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35例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极其并发症的进展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实验研究进展吴群2012级针灸骨伤研究生班学号:1235121084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继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患,时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损失较大,且由于其血管神经并发症及相应的多脏器损害,致残率、致死率高,因此已成为医学界颇为重视的一种疾病。
针灸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且具有其他疗法不具备的优势。
本文就对近十年来针灸防治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的动物实验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主要从针灸的治疗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以后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针灸疗法;糖尿病;并发症;动物实验。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继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患,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损失较大,且由于其血管神经并发症及相应的多脏器损害,致残率、致死率高,因此已成为医学界颇为重视的一种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针灸防治糖尿病在中国己有两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针灸疗法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患者和医护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现就近十年来针灸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实验性机理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针灸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1. 1针灸对血糖的作用针灸能明显的降低血糖,改善症状。
陈向华【1】观察了耳针对四氧嗜吮致糖尿病家兔血糖、尿糖变化的影响,发现实验组家兔通过耳针治疗,血糖、尿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到耳针第lOd血糖值已基本恢复正常,说明耳针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何玲【2】等以针刺肝胆经原、合穴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观察其降糖作用,结果:针刺肝胆经组降糖和降低血清胰高糖素作用最佳,提示:针刺肝胆经原、合穴具有良好的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有效降低血清胰高糖素实现的。
1. 2针灸对脂代谢异常的影响李石良[3]等采用小剂量链脉霉素(sTz)与高热量饲料建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TDDM)大鼠模型,分别观察了针刺与艾灸对该模型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电针结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5例

觉、 位 置觉 、 腱 反射部分恢复或基本恢复 , 神经传导速 度较前
提高或恢 复正常 ; 有效 : 四肢末 梢蚁走 、 麻木、 疼痛 等感 觉异
常及 牵掣 、 拘挛 、 无 力运动功 能障碍有 所 减轻 , 温痛 觉 、 位置
( 浙 江 省 绍兴 市人 民 医 院 ・绍 兴 3 1 2 0 0 0)
5 0 0  ̄ g , 取 双侧 足三里或曲池 , 常规 消毒 , 进 针后 稍作 提插 捻
转手法 以令得气 , 无 回血后 推注 , 双侧穴 位各 2 5 0 1 x g , 每日1
[ 5 ] 陈哲 , 邹尤 宝. 胃粘膜脱 垂 症的诊疗 现状 . 广西 医学 , 2 0 0 2 , 2 4
增大至患者可耐受为度 , 留针 3 0 分钟 , 每日 1 次 。② 穴位 注
射: 用 5 m l 注 射器 抽 取 甲钴 胺 ( 卫 材 中 国药 业 有 限 公 司 )
[ 4 ] 朱元 明, 刘玉兰 , 张艳. 胃黏膜脱垂与慢 性 胃炎关 系探讨. 胃肠
病学 和肝病学杂志 , 2 0 0 5, 1 4 ( 2 ) : 1 7 8 .
见, 中医药对于治疗 胃黏膜脱垂 症具 有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 1 ] 关玉盘. 胃黏膜 脱垂 症 的诊 断与 治疗. 新 医 学, 2 0 0 2 , 3 3 ( 3 ) :
1 7 6.
