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消毒验证方案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消毒剂效果验证方案

医疗器械-消毒剂效果验证方案

..思悦科技发展消毒剂验证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日期: 日期: 日期:页脚文件编号:3 技.PZ.19-13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容 3.1 采样时间 3.2 采样方法 3.3 检测方法 3.4 检测记录 3.5 检测结果 4 验证结论目录版本/更改:A/04文件编号:3 技.PZ.19-13版本/更改:A/0验证小组组长姓名消毒剂验证方案职务/职称部门具体工作 容组员1 概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是手工操作,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手部卫生达不 到要求,含菌量较高,当手触到产品时,手上大量的细菌也会随着手传播到产品上,造 成产品污染。

因此,要对手的卫生进行有效控制并验证,对手部进行消毒杀菌的有效方 法,以保证实现在正常条件下,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菌医疗器械产品。

公司手消毒使用 含 0.1%的笨扎溴铵和 75%的酒精;接触产品的器械使用 75%酒精。

2 验证目的制订本方案目的在于分析评价操作人员手的卫生状况对产品带来初始污染的影响, 以确认最佳消毒剂、消毒间隔时间及消毒剂更换周期。

3 验证容3.1 采样时间:分四次采样,第一次在洗完手后立即采样,第二次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第三次在连续工作 2h 后采样,第四次在连续工作 4h 后采样。

3.2 采样方法:对生产人员手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一浸泡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双手指曲面,从 指根到指瑞往返涂擦 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 ,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签,将 棉签放入 10 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送检。

3.3 检测方法:将已采集的样品在 6h 送检,将供试剂(不同倍数稀释液样品)分别注入 2 个培养4文件编号:3 技.PZ.19-13版本/更改:A/0皿(每皿各 1ml),每 1 个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约 15ml,混匀,凝固后,与 30-35℃倒置培养 72 小时,计数。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2)3.4 检测记录:对生产人员连续三天进行监测,选不同工序五人进行检测。

消毒剂验证

消毒剂验证

消毒剂验证消毒剂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公司手消毒使用含0.1%的笨扎溴铵和75%的酒精;医用手套及接触产品的器械使用75%酒精。

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验证方法如下: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瑞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3检测方法:3.1细菌总数检测: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份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教。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平板上菌落数x稀释倍数细菌总数(cfu/cm2)=采样面积3.2致病菌的检侧:3.2.1金黄色荀萄球菌检讲:(1)增菌、分离取采样液lmL,接种于5mL SCDLP液体培养基中,于36℃±1℃增渭24h。

取l白金耳上述增菌液,在血平板上作划线分离,36℃±1℃培养24h。

(2)观察菌落特征:在血珠脂平板上菌落形态为金黄色、圆形凸起、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

(3)镜检: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染色镜检,镜下为革兰阳性、成荀萄状排列的球菌。

(4)生化反应:取可疑菌落作触酶、葡萄糖发酵、血浆凝固酶、甘露醇发酵、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均为阳性者即为金黄色菊萄球菌。

l)甘露醇发酵试验:取上述可疑菌落接种于甘露醇培养基,于36℃±1℃培养24h,发酵甘露醇产酸者为阳性。

2)血浆凝固试验:①玻片法:沽净玻片一端滴一滴灭菌生理盐水,另一端滴一滴血浆.用白金耳挑取菌落分别与生理盐水和血浆混匀,5m内观察有无固体颗粒状物,若血桨出现凝块,生理盐水均匀浑浊为阳性,两者均混浊为阴性。

②试管法:吸取1:4新鲜血0.5mL,放在灭菌小试管中,再加入等量待检菌24h肉汤培养物,混匀后放入36℃±1℃孵箱中.同时以已知血浆凝固酶阳性和阴性菌肉汤培养物作对照,每30s观察一次,6h内出现凝块者为阳性。

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

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

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目录一、目的:二、范围:三、试验用品四、验证方法1. 洁净室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1.1 可接受标准1.2 洁净室清洁消毒1.3 洁净室采样1.4 验证周期1.5 测定结果2. 洁净室人员手部消毒效果验证2.1 可接受标准2.2 手指采样2.3 验证周期2.4 测定结果3. 消毒液浓度验证3.1 验证方法3.2 75%乙醇溶液含量测定3.3 检查标准3.4 检测结果五、验证效果评价及结论六、验证报告批准七、附录:消毒验证培养基准备计划表消毒验证表面附着菌测定记录消毒验证沉降菌测定记录消毒验证浮游菌测定记录消毒验证手部消毒测定记录手消毒液浓度测定记录相关文件:沉降菌监测方法浮游细菌采样器操作规程浮游菌监测方法洁净室空气消毒操作规程洁净工作室清洁和消毒操作规程各类清洁、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人员卫生管理规程食用酒精质量检验操作规程(B)洁净室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洁净室的清洁和灭菌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但必须保障灭菌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器具应用相应消毒剂消毒后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无菌环境保障。

