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原则和方法

合集下载

三节多义词和同音词课件

三节多义词和同音词课件
1
他来), 11经常(老迟到),12排行末了(老儿子), 13 很、极(老远),14 颜色深(老红),15前缀(老王) 引申义与词的使用范围不断变换和扩大有关。“老”年龄 、朋友、人、房子、黄瓜-----
第5页,共17页。
(四)比喻义
1.定义 通过打比方而成为词的固定义项。
“近视”①视力缺陷, ②目光短浅。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一)什么是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就是单义词
(二)什么是多义词 同时存在着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叫 多义词。
第2页,共17页。
二、多义词
(一)义项定义
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二)义项分类 1.本义: 词最早产生的意义。牵扯到词源学问题
第3页,共17页。
2.基本义:
意义最明确、常用、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义项。 基本义是从应用角度研究多义词最基本、最常用 的意义;
②比喻参加。
第7页,共17页。
(五)借代义
1.定义
词在本义或基本义基础上通过借代用法 而形成的固定义项。
例如:铁窗—监牢; 借代年龄:豆蔻(女,13—16);弱冠(男, 20);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耳顺);
第8页,共17页。
借代婚龄如:纸婚(1);瓷婚(20);银婚(25); 珍珠婚(30);珊瑚婚(35);红宝石婚(40);金 婚(50);绿宝石婚(55);金刚钻婚(60);白金 婚(70);钻石婚(80)
第15页,共17页。
(四)同音词与多义词
1.相同点:都是用同样语音形式表达不同的 语义内容;
2.不同点: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同音词是多词 一音,二者主要看语义是否有联系.区分:
“花”:鲜花;眼花;花白;雪花;礼花;花招; 探花;棉花;挂花;花钱;花木兰;花架子;花蕊;花 布;花白;姊妹花;花魁

语言学:现代汉语题库考点

语言学:现代汉语题库考点

语言学:现代汉语题库考点1、单选()组词都是区别词。

A、副、简单、金子、女B、大型、中型、中级、低级C、民用、国产、特等、初等D、男、银子、初级、正正确答案:C2、多选普通话的39个韵母中,(江南博哥)只能自成音节不与辅音声母相拼合的有()A、uaiB、ongC、erD、uengE、e正确答案:C, D, E3、单选偏正短语作修饰语的短语是()。

A、一辆崭新的别克牌小轿车B、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C、他同学爸爸的上级的孩子D、我的那位开出租车的好朋友正确答案:C4、单选舌位后、半高、唇圆的元音是()A、uB、<C、aD、o正确答案:D5、多选下面几个声母中,属于擦音的有()A、qB、xC、hD、lE、k正确答案:B, C6、单选关于祈使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祈使句的谓语只能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动词或动词结构B.祈使句的主语往往是第二人称代词,不能用听话人的名字来作祈使句的主语C.第一人称代词“咱们”不能作祈使句的主语D.祈使句不能连用两个否定形式正确答案:A7、单选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A、轻声、儿化B、简缩C、附加法D、词根复合法正确答案:D8、单选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正确答案:D9、单选与其他三个句式不同的是().A.唱一个歌给我听B.炒一个菜给我吃C.倒一杯茶给我喝D.拿一支笔给我用正确答案:A10、单选汉语拼音的音节中,韵头都由()充当。

A、单元音B、a、o、eC、o、i、uD、i、u、ü正确答案:D11、多选下列语句中语序的变化不会引起含义或结构变化的有()。

A、饭在锅里——锅里有饭B、客人来了——来了客人C、老王或者老李去——老李或者老王去D、小张不跟小李说话——小李不跟小张说话E、小张跟小李是好朋友——小李跟小张是好朋友正确答案:C, E12、判断题普通话里的e和Qe可以用同一字母e表示,因为它们是两个相同的音素正确答案:错13、单选从给出的几个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

现代汉语词汇章节题库以及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章节题库以及答案

一、填空题1、词最重要特点在于:它是_________的语言单位。

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3、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又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4、“北京猿人究竟多少人一群呢?”这句话中共有__个语素__个词。

5、“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语素__个词。

6、“流连”是单纯词中的__词,“妯娌”是______词,“丁宁”是__词。

7、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8、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

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9、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但只有__个语素。

10、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11、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12、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3、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4、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叫做__。

