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和印刷油墨的安全性分析
食品包装材料会影响食品安全吗

食品包装材料会影响食品安全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包装无处不在。
从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到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食品包装始终伴随左右。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这些看似普通的食品包装材料,有可能对我们所摄入的食品安全产生影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
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包括塑料、纸、金属、玻璃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
塑料包装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它轻便、耐用、成本相对较低,但其成分可能会对食品产生潜在的危害。
例如,一些塑料中可能含有双酚A(BPA)等有害物质。
双酚A 被认为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激素平衡,尤其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为显著。
此外,塑料在高温或与油脂接触时,可能会释放出小分子物质,如邻苯二甲酸盐,这些物质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纸质包装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环保和安全的。
但实际上,纸质包装也并非完全没有问题。
为了提高纸张的强度和防水性能,可能会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如荧光增白剂、湿强剂等。
如果这些化学物质迁移到食品中,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而且,如果纸质包装来自未经严格监管的来源,可能会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如细菌、霉菌等。
金属包装,如马口铁和铝罐,常用于饮料和罐头食品的包装。
金属包装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稳定性,但在某些情况下,金属可能会与食品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离子溶出,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例如,酸性食品可能会腐蚀金属表面,使金属离子进入食品。
玻璃包装通常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包装材料之一,因为它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食品发生反应。
然而,玻璃包装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易碎、重量大、成本较高等。
除了包装材料本身的成分可能带来的风险,包装的生产过程和印刷环节也可能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可能会引入微生物、灰尘等污染物。
而包装上的印刷油墨,如果使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溶剂,也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
食品接触材料 油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油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是指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如塑料制品、金属器皿、纸张包装等。
这些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油墨标准以保证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油墨是食品接触材料中常见的一种印刷材料,主要用于印刷食品包装上的图案、文字等。
油墨的成分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油墨标准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的质量和水平。
1. 油墨成分标准油墨成分标准是指对油墨中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的成分和含量进行规定的标准。
其中,应该禁止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物质。
同时,应该合理限制某些物质的含量,以确保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比如,钛白粉的最大允许量、铅及其化合物的最大允许量等。
2. 油墨迁移标准油墨迁移是指油墨中的化学物质通过食品包装材料进入食品中的现象。
油墨迁移标准是对油墨中的迁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限制的标准。
3. 油墨印刷标准油墨印刷标准是指对油墨印刷质量进行规定的标准。
印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食品包装的外观质量和包装防护性能。
4. 油墨印刷成型标准油墨印刷成型标准是规定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花纹的色彩稳定性、附着力、光泽度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印刷质量稳定和印刷成型良好。
5. 油墨可见性标准油墨可见性标准主要是对印刷花样的清晰度、对比度等方面进行规定,并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6. 其他标准其他标准还包括油墨的存放要求、包装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总之,食品接触材料油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必须严格遵守。
只有遵守这些标准的企业,才能保证其生产的食品材料质量安全,从而受到消费者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塑料包装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料 包装 材料 安全 隐患 。
关键 词 :塑料 包装材料
食 品安 全性
加 工助 剂 迁移
前 言
塑料 是具 有可 塑性 的高 分子材 料 ,此外 , 添加 了用 于 改善塑 料各 项性 能 的各种添 加剂 。
胺 ( P A )、 聚氯 乙烯 ( P V C )、 聚偏 二 氯 乙烯 料 时必须 根据 要求选 用合 适 的塑料 ,或选 用 匹
( P V D C )、乙烯一 乙酸 乙烯 酯共 聚物 ( E V A )、 配 的塑料 组合 ,如 果选择 不 当会严 重影 响食 品
乙烯 一 乙烯 醇共 聚物 ( E V 0 H染将 威胁 人体
塑料包 装材料 的安全性 主要表 现为 材料 内 酯基 的聚合物 ,酯基可有 多种 结构 ,其 中双酚A 部残 留 的有 毒有 害物 质迁移 、溶 出导致 食 品污 型P C 应 用最为广泛 。有研 究认为双酚A 会影响生
染 ,其主要来源 有 以下几个方面 : ( 1 )树 脂本 殖 能力和 神经 系统 ,尤其 影响 婴幼 儿神经 系统 身 具有 一 定 毒性 ; ( 2 )树 脂 中残 留 的有 害 单 发 育和 免疫力 ,因此 ,西方多 国科 学界 、环 保 体 、裂解物及 老化产生 了有毒 物质 ; ( 3 )塑料 组织 和消费者 团体纷 纷呼吁或请求禁用双酚A 。 制 品在制 造过程 中添 加 的稳定剂 、增 塑剂 、着 我 国卫生部等六部委 也于2 0 1 1 年5 月发布公告禁
近 几年 来 ,各 地塑 料包 装袋抽 检合 格率普 规定了迁移限量指标 。食品包装 材料使 用P V C 的
浅析包装印刷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一
、
包装印刷 行业的发展趋势
3 包装技术 数字化 ,印刷包装—体化 .
