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评课稿
《看图写话》评课稿 自己写

园地四《看图写童话》评课稿
袁珊珊
上周四,我聆听了任老师执教的看图写话指导课,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一下这节课。
首先,这是一堂看图写童话的指导课,任老师在课始五分钟环节,就很好地以生讲童话故事衔接新课,后又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图片,谈话引入新课,整个导入环节生动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写童话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任老师抓住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特点,设计了由讲童话到写童话的教学环节,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并在讲童话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把四幅图片先按时间顺序整体说一说,再放大每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挥丰富想象力,把每幅图片说具体说生动。
同时,任老师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的顺序把话说调理,说通顺。
同时还借助“我爱阅读”《笋芽儿》片段渗透给学生“运用拟人、大胆想象”的写作方法。
接着,有了说话做基础,学生就有了写话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写规范,任老师还在写话前及时出示:格式正确、段首空格,表达清楚、语句流畅,标点准确、字迹工整的温馨提示,并伴随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调动大脑积累的丰富词汇把故事写规范、写具体生动。
另外,任老师在每一环节都能够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用简单凝练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到说话、写话的情景当中去,课堂把控能力强,学生学习效果好。
总之,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看图写话课。
如果要提一点意见的话,我认为既然这四幅图片是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可以在最后引导学生写一句总结的话,并给自己的编的童话取一个画龙点睛的题目。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点看法,谢谢大家!。
看图写话放风筝作文课评课

看图写话放风筝作文课评课英文回答:As I looked at the picture of people flying kites, memories of my childhood came flooding back. I remember the excitement of running across the field with my kite in hand, feeling the wind in my face as I tried to get it up in the air. There was something magical about watching thecolorful kite dance and soar against the blue sky.One particular memory that stands out is the time when my friends and I spent an entire afternoon flying kites at the park. We laughed and shouted as we tried to outdo each other with our kite-flying skills. It was a carefree and joyful moment that I will always cherish.Flying kites is not just a fun activity, but also a way to relax and unwind. There is a sense of freedom that comes with watching a kite fly high in the sky, almost as if itis carrying away all your worries and troubles. It is asimple pleasure that brings happiness and peace to the soul.中文回答:看着放风筝的画面,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回忆。
看图写话讲评教案[整理版]
![看图写话讲评教案[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bbf50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8.png)
一年级看图写话《春天来了》讲评课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写话的讲评,使学生更善于表现自己,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
2、通过讲评让学生学习优秀写话中好的思路,取长补短,明白自己写话中存在什么毛病,并学着进行初步的修改。
教学重点:1、会欣赏别人的写话,并能找出自己写话中好的语句。
2、更加明确写话的格式,按一定能够顺序观察事物。
教学难点: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写话,并学着用简单的符号进行最初步的修改。
设计思路:作文讲评是贴近学生习作实际的一次指导。
学生是习作讲评的主人。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增强训练意识,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渴望成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良好开端。
为了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以一个啄木鸟喂树治病的故事引入课题,并让每位孩子都做啄木鸟,来写话自己的写话诊断,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也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为写话的讲评创设良好情境。
2、展示赏析——感受成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
为了解决这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我先选择一篇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剖析,并指点写作秘诀。
课标指出,初始阶段的写话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写得满意的地方,并交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3、修改完善——走向成功:接着我采用知识迁移的的方法,让学生评析“病”例。
有了之前的佳作范评,学生对“病”文的剖析就能胸有成竹。
通过剖析典型写话,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一段话是佳作,懂得“佳”在何处,“病”文“病”在哪里,更认识到平时要注意观察,展开联想,真情实感,能用上积累的词语句才能使写话表达更生动具体。
这对学生自我评价写话有很大启发,对学生准确评价并恰当修改自己的写话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合作评改,培养能力只评不改的讲评课是“纸上谈兵”的空洞说教,只有让学生动手修改习作,学生才会有深切的体会,真正的领悟。
《看图写话》公开课听课评课稿2021

《看图写话》公开课听课评课稿202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上午有幸听了邱老师执教的《看图写话》一课,在邱老师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对于邱老师的这节作文课我就简单谈一下这个自己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训练说话,完成习作准备1、说准确话。
如学生表述时,邱教师及时提示使用“第一幅图”“左侧”等词语,力求恰当、准确。
2、说完整话。
邱教师在学生说话或交流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说话的完整性,或补充,或调整词序,或变换说法等。
3、说生动话。
邱老师鼓励、引导、补充学生说话有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句子说形象,为后面文章应用做好铺垫。
4、说与众不同话。
邱老师不让学生重复别人的话,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只说自己的,大胆阐述,直抒胸臆,做到个性化表达。
二、插上翅膀,培养想象思维1、想象花坛,进行描写。
由词到句子的表达训练,为学生说话、写话打开积累之门。
2、邱老师让学生展开想象。
“有可能是……”“有可能是……”,同样的一个主人公,学生的想象却是千差万别,经过文字加工,故事变得生动而丰满,再由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仿佛身临其境。
而故事的结尾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合情合理地警醒,既有说服力,又极易引起共鸣而被欣然接受,这是小学生作文中不常见到的佳作,难得之极。
3、尊重学生,生成独特感受教学机智因尊重学生而随处可见。
邱老师按照学生的思维,与学生一起探究故事的发展,使其形成自己的学习结果,而做到与众不同。
关于说话、写话的语文知识,邱老师不是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呈现,自然而然地引出写作的几个方面。
比如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内容,都是学生说出来,他因势利导进行分类,并强调人物描写的多项内容,为学生的文章做了写法渗透,巧妙之极。
4、和学生平等相处融于学生之中这个时候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师者,而俨然是坐在学生身边,和学生一起学习的一个同伴。
不管哪个学生出现表达卡壳或者思维不连贯时,邱老师都及时给与启发、引导,陪学生共同完成探究,生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中班语言《看图说话》听课记录及评析

