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管癌患者营养治疗指南(最全版)
食管癌患者饮食指南

食管癌患者饮食指南引言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其病情严重,并且患者常常需要接受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因此对饮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本文将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一份饮食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维持身体健康。
一、食管癌患者饮食原则1. 软食为主由于食管癌患者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建议患者以软食为主。
软食包括煮熟的蔬菜、煮熟的肉类、磨碎的粥类等。
2. 高蛋白、高能量饮食食管癌患者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癌症以及治疗带来的身体损耗,因此推荐患者摄入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豆类、鱼类等。
3. 注意维持水分平衡由于食管癌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他们可能不愿意摄入足够的水分。
然而,水分的摄入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可以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摄入。
4. 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食管癌患者的食管黏膜可能已受损,因此应避免摄入过热、过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
5. 分食多餐食管癌患者可以尝试采用分食多餐的方式进行进食,这样有助于减轻对食管的负担,并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食管癌患者饮食推荐1. 碎餐由于食管癌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将食物制成碎餐的形式,便于吞咽和消化吸收。
可以选择炖煮煮烂的食物,并用搅拌机将其搅拌成浓稠状。
2. 蛋白质摄入食管癌患者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健康和康复,建议患者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类和鱼类。
可以选择煮熟或磨碎的形式摄入,便于吞咽。
3. 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食管癌患者需要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和治疗带来的身体损耗。
可以选择煮熟的米饭、面食等碳水化合物食物,并用搅拌机搅拌成细腻的糊状。
4. 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食管癌患者可以选择煮熟的蔬菜和磨碎的水果摄入。
可以参考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温和不刺激的蔬菜和水果。
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
定义
口服营养补充是通过增加日常饮 食中的营养摄入量,为患者提供
足够的营养物质。
适用人群
适用于食管癌术后恢复良好,能 够正常进食的患者。
注意事项
口服营养补充期间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肠外营养
定义
肠外营养是通过静脉途径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 脂肪乳、葡萄糖等。
适用人群
适用于食管癌术后出现严重吞咽困难、胃排空障碍等情况的患者, 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进食的患者。
注意事项
肠外营养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营养 液的成分和输注速度,同时注意预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
04
支持的注意事项
注意营养补充的时机
术后早期
手术后早期,患者可能因手术创 伤和消化道重建而出现消化功能 障碍,此时应优先恢复患者的肠 胃功能,逐步引入营养补充。
疲劳感减轻程度
患者可以评估术后疲劳感是否减轻,以及日常活 动能力是否提高。
疼痛控制效果
患者可以评估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以及疼痛对 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医生评价
体重变化
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以评估营养支持对患者体重的影 响。
伤口愈合情况
医生可以检查手术伤口的愈合情况,以评估患者的恢复状况。
整体健康状况
逐步过渡
随着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可以 逐步增加营养补充的量和种类, 从流质食物向半流质食物、软食 和普通食物过渡。
注意营养补充的方式
管饲营养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 胃管或空肠营养管进行管饲营养,提 供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
专家用_食管癌患者的营养问题和肠内营养规范

中国13城市大医院营养风险调查
蒋朱明等.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6):435-37
中国13城市大医院营养风险调查
二、食管癌围术期及放化疗期间营养支持指南
为何需要营养支持 首选何种支持方式 食管癌营养支持指南
为何需要营养支持
术前营养不良 手术创伤打击 术后禁食5-7天 术后进食不足 放化疗影响
食管癌的营养问题和肠内营养规范化
内容提要
一、食管癌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 二、围术期及放化疗期间营养支持 三、肠内营养指南和规范化
一、食管癌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 国人数据
“营养不良” 和“营养风险”
全部人群 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
指营养因素导致 不良临床结局的 风险。
营养不良
重度
<60 <16 <60 <60 <70 <20 <1.0 <0.12 <800 <-15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2006(草案)
肿瘤病人营养不良普遍存在
胃癌 胰腺癌
食道癌 肝癌 肺癌 大肠癌 乳腺癌
2% 0%
17% 14%
21%
34%
20%
40%
61% 60%
60%
80%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 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 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 Lochs H, et al 2006 )
正常范围
>90 18.5~23
>90 >90 >95 >30 2.0~4.0 >0.2 >1500 ±1
轻度
食管癌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PART 03
食管癌患者的营养支持方 式
REPORTING
口服营养补充
总结词
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为食管癌患者 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详细描述
口服营养补充适用于具有一定吞咽功 能的食管癌患者。患者可自行摄入营 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粉、营养饮料等 ,以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
管饲营养补充
总结词
通过胃管或空肠营养管将营养物质直接 输送到消化道,为食管癌患者提供营养 支持。
到显著提高。
失败案例:不当营养支持引发并发症
患者情况
一位52岁的食管癌患者,由于误食坚硬食物导致 食管穿孔。
营养支持不当
在穿孔未愈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高脂、高糖的食 物,导致感染加重。
结果
最终患者因感染性休克死亡。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生长和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素,食管癌患者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根据病情和营 养状况,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
摄入方式
在保证食物易于消化和通过食管的前提下,可采用匀浆饮食、蛋白粉或肠内营养制剂等方式补充蛋白 质。
脂肪需求
脂肪需求
脂肪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细 胞膜的重要成分。食管癌患者应 保证适量的脂肪摄入,以满足身 体的能量需求和细胞生长需要。
