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目标要求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
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始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2.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题组一确定元素价态或物质组成1.现有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2 B.+3C.+4 D.+5答案 B解析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物质是Cr,则得电子的物质必是K2Cr2O7,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是Na2SO3,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6;而Cr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n(设化合价为+n)。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0.05 mol·L -1×0.024 L ×(6-4)=0.02 mol·L -1×0.020 L ×2×(6-n ),解得n =3。
2.Na 2S x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 ,若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 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与计算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一)配平依据: 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二)配平步骤:
(1)标好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有 变化的元素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计算有关 物质化学式里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值。
( 3 )求总数:根据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确定 相应物质的系数。
A. 3∶5 B. 5∶3 C. 5∶8
D. 5∶4
(B
)
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或物质的化学式
例2. 24 mL浓度为0.05 mol / 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 20 mL浓度为0.02 mol / 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
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B )
A. +6 B. +3 C. +2 D. 0
27.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 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 式_S_e__+_2_H__N_O_3_(_浓_)_→___H_2_S_e_O_3_+__N_O__↑_+__N_O_2。↑
28.已知:Se + 2H2SO4(浓)→ 2SO2↑ + SeO2+ 2H2O 2SO2 + SeO2 + 2H2O → Se + 2SO4 2- + 4H+ 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是_H_2_S_O_4_(_浓_)_>__S_e_O__2 _>_S__O_2__________。
( 4 )配系数:从已确定系数的物质出发,用观察法确定其 它物质的系数。
1S + 6HNO3 — 6NO2↑+ H1 2SO4+ 2H2O 6HI+ 2 HNO3— 3 I2+ 2NO↑+ 4H2O
氧化还原的配平和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步骤如下(1)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2)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3)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4)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5)检查质量、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2.常用配平技巧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关键是确定每分子还原剂(或氧化剂)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总数,这就必须弄清还原剂或氧化剂分子中有几种元素变价,每一种元素有几个变价原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①正向配平,即从反应物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来配平,这是最常用的方法;②逆向配平,即从生成物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来配平,多用于分解反应和歧化反应;③双向配平,即从化学方程式两边同时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来配平;④待定系数法配平,适用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复杂的化学反应。
尽可能找所含元素多的物质,设其化学计量数,然后依据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如为离子反应还有电荷守恒)的规则将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达出来,列出方程组求解。
⑤缺项配平,对化学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如果是离子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H+、OH-或水。
可以根据元素守恒先写出所缺物质,再用守恒方法配平。
如果无法确定所缺项,可先依据化合价的升降将现有的物质配平,然后再根据守恒法确定所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计量数。
3.“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灵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善于根据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进行。
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历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可以走捷径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4.得失电子守恒法的一般步骤(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

(3)此题的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氧 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 大于还原产物。故选a、c。 答案: (1)AsH3 (2)Br2 (3)a、c (4)
