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测量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测量管理制度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管理测量工作,准确高效的建设好石武客专,避免发生测量事故,特制定本测量制度。
1、建立健全测量复核制度。
项目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项目队设技术员和测量工组成的测量小组,根据职责实施各项测量工作。
2、现场实施测量作业,必须使用专业记录薄逐项记录测量数据,原则上用铅笔书写,严禁使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
3、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如有误可作明显的勘误记号标识。
记录中参加人员、设备、日期、地点、天气、工程地点(部位)等事项应填写完备、清楚,并有施作人签字。
记录数据必须真实反映操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应有计算结果,示意草图,并附有相应结论。
4、测量工作的内业资料必须有两人独立计算,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在申报上一级技术部门复测时,必须同时报送内业测量资料。
重要部位的放样(如墩、台施工定位等)应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并报请同级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后执行。
重要工程、控制工程、施工复测等测量必须有测量成果书,报请同级总工程师签认。
测量成果书应资料齐全,计算准确,文整清楚,签字齐全;测量成果资料(书)为受控资料,应按受控资料的有关规定办理。
5、上级技术部门在进行测量复核时,必须独立计算资料,优先选用具有闭合条件的方法,严禁直接使用上报的测量计算资料,避免误差造成超限产生的错误。
6、测量工作应根据人员和仪器状态选择方法。
在使用全站仪数字化测量时,必须有误差监测手段,对各种误操作必须有查错功能和纠错能力。
7、测量轴线,基线应与相邻合同段至少三个基点进行重叠衔接(导线点、中线点、水准基点)。
一个工程项目分别由两个以上单位施工时,应建立统一的控制网,统一平差,采用统一坐标体系。
8、施工技术人员暂离或调转时,必须进行测量工作移交。
内容包括:施工桩撅现场点交(并附桩位示意图、中线、水准基点表);测量记录、测量成果书等。
在有条件时,进行复测后方可移交。
移交工作由同级总工程师(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办理交接清单。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精品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意义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测量工作及时地、精确地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施工测量是工程开工前、工序作业前、项目竣工前技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位置、高程、尺寸检测及位移变形观测的重要手段。
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
第二条总体要求为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组织测量人员,配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严格按照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在满足测量精度的基础上积极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第三条原则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第二章施工测量依据和任务第四条施工测量的依据施工测量以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桩资料、工程所属行业测量技术规范(规则)为依据。
第五条施工测量的三个阶段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
开工准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及安全监控测量。
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第六条设计控制桩交接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交接桩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资料,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等逐一进行现场确认接收,做好交接记录,办理交接桩签认手续。
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和桩损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甘青段)LXS —17标段的施工测量工作,适应高速行车对线路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满足铺设无砟轨道高精度的要求,贯彻“三网合一”的理念,把兰新铁路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铁路,根据相关标准规范、铁道部和甘青公司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第二章编制依据和基本工作内容第二条编制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J962-2009)《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199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第三条主要工程项目及工作量线路全长104.679km,其中路基全长99.641km,桥梁全长5.038km。
区间路基土石方1103.999万断面m3,其中土石方629。
07万m3,B组填料338。
7万m3,级配碎石132。
6万m3,沥青混凝土3。
63万m3。
站场1座,站场土石方54.02万断面m3,其中土方33.84万m3,A组填料10。
52万m3,B组填料3.69万m3,级配碎石5.709万m3,沥青混凝土0。
261万m3。
路基附属圬工方为93.5万m3,水泥搅拌桩17.916万m,换填土196。
509万m3,强夯153.4万m2,重锤夯实51.68万m2,冲击碾压70。
621万m2,堆载预压176.681万m3。
桥梁共计30座,其中特大桥3379。
5m/3座,大桥638。
7m/2座,中桥598.6/8座,箱形桥415.8m/17座,预制箱梁193孔,涵洞6521。
13横延米/266座。
高铁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高铁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办法..高铁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保证高铁项目的测量工作质量和测量成果的准确性,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测量工作流程2.1 工作前的准备(1)测量具备条件的确认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必须确认测量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土地权属已确权- 建设用地已取得- 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 现场施工已准备就绪(2)招标方式与设计方案的核对在招标阶段,要对招标方式进行核对,同时在设计方案评审过程中,也需要核对设计方案。
2.2 测量工作(1)连续性测量在进行连续性测量前,需要在测量路线中标定校验点,校验点的数量不少于每隔5公里一处。
测量人员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安全,根据标记点进行测量。
(2)现场安全检查在测量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如在地下开挖时需要进行静载试验,施工人员要在试验前确认所有设备已经停止工作,人员已经全部离开现场。
(3)测量成果确认测量结果需要进行反复确认,排除误差,并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在确认过程中,也要仔细地核对所有测量点,并对有误差的点进行重新测量。
2.3 工作后的处理(1)测量数据的处理对于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反复核对,保证正确性后才能进行处理,处理方式要符合国家规定,并符合工程要求。
(2)测量成果的提交测量结果的提交必须符合工程要求,在提交前,需在设计文件上表明标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第三章测量人员所有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资质以及技术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诚信参与工作并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同时,要进行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工作能力。
第四章监督检查本工程测量管理办法实施后,应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工作符合规定和标准。
同时,在工作中发现违规行为的,应及时报告,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1、所涉及附件如下:- 土地权属确权文件- 设计方案评审意见- 工程要求2、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土地权属:指土地使用权的所有权属。
最新铁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附录)

