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沙县小吃菜单
沙县小吃都有什么吃的

沙县小吃都有什么吃的说起小吃,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地方,那就是沙县,现在大街小巷的都可以看到各种挂着沙县小吃牌匾的店面,这说明沙县小吃也被我们大众所喜爱,那么沙县小吃到底有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在饭店见到的哪几种呢?下面小编带着你先了解一下沙县小吃的历史。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自古代夏商周、晋、宋中原黄河流域华夏民族-汉族食文化,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着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海内外。
人们将沙县誉为“小吃城”、“美食城”。
20世纪90年代,沙县为解决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增收难题,把小吃制作的传统工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仅破解了“三农”难题,并以此带动沙县各项事业的发展,成效显着。
沙县小吃,一般分为米类,比如炒白粿、鸭汤粉干、米冻皮、喜粿团等;面粉类,包括馄饨、拌面、烧麦、花椒饼、荷叶包等;豆类,其中有夹心豆腐丸、玉卷豆腐、煲豆腐、梅花豆腐等;其它还有芋包、牛粉肠、夏茂烤鸭等。
在众多的小吃中,传统名牌小吃有50种,馄饨(亦称扁肉)、芋包、烧麦、包心豆腐丸、米冻、米冻皮、喜粿、鱼丸、花椒饼、泥鳅粉干为十大品种,而前面4种为全国品牌的小吃。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样:沙县拌面:福州人对沙县拌面的味道太熟悉了,原料简单,常用花生酱拌面,香味浓,色泽鲜。
福州拌面与之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怎么用花生酱,多用酱油。
沙县扁肉:扁肉在福建很多地方都有,做法稍显不同,但最出名的当属沙县扁肉,其特点是薄如纸张,色泽洁白,韧而有劲,久煮不烂,柔软滑润,细腻爽口。
沙县板鸭:沙县板鸭采用农家饲养的半番鸭制作,肉质优良,营养丰富。
成品状若平板、色泽黄润、肉香味美,咸淡适中,清香不腻,不须加任何佐料,隔沸水蒸十分钟即可食用。
沙县烧麦:透明如雪的面皮,包进上等龙口粉丝、瘦肉等馅,吃起来爽口润滑,食多不腻,健胃易消化。
甜烧麦:外皮和咸的是一样的,但馅是甜的,除了白糖,还有饼丁、紫菜、桔饼丁和研碎的花生等,饼丁要地产的“三元饼”才好。
沙县小吃简介

沙县小吃沙县小吃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大江南北。
因此,人们将沙县誉为“小吃城”、“美食城”。
20世纪90年代,沙县为解决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增收难题,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引导群众走出山门,把小吃制作的传统工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仅破解了“三农”难题,并以此带动沙县各项事业的发展,成效显著,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及专家们的肯定与支持。
至2011年,沙县小吃呈爆炸式增长,沙县政府决定将其整合上市。
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的沙县小吃,属源远流长的中原汉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
因此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又分为两大流派,即口味清鲜淡甜、制作精细的城关小吃流派,代表品种有扁肉(面食)、烧麦、肉包等,独具特色;口味咸辣酸、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镇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如米冻、喜粿、米冻皮(粳籼面)、牛系列等。
