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刨床-机械原理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牛头刨床

牛头刨床设计一、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靠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及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完成工件的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图1为其参考示意。

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执行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完成刨刀的往复运动和间歇移动。

刨床工作时,刨头6由曲柄2带动右行,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作行程。

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刨刀左行时,即为空回行程,此行程无工作阻力。

在刨刀空回行程时,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带动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在垂直纸面方向上做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图1 牛头刨床二、设计要求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平行,刨刀刀刃点E与铰链点C的垂直距离为50mm,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

允许曲柄2转速偏差为土5%。

要求导杆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为最小值;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内,摆动从动件9的升、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系统有过载保护。

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三、设计数据表1 设计数据四、设计内容及工作量(1)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将导杆机构放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数学模型。

(4)凸轮机构设计。

根据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基圆半径r o、机架l o2o9和滚子半径r r)和实际轮廓,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可选)。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能变化曲线:
飞轮设计:

A4

A2 A4 A2
速度图解法:
V1A+V12=V 2A VF+VFB=V 2B V2B=βV 2A Β为常数比
加速度图解分析: a4An+a4Ar+a24Ar+ak24A =a2A 大小 方向
a4b+aF4Br=aF a4A=βV 4B
进给凸轮机构设计
主体机构设计
牛头刨床主体机构
主体结构设计
设计要求
(1)刨刀工作行程要求速度比较平稳,空回行程时 刨刀快速退回,机构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刨刀行程H=300mm或H=150mm。曲柄转速、 切削力、许用传动角等见表1,每人选取其中一组数据。 (3)切削力P大小及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在切削行 程的两端留出一点空程。具体数据如下:
主体机构
电机转速n(r/mi n)
切削力P(N)
75
许用传动角[γ]
H=150mm
4500N
45°
刨刀行程:H=150 速比系数:K=1.4
主体机构(方案一)
方案一: 摆动导杆机构与摇杆滑块机构组合机构
机构简图: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F=3×5-2×7=1
主体机构(方案一)
机构尺寸的计算:
在满足压力角条件确定基圆半径,摆杆中心间的中心距。
• 推程许用压力角为[α]= 38°; • 回程许用压力角为[α’]= 65°; • 试凑法:对照摆杆长度为L,赋值基圆半径, 中心距a=90,r0=50;经试验符合要求
滚子半径rf:rf<ρ mi n -3(mm)及rf<0.8ρ mi n(mm) 方法1用图解法确定凸轮理论廓线上某点A的曲率半径R: 以A点位圆心,任选较小的半径r 作圆交于廓线上,在圆A 两边分别以理论廓线上的B、C为圆心,以同样的半径r 画圆,三个小圆分别交于E、F、H、M四个点处。过E、 F H、M O点 O点近似为凸轮廓线上A OA。并且曲率中心肯定在曲线过A 点的法线上。可以通 过法线与直线EF或HM的交点求曲率中心。

牛头刨床原理

牛头刨床原理

牛头刨床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木材加工的机械设备,它主要用于对木材进行刨削和修整,使得木材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送料系统、刨削系统和送料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

1.送料系统。

牛头刨床的送料系统主要由送料辊和送料链条组成。

当木材被送入牛头刨床时,送料辊会将木材固定在机器的工作台上,防止木材在刨削过程中移动。

同时,送料链条会将木材沿着工作台送入刨削系统,确保木材能够顺利进行刨削操作。

2.刨削系统。

刨削系统是牛头刨床的核心部件,它主要由刨刀和刨床主轴组成。

当木材被送
入刨削系统后,刨床主轴会带动刨刀旋转,刨刀与木材表面接触,对木材进行刨削。

刨刀的旋转速度和刨床主轴的进给速度会影响刨削的效果,通常需要根据木材的硬度和刨削的要求进行调节。

3.送料系统。

刨削后的木材会被送料链条送出牛头刨床,完成整个刨削过程。

在刨削过程中,送料系统需要确保木材能够顺利送出,同时也需要对木材进行支撑,防止出现倾斜和晃动的情况,保证刨削后的木材表面平整。

总结。

牛头刨床通过送料系统将木材固定和送入刨削系统,刨削系统对木材进行刨削
操作,最后通过送料系统将刨削后的木材送出。

这就是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在木材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木材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装饰等行业。

希望本文对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VB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VB

