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配合

2 3 3 针 对 产 妇 不 同 的 心 理 状 态 , 予 不 同 的 心 理 护 理 良 .. 给
好 的护 患 关 系有 治 疗 作 用 , 能 满 足 患 者 的需 要 , 患 者 的 心 它 使 情 舒 畅 , 体 功 能 增 强 可 达 到 治 疗 效 果 。 同 时 它 还 可 以 调 整 或 机 改 变 他 人 的 观 念 、 绪 和 心 态 , 患 者 配 合 治 疗 或 有 助 于 治 情 使 疗 【 。每 天 保 持 与 患 者 交 谈 不 少 于 1次 , 次 不 少 于 1mi, 2 J 每 5 n 以 热 情 、 切 、 蔼 的 态 度 多 接 触 产 妇 , 听 产 妇 的 诉 说 , 给 予 亲 和 倾 并 诚 恳 、 致 的 关 怀 , 时 解 答 产 妇 的 疑 问 。 及 时 发 现 产 妇 不 良 细 及 心理 状 态 , 时 给 予 疏 导 , 效 预 防 产 后 忧 郁 症 的 发 生 , 时 产 及 有 同 妇 心 情 放 松 , 宫 收 缩 好 , 体 恢 复 快 。 护 理 人 员 应 注 意 家 属 子 身 对产妇心 理的影响 , 因为 家 属 是 最 重 要 的 社 会 支 持 来 源 , 属 家 的情 绪 不 仅影 响 自身 的 身 心 健 康 , 时 也 会 影 响 到 产 妇 的 情 绪 同 及康 复 。 了解 家 属 的 思 想 意 识 。有 些 产 妇 家 属 重 男 轻 女 思 想 严 重 , 理 人 员 了解 到 情 况 后 应 及 时 疏 导 和 安 慰 、 变 他 们 的 护 转 不 良心 态 , 同时 耐 心 向家 属 宣 传 新 社 会 的制 度 , 会 公 德 , 解 社 讲 卫生科学 知识 , 他 们不 责怪 产 妇 , 使 并从 行动 上 安慰 、 持产 支 妇 , 而 使 产 妇 心 理 上 得 到 安 慰 , 愉 快 的 心 情 配 合 医 护 人 员 从 以 进 行 治 疗 、 理 ; 些 家 属 责 怪 于 产 妇 造 成 医 院 外 分 娩 , 理 人 护 有 护 员及 时 给 家 属 讲 解 分 娩 的 知 识 , 家 属 理 解 和 体 谅 产 妇 , 精 使 在 神 上 给 予 安 慰 , 生 活上 给予 关 心 , 好 产 妇 一 切 生 活 保 障 , 在 做 使 产妇 处 在 一 个 宽 松 和 睦 的 家 庭 氛 围 , 除 恐 惧 、 张 、 虑 心 消 紧 焦 理 , 持心情舒 畅 , 利于产后康复。 保 有 2 3 4 卫 生 保 健 知 识 的宣 教 有 针对 性 地 对 产 妇 进 行 卫 生 健 .. 康 知 识 宣 教 , 解 母 乳 喂养 优 点 , 把 手 指 导 产 妇 哺 乳 方 法 、 讲 手 技 巧 , 导 产 妇 和 家 属 如 何 正 确 护 理 新 生 儿 , 产 妇 顺 利 实 现 角 指 使 色 转 换 , 强 自信 心 , 极 面 对 现 实 。 产 妇 产 后 出 汗 多 , 多 饮 增 积 嘱 水 。 指 导 产 后 应 给 予 高 蛋 白质 营 养 丰 富 饮 食 , 强 产 妇 体 质 , 增 促进 产后 康 复 ; 要 多 吃 含 纤 维 食 物 , 于 大 便 通 畅 。及 时 帮 还 利 助 产 妇 解 决 喂 奶 难 、 口疼 痛 等 的 问题 。 同 时 注 意 观 察 产 妇 宫 伤
椎间孔镜手术配合

01
术前一天访视
02
术前准备
03
Hale Waihona Puke 术中配合04术毕护理
05
术前一天访视
术前访视
患者的历史
既往病史、手术史、用药史、 过敏史。
检查、检验结果
验单、心电图、B超、X光
患者状况
精神状况、心理状态、营养状 况、症状位置、等等
温馨提示
精选ppt
15
术前准备
协助麻醉
安全核查
体位摆放
安全核查
协助开包、 穿手术衣
手术开始
协助使用C-Arm
精选ppt
16
01
术前一天访视
02
术前准备
03
术中配合
04
术毕护理
05
术前一天访视
用物准备
中器械、磨钻包、 侧路镜器械、侧路 镜影像系统、穿刺
针、射频刀头
显影剂、亚甲蓝
一次性手术铺巾、手 术衣、脑科引流袋、 血垫、#11刀片、#1、 4丝线、 9*17、5ml、 50ml注射器、
④、小腿胫前垫一长方形软垫,使双膝关节屈曲20°~30°足趾悬空 ⑤、 固定上肢,双上肢自然屈曲,放于托手架上,手架上放置中单 ⑥ 、 放置器械托盘 ⑦ 、根据需要放置麻醉头架 ⑧ 、调节灯光
精选ppt
14
体位摆放注意事项
1. 翻转病人时,注意补液的保护。 2. 要保持腹部悬空,保持正常呼吸。 3. 使小腿微曲,防止足背过伸。 4. 男性病人注意保护会阴 5. 安置体位时,动作要轻稳,协调一致,防止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椎间盘及神经根减压-----应用双极球形射频消融(止血、消融髓核)
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刘素芳,张秀明,阎 艳,张秀英摘要:[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
[结果]20例病人手术80min~180min,平均116min,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变态反应。
[结论]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1.038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A-293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的一种综合征。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出血少、不干扰正常脊柱结构、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