2 世 纪是 高科 技时 代 ,包 装 印刷 业依 托科 技 进 1 步 的飞速 发 展 ,会进 行 一 系列 新材 料和 新 技术 的革 新 ,印刷 变 得越 来越 短 版化 和 个性 化 ,按 需 1 ̄会 7 r J 越 来越 普遍 。
显 ,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重大课题 ,这迫使人们 开始寻找对环境和人类生存无害的绿色包装材料、
环境 包 装材 料 以及相 匹配 的包 装技 术 。 “ 绿色 化 ”
内一些地区的食品安全抽样检查情况 ,食 品卫生指 标检测不合格的源头很多是出于食品的外包装物,
而 污染 源 主要 有 印刷 品 的上 光油 、 油墨 、黏 合 剂 、 薄膜 、纸张 ( 纸板 ) 料 等 。所 以 “ 材 绿色 包 装 ”已 成 为我 国 印刷 包装 及 其相 关行 业 共 同争取 实 现 的 目 标 ,同 时也是 共 同面临 的关键 技术 难题 。
版 、洗车、洗液槽 ,无须使 用其他溶剂 ,从而保证
了上光过 程 中不 对环 境造 成污 染 。 ( 水 性 光 油 的 烘 干设 备 是 红 外 线 干 燥 箱 , 3) 避 免 了U 上光 油 必须 采 用一 定 波长 的 紫外 线 固化 而 V 产 生臭 氧 ,以及 溶 剂型 光 油 中大 量 有害 物 质挥 发 或
E I P 质量 与标 准化 2 . J  ̄ 0 8 1 2
墨 会 排 放碳 氢 化 合 物 污 染大 气 层 ,油 墨 中V C( O 挥 发 性 有机 化 合 物 ) 挥发 会 造成 严 重 的温 室 效应 , 的 形 成光 化 学 烟雾 并 且 危害 人 身健 康 ,而采 用 水性 油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现状及安全性分析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现状及安全性分析【摘要】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产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现状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监管。
我国食品包装法规监管现状虽有一定制度,但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未来,食品包装材料发展趋势可能会朝着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提出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监管的必要性,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深入研究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旨在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现状、安全性分析、食品包装法规监管、安全隐患、未来发展趋势、监管、改进建议、食品安全、食品包装安全性、食品安全问题、监管机制、食品包装材料标准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食品包装是保护食品、延长商品保存期限、便于携带和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包装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担忧和关注。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探讨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现状及其安全性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种类繁多,涵盖塑料、纸质、金属等多种材料,各具特点。
一些食品包装材料可能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塑料包装中可能残留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对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食品包装法规监管的现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未来,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如环保材料、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将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
对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现状及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评估和监测,提出改进建议,是当前工作的紧迫任务。
1.2 研究目的食品包装材料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食品包装用油墨的安全隐患及防控措施