一·机构简介·1.1牛头刨床的组成牛头刨床主要由床身、滑枕、刀架、工作台、横梁、进给机构和变速机构等组成。

(1)床身床身内部有变速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

床身的顶面有水平导轨,滑枕沿水平导轨作往复直线运动。

在床身前面有垂宜导轨,横梁带动工作台沿垂直导轨升降。

2)滑枕滑枕的前端有环状T形槽,用来安装刀架和调节刀架的偏转角度:滑枕的内部装有调整滑枕行程位置的机构,它是由一对锥齿轮和丝杠组成。

滑枕的下部有两条燕尾型导轨,它与床身上部的水平导轨配合。

在曲柄摇杆机构的带动下,滑枕在床身水平导轨上作往复直线运动。

(3)横梁与工作台校梁安装在床身前部垂直导轨上。

横梁的底部装有升降丝杠,使校梁能沿着床身前部的垂直导轨作上下移动。

工作台和滑板连接在一起,安装在横梁水平导轨上,转动安装在校梁凹框内的横向进给丝杠,工作台就沿着横梁的水平导轨作横向移动。

工作台的前部底下装有支架,以防止工作台在刨削过程中产生向下倾斜和振动现象。

工作台的上平面和两侧面均制有T形槽、v 形槽和圆孔,用来固定不同形状的工件或夹具。

(4)刀架刀架用于装夹刨刀,并使刨刀沿着垂直方向和倾斜方向移动。

刀架由手柄、丝杠、刻度转盘、夹刀座、拍板、拍板座、滑板等组成。

刻度转盘6用T形职栓5紧固在滑枕前端的“环”状T形槽内。

可按加工的需要作160’的回转。

刻度转盘6与滑板13通过导轨相配合,只要摇动丝杠3上端的手柄1,就可使滑板13沿着刻度转盘6上的导轨移动,通过刻度环2来控制背吃刀量的大小。

拍板10与拍板座11的凹槽相配合,用铰链销7连接。

在拍板10的孔内装有夹刀座8刨刀就装在它的槽孔内,拍板10可以绕铰链销7向前上方拾起,这样可避免滑枕回程时刨刀与工件已加工。

(5)进给机构进给机构主要用来控制工作台横向进给运动的大小。

(6)变速机构操纵变速机构的手柄,可以把各种不同的转速传递到曲柄摆杆机构而改变格杆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的摆动次数。

(7)曲柄摇杆机构主要作用是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枕的往复直线运动。

牛头刨床原理

牛头刨床原理

牛头刨床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木材加工的机械设备,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旋转刨刀切削木
材表面,从而实现木材的修整和光滑加工。

牛头刨床在木工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木材加工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旋转刨刀的切削作用。

当木材被送入牛头刨
床的工作台上时,刨刀开始旋转并接触木材表面。

随着刨刀的旋转,木材表面开始被切削,去除不平整的部分,从而使木材表面变得平整和光滑。

其次,牛头刨床的原理还包括送料和刨削深度的控制。

在牛头刨床的操作过程中,木材需要被精确地送入刨床的工作台上,以确保刨刀能够均匀地切削木材表面。

同时,操作人员还需要根据需要调整刨削深度,以达到所需的加工效果。

另外,牛头刨床的原理还涉及刨床的结构和传动系统。

刨床通常由床身、工作台、送料系统、刨刀和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共同协作,使得牛头刨床能够有效地完成木材加工任务。

此外,牛头刨床的原理还包括刨床的安全性和维护。

在操作牛头刨床时,操作
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定期对刨床进行维护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其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牛头刨床的原理是基于刨刀的切削作用,通过送料和刨削深度的控制,以及刨床的结构和传动系统的协作,实现木材的修整和光滑加工。

同时,牛头刨床的安全性和维护也是其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木材加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牛头刨床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刨床刀具对工件
进行切削,从而使工件表面得到精确加工。

牛头刨床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刨床刀具的切削运动和工件的进给运动。

首先,刨床刀具的切削运动是牛头刨床工作原理的关键。

刨床刀具通常由刨刀
和主轴组成,主轴带动刨刀进行旋转运动,刨刀的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切削出所需形状的表面。

刨刀的材料和刃口的锋利度对切削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通常刨刀材料选择高速钢或硬质合金,保持刃口的锋利度能够提高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

其次,工件的进给运动也是牛头刨床工作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刨床加工过
程中,工件夹持在工作台上,通过工作台的移动使工件在刨刀下方进行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削加工。

工作台的进给速度和进给量的控制直接影响着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合理的进给速度和进给量能够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

此外,牛头刨床工作原理还涉及刨床主轴的转速调节、刨床切削深度的控制、
切削润滑和冷却等方面。

刨床主轴的转速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刨刀直径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

刨床切削深度的控制通常通过刨床进给机构实现,对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工件,需要调整切削深度以满足加工要求。

切削润滑和冷却则可以减少刨刀和工件的磨损,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总的来说,牛头刨床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需要刨床刀具、工件进给、主轴转速、切削深度等多个方面的配合和控制。

只有充分理解牛头刨床工作原理,并合理调整各项参数,才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加工平面、棱角和凹凸的机床。

