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古诗教案2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三篇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三篇小班诗歌教案《你问我答》【活动目标】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
3、巩固有关的知识。
【活动准备】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4、游戏《看谁飞的快》,按照飞虫不同的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
教师示范读,教师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
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空中。
小班古诗《小池》教案教学目标:1.喜欢听、读古诗《小池》。
2.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1.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小池》图片。
2.古诗《小池》VCD。
3.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图谱。
教学过程:一、幼儿背古诗《春晓》,教师:刚才我们背的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二、教师出示《小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的画,你们来看一下,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蜻蜓、荷花、树、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会在春天开,但有一种花它是夏天才开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荷花)山上有一个洞,从洞里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儿跟读)泉水静静地流着,池塘边的树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现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角叶伸出水面,你看那调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
你们说这景色美不美?三、幼儿学念古诗。
1.教师“我们古代的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幅美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小池》”教师念一遍古诗。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边讲解边出示图谱。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优秀3篇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优秀3篇幼儿小班古诗教案篇一《江雪》【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像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篇二《蜂》【活动目标】1、学习古诗《蜂》,理解诗的意思。
2、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送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蜂》的课件、两只蜜蜂教具、汉字蜂、四幅图。
【活动过程】一、复习巩固古诗。
古诗接龙游戏。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过渡语:小朋友讲得太棒了!嗡嗡嗡,谁也被我们吸引来了?(出示两只蜜蜂)2、玩两只小蜜蜂的游戏。
三、看图讲述,理解图意。
1、欣赏一组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观看课件:蜜蜂采蜜的图片,观察蜜蜂是靠什么来采蜜的?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小班语言课教案《古诗悯农》 (2)4篇

小班语言课教案《古诗悯农》 (2)小班语言课教案《古诗悯农》 (2)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和作者屈原;2. 了解古诗中所描述的农民的辛苦和艰辛的生活;3. 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和意义;2. 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探讨古诗中对农民的关怀和呼吁。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 分析古诗中对农民的关怀和呼吁。
教学准备:1. 《悯农》的古诗原文和翻译;2. 影视资料或图片素材,展示农民的生活和劳动;3. 课堂小组讨论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出示农民劳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关注和思考,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农民的看法和了解。
1. 学生分享自己对农民的认识和看法。
2. 老师出示《悯农》的原文和翻译,读给学生听。
3.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夸张等。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诗中对农民的关怀和呼吁。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古诗中描绘的农民生活是怎样的?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古诗作者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5.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学生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6. 教师总结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农民劳动的痕迹,并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农民的敬佩和感谢之情。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悯农》,让学生理解古诗中对农民的关怀和呼吁。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培养了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作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小班语言课教案《古诗悯农》 (2)精选4篇(二)教案标题:《我的连衣裙》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描述衣物外观和颜色的基本词汇,并能用简单的句子描写自己喜欢的连衣裙。
小班古诗教案大全

小班古诗教案大全引言古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语言、审美等多个方面的重要途径。
在小班教学中,通过教授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中国古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为了帮助小班教师更好地进行古诗教学,本文将提供一些小班古诗教案供参考。
教案一:《静夜思》教学案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爱好。
•帮助学生理解《静夜思》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诗歌《静夜思》的教材。
•学生课本和绘本。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询问学生晚上睡觉前会想些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2.学习诗歌:老师朗读《静夜思》,让学生仔细聆听。
3.学习内容:老师讲解《静夜思》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并与学生共同理解诗歌的意境。
4.学生表演:分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静夜思》,如利用手势、面部表情等形式表达。
5.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与《静夜思》相关的诗词或画面,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6.总结: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确认学生对《静夜思》的理解程度。
教案二:《登鹳雀楼》教学案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诗歌《登鹳雀楼》的教材。
•学生课本和绘本。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与学生一起观察一本绘本或图片中的鹳,引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关联。
2.学习诗歌: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登鹳雀楼》的内容,关注其中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感受。
3.展示诗歌:老师朗读诗歌并分段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义。
4.理解诗歌: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整体意义。
5.合作创作:分组让学生自己选择景物或主题,创作与《登鹳雀楼》相关的绘画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6.总结: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对《登鹳雀楼》进行个人评价。
幼儿园小班唐诗教案

幼儿园小班唐诗教案【篇一: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设计意图: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
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
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准备: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3.适量的米和面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
然后提问:(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
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
小班古诗教案静夜思

