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也逐渐完善。

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居民的医疗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消费的影响因素,为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1.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在2007年开始实施的,通过政府的资助和居民个人缴费两种方式来建立保障体系。

该制度旨在提高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因病致贫的风险。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2. 医疗保险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医疗保险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医疗保险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就诊率和治疗效果。

但也有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可能会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过度消费,从而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

3. 影响医疗保险消费的因素影响医疗保险消费的因素包括个人收入水平、保险覆盖范围、医疗服务价格、就诊便捷性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居民选择就诊方式和医疗支出水平。

三、模型设定基于文献综述,本文选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考虑到医疗保险消费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了家庭收入、居住地区、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等因素。

四、变量选择根据模型设定,本文选择医疗保险消费作为因变量,个人收入水平、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医疗服务价格、就诊便捷性等因素作为自变量。

个人收入水平和医疗服务价格为连续变量,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和就诊便捷性为分类变量。

五、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18年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数据作为样本,共计3000个城市家庭样本。

数据涵盖了家庭收入、医疗保险情况、医疗服务价格、就诊便捷性等信息,适合进行本文的实证分析。

六、实证分析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个人收入水平、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医疗服务价格、就诊便捷性等因素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消费均有显著影响。

关于医疗保险的研究综述

关于医疗保险的研究综述

(二)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对于我国目前城镇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学者和专家主要探讨了医疗保险负担和利用的不公平性。

顾昕(2005)认为主要体现为:医疗费用超常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等等。

王绍光(2005)认为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不平等,体现在医疗保险筹资不公平和医疗服务利用不公平,他认为公平的医疗筹资至少应该符合两个标准:第一,个人不应为因病就医而倾家荡产;第二,穷人向医疗体系支付的费用应该比富人少。

而我国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公平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利用是由支付能力而不是由需求决定的。

我国有医疗保险的人与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富人与穷人之问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盖伊・卡琳(2005)认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存在困难主要是由于在金融团结程度、医疗服务提供难题和管理能力欠缺等方面缺乏探讨与共识。

丛树海(2006)认为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没有解决医疗保险的核心问题,即表现为:医药费用控制机制尚未形成和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不充分。

匡贤良(2006)认为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体制是不公平和低效率的。

(三)医疗保险立法的研究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大社会保险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险种。

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和约束力,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已产生了种种弊端。

然而,这必须要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当前世界各国在医疗保险立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在国务院[1998]44号《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法。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医疗保险应在《决定》的基础上,充实一些新的内容,如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基本医疗保障法》《医疗保障法》仇雨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林枫.医疗保险立法之管见.中国卫生经济.2005(6).陶敏,林丽娟.建立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人口与社会.2004(3).。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研究综述_苏映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研究综述_苏映宇

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3期S o c i a l S e c u r i t yS t u d i e s N o.32009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研究综述苏映宇(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本文以文献资料分析为研究方法,首先概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背景,厘清制度实践的必然性;然后剖析制度实践的成效及其制约因素,认为自各地启动试点以来,制度运行颇有成效,也面临不少问题,需要从多种途径加以解决;并就新医改视域下的制度实践研究态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为了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之外的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而做的新制度安排。

由于该制度的实践牵动着非从业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实现全民医保,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查阅现有文献,关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背景概述 国际经验表明,在医疗保险体系中,雇员一旦参保,其没有工作的直系亲属(配偶和孩子)一般可以自动受保。

与之相比,这恰恰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最大制度性缺陷(顾昕,2008)。

尽管建国初的劳保医疗制度有对国有企业职工的供养直系亲属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实现“家属劳保”,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郑功成,2002)。

但这是特殊政治经济时代的产物。

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渐建立健全,传统的家属劳保制度不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医疗保障改革的不断变迁,原有的公费医疗体制名存实亡,城镇职工亲属及子女的半费医疗制度和大中专学生的公费医疗制度覆盖人群占应覆盖人群的比例很小,而且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特别是半费医疗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也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邵汉生,2006)。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献综述4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前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出台的历史背景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

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

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意味着那些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需求的人群也随着增加。

