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简介

合集下载

袁世凯简介-精简

袁世凯简介-精简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袁世凯生于官宦世家,幼时聪明伶俐,记忆非凡,理想远大,14岁曾作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千云萧,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老时也作“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可谓气吞山河。

袁世凯年轻时科场失意,22岁投笔从戎,效力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因办事严谨,严于律己,秉公执法,不苟私情,很快得到上级赏识。

1882年,大清藩属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

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庭朝野瞩目。

在朝期间,有官兵惹事生非,奸淫掳掠,无恶不做,袁世凯既向上汇报,并以辞职相威胁,要求严厉处罚,吴长庆为保大清名誉,批准他执行,他连夜行动,处罚起来心冷如铁,基本就是一个字“杀”,长官吴长庆的面子一点不顾,吴长庆也没办法,只得经常告戒手下不要犯法,避免落入袁世凯手中。

袁世凯练兵也非常拿手,他的军队最有战斗力,他还帮助朝鲜练兵,并亲自制订章程,采用德式操法,英美装备,他训练的朝鲜军队也相当骁勇。

朝鲜国王极为赏识,曾想挽留并许以朝鲜陆军大统领之位。

1884年,日本挑起朝鲜内乱,袁世凯在没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把日本赶出朝鲜。

1894年,中国甲午战败,退出朝鲜,袁世凯看国力衰弱,军队素质低下,建议训练新兵。

1895年受命以道员衔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

他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

同时在此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

在抗击八国联军中屡立战功,虽然无法取胜,但建制从没被打散,比别的军队要强悍的多。

后来以此为基础,在河北保定编炼北洋常备军,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北洋军,实力居全国之首,为他以后强取总统宝座打下基础。

袁世凯善于收买人心,手下非常卖命,在军饷方面从不拖欠,同时期他的官兵待遇要高于其他军队。

袁世凯 二十一条 历史上的今天 袁世凯简介 近代史资料 精美ppt

袁世凯 二十一条 历史上的今天 袁世凯简介 近代史资料 精美ppt
历史上的今天
1915 5.9
袁 二 十 世与 一 凯 条
︽ 二 十 一 条 ︾
背景 基本过程
非主流学术意见 个人思考
结果
影响 主流学术意见
质疑
书籍推荐 结语
1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 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号容庵, 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清末民 初的军事和政治人物,北洋系统的领 袖。 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 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 督,并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 为淮军重要将领,为其家族成员如袁 世凯等人进入仕途打下良好的人脉基 础。
4
结果
袁世凯手批的《二十一条约稿本》
袁世凯签字的《民四条约》
5
影响
接着,汉口、镇江、汉阳、福州等地,相继发 生反日运动。5月13日,汉口日侨准备举行提灯会,庆 祝日本所取得的“外交胜利”。当地学生和商民怒不可 遏,群起捣毁日本商店。 5月24日,上海国民对日同志会等团体在城内 九亩地新舞台召开国民大会,“征集众意电请中央停止 签字”,到会者七八千人。郑汝成派军警到现场镇压。 大会代表至制造局表达众意,要求电达“政府毁约力 争”,又被拘押营仓。次日,仍在九亩地召开大会,郑 汝成再派军警前往“弹压禁阻”。 12月12日 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次年为 “洪宪”元年,建立中华帝国。
5
影响
学生运动
5
影响
袁世凯登基大典
5
影响
袁世凯的称帝遭到当时各方的强烈反对。南方 革命党自然是坚决反对帝制,全国人民大骂袁世凯为 “窃国大盗”,就连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因为担 心一旦改为帝制自己再无升迁做大的希望,也都倒戈, 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帝国主 义列强怕袁世凯称帝后中国会强大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 特别是日本,因为在此前的谈判中没有获得自己希望的 结果,对袁的称帝屡屡阻挠。12月,蔡锷,唐继尧等 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 广西相继响应,起义军连战连胜,南方诸省纷纷宣布独 立。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于 1916年3月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1916 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简介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实行了一系列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 益 • 袁世凯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维护政权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为他后来的外交手腕奠定了 基础
袁世凯的外交手腕及国际影响力
袁世凯的外交手腕
• 袁世凯在外交事务中,表现出一定的外交手腕,为中国 争取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 袁世凯善于利用国际势力,为自己争取利益 • 袁世凯的外交手腕为他后来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的国际影响力
• 袁世凯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袁世凯的努力为中国争取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 袁世凯的国际影响力为他后来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
06
袁世凯的失败与遗产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困 境
•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困境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北洋政府的掌权者,但面临着政治危 机 •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打压反对派,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危机和 社会动荡 •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困境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 期的权力斗争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权力斗争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面临着激烈的权力斗争 • 袁世凯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政权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权力斗争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袁世凯的历史地位及遗产评价
袁世凯的历史地位
•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袁世凯在清朝末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袁世凯的历史地位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袁世凯在甲午战争后的影响
• 甲午战争后,袁世凯受到清朝政府的重用,担任北洋大臣 • 袁世凯在北洋大臣任期内,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整顿北洋官场 • 袁世凯的甲午战争经历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历史人物介绍之袁世凯