这里的“词语”指__和各种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__,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成语、___、___、___等。

15、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6、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7、“鬼”、“神仙”等词的意义是对客观世界的_______反映。

18、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9 、义项是词的_________。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是___,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___。

20、词的本义是词的__意义,基本义是词的____的意义,引申义是_________的意义,比喻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词义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词义

2.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
A.永久——永远
B.颠覆——推翻
A 要点:1.“永久”是形容词,常修饰名词作定语,也可修饰动词作状语;“永远”是副词, 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有时作定语。2.“永久”多用于书面语,“永远”用于口语和 书面语均可。3.“永久”可构成“永久性”,“永远”不可。 B 要点:1.“永久”是形容词,常修饰名词作定语,也可修饰动词作状语;“永远”是副词, 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有时作定语。2.“永久”多用于书面语,“永远”用于口语和 书面语均可。3.“永久”可构成“永久性”,“永远”不可。
2.反义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有何表达作用?试举例说明。 (1)类型:①绝对反义词,两词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存在,肯定甲就否定乙,肯定 乙就否定甲。例:生——死。②相对反义词,两词间存在第三种状态,肯定甲就否定乙,但 否定甲,不一定就肯定了乙。例:强——弱。 (2)作用:由于反义词意义的对立通常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反映,因此通过反义词 来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可以使人们在鲜明对比下认清事物的是非、善恶、轻重、缓急,收到 良好的表达效果。[1]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 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例如:“但是,这些名家的可贵,是在失败面前,并不失 望,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吃一辈,长一智”使失败转化为成功。”“失败”和“成功” 这一对反义词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它说明,要成功,就要经得住失 败;经得住失败,才能取得成功。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这个意思。这种句子,蕴 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富于哲理性。[2]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如“我们大 家辛辛苦苦为的是什么?就为的一个心愿:要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把丑的变成 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成座大花园。(杨朔《京城漫记》)”用四组反义词着重说 明决心把破旧肮脏的北京城,建设成一个美好欢乐的北京城。[3]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 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例如“懒惰的结果是痛苦,勤劳的结果是幸福。”[4]由 于反义词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人们有时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个反义词。例如“咱们都是大老粗,好好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变他个老细。”例句中的“老 细”就是按照原有的词“老粗”,利用反义关系临时创造出来的。[5]反义词作为语素可以 用来构成合成词。例如“矛盾、迟早、横竖、得失、高低”。这种合成词的意义并不是原来 两个词的意义的总和,而是从矛盾对立中概括出来的新义。[6]反义词还可以用来构成成语。 例如“破私立公、深入浅出、喜新厌旧、出生入死”。[7]反义词还可以和同义词拆散交叉 构成成语。例如“生离死别、欢天喜地”。

现代汉语复音词义项关系及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分野现代...

现代汉语复音词义项关系及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分野现代...

现代汉语复音词义项关系及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分野现代汉语复音词义项关系及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分野张 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摘要:从词源和现时语感双重限定的基本原则出发,着眼于语素的同一性着眼于语素的同一性着眼于语素的同一性可可将同一复音词形所载诸义的关系概括为完全无关词形所载诸义的关系概括为完全无关、、部分无关和相关三种基本形态部分无关和相关三种基本形态;;语素间的结构关系、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语素义的距离和生存度等对同素异义型复合词义项关系语素义的距离和生存度等对同素异义型复合词义项关系有不有不同程度同程度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根据义项关系的疏密可将复音词义项相关度确定为高度相关、中度相关、低度相关、部分无关、完全无关五个等级,现代汉语复音多义词与同音现代汉语复音多义词与同音现代汉语复音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界限应当形词的界限应当划在义项中度相关和低度相关的词之间划在义项中度相关和低度相关的词之间。

关键词: 复音词;同音形词;多义词;同素异义型多义词一 汉语复音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划界研究及其疑难从语言类型的角度来看,词的长度及文字与词的对应性是决定一种语言同音形词比重高低的重要因素。

上古汉语是以单语素—单音节词为主的语言,词的长度短,且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单音节数量有限,导致词语同音的现象异常突出;再加上方块汉字创制困难,又使得同一字形往往要承载音读相同的多个词语,因而形成大量的同音形词。