2 . 1 基本治 疗 2组 患者 均常 规给予 糖 尿病 饮食 控制 , 并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 口服 降糖药或注射胰之 ” , “ 下者举之 ” 。病 由脾 胃虚弱 、 中气下
陷所致 者 , 治疗 当以甘温之药 温补脾 胃、 补益 中气 , 使 得脾 胃 健运则 气血 有源 , 清 阳复位则诸症 自愈 。补 中益气 汤出 自李 东 垣《 脾 胃论》, 最初 用于 气 虚发 热 证 , 是 甘 温 除热 的代 表 方, 因其具有补气升 阳的功 效 , 又可用 于气 虚下 陷证。现代 研究表明 , 补中益气 汤可通 过调 升降 、 畅气 血 、 和 虚实 、 理脏 腑具有双 向调节作用 , 现代药 理研究 也 . 证实了此点 J 。方中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的 相 关 实验 研 究 , 发 现 针 灸 治 疗 2型糖 尿 病 在 不 同 环 节 、 不同
层 面 多 方位 发 挥 整 体 调 节 效 应 , 具 有 明 显 的 疗效 , 但 针 灸 对 胰
岛p 细胞 的保护 和恢复 方面研 究较 少 , 特 别是胰升糖 素 的研
究几乎 未见 , 可 以拓展 在 这 些方 面和糖 尿病 早期 干预 “ 治 未
学变化各组大鼠胰 腺组织 病理学 改变结 果发现 : 正 常组大 鼠 胰岛大小 形态规则 ,胰 岛细胞 排列整 齐 ; 模 型组大 鼠胰腺周
文章编号 : 1 0 0 7 -2 3 4 9 ( 2 0 1 3 ) 0 2 -0 0 5 4 -0 4
围有炎细胞浸润 , 胰岛细胞大量 发生坏死 , 数 目减 少 , 有 嗜酸 变; 针刺组大 鼠胰 岛细胞 数 目较模 型组 大 鼠多 。孙 志等[ ] 将
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 。何玲等_ 8 对 造模成功 的 NI D D M 大 鼠
针刺治疗后 , 针刺治疗 1 8 天和 3 6天后 , 肝 胆组 、 中焦组 、 下焦
组大 鼠的血糖 明显下 降, 与相应 时间点 的模 型对 照组相 比有
非常显 著性差异 、 ; 肝 胆组 的血 糖水平 明显低于上焦 组 、 中焦 组和下焦组 , 治疗 3 6天时与上 焦组 、 下焦组相 比均 有显著 性 差异 。表明针刺肝胆经 原 、 合 穴不仅 对实验性 糖尿 病大 鼠具
有降低血 糖的作用 , 而且起 效迅速 , 稳定性好 , 与其 他各组 相 比, 作用最佳 。提示针刺 肝胆 经原合 穴具有 良好 的降低 糖尿
病大 鼠血糖的作用 , 其作 用机 制是通 过有效 降低血 清胰高糖
常组大 , 核质 比变小 。在胰岛周边 的外分泌细胞 中可见到 由 其化生而来的 8 细胞 。外分泌腺细胞 中可见到 由其 化生而来 的J 3 细胞分 泌颗粒存 在 , 并且与外分 泌腺 细胞 之间未 见有结 缔组织或基膜存在 。而针刺组 B 细胞 的体积 与正常组接 近 ,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 R 2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7 2 0 2 . 2 0 1 6 . 1 1 . 0 7 1
近年来 ,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显著增加 . 一项在 隐匿 、 缓慢 , 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患者 由于过量饮 全 国范 围 内调 查 的 大 型 的糖 尿 病 流 行 病 学 报 道 表 食 、 缺 乏运 动 、 形 体 肥 胖致 自身 代 谢 紊 乱 , 胰 岛 B细 明: 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高达九千多万 , 我国可能已 胞 功能 发生 障碍 。胰 岛素抵 抗 和胰 岛 6细胞分 泌 缺 陷是 T 2 D M发病机制 的 2个主要环节 , 患者临床症 多饮 、 多食 、 多尿及体重下降” , 血糖水 我 国糖尿病患者总人 口中 , 2型糖尿病 ( T y p e 2 D i a — 状多表现为“
WO RL D CHI NE S E MED I CI NE No v e mb e r 2 01 6, V o 1 . 1 l , N o . 1 1
针 灸 治 疗 2型 糖 尿 病 的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殷 茵 刘志诚 徐 斌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国家重点省部共建针药结合 实验室 , 南京 , 2 1 0 0 2 9 )
f o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t w, N a n j i n g 2 l 0 o 2 9,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 T 2 D M)i s a c o mn l o n mu h i p l e e n d o c r i n e a n d me t a b o l i c d i s e a s e .As a me t h o d wh i c h i s s a f e,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结构 的 恢 复 和 彼 此 融 合 ,从 而 增 强 线 粒 体 的 氧 化 能
力 ,降 低 体 重 ,提 高 三 磷 酸 腺 苷 合 成 率 。而 赵 智 明 等l _ 1 发 现针 刺对 体重 、空 腹 血糖 、空腹 胰 岛素 的调 节 可能 是针 刺治 疗 T 2 D M 改 善胰 岛素抵 抗 ,增加 胰 岛素
1 . 4 耳针 :张娜 等_ 5 ] 采 用 电针 双 侧 胃俞 和 胰 俞 以及 双侧 足三 里 和三 阴交 3 O分 钟 ,期 间每 隔 1 O分 钟行 针 1 次 ,联 合 耳 针 胃、脾 、胰 、饥 点 、渴 点 、 内分 泌 ,
单侧 轮流埋 豆 治疗 2 0 3 例 T 2 DM 患 者 。结 果发 现 电针
敏感 的机 制之 一 。此外 ,袁 爱红 等[ 1 。 发 现针 刺 可 以上 调 T 2 DM 大 鼠肝 组织 、脂 肪组织 以及 弓状 核胰 岛素 受
糖药 物联 合 清 脂 康 胰 联 针 穴 位 注 射 治 疗 T 2 DM 患 者 3 O例 ,结果 总 有 效 率 9 7 . 8 。王 开 成[ 8 采 用 丹 参 注
联 合耳 针 辨证 治疗 能显 著改 善 T 2 DM 患者 的血 糖血 脂
及胰岛 G 细 胞功 能 ,其 对 轻 度肥 胖 、年 龄 小 、病 程 短 的患者 疗效 好 。徐 江红 等[ 6 ] 以护 胰饮 加 减 联 合耳 针 治 疗 4 3例 ,总有 效 率为 9 7 . 7 。 1 . 5 穴位 注射 、贴敷 及 照 射 :徐 宝 宏 等 l _ 7 以 调 脂 降
