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1.1设计概况 (4)

1.2原始资料 (4)

第二章:负荷计算 (6)

2.1 冷负荷计算 (6)

2.2 湿负荷计算 (9)

2.3各房间冷负荷、湿负荷表: (10)

第三章:空气处理过程 (11)

3.1 全空气系统 (11)

3.2一次回风处理过程的计算(以机房为算例) (11)

3.3送风量的确定 (12)

3.4最小新风量的确定 (14)

3.5确定新,回风混合状态点 (16)

3.6系统需要的冷量 (16)

第四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17)

4.1空调方案的对比 (17)

4.2 空调方案的选择 (19)

第五章:房间气流组织计算 (20)

5.1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20)

5.2 客房气流组织计算如下(以机房为例): (20)

5.3所有房间散流器规格汇总(mm×mm) (21)

第六章:风管的水力计算 (22)

6.1风管的水力计算 (22)

6.3 水力计算的步骤 (23)

6.4 水力计算简图 (23)

6.5风管管水力计算表: (24)

第七章:空调设备选择 (25)

7.1空气过滤器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空气冷却器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空气加热器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空气加湿器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风机的选择 (25)

8.1送风机的选择: (26)

8.2排风机的选择: (26)

8.3新风机的选择: (27)

第九章:空调系统的防腐、保温、消声、减振 (28)

9.1空调系统的防腐 (28)

9.2空调系统的保温 (28)

9.3 空调系统的消声 (30)

9.4 空调装置的防振 (30)

第十章:设计总结 (31)

第十一章:参考文献 (32)

附表(负荷表) (33)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该建筑物是手表装配车间。该建筑面积约360㎡。层高4.2米,窗户高2米,其中一层有三房间。本设计为该建筑设计空气调节。

1.2原始资料

1.2.1 气象资料

汕头地区:纬度23°22′,经度116°41′,海拔41m,

气压:夏季10055Pa。

1.2.2 土建参数

1.外墙体:按《空调负荷专刊》7号Ⅱ型墙计算:查得传热系数0.54

2.内墙体:δ=240mm多孔砖

3.屋面:(见《空调冷负荷专刊》6号Ⅱ型结构):查得传热系数0.76

4.地面:[采用地板砖铺地(非保温地面)。

5.门窗:由施工图上给出:查得传热系数2.5

1.2.1 设计参数

室外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8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0℃。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80℃。

夏季采暖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4% 。

夏季空调大气透明等级:5 。

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相对湿度φ=55%,室内设计温度t=20℃,

查得有关参数---风速v=0.18~0.3m/s,v=2.5 m/s,新风量30m3/h.人。

第二章:负荷计算2.1 冷负荷计算

空气调节区的夏季计算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

①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②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③人体散热量;

④照明散热量;

⑤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

⑥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⑦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①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Q

c(τ)=AK[(t

c(τ)

+t

d

)k

α

k

ρ

-t

R

]

(1.1)

式中 Q

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

t

R

——室内计算温度,℃;

t c(τ)——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北方以北京为准计算℃; t d ——地点修正值;

k α ——吸收系数修正值,取k α=0.97; k 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取k ρ=0.94。 ②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Q c(τ)=A i K i (t o.m +Δtα-t R ) (1.2)

式中 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 2; t 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Δtα——附加温升。

③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Q c(τ) = C w K w A w ( t c(τ) +t d -t R ) (1.3) 式中 Q 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 K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 m 2 ·℃ ); Aw ——窗口面积,m 2;

t c(τ)——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 Cw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 t d ——地点修正值;

④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Q c(τ) = Cα Aw Cs Ci D jmax C LQ (1.4) 式中 Cα——有效面积系数;

Aw——窗口面积,m2;

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

Ci——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D

jmax

——日射得热因数;

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

⑤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白炽灯 Q

c(τ) = 1000 N C

LQ

(1.5.1)

日光灯Qc(τ) = 1000 n

1 n

2

N C

LQ

(1.5.2)

式中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W;

n

1——镇流器消耗功率稀疏,明装时,n

1

=1.2,暗装时,n

1

=1.0;

n

2——灯罩隔热系数,灯罩有通风孔时,n

2

=0.5—0.6;无通风孔时,n

2

=0.6-0.8;

C

LQ

——

⑥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

c(τ) = q

s

n φC

LQ

(1.6.1)

式中 q

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n——室内全部人数;

φ——群集系数;

C

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 q

l

n φ

(1.6.2)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式中 q

l

n,φ——同式1.6.1。

以101和102房间为算例,其它房间列表给出

根据节能标准查手册确定屋顶的传热系数K=0.6 W/(m2·℃ )

0.762(W/㎡·K)

2.2 湿负荷计算

建筑物的温负荷主要是由人员湿负荷构成。

人体散湿量 m

=0.278nφg×10-6 (1.7)

w1

式中 m

——人体散湿量,kg/s;

w1

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n——室内全部人数;