沙县豆香糍粑历史上,夏茂人基本属于客家,喜外出。
因此外出经营小吃最早最多的是夏茂流派小吃,几乎大江南北都有夏茂人的踪迹,这种流动性也使夏茂流派小吃的原料加工与经营服务分离,即加工的不经营,经营的不加工,形成低工艺的简单重复劳动。
而沙县城关人则是山区文化,喜欢自己加工自己经营,即“前店后坊”的家庭式经营格局,城关流派沙县小吃制作精细,品种多样,成为沙县小吃的主角。
因此,到过沙县的人必尝沙县小吃,吃了“沙县小吃”都有“沙阳归来无小吃”之感叹。
沙县小吃已形成产业规模,小吃从业人员不断壮大。
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项目在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群众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已达1.3万余户,近5万人,约占沙县农村人口总数的29%沙县甜烧麦和农村劳动力的55%,并带动周边地区城乡从事沙县小吃业人数近万人,农民经营小吃业年收入近5亿元。
福建三明美食小吃

永安粿条是福建省永安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其味道鲜美,口感润滑, 是外地游客到永安的必尝之美味。
永安粿条 永安的著名小吃粿条,是把稻米磨浆蒸熟而制成的,吃法多种多样。 最普遍的吃法是把粿条用开水烫过之后放入骨头汤中做成汤粉;也可 以配上菜和肉炒来吃。也有把粿条卷成筒状,用叉子叉着蘸酱油吃的,这 样的粿条叫“粿条筒”或“叉叉粿”。 到端午前后,当地人会将艾草磨成粉掺入米浆里,把它当作皮包上酸 菜、笋丝等馅料来吃,叫做“艾粿”。 永安粿条历史悠久,其特点是色白细嫩、口感爽滑。 搭配活肉和套肠以及永安本地特有的黄椒酱油堪称完美佳品。 永安粿条
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帮田鼠。而正是由于田鼠残害庄稼, 农民对田鼠为害早已深恶痛绝。捕捉田鼠,已是广大农民由来已久的行动。
沙县烧麦是福建省著名的小吃。沙县烧麦源于山西太原,古称“稍 梅”,因收口处褶皱簇拥,形似梅花,故名。后制作师傅移居沙县,传承, 因语音变易称为烧卖(烧麦)。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 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 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
近代作家汪曾棋先生引用成书于南宋端平二年的《都城纪胜.茶坊》 中出现的「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杭州人一天吃三 十文木头」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 量木质枣擂杵。
沙县小吃配方、做法

沙县小吃---蒸饺原料:酱油 50 克,猪油25 克,芝麻油15 克,葱花 50 克,姜末7.5 克,味精1 克,花椒面0.5 克,精盐1.5 克。
精粉500 克,猪肉250 克,青菜250 克做法:1.将猪肉剁成馅,加入酱油、精盐拌匀,再放入花椒面、猪油加入水向一个方向搅动,至搅匀为止,把青菜洗净剁碎,挤净水分,放在肉馅内加入味精、葱花、姜末、芝麻油拌匀成馅。
2.把精粉放在案板上用开水烫熟拌成雪花状,揉成面团,揉匀搓成长条,下成50 个剂子,撒点干面按扁,擀成圆形薄皮。
3.左手拿皮子,右手抹馅,然后用手顺饺子皮边,从右到左捏合在一起,做成月牙形的饺子。
4.将饺子摆在展内蒸10 分钟左右即熟。
沙县拌面原料:面条500 克左右,花生酱50 克,时鲜青菜若干,酸菜,盐,味精(鸡精),香油,醋,蒜泥适量。
做法:1、把面条下入开水锅内,煮熟,冷开水过凉,捞到碗里。
2、将青菜放在面条上。
调好的花生酱放精盐,味精,香油,蒜泥,加入面条中搅拌,配上一碗清汤就可以享用了。
葱油拌面主料:切面辅料:猪油、黄瓜丝、葱、姜调料:盐、鸡精、酱油、白糖、料酒、桂皮、大料操作:1、坐锅点火放入少许猪油,下桂皮大料炸出香味,再放入葱姜煸炒,加入料酒、酱油,白糖、盐、鸡精,倒入高汤烧开后转小火煮20 分钟。
2、将煮好的汤汁倒入碗中,坐锅将面条煮熟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汤汁中拌匀,撒上黄瓜丝和葱末即可桂林辣椒酱原料:鲜红辣椒、豆豉和大蒜等。
