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歌曲《夜莺》

合集下载

《夜莺》的技巧训练和情感表达

《夜莺》的技巧训练和情感表达

《夜莺》的技巧训练和情感表达张帆【摘要】《夜莺》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根据歌曲改编的一首钢琴变奏曲.整首曲子给人一种明亮欢快优美的感觉.要演奏好这部作品,要求我们具有很好的想象力,模仿能力,还有些技术重点和难点需要节奏,本文从技巧训练和音乐情感处理两方面出发,对乐曲做一个简要的演奏分析.【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1页(P67)【关键词】夜莺;技巧;演奏;情感【作者】张帆【作者单位】莆田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正文语种】中文钢琴曲夜莺是一首变奏曲,是米哈伊尔·格林卡根据俄罗斯著名歌曲作家阿拉比耶夫的歌曲《夜莺》改编的。

米哈伊尔·格林卡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从小就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还学习了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后来又拜西格弗里德·德恩为师,学习了作曲,显露出独特的音乐天赋,为他之后辉煌的音乐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夜莺》的主题旋律来自于俄罗斯的民间音调,委婉朴实。

之后,具有“钢琴之王”美誉的匈牙利伟大浪漫主义大师——李斯特,对格林卡的钢琴曲《夜莺》作了一系列的改编。

钢琴变奏曲《夜莺》中包含了四个变奏。

在这四个变奏中,主题旋律出现在了不同的声部,并且在结构上也有所变化。

在整个乐曲行进中,伴奏织体也进行着多样性的变化,由稀疏到密集,使得乐曲明朗欢快,更具歌唱性。

首先在引子部分,连续出现两个小节的和弦琶音,由强到弱。

引子强调的是明亮广阔,那么这就需要我们从琶音的技巧上来下手,在演奏这些琶音时手臂可适当地向外扩张,这样出来的音色就会有宽广明亮的感觉。

主题旋律出现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主旋律的歌唱性,演奏时要注意分句以及触键上需要贴键演奏。

其次伴奏织体应该要控制一下音色,也就是要演奏的更轻些,这样才能凸显主旋律,这里还要注意伴奏的保留音以及legato连奏。

在第一变奏的A1段中,这里已开始四个小节主旋律是由左手来表现的,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左手的高音。

钢琴曲《夜莺》音乐特征与演奏诠释

钢琴曲《夜莺》音乐特征与演奏诠释
期 。它用音乐不拘一格地表达着个 人的思想情感和艺 术感受 。强调音乐要与诗歌 、 戏剧 、 绘 画等音乐 以外 的 其他艺术相结合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则表现为对 主观感情 的崇 尚, 对 自然 的热爱 和对未来 的幻 想 。 ” 0
b i e f f ) 的同名花腔 女高音 歌曲改编 而来。歌 曲是有 歌 词 的, 歌曲的意义 通过歌词表 达出来 。而钢琴改 编 曲 虽然 失去 了歌词的帮助 , 但通过各种形象 化的表现手 段仍然达到了塑造夜莺形 象 的作用 。因此可 以说 , 该 改 编曲是李斯特 同类改编 曲中最具 形象化 、 最为生动
所谓“ 标题音乐” , 就其最简单意义层面来说 , 就是
有文字作标题 的音 乐 , 《 夜莺 》 即属 此类 。也有人称此
类音乐为“ 有标题 音乐” , 因为 “ 夜莺” 只是 该 曲创作 时
“ 用‘ 浪漫主义 ’ 来 概括一个 时期 , 是指 1 9 世 纪前 后这一百多年( 1 7 9 0 —1 9 1 0 年) 的西方音 乐历史 , 即浪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3 0
因此浪漫主义的音乐含有许多 主观 、 空想 的因素, 并 富 于丰富的色彩和情感 。它特有 的“ 强烈 、 自由、 奔放 ” 风 格与古典 主义音乐的“ 典雅 、 严谨 、 端庄” 形 成了强烈对
作者简介 : 张霞( 1 9 7 9 一
度、 调式调性及表 情符号运用的意义, 从 而阐释和分析 该作 品的音乐个性和风格特 色。 关键词 : 《 夜 莺》 ; 音乐特征 ; 演奏诠释
中图 分 类 号 : J 6 2 4 。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2 1 7 2 ( 2 0 1 3 ) 0 2 - 0 1 3 8 - O 7

《夜莺》钢琴变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夜莺》钢琴变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可以给作品的形式增添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作品更加绚丽夺目。

作品采用了多种节奏形式,例如三连音、六连音等节奏富有弹性,整首曲子的节奏框架清晰,为旋律增添活力。

在《夜莺》钢琴变奏曲中出现了分解和弦的节奏形式,见谱例1: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在作品中大量出现,而是能够赋予其动力、不断积极的因素。