本公司生产用洁净室分别采用空气杀菌和消毒液消毒。

因此本验证方案分别对各种消毒液进行消毒效果验证。

一、目的公司对于洁净室的消毒采用:洁净室操作台、设备表面、器具及净化室墙壁、地面、门窗等消毒,用0.1%新洁尔灭溶液、0.5% 84消毒液擦拭消毒;洁净室人员手部消毒用75%乙醇溶液。

消毒液品种每三个月更换一次消毒液品种。

此次消毒验证主要为针对公司所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有效性的试验,以确保生产环境得以控制。

二、范围1. 洁净室人员手部、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门窗)、器具所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验证。

涉及消毒剂有: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0.5%84消毒剂。

手消毒验证方案

手消毒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手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方案号:VP001-00手消毒效果验证方案1概述利用化学试剂喷涂到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使手套表面细菌蛋白变性,从而到达灭菌的目的。

操作人员按照《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要求将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消毒后,对手套表面进行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查消毒效果。

2目的本方案是通过对车间操作人员进入胶原蛋白万级洁净车间操作前对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的消毒效果的评价,以确认手消毒的效果,以及消毒的间隔时间。

3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车间人员进入车间手消毒程序的消毒效果验证。

4参照文件《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手消毒情况检查作业指导书》《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业指导书》《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5人员及职责6填写规范6.1在进行测试时,所有记录(含偏差记录)和签字应当使用黑色笔。

6.2拼写错误,不能使用可掩盖原始文字的修正液或其它修改方法。

拼写错误应参照如下方法修改:6.37人员培训本方案得到批准执行前,验证小组所有成员均需经过相关培训且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行本方案。

其培训情况需在本方案执行前得到确认,并将其结果填写于“附表一:人员培训确认表”中。

8验证测试8.1消毒剂:0.1%新洁尔灭、75%乙醇。

8.2消毒范围: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8.38.4手套8.5本实验对车间所有操作人员(5人)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取样实验,进行微生物培养,以确证手消毒方法普遍实用。

8.6操作步骤8.6.1操作人员按照《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对手进行清洁后,带上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进行消毒(采用75%乙醇)并烘干,再用灭菌棉签1个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消毒后的右手手指(右手五指并拢)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擦拭后用灭菌剪刀剪下签头,投入盛有10ml 0.9%灭菌氯化钠溶液的密塞锥形瓶中。

此样作为试验组。

8.6.2手消毒后的人员在洁净车间内相同环境下滞留,不做任何工作,自手消毒第一次取样后,按照SOP要求的30min和之后第40min,分别再次取样进行培养。

洁净区人员手清洁消毒验证方案

洁净区人员手清洁消毒验证方案

洁净区人员手清洁消毒验证方案编码:JH-YZ-010-R00方案起草时间:年月日方案审核:时间:年月日方案批准:时间:年月日实施时间:目录1.概述2.验证时间3.验证地点4.验证目的5.验证小组6.执行文件7.验证方法8.验证结果及评定9.批准10.再验证周期洁净区人员手清洁消毒效果验证方案1.概述:为了保证洁净区生产人员手的洁净,预防对生产产品的污染,制定了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程序,为检查其对人员手消毒效果,对此进行验证。

2.验证时间:2004年2月12日-2004年2月15日3.验证地点:十万级洁净区更衣手消毒处4.验证目的:确信洁净区生产人员手的清洁消毒效果符合规定。

5.验证小组:组长:赵全芳组员:王秀珍、赵龙、李荣新、代菊莹、李梅6.执行文件:人员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程序。

7.验证内容:7.1原理:证十万级洁净区操作人员按“人员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程序”进行更衣,手消毒后,取样监测,每种消毒剂各做一次。

7.2合格标准:手套5个手指表面细菌数≤15CFU/皿7.3洁净区人员手的清洁消毒方法:进出十万级洁净区人员按《人员进入十万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将双手用饮用水及洗手液清洗后烘干,用75%乙醇或0.1%新洁尔灭溶液喷洒消毒30秒后,使消毒液湿润双手手腕以下部位,烘干,带上一次性手套。

