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的现状和思考

合集下载

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

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财政政策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 导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类型
财政投资政策
政府通过投资或补贴等 方式,支持环保产业和 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环
境质量。
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等方 式,鼓励企业开展环保 活动和采用清洁技术。
政府采购政策
政府通过采购环保产品 和服务,支持环保产业 的发展,同时引导市场
资金来源问题是环境保护财政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
详细描述
目前,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税收,但这些资金往往不足以 满足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开拓新的资金来源,例如发行环保债券、 引入社会资本等。
政策执行问题
总结词
政策执行问题是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另一个挑战,需要加强 政策宣传和监督。
详细描述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监督机制,导致 政策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众环保 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社会参与问题
总结词
社会参与问题是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另 一个挑战,需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 与环保事业。
VS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 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因此,需要采 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保事业 ,例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 持。同时,也需要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 众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引进国际先进环保技术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环保水平。
推动国际环境条约的实施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条约的谈判和实施,履行我国承担的国际环保义 务。
THANKS

探讨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实际效果的对策建议

探讨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实际效果的对策建议

探讨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实际效果的对策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

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污染形势,环境保护涉及城建规划、财政税收、产业升级等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和污染所呈现出的新特征,都要求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一是增强环境保护规划的系统性。

改变孤立看待环境保护的思维,主动将其融入到国家的整体规划,城建、财税、产业升级等各方面的具体规划要体现环境保护的理念,从规划源头上增强环境保护的系统性。

二是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

主体功能区是国土开发的基础,要尽快完善相关规划,发挥其引导各地功能定位的作用。

在生态脆弱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要处理好贫困与环境的关系,严禁对资源、生态进行掠夺性开发,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和科学规划建设,实现环境和脱贫的双赢。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

建立完善环境保护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尤其要体现时效性和科学性,增强对绿色发展的指导作用。

大力推进能源改革,逐步建立高效、低碳、环保的能源体系,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比重。

四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推进水、土壤、大气等污染的综合防治和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建立地方之间的合作机制,调动地方在跨行政区域污染治理上的积极性,促进横向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 明确中央、地方环境保护事权。

环境保护的职责在中央,更在地方,要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中央、地方事权。

第一,建立科学的事权划分机制。

对各类环境进行详细的责任主体划分,跨行政区域的由中央负责统筹、地方参与共同治理,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的环保机构,属地方事务的强化地方的主体责任。

实行环保监测监督执法垂直管理,建立统一的监测体系,为环境保护提供大数据支持。

第二,加大环境保护考核。

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综合考评体系,提升环境保护考核在中央对地方考评体系中的地位,作为评价干部科学施政能力的重要依据,与干部选拔使用直接挂钩。

第三,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

针对权责倒挂的现状,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在中央统筹的条件下做强地方财政。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在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 资金管理不透明:有些地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不透明的情况,缺乏及时的公开和监督机制,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2. 资金流向不准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部分资金可能没有按照预定的用途和目标流向,导致投入不到位、效果不明显。

3. 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监管不力,一些项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滥用、浪费等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三、对策建议1. 加强透明度和公开性: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机制,明确资金使用的标准和程序,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2. 强化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资金专项用于符合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目标的具体项目,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评估项目的实际效果。

3.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资金滥用、浪费等问题,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4. 提高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资金使用的权责边界,规范各方的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五、总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但在使用过程中,问题仍然存在。

通过加强透明度和公开性、强化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加强监管力度以及提高法制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资金使用中的问题,确保资金专项的有效使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探讨我国环境财政支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我国环境财政支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我国环境财政支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摘要:我国环境财政支出在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环境财政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的时间不长,还存在着环境污染治理支出不足,环保部门经费不足,环境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要理顺环境保护支出中的事权,并加强环境财政支出的预算管理。

关键词:环境财政支出;事权;预算管理一、环境财政支出概述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即环境保护支出中政府投入的部分,用于实现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和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的那部分财政资金。

我国从20XX年1月1日起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和《20XX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在17类“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首次单独设立了“211环境保护”支出功能科目,主要反映政府在履行环境保护职能所发生的支出。

“211环境保护”支出功能科目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管理事务、环境监测与监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风沙荒漠治理、退牧还草、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其他环境保护支出等。

二、我国环境财政支出现状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已有了环境保护的支出项目,但由于改革是渐进性的,改革前的旧科目与新科目并未实现数据转换,无法进行比较。

