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试题库汇总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学课程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课程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试题一、解释名词: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3.品种: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5.改良品种:6.杂交种:7.品种标准:8.育种目标:9.高产育种:10.本地品种资源11.品种资源:12.野生植物资源:13.外地品种资源: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16.品种资源的贮藏保存;17.广义引种:18.生产上的引种:19.作物的外部环境条件:20.生态因素:21.生态环境:。

22.作物生态类型:23.日照时数:24感光性和感温性:25种质资源:26.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7无性繁殖系:28.选择:29单株选择:30.合选择法:31.派生系统法:32.繁殖系数:33.远缘杂交:34.转基因育种:35.系统育种:36.诱变育种:37.杂交育种:38.单倍体育种:39.选择育种:40.一般配合力:41.水平抗病性:42.杂种优势:43.实生苗:。

44.特殊配合力:46.近等基因系:47.基因对基因学说:48.垂直抗性:49.纯系:50.配合力:。

51.一环系:。

52.轮回选择;53.白交不亲和性:54.原原种:二、填空:1、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适应农业机械化。

2.作物品种资源的类别有---------------、---------------------、------------------------、----------------四大类。

3引种应加强检疫工作,进行---------、--------------与-----------三方面事项。

引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推行三步走的原则。

4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则生育期-------------------,而南种北引时生-----------------,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南种北引时------------------成熟。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学试卷和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卷和答案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作物育种学总论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品种:2、自交不亲和性:3、杂交种:4、育种目标:5、品种资源:6、选择育种:7、无性繁殖系:8、派生系统法:9、系统育种:10、自交系: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生物进化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和。

与是进化的内因与基础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3、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作物、作物和作物。

4、一般将自然异交率的为自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

5、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

一般作法为:选具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

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 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

6、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一株花粉传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都叫,由此引起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7、雌蕊柱头接受异株的花粉受粉称,由此而产生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8、同时依靠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这种植物通常以授粉为主,授粉为辅。

9、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

10、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

11、农作物的品种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和,简称。

12、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2、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是()作物,鄂杂棉10号是()品种。

A. 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B.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C. 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D.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农学专业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农学专业

一名词解释(20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双交顶交垂直抗病性水平抗病性系统系统群二、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弧里划“J”,不正确的在弧里划“X”(12分)①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②二倍体亚洲棉和比克氏棉杂交,杂种F1不育,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和胚挽救克服了杂种不育性,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属于初级基因库()。

③ 在A/B//C/B和A/B//C杂交方式中,亲本A、B、C在杂种后代中所占的遗传比例相同()。

④与二倍体相比,同源多倍体具有器官巨型性的特征,因此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目的的植物,其倍性越高越好()。

⑤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是机械混杂()。

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简称EMS ()。

三、简答题(38分)1、什么是系统育种?简述系统育种的遗传学原理(10分)2、试述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10分)3、利用系谱法进行品种选育时,^所选单株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后代表现的好坏,简述F2选择优良单株的依据。

(8分)4、试写出雄性不育三系繁殖与利用的程序。

(10分)四、应用题(15)扬稻6号是一个优良的水稻品种,但不是WA型不育系的恢复系,基因型为N (rr)。

WA型不育系珍汕97A的基因型为S (rr), WA型恢复系明恢63的基因型为N (RR)。

请通过回交转育法,将明恢63的恢复基因R导入扬稻6号,写出回交转育的过程。

五、论述题(15)某小麦品种A抗大麦黄矮病,若将其抗性导入到感病品种B里,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育种途径和方法。

一名词解释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它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或其它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

特殊配合力:被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F1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或某特定组合的某性状的实测值与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自交系品种: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试题一、 解释名词: 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 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 官。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 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 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 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 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 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 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 种。

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 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 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 准。

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 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 学的技术规定。