历史人物介绍之袁世凯
) 8、解除了呈请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
三、袁世凯的生平照片详述
袁世凯时期货币——银元(即袁大头)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袁世凯称帝及其国旗
袁世凯书法
四、历史学家对袁世凯的评价
袁世凯一生最为人诟病的有这么几件事 :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他告密、出卖 维新派;1912年,他窃取革命果实,成 为民国第一个总统;1913年国民党领袖 宋教仁被暗杀,传闻是受袁指使;在生 命最后时刻称帝,更是将他钉上了历史
的耻辱柱。
学者张鸣说:“晚清人物,袁世凯是 白鼻子的脸谱,这脸谱是教科书画出来 的。(注: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 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
的态度。
非脸谱化的袁世凯,总得有人来画 ,否则,这么大的人物,就说不清
了。”
总之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是肯定的 。当然在新式军队方面,是治世之 能臣。和三国时期的曹操一样,后 人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但这足以 能够使他载入史册。中国近代史离 不开他。。。。。。袁世凯被称乱
历史人物介绍
袁世凯
——郭良振
一、袁世凯生平简介 二、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三、袁世凯的生平照片详述 四、历史学家对袁世凯的评价
一、袁世凯生平介绍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 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 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首脑。
(1)少年时代-立志中原 (2)总督朝鲜-震慑日本 (3)创立新军-小站练兵
二、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1、组件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2、袁世凯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人
3、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4、创办各种新式学堂不下几十所 5、督修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6、提出“保护私产”、“经营自有” 7、对外开放(一是推动开通商业“特区”, 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是侨资。

袁世凯传简介

袁世凯传简介

袁世凯传简介袁世凯,字肃然,河南省开封府洛阳县人,清末民初政治家。

他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被誉为“北洋军阀”的首领。

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上的经验和才能都深受人们的赞誉,同时也因其在历史中的一些行为受到争议和批评。

袁世凯出生于1835年,他的家庭地位并不高,但是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知名官员,所以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很重视。

后来,袁世凯进入了官场,成为了知名的官员和军事将领。

他开始进入政坛,成为清政府的一名将领,并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立下了许多功勋。

1875年,袁世凯加入北洋船政局,并在那里接受了许多现代化的军事和技术训练。

同时,他也开始涉足政治领域,成为了一名很有影响力的议员。

在政治和军事的领域上,他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才能和经验,赢得了众多的忠实支持者和信徒。

1895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海军的提督,并在甲午战争中指挥了中国海军的战斗。

然而,由于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对于袁世凯的威望和声誉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随后,他被派往韩国大清派遣军,但是在那里他又得以证明自己的才能。

此后,袁世凯很快成为了清政府的重要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之一。

他的领导才能和经验对于北洋政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他在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决策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袁世凯在平定叛乱上表现出了重要的战略眼光和才能。

1901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政府的总统,并开始推行新政,倡导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

同时,他还面对着许多的内部问题和政治斗争,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才能和经验,成功地平息了这些问题,并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成为了大清国的临时大总统,但是在清朝的覆灭后,他成为了民国的第一任总统,并开始实行新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然而,由于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上的专制行为,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反对。

1915年,袁世凯开始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试图复辟帝制,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反对。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1859—1916年),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
首领。

早年投靠淮军将领吴长庆,曾任驻朝鲜通商
大臣。

1895年,经李鸿章推荐,担任荣禄部下的
新建陆军督办,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网
罗徐世昌、段祺瑞等为党羽,拼凑起家的政治资
本。