中班语言《看图说话》听课记录及评析
科目:语言
课题:看图说话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课题,再出示图片。
2.看图:让幼儿看图,说话。
小鸭子走过了小桥,快活的游过池塘,跳过了水潭,钻过了篱笆墙,高高兴兴的回家吃晚饭。
幼儿试说。
3.观看视频:有关小鸭子的歌《数鸭子》。
4.模仿小鸭子走,游,跳,钻。
5.做游戏。
小鸭子去散步。
教学评析:
本节活动准备充分,有图片,有视频,有游戏。
活动思路清晰,师幼互动活跃,活动效果良好,肢体语言丰富。
本次活动目标已达成,幼儿学会了看图说话,学会了走,游,跳,钻的动作。
《看图写话-观猴》评课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看图写话:观猴》评课篇一:《看猴子》评课稿《看猴子》看图写话评课稿廖冬兰上个星期我们聆听了刘老师的看图写话课《观猴》,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纵观这节课,整个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目的性强,层次清晰,从说到写,从易到难,以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有序观察画面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教改的新观念,是一节能够给人启发的写话课。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本次看图写话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写话训练,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连贯的话,更关注教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激发、唤醒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二是教会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二、方法指导,循序渐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给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
这次看图写话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再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四要素”进行写作的一件事。
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刘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让他们在具体的画像面前把看到的说一说,孩子们立刻能说出一些与图相关的词,或说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句子,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还教给学生有序观察的方法:从总体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
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词到句进行说话训练。
先让学生说看到猴子在做什么,抓住动作的词进行说话,接着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说“长大的词语”,如()地吃,()地爬,这样丰富了词语。
进而又用“长大的词语”说一句话,再到说几句话。
学习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把图中猴子的表情、动作、当时的天气等写得更具体、生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猴子和狼》评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猴子和狼》评课稿课程概述本课以二年级上册的看图写话《猴子和狼》为教学内容。
通过图文结合,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
本评课稿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猴子和狼》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的一篇故事。
通过绘本的形式,以动物为主角,讲述了猴子和狼之间的故事。
故事中,猴子机智勇敢,最终成功脱离了狼的追逐,并用自己的方式嘲笑了狼。
这个故事寓意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聪明、乐观的品质。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
2. 学生能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写一段简单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绘本《猴子和狼》,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
步骤二:理解故事情节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猴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猴子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猴子最终是怎样成功脱离狼的追逐的?步骤三:口头表述和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口头表述故事,并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步骤四:写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写一段简单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将自己写的短文进行展示,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评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进行口头表述,并通过写作活动表达自己的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表现,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同时,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以上是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猴子和狼》评课稿的概述。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
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能够从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勇敢乐观的心态。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评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本节课任老师注意把重点放在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上。
导入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很美的风景图,老师描述:秋天到了,我们坐上大巴,这时候出现了一辆大巴,大巴滴滴叫着,一会儿出现了动物里的猴山,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老师提供的图画上。
接着又分别展示了吃苹果的猴子、剥香蕉的猴子,舔雪糕的猴子等等,不同形态的猴子每一出现,都引起了学生的欢呼,孩子们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下午的第二节课,又是二年级的学生,上成这样已经是相当成功了。
说完之后开始写,任老师又及时提醒学生一段话前面要空两格,标点符号单独占一格,对于初学写话的学生来说这些都很重要,任老师把这些基础知识都落实的很到位。
对任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有的学生在说图画的过程中说的很精彩,用到了一些好词语,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表扬,甚至可以把学生用到的好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借鉴,在这种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努力把平时学到的、积累的好词好句用上,学生的说话水平、写话水平会逐步提高的。
另外,对这节课我有一点困惑提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任老师提供的这些形态各异的猴子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这些猴子又不是提供的图上的猴子。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看图时一般都是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再进行细致观察,合理想像。
看图要有一定的顺序,或者由近及远,或者由上到下,或者先主后次,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人物(或者动物)的动作语言等。
任老师这节课中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学生后来所写的一段话里面的猴子其实都是前面提供的一幅幅单独的图上的猴子,并不是教材上提供的图画中的猴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写话》评课稿
《看图写话》评课稿
今天上午,听了周老师看图说话写话的指导课,整节课比较开放性,指导学生大胆想像,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看图方法,从整体到局部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大胆说出来,先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来,再引导学生习作到点评步步深入。
一、说话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孩子们学会敢说话,并且能大胆地说出来,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课文插图,让孩子们看图练习说话,把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怎么样的?结合学生的介绍,出现相关的词语。
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运用。
通过对内容的讨论交流,把自己听到的、想到的,积极地大胆地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对培养孩子的说话兴趣也是非常有效的。
二、训练说话有条理
周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本要求,说几句连贯的话,更关注教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激发、唤醒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二是写话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基本习惯。
最后,图上既然有景物,就应指明景物在什么时候写最为恰当,写之前最好给学生提供一些可参考的词语,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说,而且训练他们把句子说生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