φ——群集系数

2.3各房间冷负荷、湿负荷表:

见附表:

第三章:空气处理过程

3.1 全空气系统

3.1.1 全空气处理过程的选择

通过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的比较选择空气处理过程。

一次回风系统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运用于送风温差无严格限制的场合。目前在民用建筑空调系统中广为采用。

二次回风系统处理流程较复杂,操作运行管理较繁琐。通常应用在室内温度场要求较高,送风温差较小,风量较大而又不采用再热器的空调系统中,如某些工业厂房等。对于洁净度要求极高的净化车间有时也采用二次回风系统。

以上两种回风方式的特点的比较,该商场选择一次回风处理过程。

3.2一次回风处理过程的计算(以103房间为算例)

(1)i-d图的绘制过程图过程

① 在i-d 图上找出室内状态点N ,室外状态点W ;

② 根据所取送风温差0t ∆画出t 0等温线,该线与ε线交于点O ,O 为送风状态点; ③ 过O 点作等含湿量线与φ=90%-95%的等相对湿度线交于点L ; ④ 由NC/NW=Gw/G 确定新风与回风的混合状态点C ,连接C 点和L 点。 (2)空气处理流程

N

C L (表冷器)(或风机温升)

冷却干燥

二次加热εN

图2.2 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流程图

3.3送风量的确定

在已知空调房间冷负荷、湿负荷的基础上,进而确定消除室内余热、余湿及维持室内空气的设计状态参数所需的送风状态和送风量作为选择空调设备的依据。

(1) 要想确定空调系统的送风状态和送风量,先要计算出热湿比。根据计算出的各个空调房间的冷负荷Q 和湿负荷D 计算出热湿比ε,即

ε=

W

Q 6

.3⨯ (2.1) 式中:Q ——总空气量在处理过程中所得到(或失去)的热量,kW ; W ——总空气量在处理过程中所得到(或失去)的水蒸气量,kg/h.

(2) 在i-d 图上根据已知的室内空气状态参数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 ,过N 点作ε (3) 在i-d 图上查得N 点和O 点的焓值h 及含湿量d, 则送风量G 为:

G=

s

n h h Q - 或 G=s n d d Q

- (2.2)

式中 G ——送风量,kg/s ; h n ——N 点的焓值,kJ/㎏;

h s ——S 点的焓值,kJ/㎏; d n ——N 点的含湿量,g/kg ; d s ——点的含湿量,g/kg ;

房间103冷负荷:5.35KW ;湿负荷:1.14kg/h

① 计算热湿比ε:ε=Q/W=5.35×3600/(1.141000)= 16894.7kJ/㎏ ② 确定送风状态点:

室内设计状态点N :t n =21℃,φ=55%,h n =63.4kJ/㎏ 过N 作ε=16894.7线

假设采用露点送风,取过程线与φ=90%的交点L 作为送风状态点L 在焓湿图上查得L 点:t L =10.4℃,:d L ==8.4g/kg ,h L =33.3 kJ/㎏

③ 送风量:G=Q/(h n -h L )=5.35/(63.4-33.3)=0.178kg/s=1478m 3

/h

校核设计:房间体积为V=514.08m

3

换气次数n=

V Vs =08

.5141478

=3次/h<10 次/h ,满足要求,则设计合理。

3.4最小新风量的确定

新风是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空调系统要在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小的、必要的新风量。否则,新风量过多,将会增加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的容量。

确定最小新风量的原则:

(1)稀释人群本身和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保证人群对空气品质的要求;

(2)保持正压新风量;

(3)总风量的10%。

取上述三项的最大值来确定最小新风量

例如:103房间

①由新风量为g=20m3/h.人,房间人数为n=15人,则Gw=g×n=20×15=300 m3/h;

②室内正压值为5Pa时,有外窗,房间封闭较好时换气次数为0.65次/时,

房间体积为V=A×H=514m3,则Gw=V·0.65=514×0.65=334.1 m3/h;

③由总风量的10%,Gw=G×10%=1478.08×10%=147.80m3/h;

取上述三项的最大值来确定最小新风量:Gw=500m3/h。

3.5确定新,回风混合状态点

由NC/NW=Gw/G=500/1478=34%,可用作图法在NW线上确定点C

C点的状态参数:d

c =10.6g/kg,h

c

=50.6 kJ/㎏

3.6系统需要的冷量

Q 0=G×(h

c

-h

L

)=1.478×(50.6-33.3)=25.570 kw

焓湿图

第四章:空调方案的确定4.1空调方案的对比

4.1.1空调系统的分类形式

4.2 空调方案的选择

根据空调系统的使用场所、处理设备、介质种类、空气来源以及各自优缺点等情况,考虑节能、满足卫生要求、补充局部排风所需风量,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等因素,选择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

