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经济介绍
温岭的前景

温岭的前景温岭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东经120°23′至121°02′、北纬28°20′至29°11′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温岭正迅速发展,其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温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温岭拥有近岸海域,拥有多条河流,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这些优势使得温岭在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农业方面,温岭可以发展种植水稻、水果等作物,还可以养殖畜禽;渔业方面,温岭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渔场资源,可以发展渔业养殖和海洋捕捞;旅游业方面,温岭拥有美丽的海滩、风景如画的山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发展海滨度假村、生态旅游等项目。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为温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次,温岭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温岭已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家具、塑料制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这些产业在温岭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温岭还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温岭还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产业,并鼓励创业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举措将为温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
此外,温岭还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市区形象。
温岭市正进行城市更新、环境整治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提高市容市貌。
同时,温岭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投入。
这将为温岭提供更加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温岭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同时在产业基础和城市建设方面也有不断的改善和升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温岭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温岭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
温岭经济发展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经济稳步增长2023年,温岭市实现生产总值1105.13亿元,同比增长8.5%,在浙江省各县市排名第7,台州市第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亿元,增长X%;第二产业增加值XX亿元,增长X%;第三产业增加值XX亿元,增长X%。
经济增速位居台州市前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温岭作为民营经济先发之地,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23年,温岭市共有法人单位24813个,其中私营部门占比99%。
民营企业贡献了90%以上的GDP、99%的企业数量、97%的工业产值、89%的税收收入和93%的从业人员。
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机床工具和鞋帽服饰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温岭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温岭市形成了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机床工具和鞋帽服饰四大支柱产业。
同时,加快高端装备、激光电子、医药健康、风光电及储能、半导体及控制器等新兴产业的引育集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温岭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
2023年,温岭市共有1764个农业经营单位,13.75万农业经营户。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五、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温岭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1979年,温岭市成立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创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河。
2023年,温岭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温岭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3年,温岭市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美丽温岭。
总之,2023年,温岭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温岭市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温岭力量。
温岭经济介绍

温岭制鞋业与制帽业
• 温岭的制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全市现有制鞋企业近6000家,年 • 产量8亿多双,产值近252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8%,被称为 “天下之履,十有其一”。是全 国制鞋企业最多、产量最大、产 值最高的县市。产品远销东西欧、 拉美、中东、东南亚等140多个国 家与地区,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 的仿皮鞋生产和销售基地。2007 年是温岭鞋业具有里程碑的一年, 温岭市被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 商会授予“中国鞋类出口基地” 荣誉称号,这将为温岭鞋业的再 次腾飞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机遇。 2008年3月又被中国皮革工业协会 授予“中国鞋业名城”荣誉称号, 这为温岭鞋业进一步发挥产业优 势,提高产业层次,加快品牌建 设创造了又一个难得的契机。
温岭地理位置
温岭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 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地处 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 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 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 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全 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1079平方公里,大 小岛屿170个,海岸线长317 公里。陆域地势自西和西南 向东渐倾,西部和西南部为 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 最高处为太湖山主峰,海拔 734米,系北雁荡山余脉。 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
海 洋 经 济
旅 游 业 经 济
农 业 经 济
工 业 经 济
• 2010年,全市完成工 业增加值290.32亿元, • 温岭工业形成了摩托车 增长12.6﹪,实现规 及汽摩配件、 泵与电机、 模上工业总产值 鞋帽皮塑、 家用炊具及金 747.5亿元。全市共 有3万多家企业,其 属制品、 船舶制造、 建筑 中规模上工业企业 建材六大支柱行业,成为 2054家。工业总产值 “中国小型泵业名城”、 超亿元企业136家, “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 比上年净增16家;其 “中国帽业名城”、“中国 中5至10亿元企业4家, 鞋业名城”、“中国工具名 超10亿元企业8家。 城”、“中国水泵出口基 •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经济状况调查