B.0.3 1 2 3 4 5 6 7 8
测距。
光电测距仪、全站仪作业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检校三轴的平行性与圆水准器及光学对中器。 视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 1.2m 以上。 视线应避免通过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 2~ 5m。 视线宜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囱等) 。 视线背景应避免反光体, 在反射光束范围内, 不得同时出现两个反射器, 在低气温下作业时, 应有一定的预热时间, 使仪器各电子部件达到正常 在晴天作业时,仪器应打伞,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在线路、桥梁、 避免在烟、尘、雨、雾、霜、雪、雷、电及四级以上大风等不利条件下 所使用光电测距仪的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测角应在仪器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 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
4 不同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也应该小于 ±0.5mm,分解到 X、Y 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 ±0.4mm、Z 方向的重复安
装偏差不应大于 ±0.2mm;
5 同一段线路上的轨道施工精调和精测单位、竣工时的轨道线形竣工测量单
位、运营期间的轨道维护和测量单位,必须使用同一型号的 CPⅢ控制网测量标志。
A.4.2
CPIII 控制点一般按为 60 m 左右一对布设,且不应大于 80 m,点位设
置高度应不低于轨道面 0.3m, 且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 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和抗移动,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别 和使用。
1 一般路基地段宜布置在接触网杆基础上,也可设置在专门的混凝土立柱
A.5 A.5.1 A.5.2 A.5.3
线路定测标志桩尺寸
方桩顶面为 4×4cm,若为圆桩顶面直径为 4cm,桩长 30~ 35 cm。 标志桩尺寸宜为宽 5~ 8 cm,厚 2cm,桩长 35~ 40 cm。 板桩尺寸宜为宽 4~ 5 cm,厚 1~ 1.5cm,桩长 30~ 35 cm。
简述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及流程

简述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及流程:①前期准备:熟悉设计图纸,制定测量方案,校验测量仪器,确保其精度符合高速铁路施工要求。
②控制网建立:布设精密控制网(CPⅠ、CPⅡ、CPⅢ),进行复测与加密,为施工提供精准的坐标基准。
③地形测量:利用GPS、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地形图测绘,为线路设计、土方计算提供依据。
④施工放样:依据控制点,对桥梁、隧道、路基、轨道等关键结构进行三维空间放样,指导现场施工。
⑤沉降观测: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监测地基与结构沉降,评估稳定性,指导调整施工工艺。
⑥轨道控制:铺设CPⅢ控制网,精细控制轨道几何尺寸,确保轨道平顺性与行车安全。
⑦安装测量:对接触网、信号设备进行精密测量,确保安装精度,满足高速运行要求。
⑧监测与调整:施工全程实施动态监测,根据测量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偏差,保证工程质量。
⑨资料整理:记录测量数据,绘制测量成果图,编写测量报告,为工程质量验收及后期运维提供依据。
⑩竣工验收:参与竣工测量,验证工程是否满足设计标准,提交最终测量资料,完成项目验收。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一、总则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是为确保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规范测量工作的进行而制定的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二、测量设备1.测量设备的选择应符合项目要求,具备相应的精度和测量范围。
2.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测量点的设置1.测量点应合理布置,以确保对工程的全面测量。
2.测量点应具有代表性,避免选取过多或过少的测点。
3.测量点应标明编号,并在工程图纸上注明清楚。
四、测量方法1.测量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2.测量应有足够的精度和准确度,尽量避免人为误差。
3.测量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五、测量数据处理1.采集到的测量数据应真实可靠,准确记录并保存。
2.测量数据应进行及时处理,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纸,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3.测量数据应与实际工程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质量控制1.测量工程师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能够独立进行测量工作。
2.测量工程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
3.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定期进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七、安全措施1.测量工程师应穿着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2.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不影响施工和运营安全。
八、检查和验收1.测量工程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进行。
2.测量工作完成后,应经过相关方面的验收,并记录相关证明文件。
九、违规处理1.违反测量规范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法律责任。
2.对于严重的违规行为,将进行相关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能够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可靠。
所有从事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工作的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操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作出贡献。
新建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适应高速行车对线路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铁道部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第二条 **铁路建设的测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公司与参建单位二级构成,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1. 公司负责全线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精测网建网、施工加密、施工放样、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测量管理工作。
2. 施工单位项目部由总工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队,测量队全面负责本标段的测量工作管理,对本标段各工区的测量工作实行垂直管理。
3. 监理单位由副总监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室,测量室主要负责驻地测量监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 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负责,下设测量配合组,配合组主要负责测量设计的技术交底和CP0、CPⅠ、CPⅡ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交桩工作,指导全线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及建设期间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为:1. 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2. 线下工程测量;3. 构筑物变形测量及区域沉降观测;4. 无砟轨道安装测量;5. 竣工测量。