第五章:房间气流组织计算

5.1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气流分布计算的任务:选择气流分布的形式,确定送风口的形式、数目和尺寸,使工作区的风速和温差满足设计要求。工作区的流速: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冬季风速不应大于0.2m/s ,夏季不应大于0.3m/s ,工艺性空气调节工作区风速宜采用 0.2 ~0.5m/s 。送风口的出流速度u0值应考虑高速气流通过风口所产生的噪声,因此在要求较高的房间应取较低的送风速度,一般的取值范围为 2 ~5m/s 。排(回)风口的风速一般限制在4m/s以下,在离人较近时应不大于 3m/s 。考虑到噪声因素,在居住建筑内一般取2m/s ,而在工业建筑内可大于4m/s 。

一般可以采用散流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风,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0.5℃时,侧送气流宜贴附。有吊顶可以利用时,应该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形、方行和条缝型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并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较小或区域温度要求严格时,应该采用孔板送风。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1℃的高大厂房,可以采用喷口或旋流送风口送风。在该饭店的送风方式的选择侧送风。在此处采用单独新风系统供给室内。。

5.2 客房气流组织计算如下(以房间103为例):

将房间103,均划分成4×5.1的方区,将散流器设置在方区里。

以房间103为例:由G=2186.88 m3/h 管道流速V= 4.75m/s A=12m H=4.2m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 是对建筑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并设计 合适的暖通空调系统,以满足建筑内部舒适度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下 面将从设计原则、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设计原则: (1)满足舒适度要求:按照人体舒适度指标设计、确定空调温度、湿度等要素,使室内空气品质达到舒适要求。 (2)节能:优化空调系统工作方式,降低能耗,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安全性:保证空调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安装设备符合有关标准,使用安全可靠。 (4)便于管理: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设备管理问题,选择相应的设备,并合理安排维护保养,以降低系统故障率。 2.系统设计: (1)冷水系统:由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水管道、冷冻水塔等 组成。根据室内热负荷计算出所需制冷量,选择合适的冷水机组(制 冷量、功率、能耗、噪音等综合考虑),通过冷冻水泵将制冷水冷却 后输送到风机盘管或末端盘管,实现室内空气的冷却。

(2)热水系统:由热水锅炉、热水泵、热水管道、散热器等组成。根据室内热负荷计算热水需求量,选用合适的热水锅炉(功率、能耗等),通过热水泵将热水输送到各区域散热器,实现室内空气的加热。 (3)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风管、风口等组成。根据室内空气 质量和人员密度计算新风量,选择合适的新风机组(风量、功率、噪 声等),通过送风管路将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弥补室内空气中二氧化 碳的浓度。 (4)排风系统:由排风机组、排风管道、排风口等组成。根据室 内通风量和室内排出的污染物计算出所需排风量,选用合适的排风机 组(风量、功率、噪声等),通过排风管道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3.设备选型: (1)冷水机组:根据室内热负荷计算制冷量(单位:千瓦),选 用制冷量稍大于需求量的冷水机组,同时考虑能耗、噪音等因素。 (2)热水锅炉:根据室内热负荷计算热水需求量(单位:吨/小时),选用由安全可靠、能耗低、效率高的锅炉,同时考虑锅炉排放 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3)新风机组:根据室内人员密度和空气质量需求计算新风量 (单位:立方米/小时),选用能满足需求的新风机组,同时考虑噪声 和能耗的影响。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二、课程设置 1.基础知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和 分类,以及与其他工程专业的关联。 2.系统设计:研究不同类型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 负荷计算、气候条件分析、系统选型和管道布置等。 3.设备选型:学习暖通空调系统中常用的设备,包括空调机组、风机 盘管、冷却塔等,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选型依据。 4.施工与安装: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流程和方法,包括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电气连接和系统检测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运行与维护:教授暖通空调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方法,包括系统启停、参数调整、故障诊断和维护保养,培养学生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能。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授课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 示范分析解释,帮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理论基础。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和实地考察等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亲 自参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实际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让 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暖通空调系统基础知 识和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 2.实践考核:通过实验、实训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操 作能力,包括系统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等方面。 3.课程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报告,包括负荷 计算、系统选型和管道布置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 1.教材: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实施》 《暖通与空调工程设计手册》 2.参考书目: 《暖通空调系统》 《暖通空调工程手册》 六、教学条件和保障 1.教学设备:需要配备适用于实验、实训和实地考察的暖通空调系统 设备和实验设备。 2.教学场地:需要有适宜的教室和实验室,以及相关的图书馆和电子 资源,方便学生学习和研究。 七、评估与反馈

