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要点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要点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要点尽管近年来医学科技已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直到今天医生们所面临的多数疾病,如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是无法彻底治愈的,即使最常见的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也往往需要终生不间断治疗。

感染性疾病与上述疾病截然不同,其中大多数只要诊断准确,治疗恰当,都可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彻底治愈。

感染可发生在临床各科,人体任一部位,因此,与感染有关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是所有临床医生均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如只靠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有时会遇到困难,如某些老年性肺炎,可以无发热,或仅有轻微发热,也可缺少呼吸道症状,可能只表现为意识的某些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没有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的帮助就可能发生误诊。

某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有一些酷似感染的临床表现,如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等,此时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鉴别诊断的参考意义更大。

除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外,某些生物标志物对判定患者的预后与确定抗感染疗程也有较大帮助,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区别引起感染的致病原(细菌、真菌、结核、病毒)。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决定编写此共识,争取尽量系统、客观、全面地向临床医生介绍常用的和即将在临床推广的与感染相关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供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任何一个生物标志物是绝对敏感又绝对特异的,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只有结合、参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传统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1.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细菌性感染,特别是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

少数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也可有上述表现。

此外,血液与实体肿瘤、血管炎、成人Still病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种非感染原因,也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其亦可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如脾、辜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己超过10%,通常判断m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mc(即所谓的"两对半")、抗HBc IgM和HBV DNA等,了解这些指标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我们检验工作者来说,亦具有重要意义。

1. 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机体感染HBV后,HBV的包膜和核壳抗原作为外来抗原物质可激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通过T细胞膜上抗原受体复合体的α自异二聚体识别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的与HLA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短肤进行,而体液免疫应答是基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特异识别原始的未经处理的分泌型或结构型病毒抗原,且根据在抗原结合中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又分为T细胞依赖性和T细胞非依赖性两种方式。

1.1.细胞免疫应答机体对HBV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包括HLKII和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

HBV的包膜抗原和核壳抗原均可激发机体的川一个或多个表位的HLA一II类限制性CD4+和I类限制性CD8+T 细胞应答。

机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对HBV的T细胞免疫应答针对的是HBV的核壳抗原(HBcAg),且反应强烈,相对来说,针对mv包膜抗原(HBsAg等)的T细胞应答则要弱得多。

一般认为,对HBV核壳抗原的这种强烈的HLA-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与病毒的清除有重要关系。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病毒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用及通过旁路机制辅助HBV 包膜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抗ms中和抗体。

后者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抗HBs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急性乙肝时,针对msAg的HLA一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很弱。

三种生物学标志物

三种生物学标志物
消失后即恢复正常。因此在严重细菌感染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 后、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PCT是严重细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而且也是脓毒症和炎症 活动有关的多脏器衰竭的可靠指标。
Friendly
Smart
抗生素使用
PCT<0.1ng/ml
B 0-1%
E 0.5-5%
WBC增高 生理性
生理性包括新生儿、经期、妊娠期以及应激状态,包括剧烈运动 后极度恐惧与疼痛、冷水浴后可达30×109/L且以N为主。
病理性
病理性多数情况下WBC总数与N变化意义相同。见于急性细菌感染、 急性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急性大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严 重组织损伤、严重烧伤、心肌梗死、大手术后、白血病、恶性肿瘤、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概括起来就是细菌感染与应激以及恶性肿瘤等。
PCT
CRP
WBC
CRP感染程度
10-50mg/L
>100mg/L
本模版所有图形线 条及其相应素材均 达 500mg/L 可自由编辑、改色、 替换。
表示轻度感染
表示感染重
G-杆菌感染
三种生物标志物的 意义
PCT和CRP对诊断、鉴别诊断、有效判断指导用药意义重大,尤其是PCT。 如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胆源性AP与细菌感染AP的鉴别诊断 ; 对急性器官排异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 性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 对WBC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 大手术感染诊断监测;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
E增高症状
01
02
03
04
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 钩、蛔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目录一、生物化学检验 (2)1.1 血糖测定 (4)1.2 血脂测定 (5)1.3 电解质测定 (6)1.4 血清铁蛋白测定 (7)1.5 肌酐测定 (8)1.6 尿素氮测定 (9)1.7 胆红素测定 (10)二、免疫学检验 (11)2.1 肝功能检查 (12)2.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 (13)2.3 丙肝病毒抗体测定 (14)2.4 甲状腺功能测定 (15)2.5 肿瘤标志物测定 (16)三、分子生物学检验 (17)3.1 基因检测 (18)3.2 药物代谢酶测定 (19)3.3 病毒抗体测定 (20)四、血液学检验 (22)4.1 血细胞计数 (23)4.2 出血时间测定 (24)4.3 血块收缩时间测定 (25)4.4 血小板计数 (25)五、尿液检验 (26)5.1 尿液常规分析 (27)5.2 尿沉渣分析 (29)5.3 尿液生化分析 (30)六、体液检验 (31)6.1 脑脊液检验 (32)6.2 精液检验 (34)6.3 阴道分泌物检验 (35)七、其他生化检验项目 (36)7.1 血清蛋白电泳 (38)7.2 免疫球蛋白测定 (39)7.3 血清酶学测定 (41)一、生物化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的生化指标,如酶、蛋白质、糖类、脂质、电解质等,来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生化反应的重要物质,其活性水平的异常可能反映出机体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酶类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提示肝损伤。