微观经济运行看宏观经济形势——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经济状况调查(胡家勇杨新铭陈健)2009.09.22目前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企稳回升,基础还不牢固”,这一判断能得到微观经济运行的支持吗?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进行了调研。
泽国镇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经济发达镇,面积63.12平方公里,辖97个村居,户籍人口12.3万,外来人口超过13万,享有“中国小型空压机之乡”、“中国铝塑复合材料之乡”、“中国果蔗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泽国镇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形成了皮革鞋服、新型建材、机械电器、金属制品、汽摩配件等五大行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6.15亿元,财政总收入5.52亿元。
全镇工业企业5000多家,“三产”企业1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8家,产值上亿元企业28家,自营出口量占温岭市的1/4。
在2000-2007年的8年间,泽国镇经济一直保持25-33%的高速增长。
然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这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沿海经济强镇造成了严重冲击。
对泽国镇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经济状况的考察可以透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一、2008年以来泽国镇经济运行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泽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这与泽国外向型经济特征密切相关。
受金融危机影响,泽国镇完全倒闭的企业达到28家,此外还有大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处于歇业、半歇业状态。
最为严峻的是多家龙头企业受到冲击,仅“隆标”和“鑫磊”两家龙头企业就直接涉及泽国税收减收4500万元,相关企业税收减收3000万元。
1.泽国企业复杂的信用担保关系为泽国经济下滑埋下了伏笔。
泽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之所以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泽国实体经济之间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和外向型发展模式。
首先,错综复杂的担保关系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发生“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表现为一家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发生的倒闭,会迅速波及到与其有信用担保关系的其他企业。
2023温岭经济报告

2023温岭经济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2023年温岭市的经济情况。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本报告将提供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面了解。
本报告将涵盖温岭市主要的经济指标,包括GDP增长率、就业率、产业结构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本报告将对温岭市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概况温岭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
温岭市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温岭市的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GDP增长率在2023年,温岭市的GDP增长率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过去几年的趋势和当前的经济环境,预计2023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7%。
这一增长率将推动温岭市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就业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岭市的就业率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根据最新的数据,2023年温岭市的就业率预计将达到95%。
这将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温岭市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
制造业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纺织、家电、化工等行业。
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包括金融、旅游、餐饮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温岭市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外贸发展温岭市的外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开放政策的推进,温岭市的外贸额有望在2023年继续增长。
预计2023年温岭市的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进口额将达到80亿美元。
这将为温岭市的经济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
投资环境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温岭市一直致力于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投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供税收优惠和土地资源。
同时,温岭市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投资环境。
浙江温岭打工现状分析报告

浙江温岭打工现状分析报告一、背景概述浙江温岭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温岭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告将对浙江温岭的打工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二、打工人数增长趋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温岭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其中,80后、90后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主要通过打工的方式来谋求生活的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打工已成为一种就业方式的普遍现象,温岭也不例外。
三、打工行业多样化浙江温岭的打工行业非常多样化,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物流仓储业等。
其中,制造业是温岭的传统优势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而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发展,餐饮、物流仓储等行业也成为了打工人群的重要选择。
四、打工待遇分析1. 薪资水平: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打工者的薪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般来说,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工资较高,而服务业和物流仓储业的工资较低。
部分高技术工种的薪资相对较高。
2. 就业环境:打工人员的就业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招工信息的不对称,打工者经常面临信息不对等的困扰;另一方面,一些打工企业存在违法用工、欠薪等问题,给打工人员的权益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五、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1. 住房: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住房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些打工者选择租房居住,但租金较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也有一些打工者选择集体宿舍,虽然价格较低,但生活环境较为拥挤。
2. 社会融入:由于打工者大多来自外地,他们与当地居民在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一些打工者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此外,由于工作忙碌,他们的社交圈相对较小。
六、打工现状的原因分析1. 就业机会:浙江温岭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吸引了大量的打工人员。
同时,温岭的产业结构差异化也为打工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温岭概况

