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和追及问题(基础)

合集下载

追及与相遇问题

追及与相遇问题
相撞?
见全品练习册,20页的13题
方法一:设:经过时间t,人与车速度相等,

人追不上车。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
方法二:设:经过时间t,人与车相距S,
则S= S0+S车 - S人=25 + 0.5 t2 - 6 t 令S=0,既假设人能追上车,0.5 t2 - 6 t+25=0 因b2-4ac = (-6)2 -4×0.5×25=-14<0,方程无 解,故人追不上车 当t=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 s =25 + 0.5×62 - 6× 6=7m 时,s有最小值
追及与相遇问题
一、追及问题: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或者最近) 1、后面加速,前面匀速,二者相距x 。一定 能追上,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
2、后面匀速,前面从静止加速,二者相距x 。 不一定能追上,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近。
2 例6、车从静止开始以1m/s 的加
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0为25m处, 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 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求 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完整版)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完整版)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相遇与追及问题一、学习目标1.理解相遇与追及的运动模型,掌握相遇与追及这两种情况下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2.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二、主要内容1.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路程二时间X速度;速度二路程F时间;时间二路程F速度.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相遇路程二相遇时间X速度和;速度和二相遇路程F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二相遇路程F速度和.3.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追及距离二追及时间X速度差;速度差二追及距离F追及时间;追及时间二追及距离F速度差.4.能熟练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结合图形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三、例题选讲例1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相距5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求几小时后两车相遇.例2甲车在乙车前2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与60千米.问多少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例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59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8千米?例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6一辆卡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两车在途中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两车继续前进,卡车到达B地,摩托车到达A地后都立即返回,两车又在途中距B地3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7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20米,丙离终点还有40米.如果甲、乙、丙赛跑的速度都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远?例8小明步行上学,每分行75米,小明离家12分后,爸爸骑单车去追,每分行375米.问爸爸出发多少分后能追上小明?例9解放军某部快艇追击敌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逃离该岛15分钟,已测出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解放军快艇每分钟行驶136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解放军快艇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就可以开炮射击敌舰?例10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已知甲跑一周需6分钟,那么乙跑一周需要多少分钟?例11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跑250米,乙每分跑200米,两人同时从两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两人相遇?例12甲、乙两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2米,如果她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点出发,跑了6分,那么,这段时间内,两人共迎面相遇了多少次?巩固练习:1、甲、乙两站相距980千米,两列火车由两站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两车经10小时能相遇?2、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紧紧追赶,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几小时后乙车可追上甲车?3、早晨6时,有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甲、乙两城相对开出,中途相遇,这期间,货车停车一次60分钟,客车停车两次各30分钟,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2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8千米,问两车在几点钟相遇?4、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从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点,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5、骑单车从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呢?6、某人由甲地去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摩托车行了12小时,再换骑自行车行9小时,恰好到达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自行车行了21小时,再换骑摩托车行8小时,也恰好到达乙地.问:全程骑摩托车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7、兄妹两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了带课本,立即沿原路返回去取,行至离校门口180米处与妹妹相遇,他们家离学校多少米?8、兄妹两人在周长30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饶水池而行.哥哥每分钟走13米,妹妹每分钟走12米.他们第5次相遇时,哥哥共走了多长的路?课后作业:1.甲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步行去学校,乙比甲晚4小时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去追甲,乙每小时行12千米,乙多少小时可追上甲?2.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钟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小张家到公园有多少米?3.父亲和儿子都在某厂工作,他们从家里出发步行到工厂,父亲用40分钟,儿子用30分钟.如果父亲比儿子早5分钟离家,问儿子用多少分钟可赶上父亲?4.解放军某部小分队,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到某地执行任务,途中休息30分后继续前进,在出发5.5小时后,通讯员骑摩托车以56千米的速度追赶他们。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一、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3、追及问题:相差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二、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例题:1.XXX和XXX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XXX步行每分钟走8米,XXX骑自行车的速度是XXX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XXX和XXX骑车从相距9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XXX每分钟行200米,XXX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700米?(分析各种情况)3.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60千米。

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千米?4.XXX从甲地向乙地走,XXX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5.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XXX与XXX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

问XXX和XXX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6.XXX与XXX划分从甲、乙两村动身,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抵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他们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址离乙村有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小聪和XXX划分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离中点0.5千米处相遇,求小聪和XXX的速率。