谷草转氨酶(AST):同样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肝细胞受损时,AST 也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也提示肝损伤。

乳酸脱氢酶(LDH):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其水平升高可能与组织坏死、缺氧、炎症等有关。

谈孕妇传染病感染标志物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谈孕妇传染病感染标志物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谈孕妇传染病感染标志物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传染病感染标志物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的20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施行静脉血液采集筛查。

结果325例hbsag结果呈阳性,占总数16.25%;8例抗-hcv结果呈阳性,占总数0.40%;12例抗-tp 结果呈阳性,占总数0.60%。

年间携带hbsag的人数及机率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梅毒与丙肝的感染人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丙肝年间数据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2010年与2012年梅毒年间数据之间差异较大,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积极开展传染病感染标志物检测工作是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婴垂直传染的科学手段,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为孕妇及新生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孕妇;传染病感染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探讨分析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危害,另外这几种疾病的传播方式及途径相同,目前我国医学领域只能采取相关措施治疗梅毒,而其他三种疾病仍然没有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1]。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以上几种传染病,在最短时间内切断孕妇与婴儿之间的垂直传染和医院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感染现象,应该针对感染标志物开展严格检测工作。

本文选择2010年2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的20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传染病血清标志物临床筛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的20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值为26.21岁,所有孕妇都接受静脉血液采集筛查。

乙肝(hbsag)elisa试剂(双抗体夹心法),抗-hcvelisa试剂(双抗原夹心法),抗-tpelis试剂(双抗原夹心法),抗-hivelisa试剂(双抗原夹心法)。

所有试剂及设备均购自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常用炎症指标临床意义

常用炎症指标临床意义
•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重要的儿童杀手,包括IL-6在内的细胞因子的 过量表达可能与病程的严重性有关。PCT作为脓毒症和感染诊断的生物标 志物,临床应用广泛,对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的抗菌药物管理具有指导意 义。然而一些局灶性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肺炎中血清PCT不一定都升高, 约50%的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0.05 ng/mL,因此血清PCT正常或轻 度升高不能排除社区获得性肺炎;无法给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早期诊断。
• 对于移植排异,SAA 检测是一个相当灵敏的指标。在对一项肾移植受者的研究中, 97% 的发生排异的检查是依据 SAA 的升高。有文献报道,在不可逆转的移植排异 检测中,其平均浓度达 690 ± 29 mg/L,而可逆排异发作病例的相关水平为 271 ± 31 mg/L。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临床意义:
• 5、动态观察感染状况和治疗效果及预后
• IL-6可用于评价感染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当 IL-6 > 1 000 μg/L 时提示预后不良;动 态观察IL-6水平也有助于了解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
白介素-6(IL-6)的临床意义
• 6、避免PCT漏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等局灶性细菌感染,减少漏诊
C-反应蛋白(CRP)
• C-反应蛋白(CRP),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受 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含量极微量,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通 常情况下, CRP 的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 (其实超敏 CRP 就是 CRP, 只是常规 CRP 检测下限较高,当 CRP 低于 10 mg/L 时,仪器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直接出一个 < 10 mg/L。这样就会出 现一些让人烦恼的问题,因为当结果 < 10 mg/L,我们可能会以为就是正常 的,而实际上却不然。< 10 mg/L 其实很多是异常的,只是我们需要更灵敏 的检测手段而已,那就是超敏 CRP。)