食品包装用油墨的安全隐患及防控措施摘要印刷油墨是食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美化商品、促进销售等责任,但油墨是由颜料、连接料和助剂等组成的,不可避免的含有苯类、醇类、酯类、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增塑剂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有可能会迁移至食品上,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要加强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有害物质的控制。
本文主要就食品包装印刷油墨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控制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仅为相关行业的有关工作提供简单的参考。
关键词食品包装;印刷油墨;安全隐患;控制方法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包装直接接触食品,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
食品包装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保护食品完好,使食品方便储存,安全的到达消费者手里;二是保证食品质量,使食品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影响,食品包装在与食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其中的成分会发生转移,尤其是有害成分会迁移至食物中去,不仅影响食物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会对食品的安全和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最为常用的基础食品包装材料有纸、塑料、玻璃和金属,而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塑料(包括复合材料)和纸,占食品包装份额的70%以上。
食品包装企业需要在包装上印制商标、文字以及装饰性图形,使产品更具说明性和吸引性。
食品用纸包装和塑料包装均需使用油墨进行印刷,所以油墨是食品包装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占总成分的10%~20%。
虽然食品包装材料表面的印刷油墨并没有与食品直接接触,但是油墨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迁移至食品中,会对食品造成污染。
1 食品包装用印刷油墨中的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用于食品包装印刷的油墨主要是树脂油墨和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又包括苯、醇和水溶性油墨。
油墨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是颜料、连接料和助剂[1]。
从油墨的构成分析,油墨对食品包装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方面:1.1 有机溶剂油墨中所含有机溶剂是溶剂残留的主要来源。
有机溶剂占油墨组成的30%~50%或更多,这些有机溶剂有苯系物(甲苯、二甲苯、氯代苯等),醇类(乙醇、丁醇、丙醇和异丙醇等),酯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酮类和醚类等。
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
1建立 合理 的 消费使 用 系统 .
塑料 包装 材料 。
立 多类 化 学 物 质 检 测 的方 法 ,完 善 各
3 加 快标 准 制修 订 工 作 ,建 立起 类检测标准 ,尽快研 发出快速 、有效 . 的 检 测 方 法 和 检测 设 备 。 同时 ,不 断
当 前 , 我 国 对 塑 料 包 装 溶 剂 残
合 物 ,在 聚 合 合成 工 艺 中会 有 一 些 单 留量 的 限 制 越 来 越 严 格 ,如 GB/T l0 4 0 8 包装 用塑料复 合膜 、 0 0 —2 0
食 品包 装 的安 全 性 ,首 当其 冲 的 体 残 留和 低 分子 量 物 质溶 出 ;同时 ,
食 品包 装 的企 业 通 常 是 通 用 型企 业 ,
其 稳 定 性 、 降 解性 以 及 经 济 性 的 系 统
我 国食 品包 装 安 全评 价 和 检 测 技
术方 法 与 发 达 国家 相 比 仍 有一 定 的差
其 生产 环 境 和 卫 生 条 件 难 以 达 到食 品 研 究 和 评 估 ,如在 不 同温 度 、湿 度 、
食 品塑料包 装 对食 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文 1 广东质检 中诚认证 有限公 司 张建清
民 以 食 为 天 , 食 以 安 为 先 。 这
塑料包装对食 品安全 的影响
1塑料包装材料的影响 .