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8岁~76岁,平均44.6岁;术前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腰骶部疼痛,腰4/5突出12例,腰5/骶1突出8例。
1.2 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采用Ellman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Storz全数字化高清摄像系统,300W全自动氙光源,Joimax椎间孔镜配套器械,C形臂。
常用物品:11号刀片,C形臂无菌保护套,防水台布,3 000mL等渗冲洗液,5mL、10mL、30mL注射器,1号线。
经皮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

经皮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12-01T14:42:28.6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苏春媚史瑞芬黄志玲成染兰[导读]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经皮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广东,广州,510260[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使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6例患者,实施精心的术后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诊指导,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住院时间为 2d~11d,平均(2.4d±0.5d);患者术后疗效随访( Macnad 标准)结果[3]: 优110例,良10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95.3%。
术后予疼痛VAS评分为0~1分。
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经皮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 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人体椎间盘及纤维环的生理性退变或病理性变性,导致髓核组织向椎管内突出,进而压迫和刺激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
椎间孔镜手术具有精确度高、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2],因此椎间孔镜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使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患者,其中男 82例,女 44 例; 年龄 32 岁~70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腿部痛; 部分患者疼痛严重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帮助,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考虑椎间孔镜下治疗,入院后均予拍腰椎X光片,有异常再做腰椎CT或MR确诊,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1 4 1
作, 特别 是在放置 P I C C管和中心静脉插 管时 , 应 严格按 照操作 规程进行 。置管部位 的敷料选择合适 , 应用之 前按置管前 的皮 肤消毒后覆盖 , 如用无 菌纱 布放置 置管 局部 , 做到 确保 无 菌敷 料覆盖 的紧密性和完整性 , 应使 用一些黏性 材料固定于无 菌敷 料的所有边缘 , 如果其 完整性 受到破 坏应立 即更换 , 如果敷 料 被分泌物污染 、 潮 湿或不能保证其无 菌性则不 能使用 。 3 . 8 合理使用抗生 素 : 临床 治疗 中要 遵守合 理使 用抗 生素 的 原则 , 在使用抗生 素时 , 要考虑到病人住 院时间 、 已用过 的抗 生 素、 全身情况 、 细菌培 养结果 、 药 敏、 感 染 的部 位及 目前 医 院内 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等因素。
2 0 1 3年第 4期
引起使尿液反流 , 造成残余尿过 多或尿潴 留也 易诱发感染 。 2 . 3 血管 内导管感 染及原 因: 重症 监 护病 房病人 由于病情 较 重需要进行静脉切 开、 中心静 脉置 管、 深 静脉 置管等 介人 性救 治, 因插管部位皮肤破损 、 炎症 、 技术人 员操作不熟 练等破 坏皮 肤 防御屏 障 , 成为病原菌进入病人体 内最直接 的地方 。 2 . 4 抗生素应 用不合理 : 临床 治疗 中, 长 时间不合 理使用 抗生 素是导致真 菌感染 的原因之一 。
( 4 ) : 4 c I 1 1 .