它通常用于生产车削刀架、锤头、铰链等工件。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轴上的锯齿状铣刀对工件进行切削,而工件则在工作台上以线性方式移动。

下面将介绍牛头刨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构造牛头刨床由床身、工作台、主轴箱、进板装置、走刀箱等部分组成。

其中,床身是刨床的基础,由精密铸铁制成;工作台支撑工件,可前后和左右移动;主轴箱设在床身顶部,主轴由电机驱动,带有铣刀;进板装置用于将工件送入主轴下方,方便切削;走刀箱由传动装置和移动机构组成,它能够精确定位工艺和方便定位加工。

二、工作原理牛头刨床的切削原理是将铣刀在工件表面上来回移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调整切削深度:首先需要调整切削深度,即调整铣刀从工件表面切入的深度。

这可以通过在主轴箱上调整切削深度刻度来实现。

2.调整进给速度:调整进给速度与切削深度相似,它决定了铣刀每次进入和退出工件的速度。

这可以通过控制进板装置上的送料轮来实现。

3.安装铣刀:将铣刀安装在主轴上,然后尺寸确定,要么通过人工调整刀头,要么通过数控系统自动调整刀头。

4.调整工件位置:在工作台移动工件,使待加工的表面与铣刀平行和垂直。

5.启动刨床:刨床开始工作,铣刀开始沿着工件表面移动并切割。

6.重复步骤5,直到加工完成:将铣刀沿着整个工件表面移动,直到工件加工完成。

以上就是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

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监测铣刀状态、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

此外,还需注意保持工件和刨床间的安全距离,以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总之,牛头刨床非常适合于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

它能够通过调整铣刀和工件位置,精确地控制加工过程和质量,并具有非常高的加工效率。

但是,由于它的构造复杂,操作要求较高,所以需要计划好加工过程并经常维护刨床设备。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刨床工作时, 如图(1-1)所示,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

切削阻力如图(b )所示。

O 2AO 4xys 6s 3X s 6CBYs62 3 4 567 n 2F rY Fr图(1-1)F rx0.05H0.05HH(b)、设计说明书1.画机构的运动简图1、以O4为原点定出坐标系,根据尺寸分别定出O2点,B点,C点。

确定机构运动时的左右极限位置。

曲柄位置图的作法为:取1和8’为工作行程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1’和7’为切削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其余2、3…12等,是由位置1起,顺ω2方向将曲柄圆作12等分的位置(如下图)。

图1-2取第I方案的第4位置和第9位置(如下图1-3)。

图 1-32. 对位置4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a ) 速度分析 取速度比例尺l μ=mmsm 001.0对A 点: 4A V = 3A V + 34A A V方向:4BO ⊥A O 2⊥ //B O 4大小: ? √ ?4A V =l μ⨯4pa =smmm mmsm673239.0239.673001.0=⨯4ω=AO A l V 44=srmmsm38431.1486334.0673239.0=34A A V =l μ43a a l =smmm mmsm156326.0326.156001.0=⨯V 5B = V 4B =4ω⨯BO l4=sm747530.0对于C 点: C V = B V + CB V 方向: //'XX BO4⊥ BC⊥大小: ? √ ?C V =l μ⨯pcl =mmsm001.0smmm 749708.0708.749=⨯ CBV =l μ⨯bc l =mmsm001.0smmm 0490895.00895.49=⨯5ω=bcl CB l u V =sr363626.0速度分析图:图 1-4(b)加速度分析 选取加速度比例尺为a μ=mmsm2001.0对于A 点:Aa = n A a 4+ t A a 4= 3A a + k A A a 34 + 34rA A a 方向: A →4OB O 4⊥ A →2O B O 4⊥ //B O 4 大小: √ ? √ √ ? 由于3A a =22ωAO l2=234263.4s m KAA a 34=24ω34A A V =2432808.0smnA a 4=24ωAO l4=2931975.0sm 已知,根据加速度图1-5可得:tA a 4=aμ''a n l =2549416.0s m , r AA a 34=a μ''ak l =2298112.3s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较全面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特别是机械原理部分已学过的知识的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对一项工程实际的应用问题从任务分析、调查研究、方案比较、方案确定、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训练,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目的在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创新思想确定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案及其有关尺寸,并学会将方案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确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学会按任务进行调研、实验、查阅技术资料、设计计算、制图等基本技能。

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学会运用团队精神,集体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目录一、设计任务 (3)1.1、牛头刨床的机构简介 (3)1.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1.3、设计内容 (5)1.4、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5)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6)2.1、速度分析 (6)2.2、加速度分析 (7)三、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9)3.1、运动副反作用力分析 (9)3.2、曲柄平衡力矩分析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一、设计任务1.1、牛头刨床的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所示。