做法:1。
将鲜椒摘把、清洗、绞碎后;2。
加入其它原料搅拌、封缸;3。
经过一定时间存放后分装。
特色:具有色泽红褐、粗细均匀、鲜辣醇香、咸淡适口的特点。
能健脾开胃助消化,为宴席或家庭调味佳品。
桂林辣椒酱因其配料__________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像蒜蓉辣椒酱,豆豉蒜蓉辣椒酱等。
其味鲜辣香纯,辣后回甜,鲜中带香,是上好的调味品,有可以单独食用。
脆皮馄饨脆皮馄饨的皮是燕皮,肉燕皮是福州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数百年历史。
沙县小吃的做法 扁肉(馄饨)

娌欏幙灏忓悆鐨勫仛娉?鎵佽倝锛堥楗級寤洪儭鎵佽倝鍛宠剢銆佸銆侀銆佺敎锛屽叆鍙g埥鑴嗭紝涓庡寳鏂归娌屽拰鍏跺畠鍦版柟鐨勬墎鑲夊彛鍛冲ぇ涓嶇浉鍚岋紝鍏跺師鍥犲氨鍦ㄩ涓娿€傗€滃缓閮℃墎鑲夆€濆埗浣滆繃绋嬩富瑕佺壒鐐规槸鈥滄墦鑲夆€濓紝涓庡叾浠栧湴鏂圭殑鈥滃垏鑲夆€濅笉鍚屻€傝倝璐ㄧ函鍑€锛屾柊椴滆剢瀚┿€備竴鑸彇鍑屾櫒瀹扮殑鐢熺尓鏂伴矞鑵跨函鐦﹁倝锛屼笉寰椾笅姘达紝鍒朵綔涓嶈繃鍗堬紝灏嗚吙鑲夊幓闄ょ瓔鑶滐紝椤鸿倝绾ょ淮妯垏鎴愯緝澶у潡鐘舵垨鏉$姸锛屾斁鍦ㄦ湪澧╀笂鐢ㄦ湪閿ゆ暡鎵擄紝鏁叉墦鏃惰鎺屾彙鍏抽敭鎶€宸э紝鍗冲皢鐦﹁倝绔栨墦锛岃繖鏍峰彲淇濈暀鑲夌氦缁翠腑姘翠唤锛岀洿鑷崇儌濡傜坏銆佺矘濡傜硦锛岀劧鍚庡姞閫傛椂灏忚嫃鎵撴按銆佺洂銆佸懗绮撅紝鐢ㄧ瀛愭悈鎴愮硦鐘躲€傚寘鎵侀鐨勭毊鐢ㄩ潰绮夊拰灏戣纰辨按锛屾墦鎴愯杽鐨紝姣忓紶鍒囨垚杈归暱7鍏垎宸﹀彸鏂瑰潡锛屾瘡涓墎鑲変粎妗傚渾澶у皬锛屽寘鎴愮簿宸х殑铦磋澏鐘躲€傛墎鑲夋堡浠ョ尓楠ㄥご鍦ㄦ俯鐏腑鐔嚭娓呮堡锛屽皢鎵佽倝鏀惧叆娓呮按閿呬腑鐓紑锛屽緟鎵佽倝娴捣锛岀敤灏忕瑠绡辨崬璧凤紝鏀惧叆鏈夐叡娌广€佹柊椴滅尓娌广€佸懗绮惧拰鍏跺畠浣愭枡鐨勭涓紝鍐插叆娌告竻姹わ紝鎾掍笂棣欒懕鍗冲彲椋熺敤銆傚叾鍛宠剢銆佸銆侀銆佺敎锛屽叆鍙g埥鑴嗐€?鎵佽倝锛屼竴绉嶆簮浜庨椊涓滃寳瀹佸痉鐨勯楗紝鎵佽倝鏈€濂藉悆鐨勯菠楸肩殑鏁呬埂锛岀寤轰笢鍖楃殑鍛ㄥ畞銆備紶鎾渶涓哄箍娉涚殑娌欏幙鎵佽倝銆傞楗ㄦ湁鍖椾含鐨勯楗紝骞垮窞鐨勪簯鍚烇紝鎴愰兘鐨勬妱鎵嬶紝姝︽眽鐨勬竻姹や箣鍚庯紝鍙堝鍔犱簡涓€涓悕瀛椼€傛墎鑲夋墍浠ョО涔嬩负鎵佽倝锛岀洊鍥犵殑鑲夐鍒朵綔鍖哄埆浜庡叾浠栫殑棣勯エ锛屾墎鑲夐鍒朵綔涓嶇敤鍒€锛屾棭鏅ㄤ拱鏉ラ矞鑲夛紝鐢ㄧ壒鍒剁殑鏈ㄦ鏁叉墦锛屼竴鐩存暡鎵撴垚缁嗚吇鐨勮倝娉ワ紝鍖呭埗鎵佽倝鐨勯潰鐨篃钖勶紝绾﹀悎楗哄瓙鐨殑鍥涘垎涔嬩竴鍘氬害銆傝倝棣呬篃瑕佸皯涓€浜涳紝閰嶅悎钖勭毊锛屽彛鎰熸洿濂姐€?涓绘枡锛氬崐鏂ょ槮鑲?涓嶈兘鏄喕鑲夛紝瓒婃柊椴滆秺濂?杈呮枡锛氶楗ㄧ毊涓夊洓涓?瓒婅杽瓒婂ソ)鍋氭硶锛?1銆佽倝涓嶆槸鐢ㄥ垏鐨勶紝鏄敤妫掓墦鐨勶紝鏈€濂芥槸鎵佸钩鍘氬疄鐨勬湪妫掞紝鎶婂崐鏂よ倝鍒嗕笁浠芥墦锛屾瘡鍧楁墦浜斿垎閽熷乏鍙筹紝鍍忚倝娉ヤ簡灏卞樊涓嶅浜? 2銆佹牴鎹嚜宸卞彛鍛筹紝鍦ㄨ倝娉ラ噷鍔犲叆鐩愬拰鍛崇簿3銆佸寘棣勯エ4銆佸啀鏁欑偣灏忕獚闂ㄧ粰澶у锛屽湪鍋氭堡楗烘垨鏄楗ㄧ殑鏃跺€欙紝鍏堢偢濂戒竴涓ゅ寵钁辨补(鍒朵綔钁辨补锛氬皬钁憋紝鍒囪鏄皬钁憋紝鎶婅懕鐧藉垏涓侊紝閿呴噷鏀炬补锛屾补鐑悗锛屾斁鍏ヨ懕鐧斤紝鍒偢鐒︿簡锛屼竴鑸ぇ鐏偢鍗佸嚑浜屽崄绉掑氨鍙互浜?鍦ㄧ洓濂界殑姹ら噷鍔犲叆涓€鐐癸紝浼氳姹ゆ洿椴滈5銆侀攨閲屾斁涓夌姘达紝姘村紑鍚庢斁鍏ラ楗紝棣勯エ鏄撶啛锛屾诞涓婇攨闈紝灏卞樊涓嶅浜嗭紝杩欐牱鍋氬嚭鏉ョ殑鑲夐鍚冭捣鏉ヤ細寰堜笉涓€鏍凤紝寰堟粦寰坬鐨勬劅瑙夈€。
沙县小吃馄饨的做法

沙县小吃馄饨的做法沙县小吃馄饨的制作方法及历史渊源沙县小吃馄饨,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口感鲜美、制作简单,深受人们喜爱。
它的制作方法多样而丰富,搭配了丰富的馅料和独特的调料,成为了一道美味的传统小吃。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沙县小吃馄饨的制作方法和历史渊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沙县小吃馄饨的历史背景。
沙县馄饨起源于福建省沙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古时候,沙县人民用面粉和清汤制作了最初的馄饨。
随着时间的推移,馄饨逐渐发展成一道独特的小吃,形成了独有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如今,沙县馄饨已经成为中国美食文化的一部分,享誉全国。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沙县小吃馄饨的制作方法。