7.4取样方法:取样人员用无菌棉签沾取0.9%无菌氯化钠液试被取样人一员手的五个手指套好表面,放入装有1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度管内,振荡5分钟分别取1ml注入两个已倾入培养基的ф90mm培养皿中,培养计数。

计算:表面细菌数=平均细菌数×10结果:8.结论分析与评价:9.验证周期:10.批准:11. 附表:人员手清洁消毒验证记录洁净区生产人员手清洁消毒效果验证记录洁净区人员手清洁消毒效果验证报告1.概述:为了保证洁净区生产人员手的洁净,预防对生产产品的污染,制定了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程序,为检查其对人员手消毒效果,对此进行验证。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要点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要点

1.概述2.验证范围3.验证目的4.验证参考文件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8.结论与评价9.再验证周期1.概述1.1.本公司的洁净区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三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2%甲酚皂溶液。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3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1.3.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1.4.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实验室考察部分,定量悬浮试验法适用于浸泡或液封方式的消毒方法;表面实验法适用于擦拭或喷洒方式的消毒方法。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有不锈钢、镀锌板及玻璃三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镀锌板及玻璃载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冻干车间的配液间(C级洁净区)、灌装间(A/B级洁净区)、灌装间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1.5.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需经0.22pm除菌过滤。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3.验证目的通过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的确认,科学制订消毒程序,以保证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人员手部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效果。

4.验证参考文件《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现代医药工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验证技术》。

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7.1.验证前参与实施验证的人员必须已经接受本方案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见附表1。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目录1. 目的 (2)2. 范围 (2)3. 参考文件 (2)4. 职责 (2)5. 验证计划 (2)6. 验证内容 (2)7. 验证实施 (2)8. 验证周期 (4)9. 验证结论 (4)1.目的通过对消毒剂的选择及消毒效果进行验证,以确定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和更换周期,使消毒效果始终保持有效性和稳定性。

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洁净车间、检验室无菌操作人员用于手部消毒的消毒剂型。

3.参考文件3.1.GB15979-2002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3.2.《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

4.2.质量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协调验证过程,保证验证顺利完成,对验证进行总结和评价。

4.3.生产员:负责方案的实施。

4.4.检验员:负责验证方案起草,质量控制和检测,出具相关记录和报告,验证用耗材、试剂、表单等的准备工作。

5.验证计划5.1.75%酒精溶液消毒效果确认,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5.2.0.2%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效果确认,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6.验证内容6.1.75%酒精溶液消毒后手部细菌数;6.2.0.2% 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后手部细菌数。

7.验证实施7.1.验证前准备工作操作人员按照洁净区7步洗手法将手洗干净,再将手烘干后取样;再使用喷壶喷出消毒液,双手均匀搓开,晾干后再次取样。

7.1.1.检验器具、试剂: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生化培养箱、可调移液器、微生物限度过滤系统、微孔过滤膜(0.45μm)、培养皿、培养基、PBS缓冲液。

7.1.2.实验用品准备培养基的配制:见《培养基配制记录》实验用品处理:将微生物限度仪泵头、移液枪头、镊子,放入不锈钢灭菌盒或用牛皮纸包扎好。

与洁净服一起放入灭菌锅,经高压蒸汽121℃灭菌30min。

手部消毒方法验证

手部消毒方法验证

操作人员手部卫生消毒方法验证方案一、验证目的1.主要是手工操作,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手部卫生达不到要求,含菌量较高,当手触到产品时,手上大量的细菌也会随着手传播到产品上,造成产品污染。

因此,要对手的卫生进行有效控制并验证,对手部进行消毒杀菌的有效方法,以保证实现在正常条件下,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2.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分析评价操作人员手的卫生状况对产品带来初始污染的影响,以确认最佳消毒时间。

二、方案验证小组品质部:生产部:本方案由品质部协同完成,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

三、验证人员职责品质部经理:负责组织验证方案的起草编制,组织验证方案的评价结果及结论。

QC:负责组织验证工作的具体采样、试验。

四、验证依据: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五、验证项目:生产工人手细菌总数≤300cfu/每只手。

六、验证条件设置:1.操作人员洗手必须用液体肥皂。

2.浸手消毒液:75%酒精消毒液。

七、验证范围:1.洗手完毕后手部细菌数。

2.连续工作2h后手部细菌数。

3.连续工作4h后手部细菌数。

八、验证方法1.洗手a、卷起袖管;b、打开水笼头放水,湿润双手。

c、使用足量的液体肥皂;d、双手搓揉,清洗每一手指和手指之间及掌心部位和手腕部位;e、冲洗尽泡沫上所附着的污垢、皮屑和细菌;f、检查手指、指甲、手掌,并对可能遗留污渍重新洗涤;g、将手烘干后穿上洁净工作服;h、双手放放消毒液中浸泡30s;i、鼗手彻底干燥。

