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作家简介(第一单元)
作者简介

第一单元情感呵护:《散步》作者莫怀戚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
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
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
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简介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
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二单元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二单元笔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笔记。
一、第一单元。
1. 作者简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2. 生字词。
- 会认的字:鹭(lù)、嫌(xián)、喙(huì)、黛(dài)、嵌(qiàn)、匣(xiá)。
- 会写的字: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
- “宜”:上下结构,上面是“宀”,下面是“且”,书写时注意笔画的分布。
- “鹤”:左右结构,左边是“隺”,右边是“鸟”,注意“隺”的笔顺。
- 词语理解。
-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 适宜:合适;相宜。
- 生硬:不自然;不熟练。
3. 文章结构与主旨。
- 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第2 - 8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的美。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 - 5自然段)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第二层(第6 - 7自然段)描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第三层(第8自然段)总结上文,说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与开头相呼应,强调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主旨。
- 本文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寻常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的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 作者简介。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2. 生字词。
- 会认的字:亩(mǔ)、播(bō)、浇(jiāo)、吩(fēn)、咐(fù)、亭(tíng)、慕(mù)、矮(ǎi)。
- 会写的字:亩、播、浇、吩、咐、亭、慕、矮。
- “亩”:独体字,笔画较少,注意书写时横画之间的间距。
- “播”: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番”,“番”字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
- 词语理解。
-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 分辨:辨别。
3. 文章结构与主旨。
- 结构。
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作者简介巴金素材新人教版

作者巴金及相关资料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作者简介及字词精练卷

第一课沁园春.雪(毛泽东)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气魄雄伟、意境开阔,著作主要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和《毛泽东诗词集》中。
文体知识: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词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一般分上下两阙(片)。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
到宋代,有些此人为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加题目,词牌与题目用“.”隔开,词派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1.生难字沁qìn园春(qìn)莽莽mǎng(mǎng)素裹(guǒ)妖娆(rǎo)俱往矣(jù)今朝(zháo)风骚(sāo)稍逊(xùn)2.多音字折腰(zhé)可汗(hán)折折腾(zhē)汗汗水(hàn)折耗(shé)3.形似字奔驰chí包裹 guǒ娇惯jiāo 风骚sāo松弛chí行囊 náng 天骄jiāo 隔靴搔痒sāo4.重点词语北国: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词中指红日照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词中指白雪覆盖大地。
妖娆:娇艳美丽。
折腰:弯腰行礼,词中是倾倒的意思。
文采: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后文的风骚也是此意。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
【作品分析】
【意象补充】
1.火把意象:表达诗人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2.镜子意象:通过镜像反观人生,充满哲理,诗人借此揭示人心世态;
3.春意象:表明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对反动派的痛恨,以及对牺牲的军人的崇敬和对战争的痛恨;
4.鸟意象:诗中的鸟有一颗深挚的爱国之心,一腔浓烈的爱国之情,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和对同胞的热爱;
5.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光”,以及“光”带来的社会文明和“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的赞美;
6.黎明意象:黎明即破晓时分,天亮之时,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和光明的渴望;
7.月光意象:表达了诗人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8.生命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伟大的赞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简介 冀教版

安徒生简介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
他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
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
《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
《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
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
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
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
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高一语文课文作者简介