为了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起初,城镇居民保障重点在住院和门诊大病,其中,提到了:(1)参保范围: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2007年时,中央对中西部的补助标准是20元,成年人个人缴费是70元,其每年每人的筹资标准是220元,学生儿童个人缴费10元,其每年每人筹资标准是100元。

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由中央补助25元。

成年人中低保,重残,低收入60周岁以上老人中央补助50元,个人不缴费。

2013年时中央财政补助是188元,成年人缴费是70元,学生儿童个人缴费30元,由于省市县级补助情况不同,每人每年的缴费也就相应的提高。

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188元。

成年人中低保,重残,低收入60周岁以上老人中央补助50元,个人不缴费(详见图表一,图表二)。

【精】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以南通市为例【品】

【精】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以南通市为例【品】

分享文档,发现价值。

豆丁网 豆丁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0届)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Research on th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Investigation on Nantong city研究生姓名金 燕 指导教师姓名王俊华 专 业 名 称公共管理 研 究 方 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论文提交日期 2010年10月豆丁网网豆丁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 摘 要摘 要为了达到2010年要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目标,我国政府部门制定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方案》,并在部分城市开始制度试点。

本文选取了这批试点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南通市为例,通过对南通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基金筹集、报销比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及根据试点实验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剖析了南通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以社会保障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理论基础,本着促进居民健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和稳定的目标,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增加筹资渠道;扩大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参保率;提高待遇水平,推进保障力度;完善卫生医疗服务,保障基金安全;构建多层次多样性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实现社会公平等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主题词: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障作 者:金 燕指导老师:王俊华豆丁网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Research on th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for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Investigation on Nantong city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all of 2010 to achieve access to basic medical health care, established in 2020 urban and rural basic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is goal, ou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develop a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in the pilot program," and in some cities start the system pilot.This group of pilot cities selected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Nantong City, Nantong City, by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fund raising, reimburs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analysis, and based on pilot experiments circumstances, take a sample survey methods, analysis of the Nantong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health,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social justice theory, public choice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promoting the health of residents, maintain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objectives by increasing government spending, to increase financing channels; coverage, insurance rate increase for urban residents;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 to promote security efforts; improve the health and medical services, security fund safety; build a multi-level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diversity to achieve universal basic health insurance to achieve social justice, such as improving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Urban residents,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Health careWritten by : Jin yanSupervised by :Wang junhua豆丁网目 录引 言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概念与相关理论 (2)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4)四、研究方法 (9)第一章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10)一、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10)二、制度的重要性分析 (13)第二章 南通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16)一、制度概况 (16)二、制度比较研究 (19)三、制度保障水平分析 (25)第三章 关于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36)一、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对策 (36)二、构建多层次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37 结 论 .......................................................................................................................... 40 参考文献 ...................................................................................................................... 4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44 后 记 .. (45)豆丁网网豆丁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 1 引 言引 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从1994年镇江、九江“两江”试点到如今,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六年风雨历程,这十六年来,我国医疗保障状况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在城镇,企业职工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障体制;在农村,广大地区开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周国训