小班古诗教案静夜思篇一:小班古诗教案21、静夜思(阅读)活动名称:《静夜思》活动目标: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背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静夜思》图片、大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图片)幼:自由回答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是不是啊,幼:是二、展开:1、朗诵古诗:师:老师这有一首古诗,看看他想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做的,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理解字词。
师: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3、讲解古诗含义。
(根据古诗内容做简单动作)师:那我们在来看一下这首古诗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4、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最少朗读3-4遍)师:老师给古诗编上动作,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如男生女生分组读)。
三、结束:师:“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
2、静夜思(认字)活动名称:《静夜思》活动目标: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认识字卡:“床、霜、故、望”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字卡:“床、霜、故、望”、床、霜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1、复习古诗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静夜思》,你们能够背下来吗,幼:能二、展开1、教师朗诵古诗,认识字卡:(出示的字卡挂在黑板上)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什么,第一个字又是什么,幼:床前明月光,“床”师:对,第一个字是床,小朋友看这个字宝宝就是床、(出示字卡) 幼:跟读“床”2-3遍师:第二句是什么,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幼:疑是地上霜,“霜”师:你们真棒,这个字宝宝是霜(出示字卡)幼:跟读“霜”2-3遍师:第三句是什么呢,幼:举头望明月。
幼儿园小班古诗词教案

幼儿园小班古诗词教案幼儿园小班古诗词教案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传承。
幼儿阶段是人类一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学习古诗词的最佳时期。
在幼儿园小班的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接触和理解古诗词,成为了很多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
本篇文档将着重探讨幼儿园小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简单、富有节奏感和想象力的古诗词,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魅力,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1.《小燕子》二月里来小燕子,嘴儿里衔泥忙。
碗口大,盆底小,盲目地忙总错。
2.《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三、教学策略1. 幼儿园小班古诗词教学要注意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比如集体活动、季节性的主题等。
在特定场合下,组织幼儿们朗诵古诗词,创造电影院式的氛围,让幼儿们更好地感受到古诗的美。
2. 古诗词教学的同时要关注情感体验,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幼儿们感受到诗歌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美景。
比如幼儿可以自己绘制画面,形成“画面鉴赏”,或是根据古诗词中的形象动作,进行身体表达,激发出幼儿的情感共鸣。
3. 以古诗词为素材,开展绘画、手工制作等手脑并用的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
4. 通过歌曲、乐器伴奏等形式让孩子接触和学习古诗词,把古诗词和音乐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又能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身临其境法幼儿学习需要亲身体验、感受和体会,在讲解古诗词时要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和体会古诗词中的意思,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小班古诗教案大全10篇