经 皮 椎 间孑 L 镜 椎 间盘切 除 术 的 护 理体 会
曹 媛
志, 2 0 0 3 , 3 2 ( 医院感染控 制指南[ M] . 北京科 学技 术文献 出版社 ,
2 0 0 4 : 4 1 6—4 3 3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经皮椎 间孔镜治疗椎 间盘突 出症 的护理体 会
许 芬①
【 摘要 】 目的:探讨研究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 间盘突 出症 的护理 体会。方法 :总结分 析 2 0 1 1 年 7月 一 2 0 1 2 年7 月来笔者所 在医院采用 4 4 例经
注 意力 ,并 在这一 过程 中对 患者 的行 为表情 变化加 以观察 , 将 患者 疼痛程 度通过 视觉模 拟评分表对 其打 分 ,让患 者对照疼 痛
6 ~ 4级 ,轻度 疼痛程度 3 - 1 级 ,没有疼痛 0级 翻。患者术前疼痛
压情 况等 生命 体征 ,如 出现 血压不稳 症状 ,应及 时服用 相应降 压 、升压药物 ,并通 知医生 ;观察手术部位 是否有渗血现 象 ,
若渗血量 较多 ,应赶紧在无 菌环 境下进行止血操作并重新包 扎 ; 保 持手 术部 位敷 料 的干燥 清洁 ,防止 切 口出现感 染 ;对 腰部 、 下肢 部位 的活动能力 和感觉 能力进行 观察 ,如有 异常及 时告 知 医生 ;如有其 它术后并 发症发 生 ,应立 即采取应 急措施 ,并 通 知医生 ,防止患者病情 出现恶化 u 。 1 . 2 . 2 . 2 功能锻炼 在术后第 1 天让患者躺卧于硬质板床 中,指
皮椎 间孔镜切除椎 间盘手术治疗 的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 的术 前和术后护理效果 ,观察 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 生情 况。结果 :术后住院 6 ~ 1 0 d ,平 均 ( 6 . 5 ±1 . 8 ) d ,术前视觉模拟评分表的评分 ( 8 . 1 4 ±1 . 2 1 ) 分 ,术后 ( 2 . 0 5 ±1 . 3 0 ) 分 ,术后疼痛感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O 1 ) ,期间患者未出 现护 理并 发症 。结论 :经皮椎 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 出症具 有十分显著 的疗效 ,能有 效改善患者疼痛感 ,术前 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 和疼痛感 降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二)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探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方法分别从病人方面,护士方面,器械管理等方面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1]。
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
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手术效果和手术切口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经皮椎间孔镜下的脊柱微创手术已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我院于2016年10月至12月,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例,男4例,女3例。
年龄42至78岁,平均年龄为56岁。
7位患者均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颈髓受压。
7例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1.2手术方法待患者全身麻醉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再次核查病人信息无误,将患者摆置为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常规消毒,铺巾,贴膜;C臂透视下定位,自颈后正中线相应椎间隙水平患侧旁开1cm做长约8mm切口,切开皮肤;置入Joimax工作管道及椎间孔内窥镜,常温3L袋等渗液通过工作管道持续灌注,内窥镜下直视下找到病变椎间盘间隙;先用射频电极给视野中软组织止血,工作管道进入椎板间隙后方,用磨钻磨除部分上下椎板及少许关节突以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建立骨窗隧道,再用蓝钳咬除部分黄韧带,进入椎管;用蓝钳清除硬膜外脂肪组并用射频电极止血暴露颈椎硬膜囊和神经根,见椎间盘在神经根腋下部位突出明显,卡压神经根,交替使用抓钳,蓝钳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使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完全清除,再次探查,见神经根松解良好。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术前准备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术中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巡Hale Waihona Puke 护士的护理配合——术后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术后回访
• 回访内容: • 1.评价伤口、精神恢复情况、饮
食情况、生命体征
• 2.调查对手术室护士的态度、解 释工作和术中护理的评价
患者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椎间孔镜入路
• A:单纯椎间盘突出和部分脱垂型病例,首选后外侧安全三 角区入路。
