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街区的空间尺度保护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发展任务。

历史文化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人们了解城市发展与演变的窗口。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压力,许多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被拆除或丧失原貌的危险。

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和改造至关重要。

首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是人们了解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源。

这些街区的建筑物和风貌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这些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对于维护城市的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也是必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物和设施已经老化和腐朽。

一些建筑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无法适应当代生活的需求。

因此,进行适度的改造和更新是必要的,以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和吸引力。

保护和改造历史文化街区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和标准。

政府应该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律保护,明确建筑物的保护等级和使用限制。

同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激励,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和改造工作。

其次,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和改建,确保改造工作符合保护标准,避免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和风貌。

同时,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更新和利用。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物和空间。

可以将一些建筑改建为博物馆、艺术中心或文化展示场所,提供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同时,鼓励在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展传统手工艺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

最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意义。

加强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尊重和认同,使他们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存在,它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保护和开发历史街区既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保护历史街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街区是城市的记忆,是过去城市发展的见证。

通过保护历史街区,可以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历史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保护历史街区可以满足人们对历史的需求,提供一个历史感十足的街区空间,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的关注和参与。

保护历史街区也能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历史街区已经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历史街区,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城市的独特魅力。

而且,历史街区周边往往还有各种文创产业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历史街区保护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费支持。

保护历史街区需要进行历史文物的修复和保养工作,这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

历史街区的保护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修缮费用、管理费用等,这对很多地方来说是一个挑战。

历史街区的开发需要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历史街区的开发不能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要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基础上进行,注重保留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和文化内涵。

否则,历史街区的开发就会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独特性,失去了保护的意义。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加强对历史街区的管理和保护,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划,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投入。

企业可以通过在历史街区中开展经营活动,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经济支持。

而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关注和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

城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

城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

城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城乡历史文化街区是城乡记忆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许多城乡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破坏、衰落甚至消失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一、保护原则1、原真性原则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始风貌和真实历史信息,不随意篡改或伪造历史痕迹。

包括建筑的风格、布局、材料等方面都应尽量保持原样。

2、整体性原则将历史文化街区视为一个整体,不仅关注单个建筑的保护,还要考虑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环境景观等要素的协同保护。

3、可持续性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街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确保保护工作能够长期持续进行。

4、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当地居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保护工作符合公众利益和需求。

二、现状评估1、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明确其在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2、物质空间现状对街区内的建筑、街巷、公共空间等进行详细的测绘和调查,了解其保存状况、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等。

3、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分析街区内的人口构成、居民生活状况、经济活动类型等,评估其社会经济活力和发展需求。

4、保护管理现状梳理现行的保护法规、政策和管理机制,评估其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三、保护内容1、物质文化遗产(1)历史建筑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包括修缮、加固、改善内部设施等,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2)街巷格局保护传统的街巷走向、宽度、界面等特征,保持街区的空间肌理和步行尺度。

(3)公共空间如广场、庭院、水井等,应保持其原有功能和特色,进行必要的整治和提升。

2、非物质文化遗产(1)传统技艺对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技艺等进行传承和保护,鼓励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展示活动。

(2)民俗文化包括节日庆典、民间传说、传统习俗等,通过举办活动、记录整理等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历史街区是一座城市的重要遗产。

它们传承了过去的建筑风格、文化纪念建筑和历史事件的遗迹,并且通过时间去传递着城市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变迁。

这些街区是城市的独特地方,也吸引了游客们的关注,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保护历史街区,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而开发历史街区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但是,保护和开发历史街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制定出合适的计划并付出很多努力和资金。

首先,保护历史街区需要建立起合适的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应该颁布出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历史街区的定义、范围、保护机制、考古、研究、修缮、重建、管理、维护等多方面问题。

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历史街区保护的机构和责任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历史街区得到充分的保护。

其次,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政府应该建立历史街区保护和开发的专项基金,吸引社会投资,开展研究、修缮和管理等工作。

同时,要招募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建立专门的保护队伍,提高社会关注度。

最后,历史街区的开发要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元素,不仅要保留历史原貌,还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提升。

政府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服务和经营理念,营造出宜居、宜游、宜商、宜文化的历史街区,吸引更多的人来观光、购物和生活。