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周国训

本, 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 一 位 。 坚 持 医 药 卫 生 事 业 为 人民健康服务的 宗 旨 , 以 保 障 人 民 健 康 为 中 心, 以人人享受 基本医疗卫 生 服 务 为 根 本 出 发 点 和 落 脚 点 , 从改革方案设 计,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到卫生服 务 体 系 建 设 都 要 遵 循 公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 益性的原则 , 供, 同时指出要保 证 公 共 卫 生 服 务 均 等 化 , 实际上这也从政 治曾面上提供了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环境 。 — —中 国 城 乡 社 会 王国军在 《 社 会 保 障: 从 二 元 到 三 维— ( 一书中详细分析了“ 厦门模 保障制度的比较和 统 筹 》 2 0 0 5) 式” 和中国人寿参 与 新 型 合 作 医 疗 的 模 式 , 总结了两种模式 经验 , 提高了在其他地区实行城乡医疗统筹的可行性 。 四、 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路径探索 在如何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保 障 制 度 路 径 方 面 , 分阶 段推进 、 渐进式改革已经成为学 术 界 的 共 识 。 首 先 从 经 济 发 达城 市 开 始 , 实 现 城 乡 一 体 化 管 理, 整 合 制 度, 建 立 通 道, 适 应流动性需求 。 ) 申曙光 ( 从我国现实出 发 , 认为建立全民医保要基 2 0 0 9 应选择渐进的全 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医疗保障改革 的 现 状 , 民医保之路 , 即各 地 区 应 根 据 自 身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 选择合适 时机 , 彻底打破城乡 二 元 结 构 , 从“ 三 元 制” 过度到“ 二 元 制” , 或“ 一元制 ” 首先 消 除 制 度 间 存 在 的 明 显 不 平 等 , 然后通过 完善制度设计 , 实现 医 疗 筹 资 和 服 务 利 用 方 面 的 不 公 平, 最 促进全体国民健康水平的提 后要逐渐提 高 医 疗 保 障 水 平 , 高, 增进国民福祉 。 ) 仇雨临 ( 通过分析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二元 2 0 0 9 三维态势 , 对城乡 医 疗 保 障 体 系 统 筹 发 展 路 径 提 出 思 考 , 认 为统筹发展的方 面 是 分 阶 段 、 有 步 骤 地 化 异 趋 同, 实现以城 乡居 民 健 康 受 益 为 导 向 的 国 民 健 康 保 险 制 度 , 短期( 到2 0 1 1 年) 内, 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盒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的 全 覆 盖 ; 然后在未来的5年到1 0年 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扩展为广义的 全 面 卫 生 医 疗 保 障 体 系 , 既包括公共卫生 保 健 、 医 疗 保 险 盒 贫 困 人 口 的 医 疗 救 助; 最 终( 未来 1 实现全民健康保障制度 。 5到2 0年) 关于 三 步 走 路 线 , 于建华( 提 出, 第 一 步, 到2 2 0 0 8) 0 1 0 年实现全覆盖 、 有差别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 第二步 , 到2 0 2 5 年左右 , 实现以省为单位统筹 、 体系 统 一 、 标准有别的医疗保 障制 度 ; 第 三 步, 到 本 世 纪 中 叶, 在 全 国 实 现 基 本 统 一、 形式 多样的医疗保障制度 。 对于三大医疗 保 障 体 系 如 何 衔 接 , 学 者 也 作 了 探 索, 并 提出了一些建议 。 ) 刘君 、 赵同松 ( 在《 医保 三 项 制 度 如 何 实 现 衔 接 》 一 2 0 0 8 文中指出首先要淡化对身份的人为 划 分 , 鼓励居民自愿参加 社会医疗保险 。 其次是统一城乡财 政 补 助 , 对参加城镇居民 再次要配套完 医疗保险盒新农合的人员以同样的 补 助 标 准 , 善三项医疗保险 制 度 , 增 强 医 疗 保 险 制 度 的 开 放 性、 兼容性 和互通性 。 对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路径的研究还包括了对 通过以成都市城 部分地区实 践 经 验 的 总 结 。 陈 建 生 ( 2 0 0 9) 乡基本医疗保障统筹试点为例 , 总结 城 乡 基 本 医 疗 保 障 一 体

《基层医疗质量保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基层医疗质量保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基层医疗质量保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基层医疗质量保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1)1.1医疗卫生保障的相关研究。

(1)1.2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构研究。

(2)2国内研究现状 (2)1卫生保障体系问题的研究。

(2)2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相关研究。

(3)参考文献 (4)1国外研究现状1.1医疗卫生保障的相关研究。

社会保障作为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个经济社会因素,会因为各个国家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对而言,国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方面起步较早,因此,医疗卫生安全的研究很多,前景也各不相同。

具体来说,国外对于城市居民基层医疗卫生保障的相关研究如下:美国学者KennethJ.Arrow(1963)在相关的研究中,从市场的角度对城市居民基层医疗卫生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从医疗卫生保障市场来看,其有着不完全竞争特性,同时医疗卫生服务还拥有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个人无法预测或控制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当他或她生病时,药物的有效性,无法预测。

这两种不确定性并非来自其他商品或消费,从而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不利选择。

Feldstein(1988)在相应的研究中探讨了城市居民基本健康和医疗安全之外的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也有公益性的特点,这往往导致习惯性的失败。