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模板

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概况 1.选题背景 设计对象为湖北省消防总队特勤训练基地三、四楼的研究室、休息厅、阅览室,本设计将为该宾馆设计一套中央空调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热。 2.方案论证 研究室、休息厅、阅览室采用风机盘管一次回风低速送风系统,设备简单,初投资较省,维修简便;走道采用顶棚散流器平送。 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定水量系统,双管制,闭式循环。 3.三、四楼建造面积 三、四楼建造格式完全相同,单层建造面积为54.8m*16.6m=909.68 m2 三、四楼单层空调面积为3.9*6.9*24=645.84 m2 二.参数和冷、热负荷计算 1.武汉市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8.2 ℃ 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5.2 ℃ 冬季空调干球温度-5 ℃ 相对湿度75%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70m/s 2.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t=26-28 ℃Φ=45%-65% 冬季空调t=16-20 ℃Φ=40%-60%

3.房间面积尺寸 1.房间简图为: 注:P—楼梯X—休息厅P—配电房Y1—阅览室一Y2—阅览室二Y3—阅览室三1至11表示研究室一至研究室十一中间为走廊 2.各房间墙、窗面积: 房间 窗面积(m2)墙面积(m2) 1 7.56(北墙) 3.92(北窗) 2 7.56(北墙) 3.92(北窗) 3 5.04(北墙) 5.88(北窗) 4 8.96(北墙) 1.96(北窗) 5 8.96(北墙) 1.96(北窗) 6 5.04(北墙) 5.88(北窗) 7 7.56(北墙) 3.92(北窗) 8 7.56(北墙) 3.92(北窗) 9 5.6(南墙) 5.04(南窗) 10 5.6(南墙) 5.04(南窗) 11 6.16(南墙)7.84(东 墙)5.04(南窗)13.16(西 窗)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2) 1.1 工程概述 (2) 1.2 设计依据 (2) 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2) 1.2.2 室外设计参数 (2) 1.2.3 室内设计参数 (3) 1.2.4 体力活动性质 (3) 第二章负荷计算 (4) 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4) 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4) 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4) 2.2 湿负荷的计算 (11) 2.2.1 湿负荷的组成 (11) 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2) 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2) Q' (12) 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1 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 Q' (13) 2 2.3.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 Q' (14) 3 2.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14) 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17) 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17) 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17) 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17) 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17) 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18) 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20) 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29) 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29)

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29) 4.3 气流组织设计 (29) 4.3.1 全空气系统 (29) 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0) 4.4 风管设计 (31) 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2) 4.4.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 (32) 4.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39) 4.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41) 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42) 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2) 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2) 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2) 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2) 5.1.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42) 5.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3) 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 (43) 5.3 冷冻水供回水水力计算 (44) 5.4 冷冻水泵的选型 (47) 5.4.1 冷冻水泵设计规范 (47) 5.4.2 冷冻水泵的选型 (47) 5.5 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 (48) 5.6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49) 第六章空调冷热源的确定 (51) 第七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53) 7.1 防排烟的方式 (53) 7.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 (53) 7.3 通风、防排烟设计 (54) 第八章管道保温设计的考虑 (55) 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 (55)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法院)

1 工程简介 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北京市,属寒冷地区。性质规模:建筑面积总共约为14600 m2,建筑总高度为4.8×2+3.9×10 = 38.6m。该建筑为法庭建筑,共12层地上1-2层为法庭及附属用房,层高4.8m;3-12层为办公室区,层高3.9m;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体形系数过小,仅为0.185。该法院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1.2 设计基本资料 (1)屋面 屋面为可上人屋面,材料为铺地砖水泥砂浆铺卧30mm,防水层5mm,1:3水泥沙浆找平层20 mm,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30 mm,挤塑聚苯板110 mm,钢筋混凝土层面板200 mm。传热系数0.3C W︒⋅2。 m (2)外墙 外墙为(由外到里)外装饰层20 mm,通风空气层50 mm,挤塑聚苯板65mm,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200mm,内墙面抹灰层15mm。传热系数0.43C W︒⋅2。 m (3)内墙 内墙为140mm矿棉岩棉玻璃棉毡,双面20mm水泥砂浆,传热系数1. 4C W︒⋅2。 m (4)外窗 空气层为15mm的热防护玻璃窗,玻璃为12mm厚的双层中空平板玻璃,只有内遮阳。传热系数1.3C W︒⋅2 m (5)人数 人员数的确定是根据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的,这里根据规范选取。 表1-1 各类房间人数选取 房间类型人数 法庭0.5人/m2 会议室、合议室0.4人/m2 办公室0.125人/m2 院长办公室2人 休息室1人