4.(2009· 上海高考)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 有:AsH3、H2SO4、KBrO3、K2SO4、 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 的还原剂是________。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 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1)从所给还原过程的反应式看 NO3 得电 子,即 HNO3 作氧化剂,要能使该反应发生必须 加入还原剂,因此(甲)只能是 Cu2O,反应化学方 程 式 如 下 : 14HNO3 + 3Cu2O===6Cu(NO3)2 + 2NO↑+7H2O。 (2)在该反应中 HNO3 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生成 了 Cu(NO3)2。 (3)若产生 0.2 mol 的气体(NO),则转移的电子数 为(5-2)×0.2 mol=0.6 mol 电子。
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 剂失电子总数,列出守恒关键式求解。计算公 式如下: 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 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 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3. 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 - + 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3 +4H - +3e ===NO+2H2O KMnO4、 Na2CO3、 Cu2O、 Fe2(SO4)3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 原过程发生。 (1) 写 出 并 配 平 该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1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亚铁氰化钾别名黄血盐,分子式:K4Fe(CN)6·3H2O。
为浅黄色单斜体结晶或粉末,无臭,略有咸味,常温下稳定。
具有抗结性能,可用于防止细粉、结晶性食品板结。
例如,食盐长久堆放易发生板结,加入亚铁氰化钾后食盐的正六面体结晶转变为星状结晶,从而不易发生结块。
亚铁氰化钾K4[Fe(CN)6]在爆炸中可分解成一种剧毒盐KCN。
问题1:已知爆竹爆炸后,K4[Fe(CN)6]会发生分解,除生成剧毒盐KCN外,还生成三种稳定的单质。
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素养角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提示:由题给描述和元素守恒可知三种稳定的单质应为Fe、C、N2,据此可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K4[Fe(CN)6]4KCN+Fe+2C+N2↑。
问题2:恐怖分子打算将产生的剧毒盐KCN用来污染水源,含CN-的污水危害很大。
处理污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用NaClO将CN-氧化成CNO-。
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N2和CO2。
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素养角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提示:由题给描述可知CN-与ClO-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反应生成CNO-和Cl-,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N2和CO2,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O-+3ClO-+2H+N2↑+2CO2↑+3Cl-+H2O。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银常用于电镀工业,工业上常利用银与浓硝酸的反应来制备硝酸银,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
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4NaClO3+12H2SO4ClO2↑+ CO2↑+18H2O+ __________。
【解析】(1)Ag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HNO3(浓)AgNO3+NO2↑+H2O。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3
2 Cr(OH)4- +
2
OH-
+1
+ 3 ClO-—
+6
-1
2 CrO42- + 3 Cl- + 5 H2O
3 2
2 3
+2
+1
6 Fe2+ + 3 ClO- +
3
H2O —
16
2 3
+3
+3
-1Biblioteka 2 Fe(OH)3+ 4 Fe3+ + 3 Cl-
+2
+1
6 Fe2+ + 3 ClO- + 3
所以参加反应的 P 的物质的量为 1.2 mol+1 mol=2.2 mol。
题型三 多步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
有的试题反应过程多,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多,数量 关系较为复杂,若用常规方法求解比较困难,若抓住失 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这一关系,则解题就变得很简 单。解这类试题时,注意不要遗漏某个氧化还原反应, 要理清具体的反应过程,分析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化合价 发生变化的元素得电子数目和失电子数目。
+4
+2
3 H2PtCl6 + 4 NO↑ + 8 H2O
43 34
比较两边H、O原子个数不等,可见生成 物中含有H、O元素,再比较反应物比生 成物多8个O、16个H,故知生成物为 H2O,水的系数为8。
(三) 、缺项配平:
①先配氧化剂、还原剂及还原产物 与氧化产物;
②再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确定所 缺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或离子) (所缺物质 通常为H2O、OH-、H+ ) ③最后观察配平其他物质系数。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与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与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有一个或多个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目的是使反应前后每个元素的氧化态数目相等,以符合化学方程式的要求。
在配平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荷平衡和质量平衡两个方面。
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首先需要确定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的原子以及其氧化态的变化。
可以通过观察氧化态数目的变化来确定这些原子。
对于含氧的原子,其氧化态数目等于其原子的氧化数目加上四倍其氧原子数目。
对于其他原子,其氧化态数目等于其原子的氧化数目。