摄入方式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如鱼类、坚果等。避免摄入过多 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以免 加重病情。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食管癌患者常常存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的情况。应保证摄入 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食道癌放疗后饮食指南

食道癌放疗后饮食指南介绍食道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放疗是治疗食道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放疗后,饮食是帮助身体恢复和减轻不适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食道癌放疗后的饮食指南,提供一些适合患者的饮食建议。
饮食建议1. 液体饮食在放疗的早期,由于可能出现口腔和咽喉的副作用,患者可能会难以吞咽食物。
此时,可以选择以液体饮食为主,包括汤类、果汁、奶昔等。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并且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2. 营养均衡无论是液体饮食还是可以吞咽的食物,都应该保证营养的均衡。
这包括蛋白质、碳水化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合个体条件的饮食计划,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3. 小而频繁的进食放疗后,食道可能会收缩或变窄,导致食物通过时感到疼痛或困难。
因此,建议患者采用小而频繁的进食方式,即每日多次摄取小份量食物,以减轻食道的压力和不适感。
4. 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如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可能会刺激食道,引发疼痛和不适。
因此,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应尽量避免摄入这些食物。
可以选择温和、柔软的食物,例如米糊、面条等。
5.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食道癌放疗后可能引起便秘等消化问题。
为了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等。
但请注意,如果有肠道炎症或其他消化问题,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度摄入纤维。
6. 避免咀嚼困难的食物由于食道收缩或变窄,患者可能会遇到咀嚼困难的问题。
因此,建议避免硬质食物和粘性食物,以减轻咀嚼和吞咽的负担。
可以选择煮熟的蔬菜、软炖的肉类和煮烂的米饭等易于消化的食物。
7. 根据个体状况调整饮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食道癌放疗后,饮食建议也可能有所不同。
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和医生的指导,逐渐调整饮食。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与医生或营养师进行沟通。
总结食道癌放疗后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并减轻不适感。
食管癌患者的饮食与营养管理

食管癌患者的饮食与营养管理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
我国食管癌发病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食管癌的病死率均较高。
近年来,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一直位居第四位,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和第四位。
因此,食管癌一直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如出现吞咽食物时有哽咽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早期食管癌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吞咽食物时有异物感或哽咽感,或胸骨后疼痛。
一旦上述症状持续出现或吞咽食物有明显的吞咽哽咽感或困难时提示食管癌已为中晚期。
当患者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当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吞咽梗阻、明显消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呼吸困难时常提示为食管癌晚期。
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内镜治疗。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对食管癌的治疗应在分期后由外科、放射治疗科、化疗科和内镜科等多学科联合讨论会诊后提出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根据UICC/AJCC 分期(第8版),食管癌治疗的策略是:Ⅰ期(T1N0M0):Ⅰa 期病变如果病变适合内镜治疗,首选内镜下黏膜切除或黏膜剥离术。
ⅠB 期、Ⅱ期和部分ⅢA 期(T1b~3N0M0、T1~2N1M0):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如心肺功能差或不愿手术者,可行根治性放化疗。
Ⅲ期(T3N1M0、T4N0~1M0):对于 T1~3N1~2M0 和部分T4aN0- 1M0(侵及心包、膈肌和胸膜)可手术切除患者,推荐术前辅助放化疗或辅助放疗或辅助化疗后评估是否可手术治疗。
Ⅳ期(任何 T,任何 N,M1,N3 或 T4b):主要以化疗/放化疗/放疗为主。
食管癌患者养不良广泛存在,其发生率可达 60%-85%。
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不仅损伤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且可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以及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限制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措施的有效应用,直接对患者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

注意营养补充的方式
口服饮食
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应鼓励其通过口 服饮食补充营养。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硬、过热或刺激性 食物。
鼻饲管
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管进 行营养补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合适的营养补充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 的营养。
注意营养补充的量度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适当补充维生素片或矿物质片。同时,建议多食 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
膳食纤维和水分的补充
总结词
食管癌术后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膳食 纤维和水分,以保持肠道通畅和预防 便秘。
详细描述
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如食用 全麦面包、燕麦、豆类等高纤维食物, 以及适量饮水。同时,避免食用过于 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 担。
深静脉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且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的患者,可以考虑深静脉营养,即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将营养液 直接输送到血液循环中。
家庭营养支持
家庭肠内营养
经过专业培训后,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或由家人协助进行肠内营养补充。
家庭肠外营养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但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维护和监测。
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 实践建议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1 2
3
定期监测体重
观察体重变化,判断营养状况是否稳定。
检查生化指标
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 况。