(6)照明、设备 由建筑电气专业提供,照明设备为吊顶玻璃内的荧光灯,灯光功率112m W。 (7)空调使用时间 空调设计8:00~22:00。 (8)气象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 表1-2 室外气象参数表 夏季参数夏季大气压 (Pa) 夏季室外空 调计算日平 均温度(℃) 夏季室外空 调计算干球 温度(℃) 夏季室外空 调计算湿球 温度(℃) 夏季平均风 速(m/s) 99860 28.6 33.2 26.4 1.9 冬季参数冬季大气压 (Pa) 冬季室外供 暖计算干球 温度(℃) 冬季室外空 调计算干球 温度(℃) 冬季室外空 调相对湿度 (%) 冬季最多风 向平均风速 (m/s) 102040 -9.0 -12.0 45 4.8 2)室内设计参数 以下列表参数系结合本建筑各房间使用功能选取: 表1-3 各房间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 夏季冬季新风量干球温度 ℃ 相对湿度 % 干球温度 ℃ 相对湿度 % m3/h.人 候审大厅26 60 18 40 25 法庭26 60 18 40 25 办公室25 55 20 40 30 会议室26 60 18 40 30 更衣室26 60 20 40 30 1.3 设计内容 1)空调工程负荷计算 2)空调系统方案设计 3)空气处理过程设计以及末端设备的选择 4)空调机房设计 5)绘制设计施工图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概述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空调设计的详细指导,包括空调系统的选择、排布、管道布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阅读本手册,用户将能够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以便于正确地设计和安装空调系统。 一、空调系统的选择 1.1 空调系统的类型和性能指标 1.1.1 中央空调系统 1.1.1.1 风冷式中央空调系统 1.1.1.2 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 1.1.2 分体空调系统 1.1. 2.1 壁挂式分体空调系统 1.1. 2.2 立柜式分体空调系统 1.1.3 中央空调系统与分体空调系统的对比 1.2 空调系统的容量计算

1.2.1 室内负荷计算 1.2.2 室外负荷计算 1.2.3 总负荷计算 1.3 环境要求及限制 1.3.1 温度要求 1.3.2 湿度要求 1.3.3 噪音要求 1.3.4 防震要求 二、空调系统的排布 2.1 空调主机的选择与位置确定2.1.1 室内机的布置 2.1.2 室外机的布置 2.2 风管系统的设计 2.2.1 风管的种类和材质选择2.2.2 风管的布置原则 2.3 热交换器的选择与位置确定2. 3.1 冷却塔的布置与选择

2.3.2 冷凝器的布置与选择 三、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 3.1 冷水系统的管道设计 3.1.1 冷水机组的布置与选择 3.1.2 冷却水塔的管道布置 3.2 冷却系统的管道设计 3.2.1 冷却剂的选择与循环系统设计 3.2.2 冷却系统的管道布置 四、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 4.1 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 4.1.1 控制器的选择与布置 4.1.2 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 4.2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2.1 温度控制 4.2.2 湿度控制 4.3 控制系统的调试与调整 4.3.1 系统整体调试

空调设计方案说明

空调设计方案说明 空调设计方案是为了解决室内温度调节的问题,并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主要包括空调设备的选择、安装方法和使用规范等内容。 首先,在空调设备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室内空间大小、室内装修风格、安装地点等。根据室内空间大小来选择适合的空调功率,可以通过计算室内的体积和换气次数来确定。而室内装修风格则需要与空调的外观和颜色相匹配,以保持整体的协调性。此外,安装空调的地点也需要考虑,需要选择空气流通畅通的位置,避免设置在障碍物后面,影响空调的效果。 其次,在空调的安装方法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空调的安装高度和位置、安装的固定方式等。一般来说,空调的安装高度应该在室内的中部位置,而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可以确保空调的制冷和加热效果均匀。安装的位置应该避免阳光直射和通风口,以免影响空调的工作效果。此外,空调的安装要使用可靠的固定方式,以保证空调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在空调的使用规范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温度的设定、室内空气的流通、空调的定期维护等。温度的设定需要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差异来调整,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既避免过度制冷或过度加热,也可以节约能源。室内空气的流通很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通风设施来实现,避免室内空气的积聚和潮湿。此外,定期维护也是很重要的,包括定期清洗空