另外,统计部门对环境保护资金的数据也没有按照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的分类进行统计,所以很难直接从国家的统计数据中精确了解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具体情况。

但有研究表明,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中各级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投入已经占到了70%以上(邹首民等,20XX)。

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以环保投资为对象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污染控制基本没有投入,与环境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非常有限。

80年代以后,我国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但整体投入偏少,“六五”至“八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入只占同期GNP 的%左右。

从“九五”时期开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现状及对策【摘要】提供和保护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对公共产品提供激励明显不够,存在着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不足、排污收费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因此,如何从现行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出发,研究出适合我国的财政政策对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效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令世人瞩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牺牲代价。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环境问题甚至成为未来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也越来越为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

由于环境保护涉及面广,具有综合性、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

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来进行调节和资源配置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些经济政策来规范和引导,而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一、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现状分析尽管这些年来我国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在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大量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问题也不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投入明显太低,而环境质量的改善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为依托的,这直接影响到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实际成效。

依当今国际经验来看,要达到控制环境污染恶化趋势,财政投入要占GDP 在1%—1.5%;而要达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比例要超过3%。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投入比重保持在1%—2%,美国为2%,德国为 2.1%,日本为2%—3%。

相比之下,我国在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

八五期间仅为0.8%左右,九五期间不足1%,即使是十五期间也没有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整体来看,尽管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增加的速度太慢,这说明我国政府财政投资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不强。

因此,我国目前的财政投资现状要达到遏制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还比较困难。

财政环保支出研究报告

财政环保支出研究报告

财政环保支出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财政环保支出作为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效果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尚未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

为此,本研究聚焦财政环保支出,旨在探讨其支出规模、结构、效率及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力参考。

本研究背景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环保支出是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体现,研究其支出情况有助于了解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其次,探究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后,分析财政环保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有助于为未来环保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一是我国财政环保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二是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如何;三是财政环保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设定以下研究目的:评估我国财政环保支出的现状,分析其效率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研究假设为:财政环保支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环保效率,进而改善环境质量。

本研究范围限定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时间跨度为近年来财政环保支出相关数据。

鉴于数据可得性和研究能力,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力求在现有条件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报告将从财政环保支出的规模、结构、效率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优化我国环保支出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财政环保支出进行了大量研究,构建了丰富的理论框架。

早期研究主要关注财政环保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认为支出规模与环境污染程度呈负相关,支出结构影响环保效果。

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评估支出效率。

在主要发现方面,一方面,研究者认为财政环保支出对环境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支出规模和结构的优化能够提高环保效果;另一方面,部分研究指出我国财政环保支出存在效率损失,区域间支出差异明显。

财政支出——环境保护支出

财政支出——环境保护支出

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将环 保投资领域向社会开放。 参考
四、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支出的设想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制度 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应该与经济体制相协调。当今世界 环保投资的潮流是环境保护投资市场化。 (一)准确界定和切实落实各相关主体的环境保护事权 1.政府的环境保护事权:管制和监督。 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标准,规范 市场的环境准入条件,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依法 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指导地方和行业 的环境保护工作。 2.企业的环境保护事权:治理污染。 企业必须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直接削减产生 的污染或补偿有关的环境损失。
以当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状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遏制环境整体恶化的势头仅仅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国家要在保持经济适度高速发展的同时投入巨大的经济力量治理和保护环境也是不现实的
财政支出
——环境保护支出
08金融2班 08542062 姜瑾瑜
目录
一、环境保护支出产生的原因 二、我国环境保护支出现状 三、我国环境保护支出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支出的设想 附:日本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谢谢观赏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日本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1.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日本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 四个方面 : (1)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如《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公害对策基 本法》、《环境基本法》、《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 (2)关于环境保护的专业法律。《烟尘排放规制法》、《大气污染防止 法》、《噪音管制法》; (3)关于环境保护的综合法。如《工厂废物控制法》、《资源有效利用促 进法》等; (4)虽然不直接属于环保,但和环保有密切关联的法律。如《公害健康损 害赔偿法》、《能源使用合理化法》、2006年通过的《居住生活基 本法》等。 此外在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视框架的完善。仅促进循环经济的法 律法规就包含三个层次,即一部基本法,两部综合性法律,六部专 门法,界定清晰。