其 中 甲 苯 是 用 来 调 节 油 墨 黏 度 常 用
的有 机 溶剂 。苯 类 溶剂 气 味较 大 ,
包 装 的要 求 。同 时 ,绝 大 多数 食 品企 酸 碱 度 、 含 氧 量 以 及 在 含 油 食 品 和 距 ,对 于 有 些 单 体 、添加 剂 尚无 法 检 业 不 允 许 包 装 生 产 企 业 在 食 品包 装 上 微 波 等 使 用 条件 下 的 安 全 性 评 估 。 因 测 , 即使 能 够 检 出 ,其 灵敏 度 也 十 分 打 上 自己的 标 志 ,公 众 也 无 法监 督 , 同样也 带 来 了食 品安全 隐患 。 此 ,科 研部 门要 加 大 对 食 品 塑 料 包 装 有 限 。 因此 应 加 强 对 检测 机 构 评 价 能 材料 的 系统 研 究 ,开 发 出符 合 食 品 安 力的 建 设 ,开 展 对 一 些单 体 、添 加 剂 全要 求 、对 人 体 和 环 境 都 无 毒 无 害 的 的痕 量 和 超 痕 量检 测技 术 的研 究 ,建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分析及质量控制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分析及质量控制作者:王磊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卫生和安全状况。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我国是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和使用大国,国家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因为它们直接与食品接触,然而,在我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违规行为非常严重。
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并探讨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控制现状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食品包装安全性安全隐患安全控制现状及质量控制措施随着“PVC保鲜膜”、“毒奶瓶”、“废塑料饮用水桶”、“一次性发泡饭盒”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已不再仅限于食品本身,我们更多地开始关注食品的其他方面,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存在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的危害。
食品安全危害除了来自于食品本身和食品链全过程之外,在原材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迁移并渗入至食品中,如铅、镉、铬等重金属,甲醛、苯、多氯联苯等,会影响人体健康,材料的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的出口,它是当前食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基本要求食品包装的安全要求主要有几个方面,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持食品新鲜并安全卫生地提供给消费者:1.1 油墨性能:为保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油墨脱落、凝结等现象,食品包装膜要具有耐冻性、耐热性、耐磨性,还要符合能够耐杀菌和水煮处理要求,对油墨的要求,是要具有一般的和基材结合力。
1.2 热封性能:生产过程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漏封、虚封、封漏、粘封头、拉丝、封口破裂、热封强度差等。
对热粘强度(高温下的封口强度)的预知对于整个灌装过程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封口温度尚未降到室温,强度较低,大多数灌装生产线从封口到实现灌装整个过程时间较短,极易发生泄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和印刷油墨的安全性分析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和印刷油墨的安全性分析
摘要:近年发生的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让国人开始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生活中很多包装材料都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但是由于这些有毒有害的释放和迁移大部分是隐性、慢性的,不为人察觉,有的还需要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因而被人忽视。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食品包装材料的不安全会直接导致食品的不安全。
关键词:塑料食品包装印刷油墨安全分析
1、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广泛的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在市场中所占有份额最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塑料薄膜复合而成,即保持了单层材料的优良特性,又克服了自身的不足,同时复合后具有新的特性。
但这类包装材料在与食物的接触过程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塑料制品的降解产物以及包装材料表面印刷广泛使用的油墨,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溶剂、增塑剂等,这些物质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进入食品,危害人体健康。
2、塑化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材料中添加塑化剂主要依据其使用的功能、环境不同,制造成用于各种的软硬度、光泽的成品,其中愈软的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剂愈多。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这类添加剂目前已被科学证明对人体具有明显的危害性。
增塑剂品类多,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增塑剂。
在GB/T 21928-200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塑化剂》已规定了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但是目前没有出台标准对塑化剂的限量进行
控制,在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中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8)中只规定了DBP、DEHP、DINP的特定迁移限量为0.3mg/kg、1.5mg/kg、9.0mg/kg。