2020泌尿系统感染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020泌尿系统感染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020泌尿系统感染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

肾脏移植术后感染中有30%以上为UTI[1]。

中段尿培养是目前UTI诊断的金标准, 但其阳性检出率低且耗时长, 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

因此, 寻找更加敏感和准确的UTI生物标志物作为中段尿培养方法的补充,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就UTI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UTI的预后与感染部位有关。

因此, 快速而准确地鉴别上尿路感染及下尿路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临床上常用的炎症指标, 近年来作为判断UTI的生物标志物, 临床诊断效果很好。

XU等[2]对PCT与CRP在鉴别儿童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中的价值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PCT和CRP 均可作为鉴别诊断儿童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但PCT的敏感性(90.47%)及特异性(88.0%)均优于CRP(敏感性为85.7%, 特异性为48%), 表明PCT是更适合用于鉴别诊断儿童UTI的生物标志物。

LEVINE等[3]研究发现, PCT可以作为排除UTI的生物标志物, 他们分析了293例UTI患者血清PCT水平, 结果显示, PCT< 0.25 ng/mL 可以排除UTI, 这种排除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2 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 HBP)HB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7 000的低分子蛋白质, 储存在人类中性粒细胞分泌体和嗜苯胺蓝颗粒中, 当其从活化的嗜中性粒细胞中被释放时, 可作为多功能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渗漏并趋化和诱导单核细胞[4, 5], HBP是各种潜在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有研究结果表明, 血浆、脑脊液和皮肤中HBP水平的升高与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或链球菌感染有关[6]。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
除了ACE2受体外,一些细胞因子、趋 化因子和免疫细胞等也可能在新冠病 毒的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 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和预后。
流感病毒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异常,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一些生物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细胞因子等 ,可能有助于评估流感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THANK YOU
通过检测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可以 预测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监测
通过动态监测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的 变化,可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治 疗效果和预后判断。
02
常见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
总结词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 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时其血浓度急剧 增高。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 基因测序等,检测生物标志物中 的核酸或基因表达。
代谢组学检测
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中的代谢产 物,了解感染状态下机体的代谢 变化。常见的代谢组学检测方法 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 析等。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场景
诊断
预防
通过检测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 于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确定病原体 类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白细胞介素-6(IL-6)
总结词
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感染时其血浓度会 显著升高。
详细描述
IL-6在感染发生后快速升高,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情 变化。IL-6水平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因 此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指标。监测IL-6水平有助于早 期识别感染并指导抗生素治疗。
分类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可以分为微生物 标志物和宿主反应标志物。微生物标 志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等, 宿主反应标志物包括炎症因子、免疫 细胞活性物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6
1、在炎症反应中,IL-6的升高早于其他细胞因子,也早于CRP和 PCT,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可用来辅助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2、细菌感染后 IL-6 水平迅速升高,可在2h达高峰,其升高水平与 感染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但 IL-6用来鉴别感染与非感染的特异 性不如PCT和CRP。
THANK YOU
呼吸系统 感染
细菌性心 内膜炎
细菌性腹 膜炎
1、不是所有的细菌性肺炎患者PCT水平都增高,约50 %的细菌性肺炎患者PCT<0.5 ng/ml。28%PCT<0.1 ng/ml,因此PCT正常或轻度增高不能排除细菌性肺 炎。 2、PCT水平与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监测PCT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 估手段。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主讲人: 刘浩
感染性指标
白细胞
临床初步鉴别感染与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标

血沉
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C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一个敏感的炎症指标


