睡等。
⑶缺铁性贫血还容易造成脑内缺氧,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思维,使思考能力变差,健忘以及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
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还会直接影响到脑的正常发育以及身体的发育。
此外,还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等。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当每天摄入的铁数量不足时,并不会立即发生贫血,而是利用身体中贮备的铁;当贮备的铁用完,开始向贫血的倾向发展时,也不会立即出现上述症状,甚至多数人连自我感觉都不明显。
当病人到医院就诊时,病情一般都已发展到了中度贫血。
因此,经常注意铁的补充,并使体内有一定数量铁的贮备,以保证身体的真正健康,实属必要。
(四)铁的补充1、含铁丰富的食物。
有动物肝脏(每百克含铁25mg)、动物全血(每百克含铁15mg),其它为肉类、淡菜、虾米、蛋黄、黑木耳(干)、海带(干)、芝麻、芝麻酱、大豆、南瓜子、西瓜子、芹菜、苋菜、菠菜、韭菜、小米以及红枣、紫葡萄、红果、樱桃等,含铁都很丰富或较为丰富。
2、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
设法提高铁的吸收和利用率也是重要的。
动物肝脏、血和肉中的铁,是以血红素形式存在的,最容易被吸收,其吸收率一般为22%,最高可达25%。
植物中所含的铁,大多是以植酸铁、草酸铁等不溶性盐的形式存在,所以难以被人吸收、利用,其吸收率一般在10%以下。
实验证明,铜也参与人体的造血过程,并能够影响铁的吸收、运送和利用。
因此,在补充铁的同时,还要适当补铜。
此外,维生素C能促进肠内铁的吸收。
3、食铁过多的危害。
服用各种铁剂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只有缺铁的人才能服用,而且不能过量,过量可中毒。
体内过多的铁沉积于器官中,对肝、心脏等脏器有害。
二、铜(一)铜的生理功能人体里的含铜量比铁还要少。
可是,缺了它造血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也会造成贫血现象。
在人体中,有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要靠酶的催化,人体内至少有11种氧化酶,都含有铜离子。
例如,有一种能促使体内的亚铁离子(Fe2+)氧化成铁离子(Fe3+)的亚铁氧化酶,就是一种含铜0.34%的大分子。
它对体内铁的运输和利用,有重要作用。
缺了它会造成血色素下降,这就是缺铜性贫血。
另外缺铜会造成骨胳变脆、心血管功能紊乱、皮下出血等症状。
近几年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里的铜元素,对人体骨架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凡摄入足够铜元素的少年,身高都在平均身高以上,而那些低于平均身高的少年,铜的摄入量,大都低于标准值。
个别矮个少年,铜的摄取量,要比高个子少年低50--60%。
铜元素在机体组织发生癌变过程中还起着抑制作用。
如我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妇女和儿童,由于佩戴铜首饰,加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铜器,这些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很低。
另外,铜还有预防心血管病、消炎抗风湿等等作用。
(二)人体内的铜含量营养生物学研究证实,人体内微量元素铜的含量为100--150mg,其中肝脏含10--15mg,占全身总含量的10%。
新生儿肝脏中铜含量远高于成人,这是由于母乳中缺少铜,因而将胎儿期储存在肝脏的铜用于克服出生后最初几个月的铜供给缺乏。
正常人血浆铜水平为100--200mg/100ml,人体每日用膳食提供的铜量常为2--5mg,其中约有0.6--1.6mg被吸收而维持体内铜代谢平衡。
(三)含铜丰富的食物目前人们膳食中铜元素偏低,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因此,必须藉助膳食来提高铜的摄入。
在各种食品中,首数动物肝脏的铜含量为最高,其次是猪肉、蛋黄、鱼类、蛤、蚌、牡蛎和贝壳类食物,其他如香菇、芝麻、黄豆、黑木耳、果仁、杏仁、燕麦、荠菜、菠菜、龙须菜、芋头、油菜、香菜等。
同时,也可有意识地使用铜制炊具,帮助机体摄取补充铜元素。
但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人体对铜的需求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因此,切不可擅自滥服铜制剂,以预防过量中毒。
三、锌(一)锌的生理功能正常成人含锌1.5--2.5g,其中60%存在于肌肉中,30%存在于骨胳中。
身体中锌含量最多的器官是眼、毛发和睾丸。
跟铜有些相似的是锌也是多种酶的成分,近年来发现有90多种酶与锌有关,体内任何一种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含锌的酶。
锌可促进生长发育、性成熟,影响胎儿脑的发育。
缺锌可使味觉减退、食欲不振或异食癖、免疫功能下降,伤口不易愈合。
(二)缺锌的症状临床早已证明,缺锌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性成熟产生障碍,伤口愈合能力差。
我国19省市对儿童的调查结果表明,60%的学龄前儿童,锌含量低于正常值,从而影响到发育。
人的溃疡病、糖尿病都与缺锌有关。
近期研究表明,缺锌与夜盲症有关。
维生素A在体内的逆转及其在血液中正常浓度的维持,都与锌有关。
此外缺锌时,人的暗适应能力和辨色能力减弱。
青春期男女脸上常长出粉刺,形成原因之一就是缺锌。
(三)锌的吸收一般成人锌的吸收率约为20%--30%,锌的吸收也受肠道内很多因素的影响。
植酸、草酸和纤维素可降低锌的吸收率。
动物性食物中锌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物,粮食经发酵可提高锌的吸收。
(四)锌的供给量标准及富含锌的食物我国锌的供给量标准,成人除孕妇、乳母外为1.5mg/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