因此,在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中,政府需要通过资金、信息共享、构建公共合作等手段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减少对医疗居民的负担。

Dreze(1989)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通过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基本卫生服务的投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劳动者的基本能力,促进减贫,以建国初期的传统城市合作医疗制度为例,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对于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来说,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通过公共财政的支持,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方式的文献综述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方式的文献综述

财经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1期104㊀㊀作者简介:许靖敏(1994-),女,山东威海人,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保个人账户;薛镭(1960-),男,天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创新㊁医疗健康机构管理㊁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独立董事等(通讯作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方式的文献综述许靖敏㊀薛㊀镭(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5)摘㊀要:在整体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背景下,结合国外经验,我国从1993年开始探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地区在中央相关文件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均对个人账户的运行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地区间在个人账户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内外部情况的变化,个人账户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学术界对于个人账户的保留与否也存在着争议,不同学者从数据分析㊁建立模型㊁理论探讨等方式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也为日后个人账户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 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21.053㊀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能够满足参保人员的基本门诊医疗需求,减轻住院个人自付费用负担,具有强制自我保障和资金积累功能.但是由于各省相关政策差异大㊁支付范围较小等原因,造成费用控制㊁资金积累和个人约束等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资金滥用现象时常发生.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颁布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制度的科学合理设计和稳健运行,不仅关系到参保人的利益,同时对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关于个人账户的保留与否及如何管理使用存在诸多争论,尚无统一观点和经过论证的可行方案.因此,如何对个人账户进行改革是一个具有较强实际意义的问题.1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发展1.1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与运行在借鉴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和新加坡储蓄账户模式的基础上,我国于1993年颁布«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建立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 职工医保 ).个人账户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激活医疗服务市场机制,使供方之间进行市场竞争㊁供需双方进行博弈,从而达到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平衡㊁控制医疗服务费用的过快增长.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参保人个人缴费(一般为工资收入的2%)㊁参保人单位缴费的部分划拨(一般为30%左右,同时考虑年龄因素)以及补充性医保费构成.个人账户的资金可用于医疗支出,在起付线以下的支付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服务,资金结余可结转留在以后使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结合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各省在账户的统筹运行和使用范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整理北京㊁江苏㊁四川㊁贵州四省个人账户设置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个人账户主要支付模式比较如表1所示.表1㊀代表性省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设置情况对比省份运行机制使用范围北京个人缴费及企业缴费中按一定比例划入的部分,构成个人账户,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按月拨付.可用于支付门㊁急诊医疗费用;到定点药店购药的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金以下的医疗费用以及起付标准金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按比例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江苏由参保单位和个人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共同缴纳,分别为9%和2%,个人医疗账户按规定由医保中心年初一次性划入.个人账户分设一级账户和二级账户.一级账户用于支付医疗费用,上年有结余的可冲抵医保目录部分药品个人先付部分和诊疗项目费用个人先付部分.二级账户为上年度个人账户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可冲抵起付段㊁起付线以上的个人支付㊁参加规定的医疗补充保险的个人支付以及为家人缴纳保费㊁参加健康维护套餐等.四川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一般按统筹地区所有用人单位缴费总额的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及其配偶㊁夫妻双方父母㊁子女在统筹地区内等需个人负担的医疗服务费用;在省内定点零售药店购买与疾病治疗和医疗康复相关的药品㊁医疗器械㊁医用耗材㊁辅助器具等费用以及在统筹地区内支付由政府开展的医疗保障相关的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费用等.贵州在职职工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原则上从单位缴费总额中划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部分,实行按比例划账的办法,可按年龄段每10年一档确定划账比例,年龄越大,比例相对越高.