调滤网、清理室内外机的灰尘等,可以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空调设计方案是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设备、安装的方法和使用规范等方面。只有在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使用下,才能确保空调设备的有效运作和提供舒适的温度调节效果。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参考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项目为公共文化核心区东区-博物馆。 2.本建筑本工程是以开敞式展厅为主,局部配有商业和办公,以展示**发展历程。层高分别为:5.4m(地下一层)、 7.2m(地上一层)、7。2m(地上二层)、7。2m(地上三层)、4.5m(空调机房层).建筑高度:22。20 m;总建筑面 积12657.7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904.43m2,地下一层面积:753.28m2。 3.本建筑为多层公共建筑,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均为一级。 4.设计内容:空调、通风、防排烟系统.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6-2006)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6.《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14-BS11—2001) 7.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法规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三.通风、防排烟系统 1.地下一层至三层的中庭、矿冶发展史展厅、钢铁仿真展厅均设机械排烟系统。消防时排烟风机启动排烟,地上部分自 然补风,平时通风由全空气空调系统承担。 2.地上内走廊可开启外窗面积大于本层防火分区面积的2%。 3.地下配电室,制冷机房设机械通风、排烟系统,排风量按每小时6次换气量计算。平时排风风机低速通风,消防时排烟 风机高速排烟。消防时补风机连锁启动补风. 4.当有火灾发生时,由烟感器的讯号送入消防中心或值班人员启动排烟区域的排烟口,同时联动排烟风机,补风机运 转。当排烟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风机入口处常开排烟防火阀易熔丝熔断,发出信号使排烟机停止运转。补风机入口处设70℃常开防火阀,平时火灾时均开启,当送风温度超过70℃时熔断。排风机入口处设常开防火阀70℃熔断,火灾时关闭.空调风管连接风井、穿越防火分区处均设常开防火阀70℃熔断,火灾时关闭. 5.卫生间内设机械排风,排风量均按每小时10次换气量计算。 6.屋顶电梯机房设机械排风。排风量按每小时十次换气量计算。排风机出口采用防雨百叶风口。 7.机房层直通大气的所有风口均设置防护网,且安装于机房外墙上的排风机设置防雨防倒灌装置. 8.连接排烟风机的软接头均采用三防软接头,其耐温为280℃以上。

呼和浩特综合商场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对象为呼和浩特某综合商场空调设计 本建筑共4层,总层高为20m,空调区域面积为9598㎡。本设计根据呼和浩特地区气象资料和空调要求,四层均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其中多联机空调系统共设106台室内机,13台室外机。房间类型主要有管理房、门面房、商场办公室、家具商场等,在设计中采用海信日立多联机系统实现夏季供冷。本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有:冷、湿负荷计算,系统方案确定,风量确定,多联机室内外机冷量校核计算,气流组织计算,多联机室内外机设计选型。该设计应注意将室内机及风口合理布置,使得空调房间设计达到舒适性要求。为了满足建筑要求,该设计所有室内机及所有管道做吊顶处理,合理布置冷媒、冷凝管及风管位置,使整个系统既美观又减少噪音。 论文最后对整个设计进行总结,并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对今后的设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强调空调设计应尽量满足业主的要求及节能规范,本设计依据参考并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 关键字:多联机风管冷媒管减振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is design is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Hohhot integrated shopping mall. The building of 4 floors with a total storey of 20m, air-conditioned area covers an area of 9598 square meters. The design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air conditioning in Hohhot requirements, Fou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 multi-line,Multi-lin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which a total of 106 indoor units and 13 outdoor units. Room types are managed rooms, dressing rooms, shopping malls offices, shopping malls and other furniture. This building uses 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Hisense Hitachi in order to realize cooling in summer. In this thesi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ir conditioning cold, moisture load calculation, system plan, air volume in sure, multi-line check of indoor and outdoor unit cool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air computing, multi-lin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indoor and outdoor unit. The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oor unit and outlet reasonable layout, making air-conditioned rooms designed to meet comfort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all of the indoor unit and the ceiling do all the processing pipeline,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condenser and air duct position, so that the whole system is both beautiful and reduce noise.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ntire design, and further studies need to be carried out summary of the design work for the future made some suggestions, stressing conditioning design should try to meet the owner's requirements and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reference relevant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Keywords:VRF Air hose Refrigerant pipe Vibration reduction

空调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规范标准: 1、业主的使用要求 2、建筑平面、平面图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5、《汽车、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42-2002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22 二、设计参数: (一)室外气象参数: 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5℃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 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 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 5、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 6、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

7、大气压力夏季 973.2hPa 冬季 991.2hPa 8、室外风速夏季平均 1.4m/s 冬季平均 1.2m/s (二)空调房间的室内设计参数:

三、系统说明: (一)冷源: 1、冷冻站的设置:由于该建筑的体形为L形,各各用功能又相对集中,因此根据该建筑物造形的特点及功能的要求,冷冻站设在一层A区端部,这样不仅便于业主今后集中管理,而且节省业主的初投资。 2、冷冻部内共设置7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机组装机容量为7036KW (2000TR),总装机容量为49252KW。机组采用10KVA高压电源直接启动,由于城市供电管网为1万伏高压(即10千伏),这样直接利用高压供电,不仅大大节省了变配电设备及设施,而且大大减少了变电的损耗,同时高压供电冷冻机电机的启动电流小,保护电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制冷机的清洗,安装,试漏,加油,抽真空,充加制冷剂,测试等事宜,应严格按照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同时还应遵守《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其他有关规范,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二)热源: 由电热水机组组提供60℃低温热水供空调系统使用,所需总热量为 17445KW。 (三)空调水系统: 1、冷冻水系统: 1)本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分区二次泵变流量水系统,管程为异程。其中一次泵水系统为定流量系统,二次泵水系统为变流量系统。二次泵水系统流量的变