首先,制作馄饨皮需要准备面粉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揉成面团。
然后,将面团擀成薄片,并用刀切成方块状。
接着,将馅料准备好,馅料可以有很多种,如猪肉、虾仁、韭菜等,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将馅料包入馄饨皮中,用手法将其封口。
最后,将馄饨放入开水中煮熟即可。
除了煮馄饨,我们还可以享受其他制作方式。
例如,可以将馄饨放入炒锅中翻炒,增加了口感的多样性。
炒馄饨的作法简单,只需在锅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入事先煮熟的馄饨,再加入适量的调料进行炒煮。
馄饨炒熟后,色香味俱佳,非常诱人。
此外,沙县小吃馄饨还有许多特色品种。
除了经典的猪肉馄饨外,海鲜馄饨、韭菜馄饨、虾仁馄饨、蔬菜馄饨等都是受人喜爱的口味。
每一种馄饨都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沙县小吃馄饨的吃法和食用技巧。
在吃馄饨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香辣酱、醋、蒜泥等调料搭配食用。
此外,吃馄饨时最好先品尝馄饨的原汤,感受原汤的鲜美。
品尝馄饨时,可以慢慢咀嚼,感受其丰富多样的口感和味道。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沙县小吃馄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制作还是品尝,沙县小吃馄饨都是一种非常有趣和美味的体验。
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沙县小吃馄饨,不妨找一家正宗的沙县小吃店,品尝一下这道传统美食。
相信你会被它的口感和独特风味所征服。
舌尖上的中国·沙县

沙县烧卖皮薄个小,而且在面粉
中掺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后晶莹
似玉,小巧玲珑,一眼望去便令
人食欲大动。高档的烧卖对馅极
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
菇、粉丝是少不了的。
--
芋
饺 夏茂芋包独具特色,名
闻遐迩,这同夏茂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出产
的芋子特别嫩有关。
芋饺的做法大致是:将菜 芋(不能用芋头,否则不易 烂,最好用如鸡蛋大小的芋 子,称“芋蛋”)洗净、煮 熟-、- 剥皮、用锅铲将芋拍烂
舌尖上的中国·沙县
中国小吃之乡
--
沙县美食
沙县小吃以其
风味独特、荤素相宜,
清淡养生,经济实惠而
闻名遐迩,共有162个品
种,常年上市的有47多
种。
主要特色小吃有:
--
烧卖的做法很简单:用不发酵的
面粉擀成薄皮,包上馅,顶上捏成折儿,然后蒸熟。很多地方都
有烧卖,但沙县的烧卖最有特色,
味道也最好。
烧麦
拌上劲,挤成小丸子,入微
沸水中煮熟而成。传为北宋
名相王安石家厨江西赣州人
曹-春- 仔所创。有的还包上猪
真心豆腐丸 关于豆腐丸的发明,有一
则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位大 户人家宴客,厨子不慎,将 一条做菜用的鲢鱼让猫叼走 了。厨子急中生智,用豆腐 做了一道假鱼丸-豆腐丸。 没想到上席后,吃的人个个 叫好,从此,豆腐丸便传开 了-。-
泥鳅粉干
南霞泥鳅粉干从选料到 加工,都是很讲究的。
首先要选用从不受污染 的水田里捕捉来的活泥鳅, 不能用人工饲养的。泥鳅抓 来后要放在清水中养1-2天, 让它吐尽泥味。煮前1-2小 时,还要给泥鳅喂少许食盐、 酒-糟- 、味精,使调味品的味
沙县小吃配方与做法

沙县小吃配方沙县小吃---蒸饺原料:酱油50克,猪油25克,芝麻油15克,葱花50克,姜末7.5克,味精1克,花椒面0.5克,精盐1.5克。
精粉500克,猪肉250克,青菜250克1.将猪肉剁成馅,加入酱油、精盐拌匀,再放入花椒面、猪油加入水向一个方向搅动,至搅匀为止,把青菜洗净剁碎,挤净水分,放在肉馅内加入味精、葱花、姜末、芝麻油拌匀成馅。
2.把精粉放在案板上用开水烫熟拌成雪花状,揉成面团,揉匀搓成长条,下成50个剂子,撒点干面按扁,擀成圆形薄皮。