2、采样a、采样方法对生产人员手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b、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10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个稀释度),分别取1ml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人稀释度倾注2块平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7温箱培养24h,观察结果,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算,求出平均菌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方案:手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方案号:VP001-00
手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1概述
利用化学试剂喷涂到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使手套表面细菌蛋白变性,从而到达灭菌的目的。

操作人员按照《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要求将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消毒后,对手套表面进行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查消毒效果。

2目的
本方案是通过对车间操作人员进入胶原蛋白万级洁净车间操作前对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的消毒效果的评价,以确认手消毒的效果,以及消毒的间隔时间。

3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车间人员进入车间手消毒程序的消毒效果验证。

4参照文件
《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
《手消毒情况检查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业指导书》
《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5人员及职责
6填写规范
6.1在进行测试时,所有记录(含偏差记录)和签字应当使用黑色笔。

6.2拼写错误,不能使用可掩盖原始文字的修正液或其它修改方法。

拼写错误应参照如下方法修改:
6.3
7人员培训
本方案得到批准执行前,验证小组所有成员均需经过相关培训且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行本方案。

其培训情况需在本方案执行前得到确认,并将其结果填写于“附表一:人员培训确认表”中。

8验证测试
8.1消毒剂:0.1%新洁尔灭、75%乙醇。

8.2消毒范围:手部带的一次性非灭菌乳胶
8.3
8.4手套
8.5本实验对车间所有操作人员(5人)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取样实验,进行微生物培养,以确证手消毒方法普遍实用。

8.6操作步骤
8.6.1操作人员按照《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对手进行清洁后,带上一次性非灭菌乳胶手套进行消毒(采用75%乙醇)并烘干,再用灭菌棉签1个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消毒后的右手手指(右手五指并拢)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擦拭后用灭菌剪刀剪下签头,投入盛有10ml 0.9%灭菌氯化钠溶液的密塞锥形瓶中。

此样作为试验组。

8.6.2手消毒后的人员在洁净车间内相同环境下滞留,不做任何工作,自手消毒第一次取样后,按照SOP要求的30min和之后第40min,分别再次取样进行培养。

8.6.3微生物检验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业指导书》中的方法执行。

将灭菌前和灭菌后取样,分别稀释三个级别,每个级别10倍递减。

将三个级别浓度的取样液,分别取1ml放入¢150mm玻璃培养皿琼脂培养基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个平皿。

30~35℃培养三天,以空白培养皿作为对照,观察结果。

8.6.4次日,同样按照8.6.1~8.6.3的方法,采用0.1%新洁尔灭进行消毒,再进行取样实验。

8.7接受标准:试验组(即手消毒后)培养三天,细菌总数≤100CFU/手。

8.8记录见附表二:手消毒细菌培养记录
9验证周期
手消毒的消毒剂类型改变,操作环境要求提高则需进行在验证,否则不再进行确认。

10偏差
本方案执行过程中,所有出现的偏离均需填写偏差报告将其记录、追踪,并在报告得到批准前确认所有偏差纠偏措施均已得到执行,其执行结果合格,偏差报告得到批准关闭。

“附表三:偏差追踪表”
11验证报告
验证结束后,根据验证的实施情况写出验证报告,总结各项目的确认情况。

各项目的确认结果可直接填于附件的表格中,相关的证明文件作为附件附于验证报告后。

12验证证书
验证报告经过批准后,验证小组颁布验证证书,同意该验证符合要求,并付诸实施。

“见附表四:验证证书”。

13附件
附表一:人员培训确认表
附表二:手消毒细菌培养记录
附表三:偏差追踪表
附表四:验证证书
附表一:人员培训确认表
附表二:手消毒细菌培养记录
附表三:偏差追踪表
□Pass □Fail
□Pass □Fail
□Pass □Fail
□Pass □Fail 备注
QA/日期
附件四:验证证书
验证证书
证书编号:
手消毒效果经过验证,完成验证中的所有测试工作,所有偏差均经过处理,结果符合预定标准,验证过程符合《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的要求,总体符合GMP要求,验证结果为合格,特颁发此证书,该程序可以投入使用。

验证有效期至年月日。

批准质量部经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