六年级相遇追及问题--基础版

六年级相遇追及问题--基础版

相遇、追及问题一、相遇问题甲从A地到B地, 乙从B地到A地, 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 如果两人同时出发, 那么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一般地, 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即二、追及问题有两个人同时行走, 一个走得快, 一个走得慢, 当走得慢的在前, 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 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 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 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 乙走得慢, 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 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一般地, 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即在研究追及和相遇问题时, 一般都隐含以下两种条件:(1)在整个被研究的运动过程中, 2个物体所运行的时间相同(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 2个物体所走的是同一路径。

相遇问题: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一、相遇问题——基础题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出发相对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 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

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对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 经过2.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85千米。

追及相遇问题

追及相遇问题
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 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 三种: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 时,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者有最 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即 v甲=v乙.
(2)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做匀
3.相遇问题 (1)相遇的特点:在同一时刻两物 体处于同一位置. (2)相遇的条件:同向运动的物体 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 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开始时 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类型一 追及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
例1 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 m/s2的 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 m/s的 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
加速运动的物体乙时,恰好追上或恰好
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
即v甲=v乙. 判断此种追赶情形能否追上的方法是:
假定在追赶过程中两者在同一位置,比
较此时的速度大小,若v甲>v乙,则能追上; v甲<v乙,则追不上,如果始终追不上,当 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时,两物体的 间距最小.
(3)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 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1)汽车从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 前,要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最 远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 车的速度是多少?
(2)由图知,t=2 s以后,若两车位移相等, 即v-t图象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相等.
由几何关系知,相遇时间为t′=4 s,此 时v汽=2v自=12 m/s.
解析:汽车和自行车运动草图如下:
六、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 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 三种: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 时,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者有最 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即 v甲=v乙.

高中物理追击、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追击、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追击、追及和相遇问题一、追击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追赶者仍然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这种情况下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小.(2)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如它们处在空间的同一位置,则追赶者追上被追者,但两者不会有第二次相遇的机会.(3)若追赶者追上被追者时,其速度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可以再追上追赶者,两者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追上前,两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最大.(2)后者与前者的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它们初始位置间的距离时,后者追上前者.二、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例1、两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甲以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由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1)它们经过多长时间相遇?相遇处离原出发地多远?(2)相遇前两物体何时距离最大?最大距离多少?解析:(1)经过t时间两物体相遇,位移为s,根据各自的运动规律列出方程:代入数据可得t=4s,s=16m.(2)甲乙经过时间t'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则从上面分析可知应该满足条件为:,,解得:此时它们之间最大距离为什么当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这是因为在以前,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当以后,,它们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当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例2、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为25m/s,并能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一速度4.0s. 设猎豹距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则:(1)猎豹要在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解析: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题目,比如:猎豹在减速前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减速前的运动是何种运动等等.(1)由下图可知,猎豹要在减速前追到羚羊:对猎豹:,对羚羊同理可得:,即;当x≤55m时,猎豹能在减速前追上羚羊(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则:对猎豹:对羚羊:则:即:当x≤31.9m时,猎豹能在加速阶段追上羚羊.。

四年级相遇与追及问题

四年级相遇与追及问题

四年级相遇与追及问题相遇和追及是初中数学中比较基础的运动问题。

相遇问题是指两个人从两个不同的地点出发,在途中相遇的情况。

追及问题是指一个人从后面赶上另一个人的情况。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用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具体来说,对于相遇问题,假设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

如果两人同时出发,他们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

如果甲的速度为v甲,乙的速度为v乙,相遇的时间为t,则相遇路程为S和=V和t,其中V和=v甲+v乙。

对于追及问题,假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

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甲比乙多走了一段路程,也就是追及路程。

如果甲的速度为v甲,乙的速度为v乙,速度差为V差=v甲-v乙,则追及路程为S差=V差t。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这些问题时,一般都隐含以下两种条件:(1)在整个被研究的运动过程中,两个物体所运行的时间相同;(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两个物体所走的是同一路径。

举个例子,假设XXX和明明同时从各自的家相对出发,明明每分钟走20米,XXX骑着脚踏车每分钟比明明快42米,经过20分钟后两人相遇。

那么,聪聪家和明明家的距离为S和=(20+42)×20=1640米。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选择直接利用公式计算,也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对于刚刚研究奥数的孩子,需要引导他们认识、理解及应用公式。

已经行驶了82千米(41千米/小时×2小时),此时甲、乙两车相距770-82=688千米。

接下来,甲、乙两车相向而行,速度之和为45+41=86千米/小时。

根据“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的公式,甲车行驶的时间为688/86=8小时。

因此,甲车行驶8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答案】甲车行驶8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考点】行程问题【难度】☆☆【题型】解答【解析】先求出XXX出发后,XXX所行的路程:70×5=350(米);再求出XXX返回学校和取运动服所需的时间:2×2=4(分钟);因为XXX比XXX每分钟多走40米,所以追上XXX的时间为350÷40=8.75(分钟),即约9分钟后追上XXX.答案】9分钟已知XXX和XXX同时从学校出发,XXX的速度是XXX的1.6倍,他们向同一个方向走,5分钟后XXX返回学校取运动服,这样用去了5分钟,在学校又耽误了2分钟,XXX一共耽误了12分钟。