欧盟制定了(EU)No 10/2011的标准中要求DEHP、DINP、DIDP、BBP 最大允许值0.1%,DBP最大允许值0.05%;DEHP、DBP、DINP、DIDP、BBP、DAP特定迁移限量为1.5 mg/kg、0.3 mg/kg、9.0 mg/kg、9.0 mg/kg、30 mg/kg、0.01 mg/kg。
大量研究证明增塑剂会通过塑料迁移进入食品,环境温度越高,食品贮存时间越长,迁移到食品中的增塑剂含量越高。
包装油性物品比包装水性,酸性,醇类物品的增塑剂的迁移含量高。
3、油墨是有色体(如颜料、染料等)、连接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一般分为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树脂油墨、能量固化油墨。
虽然包装材料提倡使用食品级油墨,但也有部分厂商使用含苯类溶剂以及重金属超标的油墨。
印刷油墨应用几乎所有的包装材料,尽管油墨未与食品直接接触,但在食品包装过程中,油墨中的某些有害物质会迁移到食品中,对食品内容物造成化学污染。
2011年德国宣布召回从比利时进口的冷冻细面条,主要原因是面条包装上印刷油墨所含有的二苯甲酮渗透到面条中,导致面条被污染,检出二苯甲酮含量达1747 μg/kg,而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含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的印刷油墨食品包装的最大迁移限量,规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的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600μg/kg。
4、印刷油墨重金属污染生产油墨的原材料中,颜料是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颜料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无机染料中含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均具有很强毒性。
有机染料中则以偶氮类物质为主,有制癌作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了2个关于印刷油墨安全要求行业标准,在QB/T 2930.1-2008《油墨重金属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一部分:“可溶性”重金属》规定了油墨中可溶性元素(锑、砷、钡、镉、铬、铅、汞、硒)的最大限量要求,样品制备和测定方法,在QB/T 2930.2-2008《油墨重金属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二部分:铅、汞、镉、六价铬》规定了油墨中铅、汞、镉、六价铬的限量要求,总
含量要小于100mg/kg。
在国家推荐标准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规定了油墨中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的检测方法和限量。
规定单种材料(油墨、胶水、基材)的重金属元素铅、镉、汞和六价铬要小于5 mg/kg;产品控制指标铅+镉+汞+六价铬总和小于等于80 mg/kg。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指油墨体系中的一些醇类(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正丁酯等)、苯类(苯、甲苯、二甲苯)及四氢呋喃、甲基异丁酮等其他有机溶剂。
在印刷复合时虽然会通过烘箱系统进行干燥,但是仍然有部分溶剂不能完全挥发。
欧盟(EU)No.10/2011
法规于2011年1月15日发布,5月1日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规规管了拟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已与食品接触的塑料以及可能和食品接触的塑料,将欧盟所有有关食品接触塑料的法规统一到一个框架下。
只有包含在该法规附件I“联合目录”(Union list)中的物质才被授权使用,目录中列出了单体或其他初始物质;添加剂(不包括色素);聚合反应助剂(不包括溶剂);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大分子,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不在授权目录中。
法规对其中一些溶剂的特定迁移量的限量指标做了相关规定,附件I规定1,4丁二醇的SML=5mg/kg;四氢呋喃的SML=0.6 mg/kg;间苯二甲胺的SML=0.05 mg/kg,但是大部分溶剂,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醇,乙醇,丙酮,丁酮等迁移量限量指标还没有最后确定。
欧盟对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标准有两个,一个EN 13628-1,2:2002,另一个EN 14479:2004,两种涵盖了19种溶剂的检测。
检出限为0.05mg/m2,美国对食品接触性塑料包装材料的管理体系中没有涉及溶剂残留的概念,但是有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的测定方法ASTM F1884-04,改方法涉及10中溶剂,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m2。
我们国家在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规定溶剂残留总量小于5.0 mg/m2,苯类溶剂不得检出;在轻工行业标准QB/T 2929-2008《溶剂型油墨溶剂残留限量及其测定方法》中规定了溶剂型油墨溶剂残留限量小于10.0 mg/m2,苯、甲苯、二甲苯残留量总合小于3mg/m2。
另外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201-2008《食品接触材料辅助材料油墨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 SN/T 1877.6-2009《涂料、油墨及其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SN/T 3006-2011《包装材料用油墨中有机挥发物的测定气象色谱法》等。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对食品包装材料制定了很多标准,但是目前对食品包装安全存在监管的盲区,同时标准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对允许使用的原料做了规定,不允许使用的材料规定的不清楚,使一些不法生产和包装企业有机可乘。
所以今后应该出台更多法律法规,在原材料选用,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上起到监督保护作用,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健康。
参考文献:
1.高松,王志伟.纸包装油墨中增塑剂向食品模拟物Tenax的迁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10)
2.高松,王志伟.食品包装油墨迁移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12,Vol.33,No.11
3.欧盟(EU)No.10/2011法规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