高一语文课文作者简介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课文作者简介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语文上册知识点:作者介绍第一单元:1.徐志摩(1896-1931)新月诗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康桥:剑桥2.闻一多:现代著名爱国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重要诗集《红烛》《死水》,“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3.穆旦: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诗集《探险者》《九叶集》4.舒婷: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5.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国斯文学奠基人,著名的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又叫《欧根·奥涅金》)6.华兹华斯:英国“湖畔诗派”代表诗人。
45.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代表诗歌《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第二单元:7.《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9.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
《离骚》是《楚辞》代表作,我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诗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为作章句。
10.《孔雀东南飞》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注意:《木兰辞》不属汉乐府民歌)。
《玉台新咏》南朝徐陵编辑。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大全)第1课《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二、故事背景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曾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三、文体知识词,兴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
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
结构上一般由词牌、标题、上阕(片)、下阕(片)组成。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题目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词义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2.须:等到。
3.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词中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词中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4.妖娆:娇艳美好。
5.折腰:鞠躬,倾倒。
6.文采:本指辞藻。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7.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
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
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一系列小说。
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中国作家协会对其评价很高,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合清从挖掘重庆文化、积极将重庆打造为“西部人文高地”的层面肯定了莫怀戚《白沙码头》所取得的成就。
研讨会上大家主要就莫怀戚《白沙码头》里的人文精神、审美倾向和其中所体现的“重庆性格”做了简短的交流,并对“莫怀戚现象”和“莫怀戚价值”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剖析。
其中有人给予了莫怀戚及其作品很高的评论,称他是一位“写人性的高手”(发言者特别指出此处的“人性”是指介于社会人性和抽象人性之间的“人性”),认为这本书多少占据了当今中国思想的“精神制高点”。
同时,也有人对《白沙码头》的结构、叙述方式,甚至人物命名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在“莫怀戚价值是否被低估了”的问题上也提出了疑问。
1、《大律师现实录》(1992年7月)小说记录了一个自称大律师的奇人(本是中学教师)依靠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机智,将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会问题层层剥开,如汽车司机戏耍路人、匿名恐1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学术理论,包括哲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学、刑侦学、法医学、社会学、遗传学、伦理学、佛学等等,可见作者之博闻强志。
作品描写入情入理,且颇富人情味,可读性很强,在当代推理小说中可谓上品。
2、长篇小说《经典关系》(2002年5月)一个青年舞蹈教师和他的三个女人:妻子、姨妹、前女学生。
一个前舞蹈女生和她的三个男人:中国丈夫、台湾老板、舞蹈教师。
两组男女四角关系只是表面,作家和读者关心的是光明磊落的生活智慧、时代变革的深刻脉络,和新鲜惊奇的重庆文化。
简而言之:中国高度,重庆特色,深刻作家,智慧人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是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双腿瘫痪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情加重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2]史铁生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已出版作品散文集《一个人的记忆》《灵魂的事》《答自己问》《我与地坛》《病隙碎3笔》《扶轮问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史铁生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3]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
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2年调到童影厂工作,曾担任编辑、文学部主任、创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1992年国际青少年读书联盟(IBBY)将作者载入荣誉名册。
1997年成为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2000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入中影集团公司,张之路任策划部副主任、编剧。
2005年获得中国安徒生奖。
200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张之路“温柔敦厚”,他从不发表锋利的观点,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睿智,他只是点到为止,让人去悟;他行事大度,为人谦和,聚餐时不愿坐主桌,也从不在小辈面前摆“前辈”和“名家”的架子,平易近人,凡事甚至自己的作品写作都会诚恳征求小辈的意见。
第一个阶段,是一种热爱,是一个诉说。
是文革结束后,有很多道理想讲清楚,很多话想说一说,又觉得文学曾经打动人们,感动人们,所以就会采取文学的形式,那时候,针砭时弊,探索人生,寻求真理的主题的东西写得比较多。
张之路写了电影剧本、话剧剧本等许多作品,有些作品虽然没有发表,但张之路把它看成他从事文学创作的热身赛,那些反反复复谈的写的过程,对张之路对文学的理解和创作,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就是张之路接触儿童文学的阶段。
当时有一篇童话《灰灰和花斑皇后》在《儿童文学》那里得了奖,实际的效果就很明显,当时有个华北片的儿童文学讲习班邀请我过去,整整一个月,接触了很多写儿童文学的老师和朋友,儿童文学就做比较多了。
开始的阶段,张之路写的都是校园的、现实的、生活类的题材,也写了很多小童话,《题王许威武》应该是这个阶段比较成熟的作品。
张之路把这个阶段归为发表作品的阶段。
51988年的时候,张之路写了《霹雳贝贝》,这是我内心的科学的、文学的因素被共同调动起来的一次,也从这个时候,科学这个很好很充分的准备突然被发掘出来了。
但现实题材的儿童文学也在继续,写了很多短篇,张之路的第一个长篇《第三军团》也出现了,写的是一个大学生打入学生内部,去侦破事件。
现在看来,张之路在结构一个故事的时候,还是比较精彩的,所以,第三军团以这样的一个结构,就做到了“文以载道”的“文”。
可以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的创作非常活跃,幻想题材的,和在现实小说里加入幻想因素的作品开始出现了。
之后,张之路的很多作品就出现了带着幻想因素的小说。
尤其是那时候的几个短篇,评论也比较活跃,比如《空箱子》;科幻作品理一下的话,就是《非法智慧》、《极限幻觉》、《魔表》、《霹雳贝贝》,还都被改成了电影。
所以,这个阶段是一个随心所欲的阶段,为了作品的需要,科学、文学、幻想的因素都得到阐发,出现了张之路的作品的新形式。
如果非要总结,就是一个杂糅的阶段。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哲学家及印度民族主义者。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信息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1913年,泰戈尔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最后的诗篇》、《四个人》、《家庭与世界》、《飞鸟集》、《眼中沙》、《园丁集》等。
[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861年5月7日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就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祖父是最早访问过英国的印度人士之一,父亲是著名的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
泰戈尔在14个子女中排行最小,哥哥姐姐当中,有哲学家、音乐家、戏剧家、小说家、爱国志士等。
其家庭是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中心,家庭成员几乎都参加了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民主主义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
泰戈尔虽多次入校学习,还曾到伦敦大学深造,但始终未在学校里完成正规教育。
他丰富的科学、历史知识、深厚的文学功底,得自于家庭熏陶、客观环境的影响与个人的不懈努力。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领袖,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