相遇和追及问题

相遇和追及问题

相遇和追及问题1、哥哥和弟弟两人同时在一个学校上学,弟弟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先去学校,3分钟后,哥哥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也向学校骑去,那么哥哥几分钟追上弟弟?2、姐妹两人在同一小学上学,妹妹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家走向学校,姐姐比妹妹晚10分钟出发,为了不迟到,她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从家跑步上学,结果两人却同时到达学校,求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3、小明和小红两人从相距228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60米,小红每分钟行80米,小明出发3分钟后小红才出发,小红出发几小时后与小明相遇?相遇时两人各行了多少米?4、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是多少?5、AB两地相90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到B,甲每分钟行70米,乙每分钟行50米,当甲到达B后立即返回与乙在途中相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6、甲、乙两人从相距1800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70米,乙带了一只小狗与他们同时行驶,狗以每分钟220米的速度向甲跑去,遇到甲后立刻回头向乙跑去,这样狗在甲、乙两人之间来回奔跑,直到两人相遇为止,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米?7、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钟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8、在周长为300米得圆形跑道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每秒7米,每秒5米的骑车速度同时顺时针方向行驶,20分钟内甲追上乙几次?9、一支队伍长450米,以每秒3米的速度前进,一个通讯员骑车以匀速从队尾赶到队头用了50秒。

如果他再返回队尾,还需要多少秒?10、某校202名学生排成两路纵队,以每秒3米的速度去春游,前后相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为0.5米。

李老师从队尾骑自行车以每秒5米的速度到队头,然后又返回到队尾,一共要用多少秒?11、学生甲和乙住在一起,有一次他们同时从家到相距540米的学校上学,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48米,甲到达学校后发现忘带文具盒,立即返回家去取,在途中遇到乙,那么从开始上学到两人相遇共用几分钟?12、A、B两地相距460千米,甲列车同时从A地开出2小时后,乙列车从B地开出,经过4小时与甲列车相遇,已知甲列车比乙列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问甲列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3、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遇和追及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机动车的行驶安全问题:要点诠释:1、反应时间: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措施经过的时间为反应时间。

2、反应距离:在反应时间内机动车仍然以原来的速度v匀速行驶的距离。

3、刹车距离:从刹车开始,到机动车完全停下来,做匀减速运动所通过的距离。

4、停车距离与安全距离: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之和为停车距离。

停车距离的长短由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共同决定。

安全距离大于一定情况下的停车距离。

要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述要点诠释:1、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成因: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说明:①表中的Δx 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②x 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t 2-t 0=t 0-t 1;④v 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 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特点归类:(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 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1)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2)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移动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相遇.解此类问题首先应注意先画示意图,标明数值及物理量;然后注意当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还要注意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了.要点三、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要点诠释:追及、相遇问题最基本的特征相同,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 ①根据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物体运动情况的示意草图.②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③根据运动草图,结合实际运动情况,找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关系; ④将以上方程联立为方程组求解,必要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要点四、分析追及相遇问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要点诠释:分析这类问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一个条件:即两个物体的速度所满足的临界条件,例如两个物体距离最大或距离最小、后面的物体恰好追上前面的物体或恰好追不上前面的物体等情况下,速度所满足的条件.常见的情形有三种:一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乙,这种情况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即v v =甲乙)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乙,这种情况不一定能追上,若能追上,则在相遇位置满足v v ≥甲乙;若追不上,则两者之间有个最小距离,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三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相似.(2)两个关系:即两个运动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个物体位移之间的数值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点五、追及、相遇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一:临界条件法(物理法):当追者与被追者到达同一位置,两者速度相同,则恰能追上或恰追不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方法二:判断法(数学方法):若追者甲和被追者乙最初相距d 0令两者在t 时相遇,则有0x x d -=甲乙,得到关于时间t 的一元二次方程:当2b 4ac 0∆=->时,两者相撞或相遇两次;当2b 4ac 0∆=-=时,两者恰好相遇或相撞;2b 4ac 0∆=-<时,两者不会相撞或相遇。

方法三:图象法.利用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形象的描述两物体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图像,可以较方便的解决这类问题。

【典型例题】类型一、机动车的行驶安全问题例1、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120km/h 。