可用于支付自费医药费用㊁健康体检费用;目录外的国药准字号药品㊁健字号保健品㊁消字号消毒制剂和中药饮片以及家用的医疗器械费用;项目外的预防接种疫苗费用;大额医疗救助个人缴费费用;购买本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费用;长期照护保险费用;直系亲属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用.㊀㊀资料来源: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等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1期105㊀表2㊀个人账户主要支付模式比较模式资金支付范围个人账户统筹账户主要特征代表城市板块式支付个人在门诊㊁定点药店产生的医疗费用支付个人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医疗费用个人账户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或统筹基金支付时需要个人自付部分全国大多数城市通道式支付个人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支付个人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账户支付,再由个人自付一定比例,最后由统筹基金支付九江㊁镇江三金式支付个人门诊医疗费用支付个人住院费用额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不足部分由企业调剂金支付青岛㊁烟台1.2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作用蒙海英认为个人账户具有资金支付㊁抑制资金支付和增强参保人员节约意识积累账户资金的作用.曹燕认为个人账户的主要功能有支付功能和积累功能.1.3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发展问题郭子涵认为由于筹资机制不健全㊁管理制度不科学以及信息系统不完善等原因,个人账户存在基金使用低效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余伟认为个人账户存在个人约束能力有限㊁资金积累能力不足㊁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申曙光认为个人账户的本质是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个人账户存在筹资不公平的问题.2㊀医保个人账户保留与否的讨论2.1㊀保留论张海洋认为个人账户有利于职工医疗保险的监管与运行,能够帮助人们合理的预期和安排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应保留个人账户并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裴颖认为个人账户能够促进基本医疗保险的 共济性 ,目前对于个人账户的争议源于没有完全考虑各种因素对于提高共济性和增强抵御健康风险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支持保留个人账户,建立更完善的账户运行机制.范玉改认为取消个人账户可能引发参保人员突击使用账户资金,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因此应保留个人账户,但可改变其个人所有的属性,将个人账户转变为门诊统筹.持保留论的学者多从个人账户的作用角度出发,认为应该继续使用个人账户,并考虑扩大使用范围,完善运行机制,即使个人账户目前存在一定问题,也可以通过改变其属性等方法加以解决,而不是选择取消.2.2㊀取消论王超群认为政策工具需要随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的重点应该是通过控制供方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注重医疗服务的公平性,而个人账户不具备这些调节功能,与新的制度环境发生冲突,应该被取消.田勇等人通过建立医疗保险精算模型,对不同个人账户改革方案进行量化评估,认为目前个人账户的运行弊大于利,改革最终还是要建立门诊统筹,取消个人账户.夏艳清分析全国医保个人账户抽样调查数据,认为应该取消个人账户,将职工医保㊁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持取消论的学者多从个人账户导致缺乏公平性,且未达到设立之初的目标等角度出发,认为应该立刻或逐步取消个人账户.2.3㊀国际经验借鉴新加坡实行个人健康储蓄账户,是中央公积金账户的一部分.个人账户和医疗救助基金㊁传统统筹基金模式的健保双全计划负责支付个人就医产生的必要门诊和住院自付费用.新加坡的资金在不同账户中可以灵活调拨使用,这是我国目前缺少的.美国实行一种与高起付线大病保险相伴生的一种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大病保险的起付线高达1万美元甚至更高,但个人花费越高则报销比例越高,且个人自付费用封顶,在免赔额之下由个人账户和个人自付来支付医疗费用.3㊀结论性评论综上所述,个人账户在目前的运行中确实存在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它的作用以及运行多年的社会积累.湖南㊁四川等地已经开放个人账户用于参保职工的家庭成员使用,江苏㊁贵州等地已经开放个人账户用于支付购买商业保险费用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与其通过各种方式取消个人账户,导致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和改革阻力,不如保留个人账户,并将其属性变为家庭账户,扩大其使用范围.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观念上的转变,医疗已经由原来的 重治疗 变为现在的 重预防.西方所提倡的 M o v e m e n tA sM e d i c i n e(运动即是药物) 的概念,体现了现代医学对 运动促进健康 观点的广泛认同, 医体结合 的健康理念成为健康界的新趋势.因此,可以将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体育健身等领域,通过预防保健来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整体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作用.参考文献[1]蒙海英.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必要性[D ].保定:河北大学,2011.[2]曹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套现的经济福利损失[J ].中国卫生经济,2010,29(03):40G42.[3]郭子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5.[4]余伟,陈婷.医保个人账户能否取消[J ].中国社会保障,2010,(07):76G78.[5]申曙光,侯小娟.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基于广东省数据的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1,(05):75G84+112.[6]张海洋,沈勤.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废问题探讨[J ].社会保障研究,2015,(02):42G47.[7]裴颖.医保 个人账户 去留问题的探讨[J ].人口与经济,2008,(03):65G70.[8]范玉改,李大奇.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思考[J ].中国医院,2017,21(06):59G61.[9]王超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起源㊁效能与变迁[J ].中州学刊,2013,(08):80G86.[10]田勇,殷俊,薛惠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方案设计与评估[J ].经济管理,2018,40(09):173G188.[11]夏艳清.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应保留还是取消 基于部分地区医保个人账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14,(04):51G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献综述4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前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出台的历史背景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