多联机空调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2) 1.1 原始资料 (2) 1.2 计算参数 (2) 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 (4) 2.1 负荷计算概述 (4) 2.2 负荷计算参数 (4) 2.3 负荷计算方法 (5) 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 (9) 3.1 系统选择 (9) 3.2 系统分析 (9) 第4章设备选型 (10) 4.1 室内机的选型 (10) 4.2 室外机组的选型 (11) 第5章管径的选定 (12) 5.1 冷媒主、配管的选取 (12) 5.2冷凝水管的考虑 (14) 参考文献 (14) 结语 (14)

第1章工程概况 1.1 原始资料 本建筑物为北京地区某办公楼,建筑共有三层,面积约为2059.2m2,使用区域主要为办公室。 建筑层高:一层层高3.8米,二层层高3.6米,三层层高4米。 外窗及门高:窗高统一2000mm,宽度详见平面图,窗台高统一900 mm。 1.2 计算参数 1.2.1 室外计算参数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2]摘录如下: 北纬:39°80′ 东经:116°47′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6℃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9.9℃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8.6℃最热月室外平均相对湿度:77% 1.2.2 室内计算参数 各层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设计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推荐的夏季空调室内参数设置值。 表1-1 各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

1.2.3 其他设计参数 表1-2 照明功率密度值(W/㎡)表 表1-3 不同类型房间人员密度(㎡/人)表 表1-4 不同类型房间电器设备功率(W/㎡)

空调方案说明

空调方案说明 一、方案概述 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可靠的空调系统,我们公司特别为您提供以下空调方案。本方案结合了先进的空调技术和节能原则,旨在满足您对于室内温度控制和能源管理的需求。 二、空调系统设计 1. 客厅区域 根据客厅的尺寸和使用需求,设计了一台中央空调系统。该系统由一台大型中央空调主机和若干个室内机组成。主机安装在室外,通过空气管道将冷空气送至各个室内机。室内机采用天花板吊装式,均匀分布于客厅区域,确保空气的均匀分布和温度控制。 2. 卧室区域 卧室区域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每个卧室都配备一个室内机,室外机放置在楼顶或者阳台上。这种系统具有独立控制、高效节能的优点,可以满足每个卧室不同的温度需求。 3. 办公区域 办公区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与客厅区域的设计类似。主机位于地下室或者机房,通过空气管道将冷空气送至各个室内机。室内机采用吊顶埋藏式设计,不占用室内空间,保持了室内的整洁美观。 三、空调工作原理

1. 制冷 空调系统通过蒸发冷凝循环原理进行制冷。主机内的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最后,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膨胀,进入蒸发器时,从室内吸热,吸热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 2. 制热 当外界温度较低时,空调系统可以通过制热功能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制热原理与制冷相反,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热剂吸入,经过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制热剂通过室内机散热,释放热量给室内空气。 四、节能与环保 1. 变频技术 所有空调系统均采用变频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实现室内温度的精准调节。这种技术能够自适应室内外环境的变化,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 高效过滤 所有室内机均装备有高效过滤器,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尘、细菌和有害物质,提供清洁健康的室内环境。 3. 环保制冷剂

空调施工设计说明

空调施工设计说明 一、设计要求 1.1基本要求 (1)根据建筑类型、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要求,合理确定空调系 统的设计风格和布置方式。 (2)满足建筑内各个区域的舒适度要求,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 家标准。 (3)满足建筑物的能耗限制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保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和可靠性。 (5)考虑到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便捷性,提高空调设备的使用寿命。 1.2设计原则 (1)综合利用建筑的自然条件,如建筑朝向、地形、气候等,优化 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 (2)合理选择空调设备和辅助设备,确保其性能与需求相匹配。 (3)合理规划空调系统的管道、风管、电缆等布置,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系统效率。 (4)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设备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 污染。

二、施工设计内容 2.1空调系统设计规划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布局情况,确定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和分体空调系统的选择和布置等。 2.2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1)确定中央空调系统的类型,如风冷式、水冷式等。 (2)根据建筑物的总面积、高度和使用功能,计算出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需求。 (3)根据负荷需求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中央空调机组,并确定其数量和容量等参数。 (4)设计中央空调系统的管道及风管布置方案,考虑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要求。 (5)设计冷却塔、冷却水泵等辅助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方案。 2.3分体空调系统设计 (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布局情况,确定各个区域的分体空调系统的布置方案。 (2)根据各个区域的负荷需求,确定分体空调机组的数量和容量等参数。 (3)设计分体空调系统的风管布置方案,确保各个房间的制冷效果和空气流通情况。 2.4循环水系统设计