所产生的节奏不会有刻板的音响效果,作品中分解和弦的节奏型配合旋律使音乐如“夜莺”的歌声般婉转流动。

这种伴奏音型所产生的节奏是均衡的关系,使音乐节奏更有规律的发展。

在节奏形式上六连音在变奏二的乐段开端出现,在乐句中起到果断演奏的效果,音响上较之前更加明亮。

见谱例2:谱例2显示六连音在声部中交替出现,通过指法转谱例2:75-78小节换将六连音连贯圆润的与八分音符连接成乐句。

作者用这种节奏型推动音乐向前,在果断演奏的效果下更加稳定的发展。

三、演奏技巧分析(一)演奏技巧1、速度与力度《夜莺》是由引子、主题、四个变奏和尾声组成标准的钢琴变奏曲,需要演奏者遵循格林卡的编排,为这一优秀的作品弹奏出其精髓,需要注意作品中的速度与力度。

作品是由Adagio (柔板)的四小节引子勾勒出“夜莺”优雅的形象,紧随其后的主题是由J=108的速度进行演奏,触键时利用指肚弹奏,高音区会因指肚发出的力度减少颗粒感,营造出流动且优美的声响效果。

主题的演奏风格分为两个部分,所以谱子在21小节上标注了Piu mosso (更快的),使作品要加快速度,营造出欢快的气氛。

速度的提高使音留在琴上的时间越短,弹奏时需要指尖集中力量进行演奏。

第一变奏(40-74)小节的演奏速度与主题相同,都是连贯而柔和的进行演奏,延续了主题的两种音乐风格。

在浪漫曲48,49,50小节中分别出现两次渐强记号和三次复倚音,重音在骨干音上,倚音的速度与力度要快速且均匀,所占时值短,着重注意对指尖力度的掌控,由弱到强的突出演奏。

舞曲风格速度要加快,触键力度依靠指尖演奏。

见谱例3:谱例中标注了红色数字指法,在相同的跳音上换谱例3:62-68小节谱例1:9-16小节指演奏出的力度比同一个手指演奏出来的跳音更具有力量,手掌尽可能处于自然状态,力量集中在下键的一刹那使音弹奏的更加饱满,模拟出夜莺在树枝上俏皮的跳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2.5夜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2.5夜莺教案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夜莺的角色,通过演唱和演奏,表达歌曲的情感和风格。实验活动则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游戏活动则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包括PPT、视频、在线工具等。PPT用于展示《夜莺》的乐谱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视频则展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演奏,让学生直观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魅力。在线工具则提供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平台,让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和交流。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夜莺》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夜莺》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夜莺》的创作背景和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掌握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夜莺的角色,通过演唱和演奏,表达歌曲的情感和风格。实验活动则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游戏活动则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摘要】李斯特《夜莺》是一首备受瞩目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李斯特的音乐生涯和创作风格,为读者提供了对他的整体认识。

然后深入探讨了《夜莺》的创作背景,揭示了该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动机。

接着分析了《夜莺》的曲调和表现手法,揭示了其音乐魅力所在。

随后探讨了《夜莺》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阐述了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探讨了《夜莺》的影响和意义,揭示了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总结强调了李斯特《夜莺》的音乐价值和对音乐史的重要贡献,为读者提供了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全面了解。

【关键词】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历史地位,音乐生涯,创作风格,曲调,表现手法,音乐史,影响,意义,音乐价值,贡献。

1. 引言1.1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风格和体裤,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匈牙利狂想曲》、《雪松》和《浪漫传说》等。

《夜莺》是李斯特在他的钢琴独奏曲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

这首曲子深受当时听众的喜爱,并且对后来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夜莺》是李斯特在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于他对大自然和鸟儿的热爱。

这首曲子描绘了夜莺在夜晚歌唱的情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音乐表现手法,展现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的独特才华。

《夜莺》也融入了一些匈牙利民间音乐元素,使得这首曲子更具地域特色和传统风格。

在音乐史上,《夜莺》被视为李斯特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高峰。

这首曲子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优美的旋律和复杂的表现手法,让人们记住了这位天才作曲家的永恒魅力。

李斯特的《夜莺》不仅是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更是对音乐史的重要贡献。

通过这首曲子,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李斯特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理念,更加体会其伟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夜莺》是他在作曲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夜莺》这首乐曲创作于1841年,是李斯特《十二首无言独奏曲中的第十费赫曼诺(Feuermann)第三首。

这首乐曲的灵感来自于一只夜莺的歌声,据说李斯特在听到夜莺的歌声后,深受感动,于是灵感涌现,创作了这首乐曲。

由于夜莺被人们广泛认为是一种美妙的声音,所以这首乐曲也因此被赋予了许多美妙的音乐形象与情感。

《夜莺》的音乐表达了夜莺的歌声和调子,通过钢琴的声音再现了夜莺歌唱的动态,并通过音符的起伏和速度的变化来表达夜莺优美婉转的歌声。

整首乐曲的音乐节奏和旋律都非常流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这首乐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技巧被誉为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