3.左手拿皮子,右手抹馅,然后用手顺饺子皮边,从右到左捏合在一起,做成月牙形的饺子。
4.将饺子摆在展内蒸10分钟左右即熟。
沙县拌面基本原料包括:面条500克左右,花生酱50克,时鲜青菜若干,酸菜,盐,味精(鸡精),香油,醋,蒜泥适量。
沙县拌面具体做法:1、把面条下入开水锅内,煮熟,冷开水过凉,捞到碗里。
2、将青菜放在面条上。
调好的花生酱放精盐,味精,香油,蒜泥,加入面条中搅拌,配上一碗清汤就可以享用了。
椒拌面片配料:主料面粉辅料红、黄、绿柿子椒、面包片调料盐、白糖、醋、黑胡椒、熟芝麻、橄榄油、红酒操作:1、将面粉用水和成面团,切成面片,坐锅点火倒入水,待水开后放入面片煮熟捞出过凉,柿子椒切成丝备用2、将面包片切成丁放入煮熟的面片中,加入柿子椒丝,加入橄榄油、醋、盐、白糖、红酒、黑胡椒、芝麻搅拌均匀即可食用葱油拌面主料:切面辅料:猪油、黄瓜丝、葱、姜调料:盐、鸡精、酱油、白糖、料酒、桂皮、大料操作:1、坐锅点火放入少许猪油,下桂皮大料炸出香味,再放入葱姜煸炒,加入料酒、酱油,白糖、盐、鸡精,倒入高汤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
2、将煮好的汤汁倒入碗中,坐锅将面条煮熟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汤汁中拌匀,撒上黄瓜丝和葱末即可凉拌面筋配料:面筋250克、鲜菇500克、笋尖50克、麻油、白糖少许、老抽2匙、生抽1匙操作:1.将面筋切丝。
2.鲜菇浸洗干净,和笋尖用佛水滚熟,捞出摊冻切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沙县小吃菜单
篇一:沙县小吃
一、简介沙县小吃
1、沙县小吃的两大流派
2、沙县小吃的起源地
3、沙县小吃开遍全国的真相
二、沙县小吃的发展历程
1、政府重视
2、走向产业化
3、走向规范化
4、形成大品牌
三、沙县小吃的市场分析
四、对沙县小吃的现状分析
1、目前的发展规模及主要分布情况
2、特色分析
1、经济实惠
2、新鲜可口
3、绿色健康
3、不足之处
五、沙县小吃的文化营销对策
六、对沙县小吃的发展建议
一、简介沙县小吃
1.简介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大江南北。
(一)沙县小吃的两大流派
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的沙县小吃,属源远流长的中原汉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
因此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又分为两大流派,即口味清鲜淡甜、制作精细的城关小吃流派,代表品种有扁肉(面食)、烧麦、肉包等,独具特色;口味咸辣酸、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镇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如米冻、喜粿、米冻皮(粳籼面)、牛系列等。
(二)沙县小吃的起源地
说到沙县小吃的起源,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地处沙县西北部、距城关44公里的夏茂镇,这里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
如今,夏茂镇有1.3万人在外从事小吃业,年收入就达1.5亿多元,被称为“夏茂现象”。
“沙县小吃第一人”——61岁的沙县小吃业同业公会副会长乐相森透露,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波及城乡的沙县民间标会倒会风
波,逼迫外出谋生的夏茂镇农民点燃了沙县小吃的星星之火。
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副会长张云寿也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倒会影响面大,外出的沙县人做小吃还债,结果经营不错,一传
十、十传百,带动更多的人出去。
对此,夏茂镇分管小吃的副镇长罗光海的说法是,受倒会影响,1992年该镇走出1000农民,基本都变成小吃业主。
2.沙县小吃开遍全国的原因
近年来,沙县小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遍大江南北,即使是在饮食差异巨大的北方市场,扁食和拌面也变得“所向披靡”。