到现代汉语,词的长度有所增加,双音节的复音词(下文径称复音词)成为词汇系统的主体。

但这种类型的词汇仍不能完全避免同音形现象,原因在于:复音词衍生的途径不一,部分单音节同音形词作为构词成分进入复音词,语素在词中呈现的意义、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语素间的语义关系、语素义的来源及常用性等有时彼此殊异,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复音词诸义项的意义联系,从而形成同音形词。

那么,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附丽于同一复音词形(即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读相同的汉字)的若干意义之间没有联系,当视为同音形词?反之,属于有意义联系,为一词多义?最先直面这个问题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

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很明显的 区别的。
1 : 3 期” 。 也是在基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因
种联 系。因此说 “ 老 是一个多义词 。 5 、 力: A力量、 能力 B 体力 C尽 力、 努力 例如 : ( 1 )没有 一 个人把 小 草 叫做 大 力 士 ( 2 ) 有人说金刚的力气最大( 力量 、 ( 3 ) 我们班 数他最有力( 力量 、 能力 )
( 学习) ( 学校 ) ( 4) 他 决心 , 要 成 为一 名医 学家 。
( 2 ) 一到春天。 百花齐放, 把大地装扮
得十分 漂亮 。( 可观赏 的植物 ) ( 3) 我可不 想花这 么 多时 间听你说空
( 3 )他已经中学毕业.考入了大学 。 材料上的有色物质
话。( 用. 耗费) ( 4 ) 这 是妈 妈 给我 买 的花 衬 衣 , 你 看 漂亮吗 ( 花纹 或有花纹 的 ) ( 5 ) 我们要 注意节 约 . 即使 有钱 了。 也
这根黄瓜老了。( 过了适 日 期)
同。 都念“ I 6o ” . 而且意义问又有联 系。例 ( 1 ) 中的“ 老” — — 年岁大 , 用的基 本义 , 例 【 2 ) 中的“ 老“ ——有 经验 , 是 基本 的 引申 ;
( 1 ) 结果, 切开瓜一吃 , 瓜味竞清淡如
( 2 ) 病人喜欢吃清淡 的食物 。 ( 不油腻 ) ( 3 ) 今 天生 意 很清 淡 。( 生 意 不好 不 兴旺 ) 9 敷衍
( 学科 ) ( 5 ) 我学 文化 。( 学习) ( 6 ) 他学 狗叫。( 模仿 ) 7 、 ( 普通高 中课 程标准 实验汉 语选修
( 1 ) 加上吃不 到新鲜 蔬菜 就染 上 了怪 毛 病( 生病。 染病 . 传染 ) ( 2 ) 我 们把 实验室打 扫 的一 尘不染 。 ( 沾染 . 沽上 )

同形词及多义词的区分及其对词典编纂的影响

同形词及多义词的区分及其对词典编纂的影响

同形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及其对词典编纂的影响刊《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于根元主编),广播学院2000年12月苏新春一、同形词的基本性质及其意义划分标准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意义不同”是构成同形词的基本标准。

从理论上看这个解释是很清晰的,但多年来同形词总是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总是在花力气甄别它与“左邻右舍”的关系,这说明要真正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同形词问题,还有不少难点。

i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区分它与多义词的界限。

用“意义”标准来区分来源不同的同形词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文言词与白话词(如【参见】“多用于书或文章的注解”与【参见】“以一定礼节进见,谒见”)、方言词与普通话词(如【白话】“指不能实现或没有根据的话”与【白话】“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形式”)、本土词与外来词(如卡车的【卡】与关卡的【卡】)等来源不同的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由于意义迥异,二者的区别还是容易分辩。

但对从一个多义词分化而来的同形词,“意义标准”运用起来就有很大的困难。

也就是说一个词原有的多个义项在什么情况下算“一家人”,属于一个词内部的X围,什么情况下算“另一家人”,属词与词之间的同形词关系?二者的界线在哪里?“意义”亲疏远近的“度”在哪里?这就是由多义词分化而来的同形词与多义词区分的难点所在。

在划分词的单位时,过分依赖意义标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使得汉语在确定各级单位时都会遇到类似临界的困难。