在历史上,《夜莺》这首乐曲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它被认为是李斯特钢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被誉为19世纪音乐的一大创举。

这首乐曲开创了一种新的钢琴技巧和编曲风格,体现了李斯特在演奏和作曲领域的独特天赋和创造力。

它对后来的音乐创作和钢琴技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夜莺》这首乐曲还具有很高的演奏难度,需要演奏家具备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音乐表达能力。

它的旋律和音符的快速变化,以及不同的节奏和动态的变化,使其成为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演奏曲目。

演奏《夜莺》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对音乐细节的准确理解和恰到好处的表达能力。

浅谈格林卡钢琴变奏曲《夜莺》

浅谈格林卡钢琴变奏曲《夜莺》

图2图3(四)变奏二由两个乐段组成,乐段一第一句比变奏一变得更加果断、干脆,伴奏声部的八度加了重音,要更加跳跃,更富弹性,高声部的六连音旋律好似在模仿夜莺多变的弹舌音,(图4),后两句主旋律进入低声部,音色优美如歌,第四句高声部三连音下键要快,给人向前行进的感觉,像是为乐段二做准备;乐段二变为12/16拍,图4图5(五)变奏三由两个乐段组成,由之前e小调转至E大调。

旋律优美如歌,但不能拖拍子,119小节高声部的九连音与七连音要快速的、滑着来篇幅比较小,调性转回至e小调,与变奏二第一句相似,整个变奏音色十分果断、坚定,高声部的琶音依次清晰地弹出来,声音要亮,低声部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跑动的音型,一小节为一句,每一句都要向上推着,句与句之间要衔接好,每个音既要轻、又要弹清楚,踏板要浅、要勤换,使音乐听起来不浑浊(图6)。

图6(七)尾声尾声由弱变强,逐渐加速,篇幅较长(图7),调性由小调转至同名大调,之后回到了原调,最后用和弦结束全曲(图8)。

使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丰富了音乐的色彩,体现了创作的巧妙之处。

图7图8三、演奏心得——触键及音色(一)引子引子共4小节,前两小节为两个七和弦琶音,音色宽广响亮,触键要柔和、不生硬,并且清晰连贯,强调最高音,后两小节左右手和声要统一,下键要缓慢,使音乐更加舒展,凸显出夜色的宁静(图9)。

SONG OF YELLOW RIVER2020/ 10风格展示的最关键时期。

贝多芬在这个时期拓展了很多的外延,逐步构建起独特的风格特征。

比如,贝多芬的钢琴鸣奏曲《我叫暴风雨》,就是在这个时期所创作出来的,这可以看作是他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最具争议的一首。

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亦或是在题材方面,都和其其他作品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力。

在思想方面,结合著名学者罗曼罗兰的评价,“该作品是直接突出贝多芬思想最突出的一个,这就是他,这就是他本人”,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作品的独特性,以及乐曲中所蕴含的不可抵挡的力量。

浅析格林卡钢琴作品《夜莺》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

浅析格林卡钢琴作品《夜莺》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

浅析格林卡钢琴作品《夜莺》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作者:杨瑜琳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02期摘要:钢琴变奏曲《夜莺》就是格林卡在1833年根据花腔女高音声乐作品《夜莺》改编创作而成,作品保留了声乐作品中的经典曲调,又将大量俄罗斯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融合其中,乐曲风格宛转悠扬、美丽生动。

若是要将《夜莺》完美的呈现演绎出来,需要将触键技巧的把握、对钢琴音色的控制以及延音踏板的运用合理的互相结合起来。

关键词:《夜莺》; ;民间音乐; ;浪漫主义; ;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0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001-03一、创作背景格林卡的《夜莺》是根据俄罗斯作曲家阿里亚比耶夫创作的女声独唱作品《夜莺》进行改编的。

阿里亚比耶夫曾受到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和折磨,后来他又得知自己心爱的人要结婚的消息,这一打击让阿里亚比耶夫非常伤心。

怀着对恋人的无限思念和爱恋,阿里亚比耶夫作出了非常著名的声乐作品《夜莺》,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望,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十分令人钦佩。

(一)成长背景——采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形式格林卡出生在一个非常优秀美好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就受到很良好的學习氛围,从小就经常听到一些非常优美的俄罗斯民歌,深受熏陶,陶冶情操,促成他对俄罗斯民歌的深厚了解和情感。

这也为他以后创作的那些俄罗斯音乐奠定的基础,将音乐演奏技巧与文化相结合,将俄罗斯音乐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格林卡的钢琴变奏曲《夜莺》是由俄罗斯本土民歌《夜莺》进行改编创作的,本身《夜莺》就是一首非常有名好听的歌曲,再加上格林卡音乐天赋,活用了许多音乐上的优秀技巧,更加丰富了这首曲子的表现力,为此更加动听,为人们歌颂传承。

(二)时代背景——爱国主义情怀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正巧格林卡年幼,那是俄罗斯面临了一场激烈的卫国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