总之,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有效的保护、恰当的修缮和开发,才能将历史街区的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和魅力特色传承给后代,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繁荣。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在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记忆和建筑风格。

历史街区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如改造难度大、商业化压力等。

政府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

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应当相辅相成,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平衡机制。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协同努力,未来发展应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是确保历史街区永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共同努力,历史街区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意义、挑战、政府角色、政策、社会参与、公众意识、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关键、未来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历史街区的重要性历史街区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是城市的记忆和根基。

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的传承体现,更是城市品质的体现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历史街区以其独特的风貌、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等成为城市的名片,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

历史街区也是城市独特的发展资源,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关乎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更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保护历史街区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维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历史街区的开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要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致力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历史街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同时实现合理的开发,成为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历史街区的保护意义重大。

历史街区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演变和各种文化的融合。

保护历史街区不仅能够传承文化遗产,还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增加城市的历史厚重感。

历史街区也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和旅游资源,对于城市的文化旅游产业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保护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的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街区的开发需要与保护相平衡。

历史街区的开发不能简单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和历史的保护。

相反,应该注重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使历史街区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在开发中,可以考虑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表演、手工艺品销售等,以增加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等手段,为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支持。

历史街区的开发应该注重保护居民利益。

在历史街区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状况。

开发过程中,应该确保居民的居住权不受侵犯,同时提供合适的补偿和服务,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共同分享历史街区的发展成果。

也需要加强对历史街区居民的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历史街区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历史街区的合力。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保护和开发历史街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对历史街区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支持和监督,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政策保障。

企业应该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历史街区的开发,同时注重文化保护和社会效益。

社会各界应该增强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感,积极参与保护和开发的行动中。

浅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二)

浅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二)

浅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二)2.3.1 高度控制具有典型特征的历史性天际线,往往有著名建筑物优美的轮廓成为构图的最突出主导因素,对新建设的高度的控制,防止其高度超出主要建筑,形成喧宾夺主的态势,是最有效的防止破坏历史性天际线的措施。

对于低矮建筑群体中的新建筑高度同样给予控制,防止其高度突破原有建筑群形成轮廓线,破坏历史性天际线的基本态势。

图1的两张照片都摄于江南水乡古镇南浔。

形成一对比景观特色。

(a)图中,建筑层高控制在两层以内,坡顶屋面高低起伏,富有层次。

(b)图中。

一突兀的马赛克贴面高层建筑打破了整体轮廓线的塑造,不符合传统的视觉心理。

2.3.2 视线控制对历史性天际线的识别一般均具有某一个或几个最佳的视点。

在这些视点方向上形成了该城市著名的、独特的天际线,并带给人们以一定的方向感和认同感等心理意义。

历史街区的城市天际线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景观构成。

因此,必须在以这些视点为基准的视线通廊内控制新建设的高度、体量等,保证视廊通畅。

2.3.3 对新地标建筑的控制对有可能成为新地标的建筑对其视距、高度、体量、材料、色彩等采取审慎控制。

2.4 街巷空间的保护街巷空间是历史街区居民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街巷的家庭化使用,使得街巷空间充满了多色彩、多情调的公共生活,同时也使历史街区的环境体现出一种场所精神。

保护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不仅仅是延续原有的物质环境。

同时也包含着对于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的延续。

历史街区内部的街巷格局常常具有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个性。

在我国,坊、街、巷、路网格局从古沿续至今,但不同的地区又有着不同的特征。

同为江南城市,苏州以前河后街、河路相间的街巷格局为特征。

而扬州的居住地段道路格局是以方格框为骨架,鱼骨式街巷为主脉,在鱼刺两侧为尽端式的巷子。

这几种街道格局是与封建经济的社会、封建家庭的统治以及厅堂式民居布局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的历史风貌的重要体现。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还传承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历史街区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难题。

如何既保护历史街区的原貌,又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成为了城市规划和文化保护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浅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街区的意义历史街区是城市的历史遗存,它承载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在历史街区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城市布局和生活景观,这些都是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历史街区还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历史街区还在城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往往是城市的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和文化名片,对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护和开发历史街区是维护城市文化底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对历史街区的法律保护。

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规范历史街区的开发建设行为,加强对历史建筑、古迹和文化景观的保护,防止盲目的开发破坏历史街区的原始面貌。