往上算,词与词组的界定如此。

ii往下算,词义与义项义的界定、同形词与多义词的界定也是如此。

不象英语,词的界线非常清楚,词有完整的外部形态标志,词与词之间要分写。

既然汉语的性质如此,那么对意义标准的依赖与正确把握就成为不可回避而至关重要的事情。

下面三点是在运用意义标准时必须要加以考虑的:1,意义的同异指的应是词基本义的同异。

词与词的本质区别在于基本义的不同。

如【熟地】与【熟地】,iii前者是“药名”,后者是“经过多年耕种的土地”。

如何区分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kdh

如何区分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kdh

大 众 文 艺67汉语言研究在研究词的多义性的时候,不同语言的研究者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区分一词多义和同音形异义现象?通常认为,多义词(一词多义)和同音词(几词同音),都是一种用同一语音形式来表示不同意义内容的语言现象。

它们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彼此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

多义词是一个词有几个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即一词多义;同音词是几个词语音形式(声 、韵、调)相同,而书写形式不一定相同,几个词的意义之间没有联系,是几个词同音。

词的多义性和同音词之间本来没有绝对的界限。

有些词从词源上看是多义词,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义上的联系逐渐变得不明显,就可能被看作同音词了。

目前提出的标准都不统一,因此,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区别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尽管同形同音词和多义词难以区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区分的方法。

这里收集一些学者的研究方法:一、义素分析法具有源流相因或同出一源的历时关系的两种(或多种)意义,如果在现代汉语共时系统中还保持着某种语义联系,则属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如果彼此间的语义联系已不复存在或不再为语言使用者感知,那么,尽管它们仍依附于原有的音形,也分化为不同的词。

辨析这两种情况通常可借鉴义素分析法。

“义素”是语义学中的一个概念,本指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同一语义场中相关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汉语词汇学引入这个概念后,通常用它泛指词义的构成成分,即词义(义位)所标志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的特征。

对它的分析不一定非在相关词的对比中进行,而可以扩展到一个词的不同义位之间;也不一定非采用正值负值二元对立的描写方法,而可以根据比较的具体需要对义位的构成加以适当的离析。

在区分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时,应当采用这种广义的义素分析法。

即通过辨析有同音形的意义之间有无共同的语义构成成分,以判定它们是同一词语的有联系的义位,还是没有意义联系的同形同音词。

在具体操作中,一般可通过下面办法发现不同词义间共同的语义成分:(1)利用释语直接观察各义,从中找出共同的语义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原则和方法*——兼议《现代汉语词典》同形同音词分立的有关问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张博一“共时—历时”双重限定的区分原则在词的多义性(polysemy)研究中,不同语言的研究者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区分一词多义和同音形异义(homonym)现象?由于已经提出的标准都有分析上的困难,因此,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区别“始终是语言学不断讨论的一个问题”(戴维·克里斯特尔,1996:274—275)。

在汉语语言学界,有关的讨论是随着对同音词的特性、来源和类别的讨论而不断集中和深入的。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同音词”就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词语类聚列入词汇学专著和语言学教材中。

综观50年来的有关研究,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同音词”概念的界定发生了由宽而严的偏移。

宽式界定在早期著述中常见,基本表述为:“语音形式相同而词义不同的词是同音词”。

(孙常叙,1956:199;杨欣安,1957(第二册):94;高名凯、石安石,1963:119)该定义是在属概念“词”上加两个种差作出的。

种差(1)“语音形式相同”显然没有问题,而种差(2)“词义不同”则属冗余限定。

因为,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一个词之所以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语言的词汇系统之中,必在语音形式或意义内容上与他词有所不同。

既然同音词已在语音上相同,“词义不同”是理所当然。

语言中怎么可能存在两个音形皆同而词义也完全相同的词?即便字形不同、音义全同,那也是一词之异体或用字之通假,而不是两个词。

因此,用“词义不同”来限定同音词的意义关系等于没有限定,而且也无需这样限定,这好比同义词不用“语音不同”来限定一样。

透过这种限定过宽的逻辑失误,可以看出,当时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学者们在认识同音词的意义关系时,一般没有把多义词的特点作为主要参照,因而在同音词的定义中没有显出特别强调同音词与多义词差别的意图。

严式界定已出现于早期的一些著述中,以后渐被认同。

其基本表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把同音词的意义表述为“完全不同”(周祖谟,1959:38;高文达、王立廷,1982:80;葛本仪,1985:123),另一类表述为“没有任何联系”或“毫无联系”(刘镜芙,1958,罗世洪,1984:62)。