“百日维新”期间,以曾参加强学会向光绪皇
帝表示效忠,骗取了维新派的信任,被光绪皇帝
破格授予兵部侍郎。

戊戌政变前,满口答应维新
派的要求,同意在天津阅兵时诛荣禄,以武力保护光绪皇帝,清除后党,但旋即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获得了慈禧的宠信。

1899年,升任山东巡抚,勾结德国侵略军残酷镇压义和团。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期间,加紧接触外国。

1901年,李鸿章临终前推荐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1903年,利用清廷调整之机,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一方面逼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手段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此后,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镇压了革命党人的“二月革命”,又以暴力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实行个人独裁。

1915年,为取得日本帝国主义对复辟帝制运动的支持,接受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底,宣布恢复君主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自称中华帝国的皇帝,激起了护国运动。

1916年,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袁世凯

袁世凯

第 1 页 共 1 页人物简介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袁世凯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后,与南方革命军有约,只要推翻清帝奉袁世凯为大总统,袁世凯履行承诺,逼宣统退位。

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后复辟称帝被推翻。

他曾担任过满清王朝的军机大臣、驻朝鲜的代理总督。

生平经历袁世凯生于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

袁世凯六岁时养父袁保庆替他找个启蒙老师袁执中教四书五经。

光绪二年(1876年)秋,袁世凯与沈丘于姓女子结婚,时年17岁。

翌年初春,又回到北京。

1879年,其姑丈张向宸办理河南赈务,委托袁世凯分办陈州捐务,因他集款独巨,提拔袁世凯为“中书科中书”。

袁世凯先后于1876年和1879年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能在乡试中中举。

袁世凯科场失败以后,决定投奔淮系李鸿章。

袁世凯在北京读书时,李鸿章正在直隶总督任上。

对这位大人的显赫地位不胜钦羡。

在洋务派“练兵求强”思想的影响下,他“好读兵书”,“留心时事”,常作军事论说,侈谈练兵“安内攘外”。

1881年5月,带领“其家旧部数十人”往山东登州,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

当袁世凯来到登州时,吴长庆不仅“肫然相信”,乐意收留,备加照抚,而且随后又加以提拔重用。

历史事件 创立新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

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

1901年袁世凯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

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臣,掌握实权。

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

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

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少时志向
眼前龙虎斗不了, 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 一口尽吞胡天骄。
相关重要事件
总督朝鲜 创立新军 清末新政 就任总统 暗杀事件 窃国称帝
对其评价 维新运动中投机钻营 以武逼帝,窃取革命成果 签订条约,丧权卖国 能力出众,思想前沿 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
综合评价
独立苍茫自咏诗, 江湖侠气有谁知 窃国夺权丧天良, 暴毙名:袁项城 民族:汉族 祖籍:河南项城 享年:57岁 陵墓所在地:河南安阳 职业:北洋军阀头目
1859.9.16--------1916.6.6
家庭及学习背景
出生于河南项城 过继给叔父袁宝庆 叔祖父袁甲三对其有有重要影响 少年随嗣父到济南等地读书,后到北 京读书 两次乡试未中,决定弃文从武 投靠 身为淮军统领的吴长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1859—1916年),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
首领。

早年投靠淮军将领吴长庆,曾任驻朝鲜通商
大臣。

1895年,经李鸿章推荐,担任荣禄部下的
新建陆军督办,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网
罗徐世昌、段祺瑞等为党羽,拼凑起家的政治资
本。

“百日维新”期间,以曾参加强学会向光绪皇
帝表示效忠,骗取了维新派的信任,被光绪皇帝
破格授予兵部侍郎。

戊戌政变前,满口答应维新
派的要求,同意在天津阅兵时诛荣禄,以武力保护光绪皇帝,清除后党,但旋即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获得了慈禧的宠信。

1899年,升任山东巡抚,勾结德国侵略军残酷镇压义和团。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期间,加紧接触外国。

1901年,李鸿章临终前推荐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1903年,利用清廷调整之机,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一方面逼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手段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此后,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镇压了革命党人的“二月革命”,又以暴力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实行个人独裁。

1915年,为取得日本帝国主义对复辟帝制运动的支持,接受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底,宣布恢复君主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自称中华帝国的皇帝,激起了护国运动。

1916年,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