12米高大空间舒适空调设计方案说明

舒适空调设计方案说明 201X年9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高大生产车间舒适空调工程。 本舒适空调系统需要保证的项目:一、生产车间工作层温度;二、生产车间内人员的基本卫生需求。并且兼顾生产车间工作层的相对湿度。 在舒适空调方案设计中,为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采用高大空调分层空调设计,并且根据工作区域分成4个空调区(系统),各机组独立运行,最大限度的节省运行费用。 二、方案详述 1.能源系统说明 根据车间实际情况,结合建设方意见: 空调冷源选用:建设方现有冷水机组。 2.舒适空调方案说明 2.1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特点 本方舒适空调采用了高大空调分层空调的设计方案。分层空调设计普遍应用在高大空调的空调领域,比如车站候车大厅,机场候机厅,商场中庭以及高大的工业生产车间等。 高大空间空调的分层设计,就是将高大空间的下部设计为空调区,上部设计为非空调区,非空调区根据建设方的需求,又可分成自然通风形式与机械通风形式。就节能效果而言: 下部空调区越低,越节能; 上部飞空调区机械通风形式节能效果优于自然通风形式。

2.2空调系统的划分 本高大空间分层舒适空调方案划分为4个舒适空调区(系统),及1个详见下表: 2.3空调系统的参数 舒适空调区域,设计参数确定如下: ①新风:2000m3/h·台,4台机组共计8000m3/h,用于满足车间人 员基本卫生需求; ②室内设计参数:温度:22~26℃;湿度:40-65%; ③送风量:25000m3/h·台,4台机组共计100000m3/h; ④空调冷负荷:综合考虑日射得热、维护结构传热、人员散热、设 备散热(部分)、新风热负荷、照明热负荷等因素,计算空调冷 热负荷;99KW/台,4台机组共计396KW; ⑤气流组织形式:双侧喷口上送风,双侧百叶回风口下回风的气流 组织形式。 ⑥送风口高度:3.5米; ⑦回风口高度:0.2米; ⑧工作面高度:1.5米; ⑨舒适空调区换气次数:11.8次/h;

空调施工设计说明

施工空调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 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洛阳市XXX公司XXX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 XXX 〃,共XXX层,地下XX层XX功能,地上XXX层,每层名称XX、功能。建筑总高度XXXm,建筑类别。 2. 设计内容:本工程集中空调、机械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二、设计依据(按实际设计项目高度留用或删除) 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 9-2003)。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该规范按实际设计项目高度留用或删除)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 1 6-2006)。(该规范按实际 设计项目高度留用或删除) 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 76-93)。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 1 89-2005) 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 业主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 三、设计参数(洛阳地区) 1. 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5.9 C 温度:27.5 °C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30.9C 夏季通风干球

32.0 °C 夏季最热月月平 均相对湿度: 98.76KPa 冬季空调干球温度: 平均相对湿度:57% 冬季平均风速: 2.1m/s 75% 夏季大气压力 ■7C 冬季最冷月月 2.5m/s 夏季平均风速 2. 室内设计参数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 (注意与建筑专业计算值一致) 外窗: K= W/ (m 2 • C); W/ (m 2 • C); 屋面: K= W/ (m 2 • C) ; W/ (m 2 • C); 屋面: K= W/温度: m 2 • C); W/ (m 2 • C);

空调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空调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概况 (6) 1.1设计任务 (6) 1.2设计依据 (7) 1.3工程概况 (8) 1.4设计参数 (9) 1.4.1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 (9) 1.4.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11) 1.4.3维护结构参数 (12) 1.4.4其他冷负荷相关参数 (13) 第二章空调负荷的计算 (14) 2.1负荷计算概述 (14) 2.2夏季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15) 2.2.1维护结构冷负荷 (16) 2.2.2内部冷负荷 (20) 2.2.3新风冷负荷 (24) 2.2.4 冷负荷计算举例 (24) 第三章设计方案的对比与选择 (35) 3.1空调系统的分类比较 (35) 3.2空调系统的确定 (39) 第四章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型计算 (39)

4.1 新风量规定 (39) 4.2 风机盘管系统风量的计算(夏季) (40) 4.3 风机盘管的选型 (45) 第五章气流组织 (47) 5.1概述 (47) 5.2 气流组织方案论证 (48) 5.2.1 风口形式的确定 (48) 5.2.2 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 (49) 5.3 气流组织计算 (49) 5.3.1 风机盘管侧送风 (49) 5.3.2 散流器平送气流组织计算 (51) 第六章空调风管设计计算 (53) 6.1风道(或称风管)分类 (53) 6.2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 (53) 6.2.1沿程阻力 (54) 6.2.2局部阻力 (55) 6.3风管的水力计算 (55) 6.4风管水力计算举例 (58) 6.5新风机组的选型 (59) 第七章空调水管系统设计 (61) 7.1空调水管系统的设计原则 (6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