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

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意味着那些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需求的人群也随着增加。

为了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起初,城镇居民保障重点在住院和门诊大病,其中,提到了:(1)参保范围: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2007年时,中央对中西部的补助标准是20元,成年人个人缴费是70元,其每年每人的筹资标准是220元,学生儿童个人缴费10元,其每年每人筹资标准是100元。

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由中央补助25元。

成年人中低保,重残,低收入60周岁以上老人中央补助50元,个人不缴费。

2013年时中央财政补助是188元,成年人缴费是70元,学生儿童个人缴费30元,由于省市县级补助情况不同,每人每年的缴费也就相应的提高。

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188元。

成年人中低保,重残,低收入60周岁以上老人中央补助50元,个人不缴费(详见图表一,图表二)。

(4)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一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为100-540元,其报销比例为60%-80%。

二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是250-720元,其报销比例为50%-70%。

三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是500-980元,其报销比例为40%-60%。

(换句话说,住越小的医院,报销的费用也就越多)。

当然各地经济情况有所不同,在订立其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也就不同,不过,都是参照以上标准来订立(详见图表三)。

(5)基本保额:2007年时,一个自然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年12000-18000元如果是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器官移直抗排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门诊用药治疗),精神病(门诊用药治疗)(简称“门诊大病”)的患者,年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可提高到每人2万元。

学生,儿童因患白血病及其它恶性肿瘤的费用报销可在最高支付限额基础上提高20%。

到了2013年,最高支付限额为90000元(详见图表三)。

具体报销比例和累计最高报销限额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此外,国务院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就医管理,经办管理和服务,基金管理和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关制度衔接做了相关规定。

云南省试点工作于2007年10月正式启动和实施以昆明市,楚雄州和红河州为首批试点城市。

三个已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州市占我省州市总数的19%,其中已开展的区,县数为37个,占我省区县总数19%。

2008年3月,新增曲靖,玉溪,普洱,大理,德宏,怒江,迪庆七个试点州市,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州市已扩大到10个,覆盖89个县(市,区)。

2009年,第三批试点州市增加丽江,临沧,昭通,文山,版纳,保山六个州市,参保人数覆盖全省16个州市的136个市(区,县)。

2010年,云南省实现了全面覆盖。

自2007年《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试行门诊医疗费用统筹的政策以来,得到了各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探索。

在试点之初,我国城镇居民医保以大病和住院为保障重点,对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缺乏保障。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医保筹资能力增强,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于保障范围应向小病延伸的的呼声日益增加。

为此,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意见》(人社部发[2009]66号),《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的通知》,以大力推进城镇居民门诊统筹的建设。

2011年5月,人社部《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有关意见》(人社部发[2011]59号)中提出普遍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于2010年末,昆明,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楚雄,红河,文山,大理,怒江13个州市启动了城镇居民普通门诊统筹,而曲靖,版纳,迪庆3个州市均已提出方案,准备于2011年启动。

截止2011年,我省16个州市中除迪庆州外的其余15个州均已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

其中提到:城镇居民普通门诊报销的医疗机构只针对二级以下医院和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报销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每次在20%-30%之间,最高报销费用每人每年在200元左右。

全国各地有条不紊的推行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在其开展的过程中,各地的情况相对乐观,对此,也对部分地区的实施现状做了简单介绍。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二,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现状(一)江西:截至2010年底,南昌市东湖区参加居民医保的人数为90953人,参保率为30.68%,总体受益率为46.25%。