观察患者症状
关注患者是否有食欲不振、疲劳、水肿等症状,及时发现并 处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024CSCO食管癌指南解读

2024CSCO食管癌指南解读2024CSCO食管癌指南解读一、背景介绍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食管癌。
在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食管癌的治疗,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食管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024年,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对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以适应临床实践和疾病发展的需要。
二、指南主要内容1、诊断指南明确指出,对于怀疑食管癌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
此外,建议在诊断阶段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钡餐造影等,以评估病变范围和分期。
2、分期食管癌分期采用TNM分期系统。
指南详细介绍了各分期的特征和预后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分期标准和依据。
3、手术治疗指南强调手术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
对于早期食管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可先进行新辅助治疗,再行手术切除。
手术方式包括开胸手术和胸腹腔镜手术等。
4、放疗和化疗放疗和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指南指出,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应进行放疗联合化疗。
对于转移性食管癌,也应根据病情选择放疗和化疗。
5、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指南提到,免疫治疗可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6、随访和监测指南强调了对食管癌患者的随访和监测。
建议在治疗后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
三、指南的意义和影响本次更新的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治疗指导,有助于提高食管癌的诊治水平和改善患者预后。
同时,指南也强调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这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四、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食管癌的治疗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为食管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食管癌患者营养治疗指南(最全版)摘要食管癌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会降低食管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延缓身体康复,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
因此,开展规范化的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没有专门针对食管癌患者的营养治疗指南。
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营养与支持治疗学组的肿瘤营养专家,通过对食管癌营养治疗最新国内国外文献的全面检索与分析,并经过反复讨论与修改,制定了本指南。
指南从食管癌患者的营养诊断、营养治疗适应证、治疗途径、治疗通路、营养素和疗效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证据论述和意见推荐。
01、背景食管癌是全球尤其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3]。
由于受到食管肿瘤局部梗阻和破坏、肿瘤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反应以及抗肿瘤治疗并发症的影响,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发起的INSCOC研究显示,食管癌是营养不良发病率第一位的肿瘤[4]。
营养不良会降低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延缓身体康复,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5-7]。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营养储备,增加机体抵抗力和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及患者早日康复[8-10]。
围放化疗期的营养治疗可以预防食管癌患者的体重下降,保持骨骼肌质量和功能,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治疗中断率,提高放化疗的完成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11-13]。
02、证据2.1 营养诊断营养诊断是营养治疗的基础,而营养风险筛查则是营养诊断的第一步。
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建议对所有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营养筛查[14]。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操作简便,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被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为包括食管癌在内的住院肿瘤患者最合适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14-15]。
对于营养筛查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该进一步接受营养状况评价,以判断患者有无营养不良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当前没有专门针对食管癌患者的营养评估工具。
患者提供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是专门为肿瘤患者设计的营养状况评估量表,目前在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中已广泛应用。
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PG-SGA评分与食管癌患者的KPS评分和ECOG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16]。
杨家君等[17]研究认为,PG-SGA可以较好地反映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与患者的肿瘤分期、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关。
PG-SGA是美国营养协会(ADA)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推荐用于肿瘤患者营养评估的首选方法[18-19]。
营养评估应该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定期重复进行,以监测营养治疗疗效,必要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在食管癌患者中,营养评估的间隔时间在抗肿瘤治疗期间通常为1~2周,治疗结束后稳定期为1~3月。
在营养评估基础上,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特别是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综合测定。
综合测定的内容包括应激程度、炎症反应、能量消耗水平、代谢状况、器官功能、人体组成、心理状况等方面[15, 20-22]。
2.2 营养治疗的适应证2.2.1 手术患者营养治疗的适应证1)术前营养治疗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外科手术肠内营养指南指出,如果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即6个月内体重减轻≥10%,BMI < 18.5 kg/m2,以及SGA评分C级或无肝肾功能障碍情况下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30 g/L,手术前应该进行7~14天的营养治疗,即便因此可能会造成手术时间的延迟。
这些推荐意见同样适用于食管癌患者。
2)术后营养治疗术后营养治疗推荐用于:所有术前接受营养治疗并有效的患者;所有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后无法经口摄食的患者或术后1周经口摄食小于60%能量需求的患者[23-24]。