在配平过程中,需要先平衡发生质量变化的原子,然后再平衡电荷变化。
具体步骤如下:1.找出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确定反应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氧化态数目。
3.通过观察氧化态数目的变化,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
4.平衡质量平衡的原子,使其在反应前后的数目相等。
5.平衡电荷平衡的原子,使其在反应前后的总电荷相等。
6.检查化学方程式,确保质量和电荷都平衡。
以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例子:将氧化铁(III)还原为铁:Fe2O3+H2→Fe+H2O首先,观察反应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氧化数目。
在Fe2O3中,氧的氧化数目为-6,三个氧原子共贡献-18的氧化态数目。
在H2O中,氧的氧化数目为-2,一个氧原子贡献-2的氧化态数目。
在Fe中,氧化数目为0。
通过观察氧化态数目的变化,可以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是铁,其氧化数目从+3变为0。
为了平衡质量平衡的原子,我们在反应方程式的左边加上2个Fe。
Fe2O3+H2→2Fe+H2O接下来,平衡电荷平衡的原子。
在反应方程式的左边有3个氧原子,而在右边有4个氧原子。
为了平衡氧原子的数目,我们在反应方程式的左边加上2个H2O。
F e2O3+3H2→2Fe+3H2O最后,检查方程式的质量和电荷平衡。
在反应方程式的左边有2个铁原子,而在右边也有2个铁原子。
质量平衡。
左边的总电荷为0,右边的总电荷也为0。
高考化学 试卷讲义 第四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课标要求】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典例1】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Fe(OH)3+——()Cl-+()FeO2-4+[配平流程]答案324OH-325H2O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流程:缺项方程式是指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中没有写出来,它们一般为水、酸(H +)或碱(OH -),其配平流程为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1) KI + CuSO 4=== I 2+ CuI ↓+ K 2SO 4(2) MnO -4+ H ++ Cl -=== Mn2++ Cl 2↑+ H 2O(3) S + NaOH=====△Na 2S + Na 2SO 3+ H 2O (4) Cl 2+ Ca (OH )2=====△CaCl 2+ Ca (ClO )2+ H 2O 答案 (1)4 2 1 2 2(2)2 16 10 2 5 8 (3)3 6 2 1 3 (4)2 2 1 1 22.(1)将NaBiO 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 4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溶液显紫色(Bi 3+无色)。
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答案(1)5214H+552MnO-47H2O(2)166H+163H2O(3)256H+25O2↑8(4)524518H+题组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3.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已知在酸性介质中FeSO4能将+6价铬还原成+3价铬。
写出Cr2O2-7与Fe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测评六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1.(双选)(2020·亳州模拟改编)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O2在上述反应中只作氧化剂B.氧化产物只有Na2FeO4C.Na2FeO4处理水时,既能杀菌,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解析】选C、D。
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6、氧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和-2,所以硫酸亚铁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错误;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Na2FeO4和O2,B项错误;Na2FeO4处理水时,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6价的铁被还原生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C项正确;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Fe,由+2价→+6价,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还有氧元素,由-1价→0价,则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2 mol×4+1mol×2=10 mol电子转移,D项正确。
2.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SO2-4+4H++2Fe2+B.I2+SO2+2H2O===H2SO4+2HIC.H2O2+2H++SO2-4===SO2↑+O2↑+2H2OD.Cl2+2Fe2+===2Fe3++2Cl-答案:C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半反应。
已知:①半反应式:Cu2O-2e-+2H+===2Cu2++H2O②五种物质:FeSO4、Fe2(SO4)3、CuSO4、Na2CO3、KI③Fe2++MnO-4+X―→Fe3++Mn2++H2O(未配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中半反应式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②中五种物质中能使①顺利发生的物质为Fe2(SO4)3C.MnO-4+5e-+4H2O===Mn2++8OH-是反应③的一个半反应D.几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4>Cu2+>Fe3+解析:选B①中Cu2O―→Cu2+,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A项错误;为使①顺利发生,要选择氧化性强的物质作氧化剂,而Fe2(SO4)3可作①的氧化剂,B项正确;配平反应③为5Fe2++MnO-4+8H+===5Fe3++Mn2++4H2O,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③的半反应中不能生成OH-,C项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氧化性:Fe3+>Cu2+,根据③可知氧化性:MnO-4>Fe3+,即氧化性:MnO-4>Fe3+>Cu2+,D项错误。