• B:远外侧水平入路适用于中央巨大型突出。 • C:后路或椎板间入路适用游离或钙化型患者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与传统手术比较
• 创伤大小:可视下操作,微创 • 手术时间: 较短 60——90分钟 • 安全性: 更安全,视野清晰,可有效避免误操作的风险 • 出血量: 极少 ,几乎无出血 90±20ml • 镇痛药使用 局部麻醉 • 住院时间 3-5天 (传统17-24天) • 术后护理 较容易,1天后基本可自理 • 复发率 低于3%,几乎不复发 • 康复时间 较快,3-6周 平均6.5-20周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洗手护士手术配合——术后
• 协助医包扎伤口 • 清点台上物品 • 收好孔镜头 规范清洗孔镜特器并打包消毒备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04 巡回护士手术配合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术前访视
• 术前访视(术前一天) • 了解患者个人资料 • 基本情况 • 了解全身皮肤情况、血管情况 • 交代术前注意事项 • 交代手术配合要求及了接患者手术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护理
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日益成为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传统的外科手术存在切口大、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康复时间长等缺点。
近年
来应用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国内外大量应用,它
具有创伤小、安全、术中出血少、对椎旁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更快等特点[1]。
我科从2014 年 6 月至2015 年10月期间行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患者90例,均取得
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因L3~S1节段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21~62岁,均有腰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不适症状,术前均经腰椎正侧位X线,动
力位X线,CT及MRI明确诊断。
1.2手术方法
患者均取俯卧位,在透视下确定病变椎间隙,定位穿刺点。
碘海醇与亚甲蓝混合液行椎间盘
造影并复制症状,之后插入导针,逐级套管扩张后使用椎间孔镜摘除突出的染色髓核。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的评估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3评定:
优: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消失,活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恢复正常;良:症状明显缓解,偶
尔加重,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活动基本复正常,恢复原工作学习,有时仍不适;
差:症状减轻后不久又恢复原有疼痛,需常用止痛药,体征大部分如前,活动与治疗前基本
一样或只恢复到正常的1/2,难以胜任原工作,自理受限;
无效:症状体征如治疗前或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1.4结果
术后回访1个月,90例患者中优67例,良22例,差1例,有效率100%,优良率为98.9%。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大致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及术后恢复等情况,让
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心理。
2.1.2心理护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虽是微创手术,且技术已
比较成熟,但患者可能会因对此项技术认识不足而存在恐惧心理。
术前要告知其手术是在局
麻下完成的,手术全过程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如有不适可以与医师及时交流沟通;同时
带领患者走访病区内已经成功的病例,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病人对此项技术的信任和配合。
2.1.3体位训练患者手术时需取俯卧位,时间1~2 h,为了使患者耐受术中较长时间的俯卧,减轻不适,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3 天应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即行俯卧位下腰部过伸
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手向后,尽量抬高,可持续俯卧1 h以上,根据耐受
程度可逐渐延长俯卧时间,体位训练前应先讲解动作要点,后观看视频,再演示动作步骤,
使患者直观明白训练的重要性、要点及注意事项。
通过训练,使患者能坚持俯卧至手术完成,术中能放松肌肉,配合医生,有利于术中操作。
2.1.4术前准备:①该手术虽常规采取局部麻醉,为防止术中更改术式及麻醉方式,应告知
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 h。
②术前用药:术日晨根据医嘱做碘海醇皮试,应用止疼药物以减轻或防止术中不疼痛不适。
2术后护理
2.2.1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情况,应告知患者如出