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 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 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 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 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 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 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 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 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 类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 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增加作物种类D. 提高抗逆性答案:C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传统的作物育种技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D. 选择育种答案:C3. 作物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抗病性高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高于亲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4. 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什么?A. 同一植株的雌雄蕊不能进行授粉B. 不同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C. 同一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D. 同一植株的花粉不能在其他植株上授粉答案:A5. 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通常指的是什么?A. 人为施加的选择标准B. 环境对作物的自然选择C. 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作物的遗传变异答案:B6. 作物育种中,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作物的抗病性B. 增加作物的产量C. 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7.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A. 玉米B. 稻谷C. 野生稻D. 小麦答案:C8. 作物育种中,基因流是指什么?A.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流动B. 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流动C.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流动D.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流动答案:C9. 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加速育种进程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10.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作物的遗传纯度?A. 表型观察B. 分子标记分析C. 杂交试验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管理措施D. 病虫害答案:A、B、C、D2.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A. 辐射诱变B. 化学诱变C. 温度诱变D. 基因编辑答案:A、B、C3.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分子标记?A. RFLPB. SSRC. SNPD. AFLP答案:A、B、C、D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杂交方法?A. 人工授粉B. 自然授粉C. 机械授粉D. 蜜蜂授粉答案:A、C5.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抗病性育种策略?A. 抗性基因的导入B. 抗性基因的堆叠C. 抗性基因的沉默D. 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二级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出题负责人:夏明盅吴昊尹福强华劲松适用专业:农学章名:01|绪论题型:04|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难度:1|易1.品种答: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2.作物育种答:作物的人工进化,适当的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3.植物学上的种子答: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4.农业生产上的种子答: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5.DUS答: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既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

题型:0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难度:2|中1.()和()是群体进化的主要动力。

A.遗传B.变异C.选择D.重组E.突变答:CD题型:03|填空题(每小题1分)难度:1|易1.生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和。

答:遗传变异选择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研究育种规律、、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三个方面。

答: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3.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分别是和。

答:作物品种种子。

4.作物育种学是研究及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答:选育繁殖作物优良品种题型:05|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难度:1|易1.品种的植物分类地位低于种。

()答:×2.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答:√题型:06|简答题(每小题5分)难度:2|中1.作物优良品种在发展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分),改进产品品质(1分),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1分),扩大作物种植面积(1分),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分)。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研究作物的性状及其遗传规律(2分);2搜集和创造种质资源(1分);研究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技术(1分);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1分)。

3.作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1分);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1分);选择的理论与方法(0.5分);人工创造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0.5分);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0.5分);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0.5分);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0.5分);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0.5分)。

题型:07|论述题(每小题10分)难度:3|难1.目前,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技术中占据主体地位,但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你如何看待传统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关系?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为作物育种开辟了新途径,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DNA 重组技术的,实现了源于生物的有利基因在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四大系统内可进行随意交换,为创造新的生命类型开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具有常规育种无法比拟的优点,而且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生物的定向变异。

作物育种目标包括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改善抗逆性和适应性等多个方向,目前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应用最重要的突破是在抗逆育种方面,在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上的进展还不是太快,产最、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多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由多基因控制。

常规育种可以综合多个优良基因,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最、品质、抗性水平;而且在育种实践中,进行育种选择,都有赖于育种专家长期积累经验后形成的理性认识。

(6分)而且生物技术在育种中作为一种实用技术,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另外在作物育种中应用生物技术创造出多种变异或产生转基因植株,都还需要用常规方法进行选择、鉴定、比较和繁殖才能成为品种,育成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和适应性等也必须优于推广品种才能在生产上利用。

因此,生物技术是作物育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手段,必需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才能发挥共作用。

(4分)2.作物育种学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答: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5分)学好作物育种学的途径和方法。

(5分)3.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2分)(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分)(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2分)(4)种子产业化。

(2分)(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2分)章名:02|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题型:04|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难度:1|易1.有性繁殖答:凡经雌雄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有性系殖,2.无性繁殖答:利用植物营养体产生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繁殖。