肺 俞 、脾俞 、肾俞 、外 关 、足 三 里 、三 阴 交 、太 溪 治
疗 气 阴两虚 型 T2 D M 患者 4 O例 ,3个 月 后 ,总有 效 率为 9 5 . 0 。
针灸疗法早期干预2型糖尿病正在体验中——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特诊室王宏才教授

★年龄 ≥4 0岁 :
展 的针灸疗 法干预糖耐量 受损课 题
正 在为广大糖耐 量受损者进 行免费
治 疗 中。这种 符合人们所 追寻的绿 色 、无毒副作 用的物理疗 法具有简
“ 尿病并发症” 不能吃糖 ”等可 糖 、“
据 中国 中医科 学院院士特 诊室 王宏才教授 介绍 ,在糖尿病确诊 之 前,有一个阶段容易被人们忽略 ,这 就是糖耐量受损阶段 。几乎所有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发病前都 要经过此阶
★有糖尿病 家族史者
-
kB ≥ 2/ g M 的肥 胖 或 超 MI 5 k/ 2
重者 : ★有高 密度脂 蛋 白胆固醇降低 和 / 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者 :
糖及相关危险因素 .防患于未然 ,从 而逆 转糖耐量 受损 ,降低 高危人群 患 2型糖尿病 的风险。
糖尿病专家王宏才、孟宏、翟煦等开
2 0 年 3月 09
]5
活方式及遗 传等原 因 ,糖尿 病大军
正在不断扩大 中,2型糖尿病患者正 趋向低龄化。遏制糖尿病 .须从防治
王教授 特别指 出 ,由于糖尿病 具有遗 传性特点 ,患者 子女更应 当
提高警惕 ,应定期检查 .及时就医 ,
糖 耐量受损 着手。 虽然只是血糖 的 变化 ,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但是糖 耐 量受损患者 的心 血 管疾 病 的危 险
r 、、 i 工 、
针 灸疗法早翱 干预 2型糖尿病正在体 验 中
中 国 中医 科 学院 院 士 特 诊 室 王 宏 才 教 授
文 /本刊记者 艾新
提起糖尿病 ,人们可能 马上就
会想到 “ 生服 药 ” 不治之症 ” 终 、” 、
针灸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演示文稿

• 3.年龄因素
•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 55岁以上。
• 4.种族因素
• 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 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 中发生。
• 5.生活方式
•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膳食会导致肥胖, 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 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 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 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 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 定适当的胰岛素注射时间。
II型糖尿病的一般治疗方法
•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 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行注射。通常, 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
• 通过减轻体重和加强运动锻炼,有些2型糖 尿病患者发现自己可以不再需要药物。因 为他们在体重达到理想范围时,通过自身 的分泌胰岛素和饮食调节就能控制住血糖。
II型糖尿病的检查
•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 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 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 做胰岛功能检查。
•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 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 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
•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 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 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 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 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 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 导致糖尿病。
II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

80%。
疗2型糖尿病35例,穴取肾俞、脾俞、膈俞、足三里、
三阴交,配合灸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1.4%,其中 治愈占11.4%,显效占45.7%,好转占34.3%,无效 占8.6%。廖氏等旧1针刺加艾灸胃脘下俞穴治疗2 型糖尿病79例,将患者分为针刺组(A组),艾灸组 (B组),针刺加艾灸组(C组),结果总有效率A组 82.7%,B组83.4%,C组88.5%,3组总有效率差 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显效控制率C组明显 高于A、B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说明c组临床疗效优于A、B两组。侯氏 等m1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46例,第1组穴取合谷、
44%,对照组为39%,2种疗法都有明显的降糖作