日前又有媒体报道,称沙县小吃正在谋上市?这是继俏江南,金钱豹之后的第三起食品上市事件。
为啥沙县小吃就这么牛呢?沙县小吃开遍全国的真相又是什么呢?中国食品网(简称中食网)记者为大家一一揭秘。
沙县小吃一年盈利40亿
千万不要小瞧了5块钱一碗的馄饨和拌面,因为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一年营业额能够超过40亿元。
40亿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全聚德20XX年全年营业收入的3倍,小肥羊20XX年全年营业收入的2倍。
对于无处不在的沙县小吃,网上曾经流传一个著名的段子,“沙县小吃不是为了挣钱才开遍全国的,是特设的特别行动机构,同属于情报部门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兰州拉面和绝味鸭脖。
”
据沙县当地政府统计,目前全县外出经营小吃的人数达5万余人,每10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7个在做小吃。
沙县县政府甚至专门成立
了科级单位小吃办,重点支持小吃行业的发展。
凡是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在北京经营沙县小吃的女老板林文姬看来,和南方市场不同,北方市场对沙县小吃的接受程度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
身为沙县小吃大军中的一员,在北京经营沙县小吃的女老板林文姬的足迹遍布厦门、广州和北京,而她的轨迹也几乎是沙县在全国市场发展轨迹的缩影——先是福建省内,接着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最后才是北方市场,现在的沙县小吃遍布海内外每个角落,“凡是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一个被小吃改变的县城
“沙县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做小吃的人买的,两年前有个楼盘专门挑正月开盘,两三天就卖完了,被回来过年的小吃业主抢购一空。
”沙县人庄亮如今在厦门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他亲眼看着自己家乡的房价被一步步推高,“20XX年,沙县新盘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000多元,现在有的都过万了,快赶上厦门的房价了。
”
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一年营业额能够超过40亿元,净利润超过8亿元,这些钱的一部分又辗转回到了沙县。
沙县小吃直接改变了这个气候温和的福建中部偏北的小县城的经济形态,在沙县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中,房地产税收和地皮交易的钱占到了县里财政收入的60%以上,这其中,小吃业主的贡献“居功至伟”。
除了回乡买房置业这种最原始的需求,沙县小吃业主的另一大爱好是买车。
“县城现在开始堵车了,新车牌号不够还从别的县调来”,庄亮
对记者表示。
而小吃业主林文姬则骄傲地向顾客描述其自己家乡的富饶,“在我们沙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汽车,小汽车和自行车一样普遍”。
除此之外,被小吃改变的还有当地的物价,所有外出的沙县人都对沙县目前的高物价“咋舌”,“现在沙县菜价比厦门还贵。
”庄亮向记者抱怨。
小吃正深刻地影响着沙县当地的经济形态。
“我们店里炖罐的药草和辣酱都来自于沙县。
”沙县小吃业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做出正宗的沙县小吃不仅需要传统的手艺,原材料也至关重要。
而小吃的繁荣不仅仅带动了桌椅、调料、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还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一些小吃业主在挖到“第一桶金”后转向其他产业,而水电、矿山、房地产是发了财的沙县人最为集中的领域。
沙县小吃的未来在哪里?