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运动,后面汽车的司机从眼睛发现这一情况,经过大脑反应,指挥手、脚操纵汽车刹车,到汽车真正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需要0.50s (即反应时间),刹车时汽车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40倍,为了避免发生追尾事故,在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至少应保留多大的距离? 【思路点拨】理解各个时间段汽车的运动情况是关键。

【答案】156m【解析】v 120km /h 33.3m /s ==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a kmg /m 4m /s ==。

匀速阶段的位移11s vt 16.7m ==, 减速阶段的位移22s v /2a 139m ==, 所以两车至少相距12s s s 156m =+=。

【点评】刹车问题实际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在减速情况下的具体应用,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在反应时间里汽车仍然做匀速直线;其次也要清楚汽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负值;最后要注意单位统一。

举一反三【变式】酒后驾车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其主要原因是饮酒会使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实施操作制动的时间)变长,造成制动距离(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变长,假定汽车以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 2,正常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 ,饮酒人的反应时间为1.5 s ,试问:(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几米?(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多少时间? 【答案】 (1)30 m (2)5.25 s【解析】 (1)汽车匀速行驶v =108 km/h =30 m/s正常情况下刹车与饮酒后刹车,从刹车到车停止这段时间的运动是一样的,设饮酒后的刹车距离比正常时多Δs ,反应时间分别为120.5 s 1.5 s t t =、=则21()s v t t ∆=-代入数据得30 m s ∆=(2)饮酒的驾驶员从实施操作制动到汽车停止所用时间3(0)/t v a =-解得3 3.75 s t =所以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所需时间23t t t =+解得 5.25 s t =类型二、追及问题一:速度小者追赶同向速度大者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 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

试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思路点拨】画好汽车和自行车的运动示意图是关键。

【答案】2s 6m 【解析】:方法一:临界状态法 运动示意图如图:汽车在追击自行车的过程中,由于汽车的速度小于自行车的速度,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以后,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距离便开始缩小。

很显然,当汽车的速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

设经时间t 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

则v t v a ==汽自 ∴ v 6t s 2s 3a ===自 22m 11x x x v t at 62m 32m 6m 22∆=-=-=⨯-⨯⨯=自汽自方法二:图象法在同一个v-t 图象中画出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其中Ⅰ表示自行车的速度图线,Ⅱ表示汽车的速度图线,自行车的位移x 自等于图线Ⅰ与时间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而汽车的位移x 汽 则等于图线Ⅱ与时间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两车之间的距离则等于图中矩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差,不难看出,当t =t 0时矩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差最大。

此时0t v v a ==汽自06t s 2s 3v a ===自011t 26m 6m 22m S v ∆=⨯=⨯⨯=自 方法三:二次函数极值法设经过时间t 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x ∆,则 222133at 6t (2)6222x x x v t t t ∆=-=-=-=--+自汽自 当2s t =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有最大值x m ∆,且6m.m x ∆=【点评】(1)在解决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2)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3)解题思路和方法举一反三【高清课程:相遇和追及问题例2】【变式1】小轿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亮后,以1m/s 2的加速度启动,恰在此时,一辆大卡车以7m/s 的速度从旁超过,做同向匀速运动,问(1)小轿车追上大卡车时已通过多少路程?(2)两车间的距离最大时为多少?【答案】98m 24.5m【变式2】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乙以2 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求: (1)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此时甲、乙两车速度有何关系?(2)追上前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二者的速度有何关系?【答案】(1)10 s 2倍 (2)5 s 相等【解析】(1)乙车追上甲车时,二者位移相同,设甲车位移为x 1,乙车位移为x 2,则x 1=x 2,即21111a2vt t =,解得12110 s 20 m /s t v at =,==,因此212v v =.(2)设追上前二者之间的距离为x ∆,则21212221Δ102x x x v t at t t =-=-=- 由数学知识知:当210s 521t s =⨯=时,两者相距最远,此时21v v '=. 类型三、追及问题二:速度大者减速追赶同向速度小者例3、火车以速度1v 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 处有另一列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2v (对地、且12v v >)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 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 【思路点拨】理解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

【答案】221()2v v a s-≥【解析】方法一:设两车恰好相撞(或不相撞),所用时间为t ,此时两车速度相等2121212v t at v t s v at v +=++=解之可得:221()2v v a s-=即,当221()2v v a s-≥时,两车不会相撞。

方法二:要使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21212v t at v t s+≤+对任一时间t ,不等式都成立的条件为221=2as 0v v ∆--≤()由此得221()2v v a s-≥【点评】分析解决两物体的追及、相遇类问题,应首先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认清两物体在位移、速度、时间等方面的关联,必要时须画出运动关联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