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

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容量。

1.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已知曲柄每分钟转数n2,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且刨头导路x-x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的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要求做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

以上内容与后面的动静力分析一起画在1号图纸上。

1.3、设计内容(1)按设计任务书要求调研、比较设计的可能方案,比较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所选最优设计方案;(2)确定杆件尺寸;(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4)对机械行运动分析,求出相关点或相关构件的参数,如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列表,并绘制相应的机构运动线图如位移与原动件角曲线;速度与原动转角曲线;加速度与原动件转角曲线;(5)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6)编写设计说明书。

1.4、画机构的运动简图以O4为原点定出坐标系,根据尺寸分别定出O2点,B点,C点。

确定机构运动时的左右极限位置。

曲柄位置图的作法为:取1和9’为工作行程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1’和8’为切削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其余2、3…13等,是由位置1起,顺ω2方向将曲柄圆作16等分的位置。

取Ⅰ方案的第1位置点和第9位置点,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2.1、速度分析取速度比例尺vu =mmsm005.0 ,见图纸速度分析。

对A 点:4A V =3A V +34A A V方向: AB ⊥ A O 2⊥ //AB 大小: ? √ ?4A V = v u⨯4pa =sm mm mm sm19.038005.0=⨯ 4ω=AO A l V 44=s r mm s m475.04.019.0=34A A V =v u 43a a l =sm mm mmsm67.0133005.0=⨯V 4B =4ω⨯BO l 4=sm 257.0对于C 点:CV = B V +CBV方向: //'XX B O 4⊥ CB ⊥ 大小: ? √ ?CV =v u ⨯pcl =mmsm005.0sm mm 26.052=⨯CBV =v u ⨯bcl =mmsm005.0sm mm 08.016=⨯50.080.590.135m CBs r sbcv l mω===2.2、加速度分析选取加速度比例尺为a μ=mm sm 205.0 ,见图纸加速度分析。

对于A 点:4A a =nA a 4+t A a 4=3A a +k A A a 34 +34r A A a方向: A →4O B O 4⊥ A →2O B O 4⊥ //B O 4大小: √ ? √ √ ? 由于3A a =22ωA O l 2=234.4smKA A a 34=24ω34A A V =264.0s mn A a 4=24ωA O l 4=209.0s m 已知,根据加速度图可得:t A a 4=a μ''an l =255.3sm,rA A a 34=a μ''a k l =215.1s m23.5540.4448.875m A s a O Aτε===另外还可得出:2440.548.875 4.79m B s a o B τε=⨯=⨯= 242240.4750.540.12n m B O B s a l ω=⨯=⨯=nCB a =25ωBC l =2047.0s m对于C 点20.04ms a mm μ=Ca = τBa +n Ba +n CBa +t CBa方向: '//XX4O B⊥4B O →C →B BC ⊥大小: ? √ √ √ ?根据根据加速度图可得:2''0.04117.5 4.7m c a s p c a l μ==⨯=,2''0.0429 1.16m CB a s n c a l τμ==⨯=三、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3.1、运动副反作用力分析取“9”点为研究对象,分离5、6构件进行运动静力分析,见图纸力分析。

已知 G 6=700N ,又a c =4.7m/s 2,P=7000N 可以计算F I6=-G 6/g×a c = - (700/10×4.7)= - 329N 取100N mm μ=6G + 56R F+ 16R F + P + 6I F =0方向: 竖直 //BC 竖直 水平 水平 大小: √? ?√c cm a可计算出N F R 670056= , N F R 135016=分离3,4构件进行运动静力分析,杆组力体图见图纸力分析。

已知: F R56=F R54=6700N ,G 4=200N由此可得: F I4 = - G 4/g × a 4 = - 72N m N J M S I /76.9444=⨯=ε根据∑=⨯-+⨯+⨯-⨯-=034344545444444h F M h F h F h G MR I R I I O ,其中4h ,4I h ,54h ,34h 分别为4G ,4I F ,54R F ,34R F 作用于4O 的距离(其大小 可以测得),可以求得: 34R F =8813N3432R R F F =-作力的多边形见图纸力分析。

3.2、 曲柄平衡力矩分析曲柄2进行运动静力分析,作组力体图见图纸力分析。

32R F 作用于2O 的距离为h ,其大小为0.028m所以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为:m N h F M R ⋅=⨯=.24732,方向为顺时针。

总结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机械原理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构件的速度加速度分析;熟悉了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等等。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不仅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课程设计过程,也是对团队精神的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

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迎刃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最后,感谢老师的精心指导以及同学们的帮助。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1] 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葛文杰主编——七版——北京2006.5[2] 理论力学Ⅰ/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研究室编——六版——北京2002.8[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罗洪田主编——北京1986.10[4] 机械原理与课程设计上册/张策主编——北京2004.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