降钙素原
疫系统对损伤和感染最初反应所表达的 重要细胞因子
CRP
1、CRP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 白,IL-6是CRP生成的主要刺激剂,常于疾病初发的6~8h开始升高, 24~48h达到高峰,升高幅度与感染或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细菌感染时,血清 CRP可呈中等至较高程度升高 病毒感染时,CRP的水平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CRP的特异性并不高,在许多非感染性疾病如外伤、手术、心肌 梗死、恶性肿瘤,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也可显著升高
抗生素疗效判 断的标准
如果PCT在治疗开始的72 h内每天较前一天下降30%以上,认为治疗有效, 可继续使用原抗生素方案;如果治疗最初几天内PCT水平不降,提示该治疗 方案效果不佳,应结合临床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PCT水平确 定抗生素疗程
抗生素治疗方案持续1周左右就应该考虑其有效性,延长疗程应慎重权衡。 一般经3~5 d的抗生素治疗后应用PCT进行评估。如果PCT水平较初始值下 降90%以上,建议停止抗生素治疗。
肿瘤
甲状腺髓样细胞癌或甲状腺滤泡癌,PCT可作为肿瘤标记物之一。
肾功能不全
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不会导致PCT增高,但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血管 炎、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川崎病、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 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些疾病PCT质量浓度可超过0.5 ng/ml, 有时达到3 ng/ml
PCT
PCT
指导 抗生 素的 使用 和监 测治 疗效

开始抗生素治 疗的指征
1、PCT<0.1ng/ml 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取决于临床的实际情况,甚至可低于 0.25ng/ml ); 2、PCT>0.5ng/ml 提示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排除其他导致PCT增高 的原因,则需要开始抗生素治疗; 3、在急诊,PCT>0.25ng/ml 也可能意味着感染,如果有其他支持感染的证 据则可以开始抗生素治疗。
3、CRP水平与感染范围和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但其对重症感染及 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不如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 (PCT)
甲状 腺C 细胞
正常情况下,PCT产 生后仅有少量进入外 周血,< 0.05 μg/L
PCT 炎症 降钙素
(—)
肝脏的巨噬细 胞和单核细胞
肺及肠道组织 的淋巴细胞及
内分泌细胞
TNF-α、IL-6 内毒素
血沉(ESR)
1、血沉: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血 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是反应 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 2、ESR为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对鉴别感染、评价感染严重程度 和预后的临床意义均不大。 3、影响因素:凡能引起体内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 醇、甘油三脂增高,都可引起血沉的变化,如风湿热、恶性肿瘤、妊 娠及贫血等。 ESR升高对诊断风湿性疾病的价值远高于感染性疾病, 且常用于观察疾病的活动性。 4、感染性疾病中 ESR检测只对结核或植入物继发感染的诊断有一定参 考价值
病毒性疾病时PCT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一般不会超过1~2 ng/ml。 PCT鉴别病毒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标记物(如c反应 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
侵袭性真菌感染时PCT可以增高,局灶性真菌感染PCT很少增高 长时问抗生素治疗后PCT不能回复到正常范围的感染患者需要考虑 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
分泌大量 的 PCT,导 致血清PCT
水平 显著升高
炎症反应早期 (2-3h)即可 升高,感染后 12-24h达到高 峰,PCT浓度 与感染严重程 度呈正相关
PCT
PCT质量浓度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
PCT
PCT水 平监 测在 急诊 常见 感染 性疾 病的 临床 应用 建议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真菌感染
1、细菌性心内膜炎初期症状没有特异性,但是PCT水 平可能增高。 2、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免疫力低下、静脉 吸毒患者并出现非特异性感染症状的患者,如果PCT 水平增高,需要考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3、PCT诊断心内膜炎2的最适界值为2~3 ng/ml,
而排除界值为0.1~0.25 ng/ml。
白细胞
白细胞升高合并中 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1、急性细菌性感染 2、少数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 3、非感染性疾病:血液与实体肿瘤、血管炎、成人Still病及肾上腺皮质激 素的使用
白 细
白细胞升高合并淋 巴细胞比例升高
急性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减少
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及某些原虫(如 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感染沙门菌感染、结核和布鲁菌病
PCT
影响 PCT 水平 的非 感染 性疾 病
外科手术和创伤 器官移植
1、外科手术和创伤后PCT可升高,一般在术后第1、2天达峰值,峰值可达2 ng/ml
肾移植诱导PCT较少,术后感染和脓毒症的发生率也不高,因此不推荐常规 监测PCT。仅在怀疑感染或脓毒症时检测。
肾功能不全
肾脏对PCT的清除不是影响PCT血浆质量浓度的决定因素,但是严重肾功能不 全(肌酐清除率<25 ml/min)的患者,建议使用0.5~1.5ng/ml作为脓毒症的 诊断界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