小班古诗教案大全10篇教案一:《静夜思》教学目标:通过教授《静夜思》古诗,使学生能够理解与描述自然风景,并能够运用基本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静夜思》古诗•黑板、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李白。
2.朗读诗歌:教师朗读整首《静夜思》古诗,引导学生聆听。
3.学习诗句:将《静夜思》分成若干段,逐段带领学生齐读并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4.练习朗读:学生单独或分组朗读《静夜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5.描写练习:学生根据《静夜思》的描写方法,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场景进行描写,可以是自然景色或者周围的事物。
6.分享与展示:学生将自己的描写结果进行分享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案二:《登鹳雀楼》教学目标:通过教授《登鹳雀楼》古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高处的景色,并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兴趣。
教学准备:•《登鹳雀楼》古诗•黑板、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王之涣。
2.朗读诗歌:教师朗读整首《登鹳雀楼》古诗,引导学生聆听。
3.学习诗句:将《登鹳雀楼》分段,逐段带领学生齐读并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4.练习朗读:学生单独或分组朗读《登鹳雀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5.观察练习:学生观察周围的景色,选择一个高处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事物和感受。
6.分享与展示: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结果进行分享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指导。
(接下来的教案以此类推,每篇介绍一个古诗的教学过程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背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静夜思》图片、大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图片)
幼:跟读“间”2-4遍
师:还有一个字宝宝是泉(出示字卡泉)
幼:跟读“泉”2-4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五龙潭公园去。去公园我们要排队,排队的时候小朋友要怎
师:老师给古诗编上动作,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如男生女生分组读)。
3、结束:
师:“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
2、静夜思(认字)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认识字卡:“床、霜、故、望”
游戏继续进行
3、打地鼠游戏,巩固字卡
师:打地鼠的游戏你们玩过吗?
幼: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打地鼠的游戏好不好啊?
幼:好
师:我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老师朗读古诗,当读到有字宝宝的地方,小朋友用小锤子敲
一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戏继续进行
3、结束
师:游戏好玩吗?
幼:“3”
师: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幼:自由回答
师:哦,原来是月份的代表啊!这个是什么?(出示实物书)
幼:书
师:我们看一下,这本书里有多少字啊?
幼:自由回答
师:对,有好多的字,我们也可以说是千万个字。
幼:千万
4、实物找字卡:
师:我们刚才学的字宝宝都是……?(出示实物幼儿说字)
幼:根据实物说字
师:小朋友都认识字宝宝了,现在我请小朋友把字宝宝放在实物的地方,(如:树叶下面
幼:跟读“行”2-3遍
师:“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个字宝宝是“岭”(出示字卡)
幼:跟读“岭”2-3遍
师:“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字宝宝是“门”(出示字卡)
幼:跟读”门“2-3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老师把这几个字宝宝拍了照片,你们能找出照片相对应的字卡吗?我们来试一下?
幼:能
师:出示柳树的照片,幼儿找来相对应的字卡,放在图片下面。
3、讲解古诗含义。(根据古诗内容做简单动作)
师:那我们在来看一下这首古诗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最少朗读3-4遍)
教学准备:字卡“后、秋、间、泉”、教学挂图、(幼儿排队、秋天落叶、钟表、泉水、五龙潭公园)图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出示挂图)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的古诗是什么?
幼:《山居秋暝》
师:好,我们来复习,哪位小朋友能够背下来举手?(根据举手情况点幼儿)(幼儿背的
时候要把挂图挡上)
2、巩固复习古诗:
师:这句诗里有一个字宝宝,你们看字宝宝来了,它是望(出示字卡)
幼:跟读“望”2-3遍
师:还有一句诗,你们告诉我好吗?
幼:低头思故乡
师:哦,最后一个字宝宝也来了,它是故(出示字卡)
幼:跟读:“故”2-3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第一张图片)这是什么?
幼:“床”
师:好,这张图片呢?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分组朗读
三、小结
师:我们五龙潭也有一个清泉石上流的风景,小朋友可以在爸爸妈妈有时间的时候带着 你们去参观!
8、山居秋暝(认字)
教学名称:《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背诵。
2、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认识字卡“后”、“秋”、“间”、“泉”的含义。
“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
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师幼一起朗诵《绝句》。(出示大挂图)
师:现在我来领读一句,小朋友跟读一句,好不好?(最少3-4遍)
幼:好玩
师: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字宝宝?
幼:一一回答
5、风(阅读)
教学名称:《风》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王维田园诗歌的诗情画意。
2、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准备:古诗挂图一张,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张漂亮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
幼:想看
2、展开:
1、朗读古诗:
师:老师先来给你们读一首古诗。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
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
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
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幼:自由回答
师:这个是黄鹂鸟,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它的羽毛漂不漂亮?
幼:漂亮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什么鸟?(出示白鹭图片)
幼:自由回答
师:有的小朋友回答对了。这是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
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2、讲解古诗意思
幼:去过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老师这也有一座泉水,但是这个泉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
二、展开:
1、朗读古诗:(出示挂图)
师:老师先来给你们读一首古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讲解古诗内容:
师: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老师先讲一下:
“空山新雨后”就是: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幼: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
亲人。是不是啊?
幼:是
2、展开:
1、朗诵古诗:
师:老师这有一首古诗,看看他想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做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理解字词。
师: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幼:“空山新雨后”。
师:下过雨后,秋天的傍晚,格外的凉爽。是哪句?
幼:“天气晚来秋”
师: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是哪句呢?
幼:“明月松间照”
师: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这句话又是哪句?
幼:“清泉石上流”
4、师幼一起朗读《风》(出示大挂图)
师:小朋友都知道故事的意思了,我们现在一起来读:
山居秋暝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柳”、“行”、“门”、“岭”的含义。
教学准备:大挂图、(柳树、一行白鹭、门、山岭)的图片各一张、字卡:柳、行、门、
岭。小锤子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出示挂图)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绝句》,小朋友我们来读一下。《绝句》1、2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认识字卡:(出示完字卡挂在黑板上)
师:听了这首古诗,小朋友你们是不是觉的很美。
幼:是
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下字卡,你们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字卡叶)
幼:幼儿跟读“叶”2-3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月”(出示字卡月)
幼:跟读“月”2-3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们这个是“尺”(出示字卡“尺”)
2、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3、能够背诵古诗并认识字卡:“叶、月、尺、万”
教学准备:古诗挂图一张,字卡:“叶、月、尺、万”、实物(树叶、软尺、日历、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风景特别漂亮的古诗,你们还记得吗?
幼:记得
师:我们来背下。
二、展开:
1、背诵古诗: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天气晚来秋”就是: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松间照”就是: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石上流”就是: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3、游戏巩固诗句: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说古诗翻译后的意思,小朋友根据翻译后的意思,来说
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
幼:好
师:一场雨下过后,青山显得特别的清朗。古诗的哪一句?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讲解古诗意思:
师: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我们在来理解一下每句古诗都是什么意思?
“解落三秋叶”就是:风能使傍晚的树叶脱落
“能开二月花”就是:风能崔凯早春二月的鲜花。
“过江千尺浪”就是:它经过江浪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入竹万竿斜”就是: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3、师幼一起朗读古诗《风》(出示大挂图)(师编一些简单动作)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反复读古诗。
4、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的古诗风景漂亮吗?
幼:漂亮
师:晚上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