4.(2020·芜湖模拟)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1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 g。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固体混合物中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 mol·L-1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 mol【解析】选B。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1.0 mol·L-1×1.0 L=1 mol,沉淀为Cu(OH)2,质量为39.2 g,其物质的量n[Cu(OH)2]=39.2 g÷98 g·mol-1=0.4 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 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2]=0.4 mol。
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二者质量有64x+144y=27.2,根据铜元素守恒有x+2y=0.4,联立方程解得x=0.2 mol,y=0.1 mol。
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 mol∶0.1mol=2∶1,A项正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3n(NO)=2n(Cu)+2n(Cu2O),所以3n(NO)=2×0.2mol+2×0.1 mol,解得n(NO)=0.2 mol。
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n(HNO3)=n(NO)+n(NaNO3)=0.2 mol+1.0 mol·L-1×1.0 L=1.2 mol,所以原硝酸溶液的浓度c(HNO3)=1.2 mol÷0.5 L=2.4 mol·L-1,B项错误;根据选项B计算可知n(NO)=0.2 mol,所以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0.2 mol×22.4 L·mol-1=4.48 L,C项正确;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最后为硝酸钠溶液,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HNO3)+2n[Cu(NO3)2]=n(NaNO3),所以n(HNO3)=n(NaNO3)-2n[Cu(NO3)2]=1 mol-2×0.4 mol=0.2 mol,D项正确。
5.下列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Br-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l2、MnO-4的溶液中缓慢通入SO2:MnO-4、Cl2、Fe3+答案:D6.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若只从反应顺序角度考虑反应情况,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呈紫红色解析:选B溶液中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
A项,溶液变为红色说明Fe2+被氧化成Fe3+,则I-全部被氧化,故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正确;B项,Fe2+可能全部被氧化,也可能是部分氧化,错误;C项,溶液变为红色只能说明Fe2+被氧化成Fe3+,而Br-可能被氧化,正确;D项,根据题意知有I2生成,I2易溶于有机溶剂,则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正确。
7.某校化学课题组探究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他们设计的流程如图所示,在“焙烧”过程中铁元素转化为Fe3O4。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焙烧”反应中,SO2是氧化产物,Fe3O4是还原产物B.“酸溶”时的酸可以用稀硫酸代替C.“过滤”后的滤液中Fe3+和Fe2+的浓度比为2∶1D.“氧化”时的氧化剂只能选取Cl2解析:选C“焙烧”时O2为氧化剂,FeS2为还原剂,SO2和Fe3O4都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项错误;因目标产物为氯化物,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盐酸,B项错误;Fe3O4可写成Fe2O3·FeO,其中Fe3+和Fe2+的浓度之比为2∶1,C项正确;“氧化”时的氧化剂可选取H2O2、Cl2等,D项错误。
8.(双选)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曲线代表溶液中Fe2+变化情况B.原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2 molC.原溶液中n(Fe2+)∶n(Br-)=2∶3D.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离子反应为2Fe2++2I-+2Cl22Fe3++I2+4Cl-【解析】选A、B。
由于Fe2+、I-、Br-的还原性大小为:I->Fe2+>Br-,故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先氧化I-,再氧化Fe2+,最后氧化Br-。
故a、b、c、d曲线分别表示I-、Fe2+、Fe3+、Br-的变化情况,A项错误;由图象可知,I-为2 mol,故原溶液中FeI2为1 mol,B项错误;由图可以看出Fe2+是4 mol,Br-是6 mol,故原溶液中n(Fe2+)∶n(Br-)=2∶3,C项正确;当通入2 mol Cl2时,2 mol的I-消耗氯气1 mol,余下的1 mol氯气再与2 mol Fe2+反应,故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项正确。
9.已知氧化性Br2>Fe3+。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3++e Br2+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 4 3 2 2 6B.0 2 1 0 1 2C.2 0 1 2 0 2D.2 2 2 2 1 4【解析】选B。
根据题意,Cl2先氧化Fe2+,不可能先氧化Br-,B选项错误。
10.现取m g镁铝合金在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 mol·L-1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沉淀中OH-的质量为(n-m) g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的物质的量为 mol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mol④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 L⑤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A.5项B.4项C.3项D.2项【解析】选A。
本题涉及的反应有Al+4HNO3(稀)Al(NO3)3+NO↑+2H2O;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Al(NO3)3+3NaOH Al(OH)3↓+3NaNO3;Mg(NO3)2+2NaOH Mg(OH)2↓+2NaNO3。
当合金恰好溶解时,溶液中的N与Na+的物质的量相等,n(N)=n(NaOH)= mol,②正确。
沉淀质量最大时,生成的n g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镁、铝元素的质量等于m g,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 g,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n(e-)=n(OH-)= mol,故①③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