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

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
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分 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概述 • 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 •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案例分析 • 本研究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 球性的问题。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 段。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财政政策在加强环境 保护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 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 合的方法。首先对财政政策与环境保 护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然后通过实 证分析探究财政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影 响。
02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概述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内涵
01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 财政手段,调节、干预和保护环 境资源,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 展的政策。
02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内涵包括: 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支持环 保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 生产技术等。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作用和特点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作用
2. 引导企业和公众的环保 行为
1.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3. 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现状和问题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 现状
2. 环保资金使用效益 不断提高
1. 环保投入不断增加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现状和问题
3. 环保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问题 1. 环保资金缺口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的现状和思考年份类型国家财政支出中央地方年份类型国家财政支出中央地方2007总计49781.351142.0638339.292013总计140212.120471.76119740.3环境保护995.8234.59961.23环境保护3435.15100.263334.89比重 2.00%0.30% 2.51%比重 2.45%0.49% 2.79% 2008总计62592.6613344.1749248.492014总计151785.622570.07129215.5环境保护1451.3666.211385.15环境保护3815.6344.743470.9比重 2.32%0.50% 2.81%比重 2.51% 1.53% 2.68% 2009总计76299.9315255.7961044.142015总计175877.825542.15150335.6环境保护1934.0437.911896.13环境保护4802.89400.414402.48比重 2.53%0.25% 3.11%比重 2.73% 1.57% 2.93% 2010总计89874.1615989.7373884.43
环境保护2441.9869.482372.5
比重 2.72%0.43% 3.21%
2011总计109247.716514.1192733.68
环境保护2640.9874.192566.79
比重0.02420.00450.0277
2012总计12595318764.63107188.3
2899.81
环境保护2963.4663.65
在中国GDP的高速增长下,我国一跃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飞
速的经济发展除了带来财富的积累,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指导思路下,我么无
疑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特别是PM2.5等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注意。

与此同时,
自2007年以来,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大幅增长,支出规模从2007年的995.82
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802.89亿元,2015年的支出规模达到了2007年的五倍
多,然而2015的财政总支出仅为2007年财政总支出的四倍,环境保护的支出比
重从2007年的2%增长到了2015年的 2.73%,特别是在2010年达到了2.72%。

在公共支出项目增多的情况下,那么由上图可知,,环境保护的支出的规模和比
重在不断的增加,,显示了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支出结构也越来越合理,主要分
成了四大类,第一种就是环保事务管理的支出;第二种是基础要预防支出,比如说退耕还林等;第三种是污染性的治理支出;第四种是长远的预防性支出,比如说是产业的结构升级。

以上就是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目前的总的情况。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环境从财政学的角度来看就具有公共属性,也是具有正外部性,但是由于搭便车心理,因而市场机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必须要政府介入。

同时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很有益的,我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转型,环保产业是我们很重要的新兴产业,对于培育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很有益。

以上的数据都表明了,环保的财政支出对于我们的生态和经济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国自2007年以来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环保的支出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目前环保支出的增长面临了那些问题呢?
第一就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的增长率是不稳定的。

纵观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环保支出是与日俱增的,但是增长率的起伏还是很大的,在2010年以前年均增长率的都达到了25.7%,但是在2010年以后增长率却出现了回落。

2011年的增长率仅是2010年的36.3%。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2007年以后因为设立节能环保科目以后,环保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投资很多,同时2008年的经济危机,我国投入了4万亿也加大了环保的投资力度,还有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可见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他还是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第二就是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根据最开始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自2007年以来,地方对于环境保护的支出也是逐年增加,从961.23亿元到3740.9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

但是经过查资料发现,中央转移支付占到了地方总支出比重的绝大部分
第三,虽然我国的环境保护支出在不断增长,但是整体规模还是偏小。

根据国际的经验来看,当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占到GDP比重的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的趋势,达到2%~3%时,可以改善环境,我国目前虽然整体规模和比重在不断增加,但是是所占比例还是很低,,基本上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我们发展环境保护已然是刻不容缓,但是问题仍然是很多,那我国现行的措施又有什么呢?
第一点,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整个体系的建设,环境保护涉及到了我们整个生活大的很多方面,因此需要政府加强上层建筑,加大统筹协调力
度,从而增加环境保护的系统性。

第二点,应该明确我们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责任,环境保护不仅仅只是中央的单方面努力更需要地方的努力。

第三点,建立制度性的增长机制,逐渐扩大支出的规模。

环境保护作为公共品,政府应该建立起稳定的支出增长机制同时加大投入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