温岭市概况温岭市位于浙江东南黄金海岸中部,是个新兴的滨海开放城市,三面濒海,陆地面积9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7公里,辖11个镇5个街道,人口120多万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温岭“四山一水五分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水产品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二。
温岭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市)”,“浙江首批小康县(市)”,还被列为浙江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验区。
温岭市三面环海,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兼得山海之利,被誉为“虾仁王国”、“中国高橙之乡”和“摩托之都”、“中国果蔗之乡”。
新千年、新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温岭石塘,将温岭这个神奇的城市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温岭石塘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曙光点。
温岭还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温岭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建成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20万,城市化水平42%左右。
城区大溪、泽国、新河、箬横、松门五大镇,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五大区块”的城市化格局,其中泽国镇被《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为未来的小城市,大溪被列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镇。
温岭今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目标非常明确,今后5—10年,我市的发展,“围绕两大目标,实现三大跨越”。
即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努力实现在实力上经济市跨越、在内涵上向文化大市跨越、在规模上向中等城市跨越。
温岭经济发展有以下五方面特色:一是民营经济较为发达。
温岭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的诞生地,改革开放以来,温岭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形成“十分天下其有九”的局面。
全市乡镇企业3万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股份合作经济成为重要支柱。
目前全市私营企业4000多家,个体工商户50000多家,个体私营工业占全市总产50%。
温岭行业发展现状