其中住院人数为24176人,受益率为26.58%;门诊统筹人数为17892人,受益率为19.67%。

(二)黑龙江: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面已经达到96.4%。

2011年5月末,黑龙江省有10个地市城镇居民医保,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中齐齐哈尔市比去年年末同比增长了13.5%,其它地市的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也基本做到了不下滑。

(三)福建省:延平区于2008年底城镇居民参保登记人数33393人,期间享受医疗保险待遇1562人,受益面为6.3%,。

其中门诊大病人均医疗费用为5992元,次均医疗费为339元,基金人均支出1942元,次均支出110元。

人均住院费用为7550元,次均费用5977元,基金人均支出2663,次均支出元2108元。

(四)云南省:截至2010年底,仍有3个州市未实施城镇居民门诊统筹,13个州市未建立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我省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05.71万人,同比增加40.75万人,增长11.16%。

当中共有36.21万人次享受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占居民总数的8.93%。

其中享受门诊统筹待遇人数212144人,门诊待遇人数862人,住院待遇人数234779人。

2010年仅有6个州市提高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大多数州市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支付比例和支付限额等措施。

三,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做了一定的阐述。

(一)王振平,王金营,宋风轩,张晶,阎宏宇在《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探》中对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1,城镇居民的内涵界定不清,原则上指除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的所有城镇居民,但对于是否应该将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

统筹层次低,一般为市,县级统筹,不利于进一步分散风险和全国范围内的调济和发挥更大的互助共济的作用。

3,局部试点地区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个人账户缺失,很多学者认为建立个人账户,易导致参保人员随便动用个人账户基金消费,这样一来,无法最大限度地分散个人医疗费用支付的风险,因此,产生个人账户缺失。

4,广大弱势群体无力加入城镇居民医保,对于贫困群体来说,他们虽然渴望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但是没有经济能力,使他们参保受限,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5风险控制和基金监管能力较弱,在征缴上并没有做到每个城镇居民都参保,,在支出管理上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确立不明确,在基金给付上也没有建立包括基金运行分析制度。

(二)张瑞宏,唐新民,王艳君在《对云南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思考》中主要对城镇居民医保运行中保大病和住院模式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1,参保人群的受益面狭窄。

保大病模式必然限制医疗保障受益面,影响居民参保积极性,具体表现在:(1)只有少数大病或住院患者受益;(2)经济条件越差的的城镇居民受益面反而更窄,因为经济条件差,住院费用对他们影响更大,他们更不愿意住院。

2,只保大病的做法影响居民的就医行为。

以保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会导致“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会出现本可以不住院的病人要求住院治疗的现象。

3,“保大病”更容易产生“逆选择”。

“逆选择”的产生会导致留在城镇居民医保系统里面的人群都是疾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带来更高额的保险赔付,最终使基金入不敷出。

(三)步欣智则是对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城镇居民医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1,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上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不能形成有力的协作,使基金管理出现漏洞。

2,监管力度不够,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地税部门和社保经办部门对监管责任划分不清楚,,使其存在一些长期欠费的单位,不利于更好发挥基金应有的作用。

3,信息化程度低,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专门的管理软件系统,都是由各地区自行开发的,这样一来,容易使一些开发商开发的管理系统不规范,使数据统计可信度降低,影响其基金管理工作。

(四)虽然以上学者对其有一定的研究整理,但是我认为不仅仅只有这些问题,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门诊统筹与社区卫生服务衔接不是很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不是很高,使得人们缺乏信心,不到社区就诊,这直接造成了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大量闲置,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拥挤。

2,扩面任务工作难度大,由于医疗保险政策的不完善,形成广大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无病不参保,有病才参保,各乡镇社区,学校经办点无经费,无网络,人员不固定给扩面带来很大的困难。

3医疗费用控制难度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方式的向对滞后,导致医疗费用控制难度大,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四,我国城镇居民医保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一)王振平,王金营,宋风轩,张晶,阎宏宇在《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探》中对其存在的问题相应的提出了建议::1,明确城镇居民内涵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原则上将除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之外的所有城镇居民纳入其制度覆盖范围,灵活就业人员和部分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