要加强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举办文化活动和推广历史街区的价值,增强公众保护历史街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氛围。

还要加强保护管理力量,建立健全的历史街区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历史街区的日常监管和保护工作,确保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历史街区的开发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才能更好地促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要注重历史街区的功能转换。

在保留历史街区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可以适度引入新的功能,将历史街区从单一的文化古迹转变为多功能的文化空间,挖掘其商业、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提升历史街区的综合利用价值。

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历史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概论
论文名称:历史街区的空间尺度保护
学年学期: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任课教师:
班级名称: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浅谈历史街区的空间尺度保护
——探寻城市设计对历史街区保护的新方式
【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塑造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几乎停滞的历史街区是产生矛盾的根源。

本文通过对街区构造的形式及空间尺度分析,以解放阁片区为例,浅谈如何通过城市设计改变当今社会历史街区的改造方式。

【关键词】历史街区街道空间尺度塑造解放阁
伴随着城市化的百年进程,我国的一些特殊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老城更新于保护的矛盾。

就像
济南市这座古老城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但同时也是
高速发展的现代省城大都市。

在这样的城市中,旧城改
造、老房子拆迁,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些身兼
历史文化名城与大都市两种名声的城市,老城更新中带
来的新与旧结合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拆迁的过程中,一
些有价值的文物和老建筑被很好地保护了下来,但是也
有一些包含丰富城市历史信息的优秀老建筑和文物消
失在烟尘中。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如何尽最大努力保留那些有丰富价值的东西,使其与新城市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上保留历史文化名城气度,如何通过新环境的引入而使得这些得以保存,却相对孤立的历史建筑得以生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城市把改善内城的生活环境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评价城市的先进性的标准转向“历史、文化和环境”,从注重空间转移为注重场所,其含义包括空间、时间、交往、活动意义等综合内容。

而城市空间作为现代化的首要发生场所,现代性与身份认同的矛盾往往体现为“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冲突上。

伴随着城市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空间的特色体现得更多的是“时间”——即产生这一空间的时代或是身处的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征,而不是“空间”——即地域的或者文化的——特征。

经历了百年现代化的洗礼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干预,现代中国城市空间是否还保留了本土文化的遗存?
对于旧城保护,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通过色彩、建筑形式来控制它的形态,片面地认为保护历史文化只是保护它的建筑风格与形式,通过不断的复制,用现代的产物构造古式的建筑,反倒是
不伦不类,千篇一律。

历史建筑是一旦摧毁再也无法复制
的,它的价值不可能通过现在的技术得以恢复。

于是,笔
者认为与其关注表面,不如从空间的形式和尺度上重塑历
史,通过城市设计把这种新与旧结合的消极空间转换成在
时间上延续的积极空间。

这种空间必须是“时间”与“历
史文化”有机结合的体现。

以济南解放阁片区为例,该片区是典型的旧城更新区域,同时位
于城市最具代表的中心区,它的更新置换是为了满足更高要求的城市
需求而进行的。

大片历史民居被拆除,只剩下几座代表性历史建筑伫
立其中,与周围大体量的现代商业建筑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格格不入,
笔者认为这就是历史街区特场所与现代场所在“时间”上的不相融的
体现。

阿尔多·罗西认为“场所不仅由空间决定,而且由这些空间中
所发生的古往今来的持续不断的事件所决定。

而所谓的“城市精神”就存在于它的历史中,一旦这种精神被赋予形式,它就成为场所的标志记号,记忆成为它的结构的引导,于是,记忆代替历史。

”即使大片的建筑已被拆除,但是其记忆和精神在无形中引导着城市设计的方向。

该片区又以宽厚窄街著名,即使要适应城市更新的需求,笔者认为也不能将原始的蕴含着济南老城历史文化的街道空间抹去,而是要通过保留这种空间感受从而唤起人们对以往历史的记忆。

罗布·克里尔认为“城市空间总体上可分为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及其两者的交汇空间三大类,并由它们派生出多种复合的空间形式。

”在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形式往往以“街”的形式体现。

但是在现代化的驱动下,开发者往往只考虑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旧城改造活动中,最常见的就是商业街的形式,考虑人流量商业街的宽度又往往偏大,空间呈单一的线性,缺少空间序列的变化。