用,对血糖的影响2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穴 位注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服药组,停治2周后测 定血糖,治疗组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呈现明显的反 弹,几乎接近治疗前的血糖,可见穴位注射能维持较 长时间的疗效,远期疗效可观。 3灸法 官氏¨纠采用灸法治疗2型糖尿病96例,穴取
穴取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关元俞、膀胱 俞、魂门、阳纲、肓门、志室,随症加减,并予TDP局 部照射,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3个疗程后显效41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总有 效率93.1%。 2穴位注射 张氏【91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30
14个,分为6组,曲池、三阴交;肺俞、膈俞、肾俞;关 元、太冲;气海、阳陵泉;胰、脾俞、命门;足三里、中
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带脉,第2组穴取胰俞、肝俞、
三焦俞、太溪;随症加减;针刺用补法,把穴位分为 天、人、地三部,进针至人部,捻转得气后下按至地部 为补法。针后加灸两壮。神阙穴用艾条回旋灸。配 合膀胱经拔罐。如此治疗1次/天,每次取一组穴 位,两组穴位交替进行,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 3天,疗效显著。 8针药并用 吴氏【3¨治疗2型糖尿病36例,针刺主穴取膈 穴、脾穴、足三里、三阴交,随症配穴,每日1次,14 次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服用熟地、麦冬、山茱萸、人 参、车前子等煎制的中药,结果痊愈占1.6%,显效 占64.2%,好转占23.8%,无效占6.4%。袁氏 等[321治疗2型糖尿病,其中治疗组60例,针刺阳 池、关元穴,并配合益气活血中药,保持饮食控制和 服用降糖药物;对照组30例,保持饮食控制和服用 降糖药物,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 比差异显著(P<0.01)。马氏口列治疗糖尿病患者 100例,将患者按上、中、下消辨证服用中药,同时随 症取穴进行针刺,结果治愈29%;显效22%,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35例
作者:张艳红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天津,300190
刊名:
上海针灸杂志
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年,卷(期):2009,28(1)
被引用次数:4次
1.朱丽霞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非酶化糖基化的调节[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03(05)
2.刘志诚;孙凤岷;袁锦虹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视上核作用的研究 2001(06)
3.刘志诚;孙凤岷;李嘉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视旁核的良性调整作用 2001(03)
4.刘志诚;孙凤岷;魏群利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的作用 2001(06)
5.刘志诚;孙凤岷;徐放明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弓状核的影响 2001(08)
1.牛昱光.韩秀珍针灸治疗糖尿病并动眼神经麻痹一例疗效报导[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4)
2.王淑敏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性腹泻48例[期刊论文]-山西中医2009,25(3)
3.张曙光.刘玉生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心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
4.王俊卿.周筱燕.王伯良.曹义战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
5.杨卓欣针刺治疗糖尿病脑梗塞临床思路[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
6.左社真.贾耀隆针灸治疗糖尿病慢性外周神经病性疼痛46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
7.陈天韵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肢体麻木[期刊论文]-中国针灸2001,21(4)
8.王宏才.王昕.田德全.陈丁生.朱丽霞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针灸2001,21(3)
9.庆方.谭海荣.潘竞锵针灸在实验性糖尿病和其他内分泌代谢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针刺研究2004,29(4)
10.卢林.林岫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临床观察[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25(6)
1.覃毅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46例观察[期刊论文]-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1(12)
2.朱肖菊.关晓光.曾雪璐针灸结合情志调理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12(6)
3.陈丹.孙志.陈理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12(7)
4.朴耕希.刘艳艳.徐玉东.王宇.尹磊淼.杨永清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
引用本文格式:张艳红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35例[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