现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疼痛加重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观察及询问患者症状有无好转。
若术后当天腰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等,应告知患者这是手术
后正常情况,可以通过休息、用药、康复等治疗,逐渐缓解。
2.2.2 切口护理该手术切口虽小,仅须缝合一针,但也应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情况,保持切口
敷料干燥整齐。
切口渗血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如出现感染、过敏等情况,应酌情处理。
本组患者未出现感染、过敏等不良情况。
2.2.3饮食指导局麻者手术后无需禁食,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高蛋白、易消化且富含
粗纤维的食物,如瘦肉、清淡骨汤、新鲜水果、蔬菜等,保持大小便通畅,少吃甜食、面食
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不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2.4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锻炼,主动锻炼为主,
被动活动为辅,督促患者进行。
2.2.4.1术后第一天可行双侧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腰部垫一薄枕,双上肢平
放于身体两侧。
双腿伸直,足背尽量背伸,双下肢交替伸直抬起,每次抬高应超过40。
,并
持续5 S左右,连续30~50次,每天3次;
2.2.4.2第二天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取仰卧位,腰部垫一薄枕,双膝、双肘屈曲,双腿稍
分开,以双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臀挺腰,挺达最高点时持续3~5 S,之后缓慢放下,连续30~50次,每天3次。
2.2.4.3下床活动的指导患者术后三周内下地活动或坐立时应佩戴腰围。
卧位时严格按轴线
翻身原则进行,嘱患者不能强行独自翻身,避免脊柱扭曲、用力,致腰背部疼痛。
下床活动
时有人陪护,以免发生意外。
下地活动的时间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计划。
一般术后第一
天在床上行功能煅练,在家属搀扶下大小便,术后第二天可带腰围下地活动10~20 min,术
后一周带腰围下地活动2~3 h,术后二周活动时间可增加到4~6 h,之后根据恢复情况确定
活动时间。
2.3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3.1椎间隙感染椎间隙感染是脊柱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一旦患者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红肿或
椎体附件旁肿胀、疼痛持续、活动后疼痛明显加重、全身低热、伤口分泌物流出、血沉加快等,提示椎间隙感染。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腰部制动。
及时通知医生行相应处理。
疼痛剧
烈时注意安慰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
本组患者术后
未出现椎间隙感染。
2.3.2脑脊液漏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渗液颜色、量及性质,如渗液多且呈淡
黄色,患者主诉头晕、头痛,坐立时症状加重,应考虑脑脊液漏,告知患者卧床取头低脚高
卧位,并及时通知医生进一步处理。
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此情况能够很快好
转而且无后遗症。
本组患者无发生脑脊液漏者。
2.3.3神经根痛觉过敏手术后的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术
后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为7%~25%[2]。
本组发生痛觉过敏1例,经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消炎、镇痛类药物后均好转。
2.4出院指导术后佩带腰围3周,坚持睡硬板床,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继续加强腰背
肌功能锻炼,不可久坐沙发、矮凳等,乘车时避免路面颠簸,防止椎间盘突出再发。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
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出院后定期复查,若出现腰部或双下肢异常情况,应随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小结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术中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术后能按计划严格进行康复锻炼,改变平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效提高术后优良率,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Tessitore E,de Tribolet N.Far—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the mierosurgical transmuscular approaeh E J].Neurosurgery,2004。
54(4):939-942.
[2]周跃,李长青.椎间孔镜YEss与7r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2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