历史街区的复兴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街道空间的形式一般可分为“曲折型”和“直线型”。

中国的许多城市设计者在历史文化保护这方面的探讨和追求贯穿了整个中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然而在城市尺度的研究却微乎其微。

借鉴西方的一些案例,一个很好的“直线型”街道
的例子便是列宁格勒的罗西·普罗斯佩克特大街,街道
宽度和建筑高度都是22米,长度恰好是宽度的10倍,
这个距离被俄罗斯规划师们界定为所谓街道设计的黄金
比例。

整个街道空间一目了然。

相反,瑞典维斯比的大街则是“曲折型”的,街道空间是随曲线慢慢展现的,沿着曲折的街道,建筑立面在某种统一的
风格下不尽相同,创造出一种似乎在俄罗斯街道中才有的丰富和有节制的多样。

这两个例子在垂直尺度上也有很大区别,罗斯·普罗斯佩克特大街展示出一种纪念性的空间形式,而维斯比的大街更多保持了人性因素。

通过建立空间形态与场地活动的联系,设计师从而避免了建筑在空间中布局的随意性,也就是说建筑的比例和表达方式,应当与原有的公共空间系统和谐一致。

城市空间不仅不能被新建筑破坏,而且应当由新建筑来补充。

如果城市空间界定很差,新建筑就要去完善它。

也就是说建筑既不能在城市肌理中造成破绽,也不能造出任何空间的失真。

为了使解放阁片区既与周围现代的环境结合,又能保留历史
文化内涵,可以通过空间的重新塑造达到一种新的历史保护,而
不一定是通过恢复古建筑的形式,也许解放阁片区可以打造成以
现代的建筑形式、色彩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巷空间保护
区。

既然重新建造的古式建筑并不附有历史的价值,不如实实在
在的,就以当代的时间背景通过建筑形式的表达,与历史的时间
背景通过尺度设计的表达,有机的结合而形成新的场所空间,从
而提升了旧城的开发强度也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增添了现代背景
的活力。

通过对解放阁片区建筑物的体量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通
过D/H在1~2之间和谐的街巷比例下,进行片区的组织。

对济南典型的历史街区尺度的研究,例如曲水亭街,以及解放阁拆除前片区内值得保留的空间尺度的收集和整理,然后进行建筑高度的控制。

不管是什么形态的街道空间,都应该能体现每个历史街区那些真正值得保护的文化和内涵。

人们留恋四合院,留恋僻静的街巷,蜿蜒曲折,家家泉水,更
多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这些建筑围合成的大大小小的空间。

然而在强调
比例尺度的协调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刚性尺度的重新控制,历史街区的
刚性尺度往往偏低偏小,在早期的社会背景中,人们所生活的空间模数小
于当今社会,当年的街道宽度、所围合的空间尺度在当今社会用于人们日
常使用时就会略显偏小,不仅如此,当今社会的超快的生活节奏也使得人
们之间的关系愈发陌生,而这种距离感也会使人们在过为狭
小的空间中感到不适。

因此,适当的放大这种蜿蜒曲折,转
变为但今社会的尺度和模数极为重要。

不仅如此,空间的塑
造还应满足各种功能的需求,街区不是园林,他所应承载的
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而游憩环境仅仅是他由此而衍生出
来的一种效果。

另外,还要引起注意的是机动车交通引入对片区空间的影响,一个大型综合体的引入,就会同时打破了原有的古街空间肌理,又带来了巨大的机动车交通压力,破坏了和谐的人行空间。

这种机动车交通所带来的影响将会直接破坏掉所有历史街区的空间感。

人们的生活环境总是这些不断变化的空间构成的,而建筑只是构建这些空间的一种手段,这些空间带给人们的感受和气息,才是值得回忆和收藏的,而且是属于公众的,属于城市的文化。

【结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使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塑造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如果在历史街区的重新塑造过程中,不考虑或者只是片面的考虑古建筑形式的高度和色彩,而不去考虑空间的围合,那我们将会一个一个的失去昔日的那种恬静生活,并无可奈何的接受一条条笔直的赝品仿古联排楼生硬的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等.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美]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侯丽.理想社会与理想空间——探寻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空间概念[J].城市规划,2010 (4):104-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