食管癌术后胃及结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但小肠的蠕动及吸收功能于术后6 h即已恢复,这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兴好等[25]研究证实,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逐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但如要恢复至术前水平,家庭营养是非常必要的。
合理的家庭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效果[26-27]。
2.2.2 放化疗患者营养治疗的适应证1)放化疗前患者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营养治疗的目的为改善患者治疗前营养状况,为放化疗的实施进行营养储备。
PGSGA评分是判断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是否需要进行营养治疗的重要指标。
对于PG-SGA评分为0~1分(无营养不良)的患者,不需要营养治疗,直接进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为2~3分(可疑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在营养教育的基础上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为4~8分(中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在营养治疗的同时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9分(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先进行营养治疗1~2周,待营养状况好转后再开始放化疗[28]。
2)放化疗中患者放化疗副反应严重影响食管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接受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在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急性放化疗副反应的基础上,选择营养治疗路径[28]。
3)放化疗后患者食管癌患者在完成放化疗后,如果肿瘤未完全消退或者出现严重的放射性食管炎、食管水肿、食管纤维化和狭窄等,仍可能导致经口摄入营养不足。
因此,在食管癌患者放化疗结束后,仍然需要对PG-SGA评分和晚期放化疗副反应进行监测,以便早期识别营养不良,及时开展家庭饮食指导及营养治疗[28]。
2.3 营养治疗途径营养治疗分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途径。
临床医师在为食管癌患者选择营养治疗途径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除了疾病因素(肿瘤分期、胃肠道损伤程度、营养不良严重程度、是否有恶病质及恶病质分期)外,心理和社会因素也需要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建议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10, 29-30]。
研究发现,对于局部晚期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相对于肠外营养,患者骨骼肌的减少、≥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31]。
因此无论是接受手术还是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只要存有或部分存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就应首先选择肠内营养[15]。
而当食管癌患者因部分或完全胃肠道功能衰竭、肠内营养禁忌证或肠内营养无法实施等原因,导致肠内营养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摄入,则需选择补充性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
2.4 营养治疗通路2.4.1 肠内营养的通路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是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的首选途径[14]。
ESPEN指南[32]建议,对存在中-重度吞咽困难、严重放化疗食管黏膜炎等高危因素影响经口进食的患者,可推荐管饲营养。
管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鼻安置导管,导管远端可放置在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中;二是经皮造瘘安置导管,包括微创(内镜协助)和外科手术下各类造瘘技术。
经鼻置管是最常用的管饲途径,具有无创、简便、经济等优点。
程国威等[33]认为,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使用鼻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治疗,有助于维持体重稳定,减轻不良反应,减少治疗的中断。
长期经鼻管饲可能导致鼻咽部刺激、溃疡、出血、导管脱出或堵塞、反流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故经鼻管饲仅适用于管饲时间短于4周的食管癌患者。
对于部分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空肠造瘘可以实现早期和长期肠内营养的需求,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34]。
对非手术而需长期(≥4周)肠内营养的肿瘤患者,则要考虑使用非外科造瘘技术。
由于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操作简便、安全性好、设备要求低,在口咽和食管无完全性梗阻内镜可通过时,应优先考虑经PEG建立营养通路[32, 35],即使严重食管狭窄的病例亦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超细内镜或联合食管扩张、食管支架置入等手段为PEG创造条件。
然而,满足PEG适应证的患者亦可能无法接受PEG或经PEG置管失败。
限制患者接受PEG的原因主要是胃壁无法获得穿刺点,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此类患者可考虑转为实施直接经皮内镜空肠造口术(direc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DPEJ)。
经PEG置管营养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胃瘫、胃或残胃排空障碍以及胃流出道梗阻,在此类情况下患者常无法耐受胃内喂养,反复出现无法控制的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症状或由此导致的吸入性肺炎,此时经皮内镜胃-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jejunostomy,PEGJ)或DPEJ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替代方式[36-37]。
当食管管腔被肿瘤完全堵塞导致鼻饲管或经皮内镜下造瘘术无法安置时,推荐采取手术下胃或空肠造瘘。
2018年的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纳入了81例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比较了食管金属支架、胃造瘘和鼻饲管三种不同的肠内营养通路对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组比较,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食管金属支架会给患者带来更频繁的疼痛和更差的生活质量[38]。
各种管饲途径各有利弊。
因此,在选择管饲途径前,应进行详细的内镜和影像学检查,记录肿瘤位置、长度和狭窄程度,以选择最合适的管喂方式。
2.4.2 肠外营养的通路如果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无法完全满足正常人体需要或存在禁忌证,推荐行肠内营养联合部分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通路分为经外周静脉及经中心静脉途径。
静脉通路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肠外营养溶液的渗透压、预计使用时间、血管条件和护理环境等因素。
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被临床普遍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营养治疗通路。
与中心静脉通路相比,经外周静脉通路具有操作简便、医疗花费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39]。
当肠外营养超过2周或营养液渗透压高于1 200 mOsm/L·H2O时,推荐经中心静脉进行肠外营养,包括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股静脉(femoral vein,FV)置管和输液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