沙县小吃的崛起,让人联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成都小吃,如今成都小吃因为服务差、环境差、缺乏特色而日渐势微,沙县小吃如何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成都小吃?
和所有的草根快餐品牌一样,行业标准缺失、管理匮乏以及整合困难是阻碍沙县小吃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沙县小吃几乎全部沿袭了“夫妻店”的经营模式,这种灵活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沙县小吃遍地开花,另一方面,这种野蛮生长也使得沙县小吃的发展缺乏约束和制衡。
尽管都打着沙县小吃的名号,小吃的内容也都几乎相同,却因为经营者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两家沙县小吃相
差不过数百米,口味却千差万别”,家住后现代城的吴女士对记者表示。
这些早就被沙县政府看在眼里。
早在1997年,沙县政府就成立了小吃办,组织了同业公会,设计了统一商标,引进了洋快餐的装修和管理模式。
为了吸引沙县小吃业主,小吃办
后来陆续在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设立联络处。
在一些地方,沙县小吃办的管理已见雏形,一些沙县小吃店已经成为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的会员。
按照沙县小吃办的设想,会员店面有统一的招牌、商标和餐具,许多店面的原料都是从指定的食品公司配送,且每年会组织一至两次的培训会议。
但目前的现状是,更多的沙县小吃仍是单兵作战。
“我们对现在的生意很满意”,一些沙县小吃业主对记者表示,找不到加入的理由。
如何让众多小吃业主心甘情愿地加入小吃办的阵营中来,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二、沙县小吃的发展历程
(一)、政府重视
据乐相森透露,1997年,全国开始劲刮办节风,三明市要求所辖各县市结合各自特色办节,时任沙县县委书记的刘道崎(现三明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一日前往夏茂镇考察,惊见满街都是肩挑双隔锅(一种铝锅,中间隔成两半)煮卖扁肉的小贩。
一番调研后,刘道崎顿悟,决定以办小吃节为载体,把传统小吃工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沙县小吃推向大市场,使其成为扩大城乡劳动力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二)、走向产业化沙县小吃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小吃从业人员不断壮大。
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项目在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群众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已达1.3万余户,近5万人,约占沙县农村人口总数的29%。
和农村劳动力的55%,并带动周边地区城乡从事沙县小吃业人数近万人,农民经营小吃业年收入近5亿元。
“沙县小吃”已成为沙县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成为推进城乡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同时沙县小吃还丰富繁荣了全国各地的餐饮市场,给各社会阶层人士带来饮食方便。
其次,发展区域不断扩大。
目前,“沙县小吃”已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其中发展上千户以上的城市就有本省的福州、厦门、泉州,以及省外的广州、深圳、汕头、珠海、上海、南京、杭州、海南、长沙、武汉等城市,并向江苏、广西、江西、云南、北京等省市拓展,倍受各地消费者赞誉,“沙县小吃”被誉为中国餐饮业的一朵奇葩,并成为福建省餐饮业向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走向规范化随着沙县小吃在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经营业主中也存在一些经营不规范、标准不统一、品牌杂乱、竞争无序等问题。
为尽快实现小吃业主从一个普通农民向现代餐饮业经理人的转变,同时提高沙县小吃档次和知名度,沙县从从业人员素质入手,强化培训。
沙县在县职业中专学校建立“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创办“沙县小吃烹饪学校”,轮流对农村富余劳力、待业青年、下岗职工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等进行小吃专业技术培训。
沙县小吃办公室人员经常到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