温岭行业发展现状温岭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近年来,温岭市积极探索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制造业是温岭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该市有着成熟的家居、玩具、电子、机械等制造业基础。
温岭市的制造业规模庞大,以家具制造和塑料制品为主导,其中家具制造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加工一应俱全。
温岭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其次,温岭市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温岭市的旅游、餐饮、金融等服务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温岭市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和温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同时,温岭市还注重培育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再次,温岭市的现代农业也在积极发展。
温岭市有着良好的农田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农业产业。
近年来,温岭市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温岭市还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搭建电商平台,帮助农民推广和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最后,温岭市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温岭市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温岭市加大了环保力度,加强了水源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此外,温岭市还进行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总的来说,温岭市的行业发展现状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发展的特点。
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为温岭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该市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挑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温岭大溪水泵(代表企业有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界泵业股份
有限公司等等 )
1989年左右,一个叫谢启定的老板注册成立了金龙泵业,开始生产潜 水泵,从此大溪水泵生产的序幕 1997年底,仅山市镇就有水泵及配套企业830家,年产值21亿元 2009年全镇水泵产量约为4800万台以上,而产品价格仅为市场同类产 品价格的1/2到2/3之间,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市场占有率约占全国 小型水泵的1/3强。 目前,大溪泵与电机行业已进入外向拓展阶段,涉及水泵、气泵、真 空泵、空压机、发电机、电焊机等各类产品,泵产品在国内市场占 有率达60%左右,拥有自营出口进出口权的泵业企业50多家,产品出 口至欧美、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块状经济已十分突出。 其中新界泵业是我国最大的潜水螺杆泵生产基地,2009年还成为全 国潜水泵行业标准制订牵头单位,奇峰泵业、丰源泵业也分别参加 了全国水轮泵、排污泵的标准制定发布。大溪也因此被冠名为“中 国水泵之乡”、“中国水泵之都”、“中国水泵电容器之乡”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ASD)
• 公司设立于1993年,位于 浙江省温岭市,注册资本 人民币1.8亿元,生产基地 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和湖北 省安陆市。现有总资产11 亿元,占地面积50万平方 米,员工5000多人,2007 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年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目 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科研 开发、信息集成、生产配 套和市场营销于一体、拥 有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最新 技术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 业。 • • • • 自1999年以来,“爱仕达”炊具产品屡获殊荣。 2004年2月,“爱仕达”商标被国家工商 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4年9月,爱仕达不粘锅被国家质量检 验检疫总局评定为“中国名牌”; 2004年10月,爱仕达不粘锅又荣获了“国 家免检产品”殊荣。基于爱仕达公司在国内不 粘制品业的龙头地位,为促进中国不粘制品业 的发展,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于2002年 在公司总部成立了中国不粘制品中心,作为中 国不粘制品业的研发基地。 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的年度的统计数据表 明,目前,“爱仕达”牌不粘锅和“爱仕达” 牌压力锅国内市场综合占有率分别名列第一、 第二名。在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性 连锁卖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并已纳入这些国 际性连锁卖场的全球采购体系。同时,爱仕达 海外市场开拓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产品 远销美、日、欧、台湾、香港等一百三十多个 国家和地区。
温岭地理位置
温岭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 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地处 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 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 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 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全 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1079平方公里,大 小岛屿170个,海岸线长317 公里。陆域地势自西和西南 向东渐倾,西部和西南部为 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 最高处为太湖山主峰,海拔 734米,系北雁荡山余脉。 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
地”、“中国空压机出口基 地”、“中国小型电机出口 基地”、“中国鞋类出口基 地”、“中国汽摩配出口基 地”、“中国摩托车出口基 地”和“国家出口电机的质 量检测基地”。
• 温岭代表性的工业企业: • 温岭钱江摩托 公司新厂区位于浙江温岭经济开发区内,
投资2.6亿元,占地13万平方米,按年产整车150万辆设计建造, 是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国内装备最先进的摩托车生产基 地之一。 公司是国内摩托车生产及销售的龙头企业之一,是近几年 摩托车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之一,自1985年步入摩托 车行业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增多,近几 年,综合实力和赢利能力居同行前列。产品除畅销国内市场 外,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也占有相当大的市 场份额。
温岭制鞋业与制帽业
• 温岭的制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全市现有制鞋企业近6000家,年 • 产量8亿多双,产值近252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8%,被称为 “天下之履,十有其一”。是全 国制鞋企业最多、产量最大、产 值最高的县市。产品远销东西欧、 拉美、中东、东南亚等140多个国 家与地区,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 的仿皮鞋生产和销售基地。2007 年是温岭鞋业具有里程碑的一年, 温岭市被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 商会授予“中国鞋类出口基地” 荣誉称号,这将为温岭鞋业的再 次腾飞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机遇。 2008年3月又被中国皮革工业协会 授予“中国鞋业名城”荣誉称号, 这为温岭鞋业进一步发挥产业优 势,提高产业层次,加快品牌建 设创造了又一个难得的契机。
温 岭 经 济
•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81亿元,增长 11.1﹪;财政总收入57.01亿元,增长19.9﹪,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30.59亿元,增长22.3﹪;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28307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12947元,增长14.4﹪。 2010年第十届全国 县 域 经 济 基 本竞争力居全 国 百 强 县 市 第 21位 ,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8位。 • 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 调健康发展,形成了体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 厚等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先后获得“全国综 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 “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是浙江 省优先培育的中等城市,省17个扩权县(市)之一。
制帽业是温岭市传统的特色工 艺产业,包括草编帽、针织帽、 布帽三大系列及其相关联的亚 草席、餐垫、提袋等编织产业。 国内近60%的草帽原料及帽坯出 自温岭,针织帽和布帽在国内 外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目前 全市制帽企业近1000家,其中 年产值超过千万元的企业20多 家,年生产总值40多亿元,年 创收外汇8000多万美元,产品 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70多个国 家和地区。2007年11月26日, 温岭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 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授予“中 国帽业名城”的荣誉称号。温 岭帽业为“品牌温岭”建设又 添了一张金名片。
海 洋 经 济
旅 游 业 经 济
农 业 经 济
工 业 经 济
• 2010年,全市完成工 业增加值290.32亿元, • 温岭工业形成了摩托车 增长12.6﹪,实现规 及汽摩配件、 泵与电机、 模上工业总产值 鞋帽皮塑、 家用炊具及金 747.5亿元。全市共 有3万多家企业,其 属制品、 船舶制造、 建筑 中规模上工业企业 建材六大支柱行业,成为 2054家。工业总产值 “中国小型泵业名城”、 超亿元企业136家, “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 比上年净增16家;其 “中国帽业名城”、“中国 中5至10亿元企业4家, 鞋业名城”、“中国工具名 超10亿元企业8家。 城”、“中国水泵出口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