这两种表述虽说都对“词义不同”严加限制,可仍不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

因为,汉语中确有一些语音相同而词义也有相同相通之处的词,例如,由词义分化而产生的同族词“平—坪(平地)”、“鱼—渔(捕鱼)”等,既有相同的语义成分,又有源流相因的关系,并非“意义完全不同”或“词义没有任何联系”。

同音词概念的界定由宽而严,是研究者以多义词为参照和对比项来认识同音词的结果。

他们看到,因语音简化、偶然音同、音译、缩略等形成的同音词语之间意义殊异,即使用相同的字记录,也是易于识别的不同的语言成分;多义词的不同意义虽然也附丽于相同的语音形式,可总有某种语义上的*1本课题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02JAZJD740006)和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HBK01-05/015)的资助,谨致谢忱。

联系,当其语义联系疏离或中断,某些义项会从原词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词位,这个新词若仍沿用原词的语音形式,就成为原词的同音词。

通过这种途径产生的同音词,如果字形也相同,就只能从意义上加以识别区分。

严式定义正是聚焦于大多数同音词的意义特点以及某些同音词与多义词的联系,特别强调同音词意义“完全不同”或“毫无联系”,旨在与多义词划清界限。

由此而言,同音词的严式界定不无意义,它标志着同音词的基本特点已明,也标志着同音词的复杂性和研究难点已引起充分注意。

但是,严式界定显然存在定义过窄和不够明确的问题,原因在于:1)对同音词的类别缺乏限定。

同音词来源多样,性质殊异,是一个内部构成十分复杂的词语类聚。

其与他类词相区别的本质规定性只在于语音形式相同,至于其语义关系,则因词因类而异,没有共同的特征。

也就是说,同音词除可与“异音词”相对外,不能在整体上与其他根据词义特征划分的词语类聚(如多义词、反义词等)相区别,因此,同音词严式定义中的意义“完全不同”或“毫无联系”实际上只能适用于同形同音词,而无法成为适合各类同音词的周延的语义关系上的限定。

2)对同音词意义“联系”的性质缺乏限定。

说同音词的意义“毫无联系”,是指其没有词源学意义上的联系,还是在共时语言系统中没有联系?从严式定义本身看不出答案。

对以上两个问题予以重视和妥善处理的是符淮青先生的《现代汉语词汇》(1985)。

该书将同音词定义为“两个以上声母、韵母和声调都相同的词是同音词”(P.72),摒弃了对同音词意义关系的限定。

在分析了同音词的类型和来源之后,该书重点讨论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界限。

首先,从词源和现时感觉这两个角度把词义的联系归纳为四种可能:(一)词源上有联系,现时感觉意义有联系;(二)词源上有联系,现时感觉意义无联系;(三)词源上无联系,现时感觉意义有联系;(四)词源上无联系,现时感觉意义无联系。

其中,(一)属多义词,(四)属同音词,这是容易区分的。

至于较难处理的(二)(三)两类,作者认为都应看作同音词(P.85—86)。

但(三)类与多义词无关,真正与多义词有纠葛的只是具有第(二)类意义关系的同形同音词。

符淮青先生结合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恰当地限定了多义词与同音词的意义关系,为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分确立了基本原则。

有了正确的原则,尚不能保证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准确无误。

因为,鉴别词语有无历时和共时的意义联系,必须有一套切当可行的分析方法,不能仅仅依凭分析者个人的主观感觉加以定夺。

特别是由于语言使用者对词语意义关系的“现时感觉”因人而异,如果不经合理而有效的分析,就不能准确反映现阶段汉语社团的普遍语感。

为使同形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分更加合理,本文拟在认同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历时—共时双重区分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词典》(1996版)单音节同形同音词分立的得失,重点讨论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中的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

二义素分析法具有源流相因或同出一源的历时关系的两种(或多种)意义,如果在现代汉语共时系统中还保持着某种语义联系,则属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如果彼此间的语义联系已不复存在或不再为语言使用者感知,那么,尽管它们仍附丽于原有的音形,也分化为不同的词。

辨析这两种情况通常可借鉴义素分析法。

“义素”是语义学中的一个概念,本指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同一语义场中相关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汉语词汇学引入这个概念后,通常用它泛指词义的构成成分,即词义(义位)所标志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的、一般的特征。