第四条分工与职责1. 公司对设计测量方案、精度标准组织审查和批复,组织控制基桩交接、CP 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组织参建单位测量人员培训,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测量工作,必要时公司组织相邻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公司在必要时可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线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和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要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2. 设计单位负责提出本线测量方案和对测量精度标准的要求,按要求布设设计段和控制测量工点控制基桩;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测量设计交底,移交测量设计文件,现场逐点移交控制基桩,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中CP0、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定期复测与维护;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方案;参加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适应高速行车对线路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铁道部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二条 **铁路建设的测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公司与参建单位二级构成,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1. 公司负责全线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精测网建网、施工加密、施工放样、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测量管理工作。
2. 施工单位项目部由总工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队,测量队全面负责本标段的测量工作管理,对本标段各工区的测量工作实行垂直管理。
3. 监理单位由副总监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室,测量室主要负责驻地测量监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 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负责,下设测量配合组,配合组主要负责测量设计的技术交底和CP0、CPⅠ、CPⅡ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交桩工作,指导全线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及建设期间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为:
1. 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2. 线下工程测量;
3. 构筑物变形测量及区域沉降观测;
4. 无砟轨道安装测量;
5. 竣工测量。
第四条分工与职责
1. 公司对设计测量方案、精度标准组织审查和批复,组织控制基桩交接、CP 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组织参建单位测量人员培训,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测量工作,必要时公司组织相邻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公司在必要时可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线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和误差/错误
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要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2. 设计单位负责提出本线测量方案和对测量精度标准的要求,按要求布设设计段和控制测量工点控制基桩;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测量设计交底,移交测量设计文件,现场逐点移交控制基桩,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中CP0、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定期复测与维护;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方案;参加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
3. 施工单位负责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复测,点收设计移交测量基桩;负责施工放样测量、施工测量、沉降观测、基桩控制网(CPⅢ)的测设、梁体徐变观测、无砟轨道的安装测量、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检测量等相关测量工作。
施工单位应统一规范内外业测量资料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测量资料档案;制定测量标志的保护和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并制定各类测量标志的恢复方案。
施工单位测量队应对各工区的测量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工作报告。
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工作,按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4. 监理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依据监理合同和监理规范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理;负责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格,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负责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的技术方案,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成果资料,对其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和签认;对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抽检测量,以及对工程施工测量质量的抽检。
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全程监理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并按规定进行平行观测;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监理工作报告。
主持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工作,并提出处置意见;按公司批准的处置方案对相应工程处置工作进行监理。
第三章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测量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和铁道部的有关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制
定合理完善的技术方案,报监理审批后执行。
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测量和复测工作应由专业队伍实施。
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由项目部测量队统一负责。
第六条保证相邻标段交接处测量结果的符合性,加强相邻标段的测量工作的协调,保证精测网的平顺对接。
第七条技术交底和CPⅠ、CPⅡ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交桩:
1. 开工前,由公司组织,监理、咨询单位参加,设计单位现场向施工单位进行桩橛以及测量成果资料交接。
交桩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立即组织全面复测,复测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并经驻地监理现场检测合格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办理相关手续。
2. 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现场交桩的范围包括:
(1)CPⅠ控制桩;
(2)CPⅡ控制桩;
(3)勘测水准点桩。
3. 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资料包括:
(1)CPⅠ控制桩成果表及点之记;
(2)CPⅡ控制桩成果表及点之记;
(3)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
(4)线路曲线要素表。
4. 控制桩应确保完整、稳固,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附控制桩的点之记。
监理、施工单位应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核对,检查交桩数量、精度。
若重要桩位丢失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设计单位负责补桩、补测并提供补测成果资料。
5. 交接桩工作完毕后,必须履行手续,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五份,公司、设计、监理、咨询、施工单位各一份,交接桩记录表存入工程档案。
第八条设计单位负责对测量控制桩的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测,监理单位对复测工作实行全程监理。
施工单位复测工作完成后,应将完整的复测成果报监理复核后组织审查。
根据审查意见,完善复测成果后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核备。
复测及补设控制点的成果经评估后,报总监审核批准,启用复测成果。
第九条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
1. CPⅢ网测量前,设计单位应向线上施工单位移交CPⅠ、CPⅡ和高程控制网,。