3.无性繁殖系答: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单株经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

4.自花授粉答: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一株花粉传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5.自交不亲和性答: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自交不亲和性。

6.雄性不育性答: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雄性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答:植物的雌雄性细胞甚至雌配子体内的某些单、二倍体细胞,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

8.自交系品种答: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9.杂种品种答: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0.无性系品种答: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

题型:03|填空题(每小题1分)难度:1|易1.无性繁殖有和两类繁殖方式。

答:营养体繁殖无融合生殖2.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作物、作物和作物。

答: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3.一般将自然异交率的为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

答:小于等于4 % 5-50 大于等于504.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

一般作法为:选具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

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

答:一对基因隐性显性母本5.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异花授粉作物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如果群体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不管原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如何,经过一个世代的,基因型频率即可达到。

答:随机交配不再发生变化6.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的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及利用方式,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和无性系品种。

答: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7.群体品种包括下列4种类型:、、和自花授粉作物的多系品种。

答: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8.选育和应用近等基因系多系品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对作物造成的损失和防止品种。

答:抗性的丧失9.杂交种品种的选育包括和两个育种程序。

答: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配制10.利用无性系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可以采用和相结合的育种方法。

答:有性繁殖无性繁殖题型:06|简答题(每小题5分)难度:2|中1.简述自花授粉作物花器构造特点及开化习性?答:①雌雄蕊同花、同熟, 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1.5分)②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1.5分)③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

(2分)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答:自交的遗传效应有三个方面:①保纯合基因型使持不变;(1分)②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1分)③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后代生活力衰退。

(1分)异交的遗传效应: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1分)②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1分)题型:0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难度:1|易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A、衰退B、增强C、不变D、难以确定答:A2.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是()作物,鄂杂棉10号是()品种。

A. 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B.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C. 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D.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答:D题型:07|论述题(每小题10分)难度:3|难1.设计遗传学实验,测定一种作物(棉花、水稻或玉米)的天然异交率,写出实验步骤。

答:(1)选择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作为遗传测定的标记性状。

如棉花的绿苗对芽黄苗;(2分)(2)用具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具有显性相对性状的纯合基因型品种作为父本;(2分)(3)将父本和母本等距、等量的隔行相间种植,任其自由的传粉、结实;(2分)(4)将母本种子后代进行性状测定,计算显性性状的个体比例,就是天然异交率;(2分)(5)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F1总个体数×100×2。

(2分)2.以马铃薯为例说明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特点?答:无性繁殖作物一般采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通常没有分离现象,在表现型上与母体完全相似。

这样,在一个无性系内的所有植株在遗传基础上是相同的,而且具有原始亲本(母本)的特性,这是无性繁殖作物遗传行为上的—个显著特点。

马铃薯的无性系多是杂种的后代,是杂合的,遗传基因相当复杂。

但不论母本遗传基础的纯杂,都可以采用自花授粉作物一样的选择方法进行系统育种。

(4分)无性繁殖作物往往出现芽变,这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有利芽变一旦出现,通过选择可用无性繁殖方法把它们迅速稳定下来培育成为新品种。

(2分)适宜的自然和人下控制的条件下,无性繁殖作物也可进行有性繁殖,进行杂交育种。

无论是自花授粉的马铃薯或异花授粉的甘著,由于它们的亲本原来就是遗传基础复杂的杂合体,因此,杂种第一代就有很大的分离,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育种材料。

在一代的分离中一旦出现优良变异,通过选择并进行无性繁殖就可把它们的优良性状迅速稳定下来,成为新的无性系。

这样把有性和无性繁殖结合起来进行育种下作是改良无性繁殖作物的—种有效途径,利用杂交重组丰富遗传变异,在分离的F1实生苗中选择优良单株(优良杂交组合),利用无性繁殖,可以迅速固定其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可以有效缩短杂交育种年限(4分)章名:03|种质资源题型:04|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难度:1|易1.种质资源答: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