对它的分析不一定非在相关词的对比中进行,而可以扩展到一个词的不同义位之间;也不一定非采用正值负值二元对立的描写方法,而可以根据比较的具体需要对义位的内部构成加以适当的离析。

在区分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时,应当采用这种广义的义素分析法。

即通过辨析附丽于同音形的意义之间有无共同的语义构成成分,以判定它们是同一词语尚有联系的义位,还是分属失去意义联系的同形同音词。

在具体操作中,一般可通过下面3种办法发现不同词义间共同的语义成分:1)利用释语直接观察各义,从中找出共同的语义成分。

例如:(以下例证皆取自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跌:②(物体)落下.③(物价)下.降2)以一义释语为参照,将另一义释语加以变换,使其包涵对比义项中的语义成分或语义内容。

例如,以跌②“(物体)落下”为参照,将跌①“摔”改为“(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变换了的释语与原释语“摔”所表义值一致,但其中出现了与对比义项跌②释语相同的部分“下”。

再如:贫:①穷—→缺少..衣食钱财②缺少..;不足3)将二义的释语皆加以变换,使其共有的语义内容得以显现。

例如:怨:①怨恨—→对人..或仇恨..或事物强烈的不满②责怪—→用语言表示对人....的不满用义素分析法检验《现汉》同形同音词的分立,可以发现个别应处理为多义词的被离析为同形同音词。

例如:夺1:①强取;抢。

②争先取到。

③胜过;压倒。

④使失去。

⑤〈书〉失去。

夺3:〈书〉(文字)脱漏。

如果借鉴义素分析法,可将“夺3”释语变换为“(文字)因缮写、刻板、排版错误而丢失”。

这样就显出与“夺1”义项④⑤相关,据此,“夺3”不应分立,其义当并入“夺1”。

又如:岸1: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

—→江、河、湖、海等周边高.于水面的陆地。

岸2:〈书〉①高.大。

②高.傲。

“岸1”释语稍加变换,就使其词义中隐含的“高”义素得以外显。

这样的变换既与古训相符(《说文》:“岸,水厓而高者”),又与我们的实际语感相合,我们常说“下河(海)”“上岸”,表明“崖”确实含有“高”义素。

据此,岸1与岸2当合为一词。

三词源考索法凭语感判定或借助义素分析法分析某些意义的关系时,我们常常会犹疑不定:被拟测的某种所谓意义联系,是与词义发展相关的真实联系,还是出自我们的主观牵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词源考索法,上溯到意义发生发展的起点,通过相关词的本义或相关义项的词源义来证实或证伪这种意义联系,从而合理地区分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

词源考索法的具体方式有两种:1)直接求证于词的本义。

如果被拟测为联系节点的某种语义成分或内容在相关义位中是潜隐的,而在本义中是凸显的,那么,可以证实这些义项是有联系的;如果本义的语义构成中不存在拟测的相关义项的联系节点,那么,这些义项的联系未被证实,还有待于利用其他方法予以证实或证伪。

例如:探:①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②做侦察工作的人。

③看望。

④向前伸出(头或上体)。

⑤〈方〉过问。

“探”的②③⑤义顺次由①义发展而来,其间的联系比较清晰。

④义与①义的关系不太明显,我们推测,“向前伸出(头或上体)”这种动作带有目的性,不论是“探头探脑”还是“探出身去”,都是为了有所发现、有所得,①④义似为有联系的义项。

这一推测是否为真?我们可以求证于“探”的本义。

《说文》:“探,远取之也。

”“探”的本义是将手伸向深远处摸取探究。

成语“探囊取物”、“探赜索隐”用的正是“探”的本义。

“探”的本义中同时存在方式与目的两种语义内容,这可以证明我们对义项④中业已潜隐、只有在语境中才能显现的那部分语义内容的推测是真实的,①④两义确为有联系的义项。

又如:快:①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

②快慢的程度。

③赶快;从速。

④快要;将要。

⑤灵敏。

⑥(刀、剪、斧等锋利(跟“钝”相对)。

⑦爽快;痛快;直截了当。

⑧愉快;高兴;舒服。

⑨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

其中,⑦⑧二义属心理范畴,其他义项皆属速度—时间范畴。

这两个义项群是否有语义上的联系?我们也可以先求证于本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